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笠翁对韵》的传奇作者李渔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明末清初文学大师李渔编写的诗词蒙学读物《笠翁对韵》占有重要位置,对今天的中小学生和诗词爱好者掌握诗歌知识和创作规律,都有很大帮助。
李渔,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早年迁居江苏如皋,参加童子试而名噪一时,崇祯年间中过秀才,此后科举受挫,功名无望,仕途梦断。中年流寓各地,于康熙五年(1666)和康熙六年(1667)先后获得乔、王二姬,自家开设戏班,于各地演出,盛况空前。
李渔交游甚广,一生流徙,先后寓居杭州、金陵(南京)等地。顺治十五年(1658)左右迁至南京,于康熙八年(1669)建成寓所兼书坊“芥子园”。李渔在大量的戏曲创作和丰富的演出经验中,逐渐积累和完善了戏剧理论,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其“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1672、1673年,乔、王二姬先后离世,李渔作《断肠诗二十首》《后断肠诗十首》《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予以追挽。李渔家庭戏班随之结束,生活从富足坠入困顿。晚年(1677)复归隐湖山,康熙十九年(1680)冬末春初,于贫病交加中逝于杭州层园(位于西湖吴山东北麓)。
李渔一生嗜爱水仙、兰花、荷花、梅花、秋海棠,才情超人,著述颇丰,代表作有《闲情偶寄》(分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笠翁十种曲》,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又名《觉世名言》),此外有《论古》《合锦回文传》《笠翁一家言》《笠翁对韵》等。还曾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编汇刊刻《芥子园画谱》。周作人认为《闲情偶寄》是“文字思想均极清新的可喜小品”,林语堂则高度评价《闲情偶寄》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
今天为什么要读《笠翁对韵》?
古代儿童蒙学经典《笠翁对韵》,是李渔仿照清代康熙年间学者车万育(1632~1705)的《声律启蒙》而作的诗歌启蒙读本。《笠翁对韵》自问世至今,因其编选科学、文采斐然、内容丰富而影响深远,是代表性的儿童诗教读本,也成为后世国学经典的启蒙读物:
“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赅;其选言宏富,则曹子建八斗才也;其错采鲜明,则江文通五色笔也。班香宋艳,悉入熏陶;水佩风裳,都归裁剪。或正对,或反对,工力悉敌;或就对,或借对,虚实兼到。”
——米东居士《〈笠翁对韵〉序》
《笠翁对韵》与《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著)、《声律启蒙》(清代车万育著)并称为“吟诗作对三基”。较之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李渔的《笠翁对韵》在对文的数量上有所增多,涵盖的信息量更大,提供的诗歌技能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知识更为丰富。
对仗和押韵,古诗词入门的起点
自隋朝大业元年(605)创立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以来(终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酬唱应和、吟诗作对、撰联作诗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明代开始转为“八股取士”),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写诗不仅成为个人谋取功名的基本能力,而且也成为安身立命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传统蒙学教育中诗歌教育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作格律诗(又称近体诗、今体诗,唐代以前的称为古体诗)的基本要求是要掌握对仗和押韵,《笠翁对韵》的“对韵”即指的是对仗和押韵。
对仗,指的是在律诗和骈文写作过程中,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讲究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分别指平声和仄声。古汉语字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上、去、入为仄声。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古诗文中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相当于第三声和第四声。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就是押的入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押韵,又作压韵、叶韵,指的是在诗歌和韵文的创作过程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韵脚),而形成声调和谐、韵律突出的效果(要避免出现“重韵”和“出韵”的情况)。绝句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律诗是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句押韵,绝句和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相同韵母的字归结在一起则形成了韵部,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新刊韵略》(又称“106部平水韵”)。说唱艺术则讲究十三辙、十八韵。古代代表性的韵书主要有《切韵》(已失传,近世有残本出土)、《唐韵》《广韵》《五音集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璧》《新刊韵略》等。
由易到难,由简入繁,轻松奠定国学根基
《笠翁对韵》分为上、下两卷,按照“平水韵”(“平水韵”是指南宋时期山西平水人[今山西临汾]刘渊和金代王文郁分别编写的《礼部韵略》《新刊韵略》)上、下平声三十韵编排,共计九十段。《笠翁对韵》上卷(上平声)、下卷(下平声),每卷十五个韵部。《笠翁对韵》按照中国古代韵书的原则,取每一个韵部的首字作为这个韵部代表字,如“东”即指平声第一部,“东”是这一韵部的代表字。
上卷十五个韵部依次为: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
下卷十五个韵部依次为: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笠翁对韵》的每一个韵目下,为二到四例对文,且结构相同,都是十六句、八个韵脚。全书共计九十段对文,每段对文又各有对句十对,字对上则从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到五字对、七字对和十一字对不等。尤其难得的是每段的对文结构完全一致,分别为:两个单字对、三个双字对、一个三字对、一个两字对、一个五字对、一个七字对、一个十一字对。例如“二冬”中的: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全书对句的整体编排则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些对句结构谨严,讲究平仄相对、词性相应、音韵和谐、节奏突出、朗朗上口,易于儿童和普通读者接受和学习,对具体的写诗、作对的实践都很有帮助。这正体现了其作为“初学之津梁”的重要价值。
包罗万象,一部浓缩的国学小百科
从对文的内容上来看,《笠翁对韵》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广博丰赡,包括天文历法、自然万象、人文历史、典章制度、神话传说、社会常识等诸多知识,是一部微缩的自然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文学史。尤其该书汇集了大量出自古代经、史、子、集的各类典故和诗句名篇,据不完全统计,涉及到的经典有:
经:《周易》《诗经》《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左传》
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书》《宋史》《南史》《新五代史》《战国策》《越绝书》
子:《庄子》《列子》《抱朴子》《韩非子》《世说新语》《山海经》《搜神记》《神仙传》《列仙传》《拾遗记》《开元天宝遗事》《西京杂记》《齐谐》《续齐谐记》《杜阳杂编》《酉阳杂俎》《异苑》《太平广记》
集:《楚辞》《乐府诗集》
……
这些历史和文学典故,以及历代璀璨满目的诗文,都使之更具有可读性和故事性,更能激发儿童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蒙以养正,圣功也”(指从童年开始就实施正确的教育)的教育效果和教化功能。这与李渔的博闻广记,以及广泛的阅读和社会阅历尤其是广泛的交游有着密切关系,也正体现了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此次注释,在总结以往相关注本得失的基础上,更多体现了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更利于学生、普通读者阅读和涵泳。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历史和文学典故,引用了一些代表性文献的原文,这既保留了原文原貌,避免了断章取义和理解上的疏漏,也对培养学生和诗词爱好者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尤其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文学教育中,《笠翁对韵》对锻炼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古文修养、积累传统文化常识、提升写作能力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让读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和诗词世界的博大精深。
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