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同创新研究
作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协同创新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学者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自1997年以浙江大学许庆瑞院士为首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学研究专家团借鉴协同学和创新学的理论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进行系统研究以来,协同创新逐渐成为我国学界尤其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以“协同创新”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检索到如下结果:
图1-1证实,协同创新理论主要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尤其是企业经济、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从图1-1可以发现,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总数也位居前列。
图1-1 主题为“协同创新”的论文学科分类图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这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教育部出台“2011计划”,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要求,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通过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推动实现三个转变: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创新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最终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自此以后,国内学者对于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始不断涌现。
国内学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既有对协同创新的理论界说、机制分析、模型建构,更有结合行业的具体实证分析,其主要集中在企业协同创新、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及高校其他领域等。
1.理论界说
熊励、孙友霞等(2011)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在内部协同创新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与企业内部创新相关的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和若干支撑要素(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等)的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及过程模型、影响因素及效应等展开研究。在外部协同创新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展开研究。协同创新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充分显示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陈劲、阳银娟(2012)认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他们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框架,并论述了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与内涵,最后针对协同创新的组织和平台构建提出建议。别敦荣、胡颖(2012)指出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集成是其灵魂,提高办学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合作共赢是其保障。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杜宝贵、隋立民(2013)提出应正确处理高校协同创新中的五对关系,即正确处理协同和创新、主动协同和被动协同、协同体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操作实施以及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的关系。
在《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一文中,陈亚珠、唐炬、肖登明等(2012)三位专家给予了不同的答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所长陈亚珠认为,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有健全的科学研究队伍体系,就要把高等学校的科研队伍整合起来,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科研队伍体系,从纵向形成科学研究的金字塔结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同时,从横向上要面向行业和企业技术人才、创新能手,组织形成一支企业科研技术队伍,实现与高校科研队伍的无缝对接。另外,放眼全球努力吸引国际优秀科研人员加盟高校的科研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登明认为协同创新需要有广阔的国际合作视野。应鼓励各项国际交流活动的开展,这对于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国际化程度有很大帮助。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是大学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之后的第四大职能。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大学电力装备安全与技术研究院(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常务副院长唐炬认为,协同创新需要有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团队和人才梯队。创新人才培养关系到“2011计划”,是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以保证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高等教育迈向国际一流的宏伟目标。
2.机制分析
聂秀平(2004)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推进机制由政府引导和市场决定相结合。他分析了困扰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制度性障碍,并提出了在利益冲突下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的路径和策略。当前,时代的发展已经让创新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靠单一学科、单一主体“单打独斗”的创新模式,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协同创新”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樊篱,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如何尽快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通过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是其面临并需着力完成的关键任务(侯建国, 2012)。段宝岩(2012)指出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应当“有破有立”,改革的重点在于资源开放、力量整合、结构优化、效率提升。
3.模型建构
张钢、陈劲和许庆瑞(1997)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当今企业技术创新又要求企业组织与文化的相应变革。因而,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就成为企业走依靠技术创新发展道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在于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调方面准备不足。为此,他们提出了三者相互匹配的分析框架与一般模式。
4.企业协同创新
与协同创新相关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深度影响创新复杂性的核心要素,有两个,即技术和市场,其相互关系具体体现为研究开发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的互动协调。第二类是一定程度影响创新复杂性的支撑要素,主要有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与流程)等。两类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化的关系(陈光,2005)。
5.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政府要根据《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共同部署,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设置“支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计划”。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促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深入整合产学研各方及社会其他方面资源,在引导外部需求和刺激内生动力之间实现平衡,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张力,2011)。李忠云、邓秀新(2011)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困境,指出了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领军人物、利益机制、文化氛围和组织结构是高校协同创新必须牢牢抓住的四个关键要素,并提出了对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不仅拓展了大学的办学空间和创新资源,有效提高了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也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侯建国,2012)。
6.高校其他领域的协同创新
陈大柔(2004)认为“创新”是教育实践生命的源头。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条件;而主体性教育则为创新教育指示了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提出了内在的需求和动力。主体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交汇在此世纪之交有着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性,二者的协同建构将在人类教育创新史上产生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杨卫(2006)论述研究生、导师和培养环境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双重性角色,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研究生教育协同式创新的三项理念,即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和多赢理念。
王迎军(2012)指出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强化协同创新教育理念,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打造平台、营造氛围“四轮”驱动,整合优化高校内外部办学资源,探索实践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相应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刘益春(2012)认为卓越教师的培养造就,需要改变师范大学全权包揽的单一化局面,应综合多种因素,多方实施,持久地进行。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对卓越教师的培养必将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卓越教师的造就是多主体、多因素合力的结果。
方晓珍、孙晓峰(2013)指出协同创新是现代大学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人文社科应打破界限壁垒,推进地方院校人文社科协同创新。冯婕、曾开富等(2014)认为跨学科协同是创新活动中一种最基本的协同方式,是协同创新取得成功的核心要件。解决好跨学科协同的问题,是推进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提高学术治理能力,需要推进跨学科协同创新。从杭青、沈琪等(2014)将协同创新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博士论文的研究中。笔者发现,通过整合和优化提高博士论文创新成果的资源,形成提高博士论文质量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博士论文的协同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管理(制度)资源。通过实证考察和概念分析,笔者提出了交互互动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它强调以行为者主导的各种资源要素的交互与互动;协同创新系统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基于目标耦合基础上的共同目标的确定;协同创新系统的三大理念分别是演化、和谐与共振。
上述国内学者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的角度研究了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如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协同、研究生教育的协同、人才培养、卓越教师培养、人文社科推进、高校学术治理以及博士论文的协同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