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什么是肿瘤?
1.有肿块就是肿瘤吗?
在临床上,肿瘤中的实体瘤大多是以肿块的形式出现的,但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则少有肿块出现。身体出现肿块不等于罹患肿瘤,如炎症时出现的肿胀、创伤时出现的血肿等均表现为肿块,却不是肿瘤。发现肿块并不意味着得了肿瘤。要确诊是否为肿瘤,需要由临床医生结合各类检查结果和患者病史做出综合判断。
2.肿瘤细胞的本质是什么?
肿瘤是机体在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作用下,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具有组织来源特异性,也决定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肿瘤细胞主要具有以下十大特征:抵抗细胞死亡;无限复制和增殖;组织浸润和转移;生长信号自给自足;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持续的血管生成;逃避免疫监视;促进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异常;基因组不稳定。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及癌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它是以细胞遗传物质中致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是环境因素与遗传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3.“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的认识对吗?
肿瘤细胞是由机体内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而不是由外界入侵的。致癌因素作用于正常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并且随细胞的增殖将发生改变的遗传密码传给子代细胞,这时的细胞即使脱离了致癌因素的作用,也能够持续地自我增殖。
4.什么叫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男女所共有的常染色体,另有1对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每个染色体中的基因组DNA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所以说基因是细胞遗传信息的载体。
癌基因是指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核酸片断,也被称为原癌基因。来自病毒的为病毒癌基因,来自细胞的为细胞癌基因。从病毒、动植物到人类的正常细胞中,都有这样的核酸片断。多数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行使着重要的生理调控功能,但当癌基因表达失控发生改变或被激活后,正常细胞就可能转化为恶性细胞。
所谓抑癌基因就是指能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又被称为抗癌基因。抑癌基因一旦丢失或突变失活,也会导致细胞癌变。因此,就细胞本身而言,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造成的。
5.什么叫肿瘤抗原与单克隆抗体?
在细胞癌变时,肿瘤细胞多可大量产生正常细胞中含量甚少或所没有的蛋白,这些肿瘤细胞特征性蛋白就是肿瘤抗原。肿瘤抗原可分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后者又被分为分化抗原和癌胚抗原。肿瘤抗原由肿瘤细胞分泌入体液(主要是血液)中,成为肿瘤诊断、疗效判断和监测预后的重要标志。目前,临床应用的肿瘤抗原主要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肿瘤单克隆抗体有别于多克隆抗体,后者化学性质不均一,特异性较差,系由肿瘤抗原纯化困难所致。1975年,英国Kohler及Milstein建立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定向地制备抗体。由于抗体来自单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故被称为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化学性质均一、特异性强,可用于癌症诊断,如单克隆抗体甲胎蛋白可用于肝癌诊断,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见甲胎蛋白水平升高。单克隆抗体也被用于癌症治疗,已有数十个抗肿瘤单抗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贝伐单抗和西妥昔单抗,治疗HER2基因过表达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等。
6.良性肿瘤中,有没有对人有严重危害的?
肿瘤的良、恶性一般指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根据其对机体的危害性不同而进行区分的。凡有浸润、转移能力并能导致宿主患病死亡的肿瘤被公认为恶性肿瘤,也称癌症;反之,无浸润、转移能力,生长缓慢,对机体影响较小的肿瘤被称为良性肿瘤。当然还有一些肿瘤可介于良、恶性之间,有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被称为交界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不大,但可造成局部压迫和阻塞的症状及体征,如:食管平滑肌瘤可造成渐进性吞咽困难;肠道良性肿瘤可造成肠套叠、肠梗阻;颅内良性肿瘤可压迫脑组织和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相应的神经症状。一些良性肿瘤可引起出血,偶尔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少数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良性肿瘤可引起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胰岛细胞瘤可致低血压;胃泌素瘤可致顽固性胃溃疡。占据重要生命中枢的良性肿瘤,如:位于脑干者,可诱发心跳和呼吸骤停而导致死亡;位于脊髓者,可导致截瘫。因此,少数良性肿瘤也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7.良性肿瘤能否转变为恶性肿瘤?
有些良性肿瘤继续发展可以转变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恶变被称为癌变或肉瘤变。如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腺瘤可恶变为腺癌;间叶性良性肿瘤可恶变为间叶性肉瘤;畸胎瘤可恶变为畸胎癌或恶性畸胎瘤等。各种良性肿瘤恶变率相差很大,如皮肤乳头状瘤很少发生癌变,但胃肠道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可高达50%。
8.癌症的转移究竟是怎么回事?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后通过淋巴管、血管或浆液腔等到达不相连续的远隔部位生长,形成转移瘤,或称继发性肿瘤。经淋巴转移的转移瘤,常先出现于原发癌所在部位的邻近淋巴结。肿瘤细胞也可先在淋巴管内定居增殖,当阻塞淋巴管后,可造成淋巴液反流,形成逆行性转移。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血道转移。血道转移是由肿瘤细胞侵入血管所致,最常见血道转移部位为肺、肝和骨。如消化道癌症的肿瘤细胞常沿门静脉转移到肝脏,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常转移到肺等。肿瘤细胞的转移将给局部根治手术造成困难。
9.癌和肉瘤都是恶性肿瘤,那么该如何区分?
癌和肉瘤虽都是恶性肿瘤,但其组织学和行为学特点是不一样的,其主要区别有下列几点。
(1)组织起源不同:癌多起源于原始上皮细胞,肉瘤则多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
(2)发生率不同:在人体恶性肿瘤中,癌多见,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85%;而肉瘤则较少见。
(3)大体特点不同:癌发生于人体有上皮细胞的部位,多长在体表和腔道表面,常呈突起性生长,少量长在深部组织者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楚;而肉瘤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或骨,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边界常较清楚,无完整包膜。
(4)组织特点不同:癌的细胞多呈巢、条索、腺管状排列,与周围间质分界清楚;而肉瘤的细胞多弥漫分布,肿瘤细胞与周围间质常无清楚分界。
(5)转移方式不同:癌以淋巴转移为主,常侵犯淋巴结;而肉瘤则以血道转移为主,常转移到肺、肝和骨。
如果癌和肉瘤同时在一处发生,则称为癌肉瘤。
10.癌前病变是否就是癌?
癌前病变泛指一切有潜在可能性发展成癌的病变,即指一些较易发生癌变而本身不是癌的病变。如黏膜白斑、老年皮肤角化病、胃肠道腺瘤、腺囊性增生病及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等均属于癌前病变。经一段时间演变后,有些可转化为癌。在这些病变中,如出现细胞的异型增生,则癌变的风险更高。
对癌前病变应做好恰当治疗和密切随访。这在防癌、及时发现早期癌及提高癌的治愈率等多方面(在癌症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11.恶性肿瘤如何分类、分级和分期?
良、恶性肿瘤都要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和分级。分类方法是先按其组织来源分为上皮性、间叶性或神经性三大类,再确定其细胞类型,最后归入良性或恶性肿瘤。分类反映了肿瘤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
组织学分级一般针对恶性肿瘤。分级的主要依据是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分化越成熟,恶性程度越低,级别也越低;反之,分化越差,越不成熟,则恶性程度越高,级别越高。目前,一般提倡恶性肿瘤的综合分级法,按分化程度将恶性肿瘤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级,较简单易行。组织学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按恶性肿瘤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上需将肿瘤进行分期。综合分期的依据一般包括原发肿瘤的体积,浸润的深度和范围,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血道远处转移等,即按肿瘤的早、中、晚期而将恶性肿瘤分为3~4期。国际上流行TNM分期法,T(Tumor)表示原发肿瘤,N (Lymph node)表示淋巴结转移,M(Metastasis)表示远处转移,各期均有不同标准。肿瘤分期是医生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