合伙创业:合作机制+股份分配+风险规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选择合适的股东合伙人

资金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无疑是救命稻草。缺乏资金,或者没有良好的融资渠道,抑或是没有天使投资人的支持,初创企业基本上会很难存活。一些想法很好的初创企业,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往往比较容易获得天使投资人的青睐。但是,在接受天使投资人的投资,使其成为自己的股东合伙人时,创业者也要慎重考虑。

股东合伙人的选择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因为股东合伙人是创业公司的种子,如果种子有问题,则必然难以开花结果,即使结果,也必然是苦果。

从整体来看,创业者在选择股东合伙人时要遵循一些科学的方法:

第一,与股东合伙人的沟通成本要低;

第二,企业创始人与股东合伙人的彼此支撑力要对等;

第三,要在股东合伙人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核心领导人物,即挑选出核心股东;

第四,必要时,要递交商业合作的投名状。

在本节,我们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做出更加具体的分析。

3.2.1 沟通成本低

《百度论语》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语:“如果招来的人不足够聪明,那对这个团队将是一种伤害。”聪明的团队创始人在挑选股东合伙人时,一定要选择聪明人,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时会感觉很轻松,交流会很和谐,沟通成本会很低,效率会很高。

有效的沟通能够使创业团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一致,感情融洽,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任劳任怨。但是,目前许多创业团队都存在沟通成本高的难题。尤其是在选择股东合伙人时,不能够按照沟通成本低的原则去寻找。

具体而言,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有以下3个特征,如图3-4所示。

图3-4 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的3个特征

首先,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懂得主动建立沟通原则。因为如果缺乏沟通原则,就会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合伙人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来,要学会有效地避免合伙创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或者有效的沟通方式进行解决。

另外,降低股东合伙人的沟通成本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合伙创业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是一个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办事系统,只有在决策层面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简单,创业公司才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快,并最终成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顶尖公司。

优质的股东合伙人懂得有效的沟通,降低沟通的成本,他们往往会为了提升决策效率和效果,懂得事先约法三章,懂得把阻碍公司前进的各种绊脚石扫开。

其次,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与创业者要有深厚的感情根基。例如,感情要好、有共同追求的同学,曾经志同道合的同事,这些人都可以发展成为优质的股东合伙人。另外,那些通过弱关系渠道认识的投资专家或者与我们创业项目相关的核心人才,如果我们能够与他们一拍即合,那么这些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股东合伙人。

企业类似于家庭。感情根基深的股东合伙人一般不会与创业者轻易分开。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感情根基深的股东合伙人与创业者即使经常吵架,也不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他们眼里,吵架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创业公司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然而感情根基不深的股东合伙人,往往就会因为细微的利益不均或者某些细微琐事就与创业者“分道扬镳”。即使他们在平常的表现中总是“相敬如宾”,但是背后却可能隐藏着对彼此的诸多不满。感情根基不深就不能使他们对彼此开诚布公,互相信任。长此以往,创业团队内部就会充满猜疑和不满,充满愤恨和怨言,最终会影响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影响公司管理,进而使公司走向失败。

最后,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会对合伙做事有充足而深刻的心理认知,而不会把合伙创业仅仅当作见证人性美丑的旅行。他们总会为了合作初衷,做出艰难的抉择,哪怕是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沟通成本低的股东合伙人的心理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知晓天天开会、七嘴八舌地胡乱分析问题,往往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会引发公司发展的停滞,甚至创业的失败;

(2)他们知道,创业型的小企业最讲究的是做事灵活果断,而且在初期一定要在灵活方面多下功夫;

(3)他们懂得初创型团队的快速发展比事事追求完美更重要,快速沟通与解决问题比做事表决心更加重要;他们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只在会议室里瞎指挥,而是要深入用户,深入市场,深入各种事件调查,开发出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我们在选择股东合伙人时,只要能够遵循以上三个特征去寻找,就能够找到最适宜的、沟通成本低的合伙人。在未来与这样的合伙人合作,创业公司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

3.2.2 彼此支撑力要对等

股东合伙人要有对等的支撑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合作的基础更加稳固。否则即使创业者与合伙人能同甘共苦,但在获得一定的成就后,也必然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同床异梦,甚至演变为同室操戈。这对创业者来讲是最致命的打击。

股东合伙人的支撑力对等,体现在股权的占比及权力、利益与职能的分配上。股东合伙人的支撑力对等并不是说股权要平均分配,而是要根据合伙人的客观状况,给出最合适的股权分配方案。

整体来看,股东合伙人支撑力对等的股权分配方案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如图3-5所示。

图3-5 股权分配方案的四项原则

原则一:股权不能平均分配

很多创始人在寻找合伙人时,总是按照投入资金的多少平均分配股份。如果双方在投资相同资金的情况下,两人就会直接以各自50%的比例进行平均分配股权,这种做法是极其愚蠢,而且又不现实的,只会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因此,创始人在股权分配时,一定要保证股权的可调配性,按照个人的贡献,根据工作时间、投入现金和实物等估算每个合伙人的投入价值,合理分配股权。比如,有的合伙人提供资金,有的提供场地,有的提供技术能力,有的提供销售渠道,有的提供融资资源。每个人贡献的性质不同,似乎完全无法等价对比。其实,只要依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便可以以估值大小来确定每个人的贡献值,这样的方法会更加科学客观,至少能让大家更信服,让团队更团结。

原则二:确保核心创始人的控制权

公司创始人在寻找合伙人时,对方通常都会看公司创始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是否有决策的魄力。如果创始人具备这样的魄力,合伙人才会被其感染,进而心悦诚服地选择加入,并跟随其创业。

此外,合伙人选择加入公司,是因为他们坚定地认为创始人制定的发展模式能够取得成功,并且有保持不同意见的权利和创始人为公司承担的责任。因此,作为核心创始人,在投资早期项目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核心控股权。

确保自己的核心控制权,必须要让所有合伙人参与分配和讨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合理、公平。只有在各方达成共识之后,大家才能在事后忘掉这个分配而集中精力做事。另外,创始人最好能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只要能赢得其他合伙人的由衷认可,创始人的任何想法都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好的股权分配方案如下:创始人占50%~60%,期权池占10%~20%,其他合伙人占20%~30%。

原则三:要充分利用“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股权分配中最核心的原则。对创业团队来讲,股权定下来之后,其利益分配机制自然也就定下来了。充分利用“契约精神”,可以使团队的每个合伙人在接下来的创业过程中,安定自己焦躁的心,认认真真地为团队创造更多的财富。

原则四:股份绑定,分期兑现

股份绑定就是指当某位合伙人在某个时间点停止为公司服务时,他就不应该继续享受其他合伙人接下来所创造的价值。股份绑定期限最好是4~5年,包括创始人在内的任何人都必须在公司工作至少1年,才可以持有公司的股份,然后再逐年兑现一定比例的股份。

绑定股份就是为了让公司合伙人明白一起战斗到底的意义。股份绑定还能有效地平衡合伙人之间出现的股份分配不公平的情况,把双方还没有投资的股份重新分配给那些贡献较多的人,这样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对于想要避免股权纠纷的创业者,应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和他的合伙人商量好股权分配的方式。

3.2.3 选出核心股东,并实施股权激励

从本质上来讲,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解决公司产权和股东的关系。因此,创业团队中必须要有核心股东和灵魂人物。如果创业团队中没有一把手,谁都想坐头把交椅,那么公司必然会陷入混乱被动的局面,公司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而在拥有核心股东的前提下,再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便能够提升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创业团队平稳健康地运行。

在这里,我们用一则真实的案例,说明核心股东选择及股权激励的重要性。

上海市有一家合伙制的家具企业。创立伊始,该企业有三个股东,分别为A君、B君和C君,三个股东共同出资200万元。其中,A君和B君都占股40%,C君占股20%。A君和B君不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由C君担任总经理。

三年后,C君把公司的产值做到了上千万元,渐渐地他就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认为A君、B君什么都没有管过,却占股最多,这太不公平。于是,他就去找A君、B君谈论这件事,希望能增加自己的股份,提高自己的收益。

而A君、B君在了解了C君的诉求后,也出现了分歧。A君做事比较公平,也知人善任,认为C君这三年来,劳苦功高。于是就和B君商量:“C君确实不错,你我二人分别再卖给他5%的股份,你看如何?”

B君是一个控制欲强烈的人,他反对道:“假如公司今年亏了上千万,C君就不会说让我们俩少亏一些,他自己多亏一些的话语。当初,他只是承担了20%的责任,就只能够得到20%的分红。当然,我也看到这些年他的业绩非凡,我们不如每个月多给C君1万元工资,年底再多给他20万元的奖金,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A君不能接受B君的主张,C君自然是更不同意。三方争执不下,最后C君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在合约到期时,C君终止了与A君、B君的协议,自己另起炉灶,凭借多年的资源积累、资金积累、客户积累,他独自创立了一家新的家具公司。结果,一年后,他就把公司的净资产值做到了1 000万元。

C君的离开使得A君、B君痛悔不已。B君更是悔不当初,他本以为C君走后,一切都还会照常运转,但没想到C君走后,有一部分员工,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极具能力的设计人员和销售运营人员也跟着C君离开了。A君、B君的家具厂最终入不敷出,以破产告终。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合伙企业首先要有一个核心的控权人物。如果A君能够控权,他就能够留下C君,就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改变破产的结局。另外,合伙公司也要根据实况,实施股权激励的措施。如果他们满足了C君的合理需求,该公司的命运同样也会改变。因此,合伙创业公司必须要有核心股东,并设定合理的合伙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公司的权益,才能激励合伙对象,从而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3.2.4 递交商业合作的投名状

2007年,一部名为《投名状》的电影曾风靡一时。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纳投名状,结兄弟谊,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依;外人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视投名状,必杀之!”这句台词点出了投名状的真实含义,要荣辱与共,祸福相依。

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合伙创业团队也要递交一份商业合作的投名状。而这份投名状不仅是谨记于心,还需要通过书面形式,特别是条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对于那些背信弃义的合伙人,就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应对处理方式,保证创业团队不受太大影响,公司能够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对于股东合伙人来讲,立投名状就需要合伙人各自拿出真金白银,证明自己入股创业的决心。合伙创业公司立投名状,还需要懂得投名状法则。

从整体来看,投名状法则下设6条具体的规则,如图3-6所示。(本节所展示的投名状规则只是一个宏观的框架,某些具体的规则会在其他章节中详细地展开)。

图3-6 合伙企业6项投名状规则

出钱规则:合伙人出资越多,出资比重越高,其股权的占比也就越高,对公司的控制力也就越大。但是在发展阶段,尤其是融资阶段,一定要保证核心创始团队的话语控制权。

出力规则:创始人要根据合伙人各自的才能特长,使其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如果合伙人擅长运营,则适合担任市场运营人员,在后期公司规模扩大时,他可以担任公司的CMO,以保证公司正常的市场运营;如果合伙人擅长研发设计,则可以致力于公司产品的研发及更新,后期则可以担任公司的CTO。

赚钱规则:创业团队要有一个明确的销售群体定位,然后锁定目标群体,生产研发受该群体欢迎的产品。蘑菇街女装精选团队从一开始就把目光聚焦在了都市年轻女性群体上。他们认准这类群体喜欢物美价廉、时尚可人的产品,所以在产品的销售上也走年轻时尚的路线,其产品也非常的吸引眼球,因此成了行业内的一匹黑马。

执行规则:创业团队要有一支执行力强的铁军。在创业初期,人员较少,公司需要全员皆兵。无论出资多少,创业团队成员都要站在产品运营销售的第一线,为后期发展积累经验。

领导规则:一般来说,由创始团队中出资比重最高的人来领导团队。同时,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创始人要按照民主讨论的方法,多听取有突出贡献成员的经验和意见,进行科学高效的精细化领导。

退出规则:对于合伙人在合作过程中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原因而选择退出时,创始人一旦处理不当,轻则会使公司陷入困境,重则会让公司倒闭。合理的退出机制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始人提前设置退出规则的目的是不把矛盾扩大化。

当一方选择退出时,其退出的时间,在公司投入与支出的比例,以及补偿办法,都要提前以明确的条文方式写到合同里。有了依据,双方便都能顺利的避免不必要的瓜葛,不会意气用事,以确保公司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