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翻两番,路在何方
“作为一个地方父母官,最大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农民致富,我到义乌后想到最多的是,如何使义乌的工农业产值翻两番。”笔者在采访谢高华时,他解答了领导找他谈话时,来义乌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实现党中央提出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
“翻两番”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时髦的奋斗目标。
“义乌是一个贫困小县,资源优势不突出,土瘠地缺,交通条件也不好,人民生活困难。当时小平同志提出要奔小康,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光靠农业发展远远无法达到,那么义乌翻两番突破口在哪?”
这一现实问题折磨得谢高华彻夜难眠,党的十二大讲“翻两番”是指经济总量,数字十分明确。
“其实,我来义乌,领导就曾经找我谈话,义乌的特产只有蜜枣、红糖,义乌的水稻种植的亩产已经达到上限,义乌光搞农业肯定是不行的。”义乌有没有优势了?义乌发展经济的抓手在哪里?
谢高华说,翻两番,简单算一个数字是容易的。义乌县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是2.1亿,翻两番就是8.4亿。我们要实现8.4亿,不能都用翻两番向哪个部门、哪个项目去套,有些是翻不了两番的,有些是要翻几番甚至几十番的。例如义乌县的粮食,就不能翻两番。今年亩产是1600斤,翻两番就是6400斤,粮食亩产怎么能达到6400斤?不可能的。再是养猪,全县现在是60万头饲养量,如果翻两番就是240万头。要是义乌养240万头猪,哪有这么多的粮食饲料?不可能。而对多种经营来讲,有些就要翻几番甚至几十番。
其实早在衢县工作时,谢高华就知道义乌有“鸡毛换糖”的经商大军。到了义乌,也不时有人向他反映这支队伍的现状,但多是负面的信息,有人竭力要求取缔,说“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
大陈乡后畈村水稻高产试验田
义乌何去何从?历史在等待回答。
在义乌,1982年大陈乡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两番,粮食产量、生猪户均饲养量、蚕茧产量和社队企业发展,居全县首位。
谁会想到,当年以粮食高产闻名遐迩的义乌县大陈公社,如今竟成了裁剪缝烫的服装之乡!素有“种田状元”之称的大陈农民是怎样致富的呢?
谢高华多次组织人员到大陈了解情况,总结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个秋天,大陈公社粮食亩产2042斤的喜讯,随着南来北往的列车传向四面八方,参观、取经的人群络绎不绝。然而,参观的人们并没有像过去那样给大陈人带来“骄傲”。“只好看田里稻头,不好看屋里床头。”“产量高、收入低,高产穷社不稀奇。”这些话刺痛了大陈人的心。
是啊,单一经营富不了。1979年,大陈的年人均收入只有140元,最低的杜桥大队仅72元1角。“高产穷社”四个字像一把火烧在大陈人的心头。他们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人均只有5分8厘田,即使亩产超3000斤,每人也不过1800斤粮食,按产值计,不过200元,扣除生产成本,只剩下近百元了。这就是说,脸朝土地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好也只不过是吃饱肚皮而已。
“再也不能困守一隅地生活了!”大陈人开始了新的探索。一大队最先起步。他们从外地收来旧麻袋,洗净后一分为四,改制成装沙袋出售;接着又编织劳动手套,缝制工作服。1979年10月,他们做了几条涤纶裤子到市场上试销,被争购一空。于是,全大队25台缝纫机开足马力干起来。年底结账,大陈人傻了眼:90天时间除了工资,净赚了9000元。社员的分配提高了,发展粮、桑、茶、猪业有本钱了!
人们看到了综合经营的好处,看到了发展乡镇企业的广阔前景。一股“办厂热”掀起来了:三大队行动了,红旗大队起步了,二大队、团结、金都、后畈等大队也都上马了。
开始,他们只是在“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上动脑筋。于是,后畈人除了种生姜、大蒜,做豆腐外,北金山人除了种萝卜、番薯,加工萝卜丝外,再也想不出点子了。后来,他们权衡利弊,决定搞服装生产。
大陈地处浙赣线的地理优势,有自己的设备和充裕的劳力,有缝纫人才,于是一个个服装厂应运而生,一个个能人脱颖而出。大陈不但有百名农科员,全乡还涌现出百余名乡镇企业的供销员以及一批其他行业人才。大陈服装生产日新月异,兴工惠农,粮食继续高产,其他多种经营也获得新发展。1983年全乡粮食总产比1980年增加了12%,亩产2151斤,增加7%;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3年增加了78.9%,大陈人盼望多年的“育秧不用愁”的日子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了,农民家里殷实了,人均收入达400余元,比1980年增加了2.5倍。
1983年11月4日,为推广大陈乡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县委发出《关于学习推广大陈乡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通知》,谢高华和县委班子要求各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大陈的先进经验,联系实际,检查、修订规划,落实具体措施,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为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穷则思变,几乎已成为中国农村千百年来的永恒主题。
变,是唯一的希望。
改革开放就是不断跨过禁区、冲破禁令,但跨“禁区”并非无法无天,而是遵循一个更为经典的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破除老规矩,跨过对前进有碍的“禁区”,领导的“放行”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种在“禁区”内放行,原有的制度规定还有法律效应,因此要“放行”需要领导的魄力和胆略,需要他们的远见和目光,当然这不只是“拍脑袋”“摆个人魄力”,而是深入实际,了解民意,以实践的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只有心中有了“实践标准”,有了群众基础,才能理直气壮地推行新做法,采取新措施,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