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而自成方圆的英语角
文/余锦霞 评/汪国新
综观全国各地的社区教育工作,不难发现,社区教育目前主要的参与对象还是中老年人群。如何拓宽社区教育的内容,拓展社区教育的参与对象,尤其是如何有效吸引年轻人群体主动参与一直是摆在社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年轻人群体中是否有社区学习共同体?年轻人群体中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到底是怎样的?是否与其他年龄结构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有所区别呢?是否也可以通过社区学习共同体吸引年轻人群体积极主动、持续参与社区教育呢?针对这样的思考,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组织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系列研究以来,一直颇为关注由年轻人群体构成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家分工合作,一方面探索以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能够准确找到年轻人组成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探索从什么角度对这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开展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通过多种途径,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多个年轻人群体的活动,最后选择了其中一个学习群体,开展个案研究。本次个案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年龄结构在30岁左右的成员组成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群体、有什么特质。
本次个案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作,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综合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2000)质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这种研究通常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研究结果进行相关验证。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是:重视研究者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研究中可以看到研究者的身影以及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反省,读者可以清晰判断出研究的可靠性;重视被研究者的声音,强调微观层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关注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方式。
报告使用第一人称是为了再现研究现场,让读者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下研究者搜集到了现有的材料,从而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自己的判断。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还使研究者有机会介绍自己对研究对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反省,使读者更充分地了解研究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组织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系列研究以来,针对20多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索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等,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手工技能等方面,大多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以中老年人为主。那么以年轻人为主要成员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又是怎样的呢?因此,本次案例研究主要聚焦于这种“年轻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到底是怎样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征,重点关注四个关键词:目的,英语角成立的目的,成员们来参与学习的目的;关系,这里的成员之间是如何交往的,或者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学习,这个学习共同体是如何开展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评价,成员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是怎样的。
二、研究方法
1.抽样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
为了寻找到适合的样本,一开始我们一直试图通过社区学院等社区教育机构,以及街道、社区的文教干部等途径,寻找主要由都市白领组成、年龄结构在30岁左右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我主要负责在江干区和下城区两个区块范围内完成这项研究任务。但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并没有相关的线索浮现出来。这一阶段的调查让我意识到,年轻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也许很少进入街道、社区或者是社区教育机构的视线。究其原因,年轻人的社会活动很少与街道、社区和社区教育机构的相关工作有比较具体的交集,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单位人”或者“工作人”。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方面通过了解身边的年轻人的生活情况,试图了解他们是否参与类似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群体;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在网上寻找年轻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相关信息。很快,各种各样的极其丰富的相关信息涌现出来。只要是你能想得到的学习活动,都有相关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于是,我根据网上的信息找到现实中的年轻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选择了其中五个发展时间较长、发展规模适中、活动开展较为频繁、有固定活动时间、成员相对稳定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在与缤纷畅游亲子活动、双语演讲俱乐部、龙门客栈、时尚潮流美丽街、英语角这几个共同体的接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英语角,这个群体中的无限自由感和浓浓的学习氛围深深打动了我。最终,我选择了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本次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
英语角,在杭州已经存在十年了,历经三次“搬迁”(发起人David用这个词来指变更学习活动场地),是杭州城西一带赫赫有名的、以英语学习为主题内容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有意思的是,这个英语角没有名字,也没有人提出要为这个英语角取一个正式的名字。而成员们在需要用到一个称呼指代这个英语角时,这个英语角就有了不同的名字。有的成员称之为英语角,有的成员称之为城西英语角,有的成员称之为书吧英语角(英语角现在的活动场所是教工路1013书吧),有的称之为“1013”,等等。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简单称为英语角。每周五晚上7点半到10点半是英语角的固定活动时间。目前,英语角相对稳定的成员有大约有50个,其中元老级成员(指从一开始就参与英语角活动并坚持至今的成员)十多个。成员年龄主要在30岁左右,有1个成员超过40岁,有1个成员低于20岁。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出租车司机、有从事外贸和进出口业务的、有从事金融行业和投资理财行业的、有从事软件程序相关行业的、有从事水电行业的、有教师和培训师、有个体小老板、有大学刚毕业还在准备就业的等等。还有少量的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人。
2.搜集材料
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和现场观察。
2014年10月,我通过网络上网友推荐,获取了英语角发起人David的联系电话,电话里David告诉我他们活动的具体地址,而对于活动时间,他告诉我:“原则上是每周五晚上7点半到10点半,实际上,有些人很早就来,有些人很晚才走,所以你早点来晚点来或者早点走晚点走都没有关系,一切由你自己。”当我问及我想要报名参加他们的活动需要什么样的手续,或者说我第一次去需要向谁报到的时候,David告诉我,“没有任何手续,不需要向任何人报到”, “我们这里一切自由”。当我问及David他是否是这个英语角的负责人时,他说他充其量只是召集人,召集大家一起来说说英语、聊聊天而已。我继续追问:“那么谁是负责人呢?”David回答:“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负责人。”第一次电话里和David的交流,让我很是疑惑,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如此松散,没有负责人、没有任何“规矩”,似乎是爱来就来,爱走就走,甚至是随来随走。
两天后的周五晚上7点,我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英语角位于教工路和文二路交叉口附近的活动地点1013书吧。这家书吧位于小区里面一个小弄堂里,店面很小也很不起眼,没有扎眼的招牌,所以不太容易被发现。推开书吧的门,感觉这个书吧和其他书吧也没有什么不同,墙角的装饰柜上摆满了书,凑近了看,各种书都有,五花八门。一楼大约三四十个平方米的面积,放着几张长方形桌子和几张木头凳子,只有两三个客人在喝茶看书。书吧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店小并且生意似乎并不太好。于是我到前台付好账,上到二楼,第一眼看到的是满满的人,人气爆棚,估计总有四五十个人,分别围着4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桌子而坐,每张桌子里的人似乎在热烈地讨论什么,时不时有笑声传出。我扫了一眼,没有发现明显的空位,正想怎么办呢,人群中有好几个人冲我打招呼,并且朝我打手势,意思是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坐。这种来自完全陌生的人的很自然的热情招呼,让我感觉很温暖。于是我很高兴地朝着其中坐在大桌子边的一个向我示意的人走去,开始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参加他们的活动,就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我的研究现场。之后的每个周五晚上,我都会来到这里参与他们的活动,观察英语角的活动开展及成员们的表现。
在活动中和活动的间隙,我寻找合适的机会随机对身边的成员开展开放式访谈和非正式交谈。例如,在活动中,如果涉及和自己的生活或者感受相关的话题,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此基础上,积极询问对方的观点和感受,试图寻求在平等的信息“暴露”的基础上,获取真实的研究资料。
在跟踪观察和参与英语角的活动一个半月(六次活动)之后,我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在活动中结识了很多人,并与其中六七个人建立了朋友关系,于是,我在结识和熟识的人中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人,和他们预约时间,开展了三次比较正式的访谈。并在访谈时,告知他们我的真实身份,以及我的研究目的、计划等相关信息,获取他们的同意。正式访谈一般约在书吧或者两岸咖啡进行,在比较宽松和愉快的气氛中开展。正式访谈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和补充非正式交谈获得的信息,另一方面,也确认和验证非正式交谈中获得的一些信息。
3.成文
质的研究常用的五种成文形式:现实的故事,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当事人看问题的观点,从被访者的角度将研究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尽可能使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研究结果;忏悔的故事,介绍研究者使用的方法和在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反省和思考,再现访谈情境和对话片段;印象的故事,详细描写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和当事人的反应和表情动态;规范的故事,证实或证伪研究者自己抽象出来的理论;批判的故事,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对研究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综合选用了前面四种整理材料和成文的方式。
三、研究结果
在最初接触英语角的几周时间里,我始终对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感到深深的困惑:首先,似乎没有规矩也能成方圆,英语角没有任何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矩,至少没有任何的方式告知一个新成员他必须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一切言行举止都由每个成员自觉和自由选择;其次,英语角对核心成员的依赖度似乎并不高,核心成员是否参与活动,对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据David(英语角的发起人和召集人,在我眼里,他是这个学共体的负责人,是核心成员)讲,他是否来参加活动对英语角的活动开展没有任何影响,他最长的一次是连续四周没有在英语角露面。
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没有对核心成员的依赖,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生存发展了近十年,“挤占”年轻成员的有限的闲暇时间,吸引这么多的成员持续参与它的学习活动。这个“年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共体?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我的困惑也逐渐得到解答。
(一)关于目的
所谓目的,一般而言,是指行为主体在作出行为之前心目中想要实现的行为目标或预期达到的行为结果。目的是行为的灵魂,规定着行为的价值和方向,并且贯穿于行为的全过程。那么,对于最开始发起成立英语角的成员而言,他们预期的行为目标或者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同时,对于参加英语角活动的其他成员而言,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访谈发现,这两类成员对于自己目的的诠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不再将他们的目的按照这两类成员分开阐述,而是将他们提到最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归类,主要有:
1.“没有其他目的”
大约有35% 的成员在谈及目的的时候,通常会用一句总括句告诉我“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目的”,然后会接着阐述他们自己的除却“其他目的”之外的目的。这样的目的主要有:学英语、交流、休闲、交友等。
David说起他当初发起成立英语角的目的时,“我当初没有其他的什么目的,就是想几个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练练英语”。
年近40岁的快速公交车司机朱先生,技校毕业,从二十几岁起就来参加这个英语角的活动,自学英语十多年,“我参加过很多英语角,这里不太一样,比较轻松随意,可以喝喝茶聊聊英语,年轻人多,来这里,怎么说呢,也没什么,就是来聊聊英语,学英语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乐趣”。
25岁的小叶(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两年,从事外贸工作,参加英语角活动半年多,“我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找一个去处,能够有一些人交流交流,不然每天除了公司就是家,两点一线,没有交流,怕得抑郁症”。
小朱(女),90后,浙江财经学院毕业,原先在一个培训机构做语文老师,现在在一个金融机构做金融教育方面的培训师,4月份开始参加英语角活动,“我基本每个周末都来,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一种休闲方式。来学英语只是一个‘由头’(意思是指自己给自己找的做某件事情的一个理由),我是来放松放松,休闲休闲的”。
小杨(男),30岁,水电系统工作,参加英语角活动两年多,“没有太多的目的,就是来交朋友的,我喜欢交朋友”。
在这些没有“其他目的”的背后,实际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目的。可是很奇怪,为什么这些成员或多或少都会提及“其他的目的”?这个问题在当时我并没有特别留意到。很意外的,在有一次和小杨的聊天中,小杨对我说起他之所以喜欢来这个英语角,是因为“这里环境还可以,空间不大也不小,太大了,觉得人和人之间比较疏远,距离太远,心理距离也比较远;空间太小,心理上就觉得比较压抑,也容易放不开。这里消费也不高,他们(指英语角的核心成员)跟老板说好,每次我们来都是五折,真的很优惠的,15元钱,这个价钱无论在杭州哪里都是买不到一杯茶水的。真心便宜的。这里环境布置也觉得很舒适,很舒服。而且这里都是年轻人,很有活力的,外国朋友也会来。来这里的人,包括他们(指英语角的核心成员)都一样,都是非商业性的,大家也都是自发的,没有什么商业目的的。虽然有些时候也有一些什么英语培训机构的人过来,想过来招募一些学员什么的,但是来了几次之后就不会再来的,当然也有招募成功的,拉走几个人去他们培训机构。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当我再次读到访谈记录稿里小杨的这段话时,我突然意识到,这部分成员们所谓的没有其他的目的,这个其他,应该是指小杨所说的“商业目的”之类的。
2.“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这里不问目的”
参加英语角有七八年、算是元老级的成员小林,是一位个性比较豪爽的人。当我问起他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或者是目的来参加这里的活动,又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坚持参加活动这么长时间时,他笑着说:“目的?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目的?呵呵,我没有什么想法,反正想来就来了,觉得好玩就常来,已经习惯了。”我继续追问他,据他所认识的英语角里的成员,他们一般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这里学英语的。他很奇怪地回答道:“你错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这里不问目的。无论谁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到这里,没有人会在意。”他的话,其实和我参加英语角的经历和感受还是比较符合的。也许成员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但是在这个英语角里,没有人会在意。或者换句话说,这个英语角不会以目的的不同拒绝任何人的加入。正如我,从我第一次参加英语角的活动至今,似乎没有任何人问起我来到这里的目的,并且很自然地接受了我的加入。只有我会选择来或者不来这里,而这里是不会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我的到来,只会是无条件地接纳。
成员小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参加活动半年多,“他们(指这个英语角)这里没有什么目的不目的的,喜欢来就来,想来就来,大家在一起交流交流,开心就好”。
成员小夏,在德资企业里做项目经理,来这里活动很多年,每个周五晚上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参加活动,“也没有什么,就是住在这附近,没事就来这里晃晃,顺便说说英语,挺好”。
这部分成员,没有特定的目的,也并不关注目的,不关注其他成员的目的,在他们眼里,目的并不重要,也不是这个英语角关注的东西。
3.“文化影响了我的目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关于目的的话题,还有一场哲学大讨论。
十几个人,围坐在一张长方形桌子边,略显朦胧的灯光下,来自美国的John和其他成员们展开了一场大争论,关于目的话题一抛出,John就指出,首先要问是什么目的,谁的目的;其次要分清什么是目的和目的是什么两个概念,前者是概念界定,是下定义,后者是陈述,陈述目的的具体内容。
争论的第一个焦点是:万事存在是否都有原因,万事去做是否都有目的。John认为一定要慎用nothing和everything这样的词语,不能太极端,像杯子、太阳、石头,它们都没有目的,它们的目的是“我”给的,“我”给它一个目的,它才有目的。成员小杨的观点是,万事指的只是生命有机体,不是无生命的物体,每个生命有机体行为处事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除了神经病这样的人之外,不可能莫名其妙地做一件事情,“比如我,我不可能没有任何目的每个周五晚上的来这里(指英语角),我肯定是为了能多和大家交流交流”。
讨论的热点是:什么影响了目的。John认为文化影响了他的目的,目的还受立场的影响。他以蜘蛛为例,蜘蛛对人类是好的,因为它可以清除一些有害小昆虫,但是对苍蝇、蚊子是不好的,说明立场影响了目的。这些观点得到了很多成员的认可。话题逐渐延伸到,即便是好的目的,也会有不好的结果甚至悲剧产生这一点上。因此,比目的本身更重要的事情,是大家需要去思考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讨论其实与我所要关注的目的相去甚远,但是我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气氛热烈、畅所欲言的讨论、争论和辩论所吸引,他们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的确,关于目的,英语角的目的是自身的还是谁赋予的?英语角本身是否有目的?而成员们来这里的目的与他们的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的目的受什么影响、在较长时间的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目的又是否发生变化呢?最后,成员的目的又是否达成呢?
(二)关于共同学习
根据我的观察,这里的学习始终处在一种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内容丰富多元,多元流动的成员,跨国家、跨地区、跨单位、跨学科,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成员,带来了多元的交谈话题,学习方式以对话和交流为主。更为有意思的是,我观察到,这里的学习引领人遵循一种大雁法则,成员的学习行为遵循海狸法则,学习内容则以当下生成为主。
1.学习引领人:恰似大雁法则
英语角的几张大小不一的长桌子,通常组合成四个小组,成员围绕小组就座展开学习。每个小组讨论的话题是不一样的,而在每个小组里,不同的时间学习引领人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一次活动中,原本大家在聊如何更好地训练听力,这时候,新来了一位成员小杨,他自带了一份资料,是美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0个经典词语,有复印件10份,分发给大家。于是,小杨就成了这一个内容下的学习引领人,他提出游戏规则,让每个人用其中5个词语造一个句子,这样循环一圈。活动开始,对于不认识的词语和造句子时说不上来的英文,小杨都会积极给出提示和帮助,还有的时候也会出现某种干扰,没有轮到的人会突然插话,小杨便担负起维持秩序的责任,同时也会适时提醒已经轮到的成员发言。当这个游戏进行了大约30分钟的时候,成员们似乎有点倦怠了,于是,其中有一位成员小邓提出一个话题:“If you have a baby, w hat qualities do you w ant to cultivate him? ”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于是,小邓接替成为学习引领人,他提出轮流发表意见的要求(他要求大家要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持发言的秩序,并且还对每位发言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回应,鼓励遇到障碍和略显害羞的成员积极发言,表扬发言流畅的成员,等等。随着话题的不断变化,学习引领人交替担任,而且学习引领人并不是由大家推荐或者由某些人认定,而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在大家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由想要担负这个角色的人交替担任。
人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雁高空列队远飞进行研究发现,大雁有很强的团体意识,他们飞行中的这些规律人们称之为“大雁法则”,其中有一个领头雁的领导规律就是:大雁的领导工作,是由群体共同分担的,虽然有一只比较大胆的大雁会出来整队,但是这只带头雁疲倦时,它便会自动后退到队伍之中,然后几乎是在难以察觉的情况下,另一只大雁马上替补领导的位置。大雁可以轮流当头雁,大雁们交替承担着全队的迁徙重任,直至全部到达目的地。但是,在人类社会中,这种行为是很难的。实际上,任何强壮的大雁,其体力总是有限的。同样,任何人的智力知识也是有限的。领头雁的这种交替引领,无疑是一种生存智慧。而英语角的学习引领人,正如大雁飞行中的领头雁一样,遵循着一种交替引领的大雁法则。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我把在讨论中主导话题并且承担主持人角色的人物定义为学习引领人。
2.学习内容:自然生成
英语角的学习内容和话题是当下生成的。自然生成的主题,不是预先制定的(也有某成员希望在英语角中大家和他一起共同讨论某个话题,他会预先进行一些准备,比如准备相应的资料和材料带到英语角,但是所有这些英语角的其他成员都不会预先知道,只是在活动的当下,才知道这个内容),而是以现实为中介通过现场调查(询问其他成员是否对某个话题和内容感兴趣,是否愿意大家一起来探讨),在共同的交流对话中共同寻找到的。也就是说,学习内容是在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在询问成员们对现实世界某个事件或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中自然生成。这样生成的话题,表达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至少是被成员们接纳的主题。
在前文提到的那次学习活动中,成员小邓提出的一个话题:“If you have a baby, what qualities do you want to cultivate him? ”在这个话题进行了大半圈的时候,成员小刘突然向大家发问,问谁有baby,结果这些人当中,只有我一个人有小孩,于是,立刻有成员说道,因为没有孩子,所以实际上还没有真正仔细地考虑过孩子培养的问题,紧接着好几个成员回应,说这个话题不好,换个话题吧,于是,这个关于孩子培养的话题便自然被下一个话题取代,那就是“你觉得什么素质对成功的人生最重要”。
另一次学习活动也鲜明地体现出这个学习内容自然生成的特点。一开始,讨论的主题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两者的对比,成员们的观点,集中表述孔子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方方面面,至于哪个影响更大的问题,热烈争论了很长时间,争论的双方(一方以中国成员为主,另一方以来自美国的John为主)没有谁能说服谁。争论的过程中,成员小李提到中国的教育,很多人开始回应,有的抱怨,有的将中国的教育与国外的对比,John则告诉大家,在美国,实际上大学并不是大家的第一选择,仅仅靠高分还不能进入好的大学。教育是大家都喜欢谈论的一个话题,于是,成员们开始分享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以及对中外教育的看法。John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国家来说,最有利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教育,因为教育解放人的思想。一提到国家与武器,很多成员开始热烈回应,话题便转成了政治与历史,邓小平、毛泽东、美国、马克思主义等,这些便成了新的讨论话题。
3.学习行为:恰似海狸法则
我和“If you have a baby, what qualities do you want to cultivate him? ”话题引领人成员小邓的一段谈话:
“在刚刚的孩子培养的话题里,我觉得你蛮不错的,像个正儿八经的主持人,带领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我试图通过一个称赞,打开这个话题)
“没有没有,我不是主持人,我来这个英语角也不长时间,水平也一般,呵呵,只是这个话题是我提起来的,大家也很给面子,愿意来讨论我这个话题,所以我觉得我好像应该这样子。”
“什么样子?”
“就是适当时候要回应一下,毕竟大家很看得起我,然后也希望能让讨论深入一些,所以适当的时候说一些话。不过,我不是这个英语角的主持人。”原来成员小邓以为我说的主持人,是指整个英语角的主持人,所以并不认可自己的角色。
“在大家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是不是发挥了一点主持人的作用呢?”
“哦,那是的,毕竟这个话题是我提出的,呵呵。”
其他成员的访谈也印证着海狸法则。
“每次有人发起一个话题的时候,如果我有兴趣,我就会表示支持;如果我没有兴趣,我一般先看看其他人的反应,如果大多数人比较支持,我也会支持。每个人都可以发起话题,其实还是很平等的。讨论话题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比较自觉,轮到人家发言的时候,我就听,大家都一样。”
“活动的时候,我们这里好像也没有定什么规矩,大家都能比较自觉,比如一般大家都会轮流发言,尽量让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发言,有话就多说一点,没有话就少说一点,但是他们自己都会自己控制的,会说的人尽量照顾一下不会说的人,比如提供一点支持和帮助之类的,就是感觉蛮好的。”
确实,这里没有任何组织纪律,依靠的就是海狸法则。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没有发号施令的人,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和角色,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得英语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海狸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他们总在不知疲倦地修筑堤坝。修筑堤坝是一项团队工程,但整个团队中并不是由一只海狸来发号施令,而是由每只海狸自己决定工作应如何进行,他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发挥自己的最佳判断能力来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海狸法则。在英语角,成员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和行为遵循着海狸法则。
英语角里,学习英语、练习口语、提高英语水平,就是要修筑的“堤坝”,在学习过程中,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自主判断,自主决定自己的角色和行为,进行积极的自我协调,使得自己和他人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访谈中,成员们对自己在学习中进行的自我协调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意识,他们认为这一过程是理所应当的。
(三)关于成员间的关系
在跟踪观察中,我还特别留意这里的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相互关系。成员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特点仅仅只是这个年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特质,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无论如何,这里的成员们对于相互关系的观点和感受与别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有些差异。
1.“开放”:关系的形成环境
很多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及关系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英语角这个小环境中,深入分析成员们对于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似乎能够印证这种观点。
“在这里,你可以和很多人交流,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行业的人,(虽然此处逻辑上有点问题,但还是能够说明这里的成员的类型丰富多样,是关系的形成和建立的物理环境)非常开放。这里就像是一条小河,河水不断流动,总是有很多新鲜血液不断加入,因为有很多人从网上看到我们的信息,自己跑来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里,你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分享、交朋友。你还可以不断结识新的人。”成员小李所指的“开放”,实际是指英语角的成员的多元化和良好的成员更新能力。这种多元化的成员构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网络,从而不断有新的、各种各样的成员加入;另一方面,可能与英语角没有“入门”的要求,完全开放的成员加入方式有关。
“这里氛围很好,环境很好,空间宽敞,这里的人都很open,很和善,很友好,都很喜欢分享,喜欢英语,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小范告诉我,“我参加过很多英语角,这里的英语角是很有特色的,流动性(在我的追问下,小范解释了他所说的‘流动性’,我总结了一下,他的‘流动性’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英语角完全开放的表现,什么人都可以来,二是英语角完全开放的结果,经常有新人加入)很强,以talk为主,你可以接触各种人。”小范的开放,一方面是英语角对成员的开放,这种开放实际上促使英语角能够不断吸引新的成员加入;另一方面,实际包括人与人之间开放的交往方式,这种“很和善”和“很喜欢分享”的开放的交往方式,正是英语角成员之间交往发生和良好交往建立的土壤。
2.“自由”:关系的自我选择
实际上,“自由”和“开放”密切相关,正是因为非常开放的成员加入方式(包括网络的影响),导致了这里的成员在交往的时候存在一个选择问题。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真实,也可以选择隐藏。”成员Allen说:“你可以告诉别人你的真实姓名等个人信息,也可以选择不告诉别人。”Allen的话,让我想到,是否存在两个互相不知道彼此“底细”的人,但他们自己都将对方视为朋友呢?Allen说:“语言是交流彼此思想的工具,虽然对彼此的个人生活并不确切知晓,但是并不影响两个人成为思想上可以共鸣、互补或者互相认可的朋友。虽然可能并不一定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尤其是从网上过来的那批人(指从网上获得相关信息,然后来参加英语角活动的成员),一下子还没有真正回到现实世界中,自然延伸下来的自我防护比如匿名什么的,一开始是会有这个适应过程。只有大家熟悉了之后,慢慢的大多数人就会互相透露真实信息。”
“这里感觉像现实中的网络,很自由。对你现实中的身份、地位、收入、待遇、背景什么的,你都可以选择让这些待在现实,也可以让它们待在网络(意指不透露这些信息),都不会影响你在这里的活动和交往。”
3.“自然熟”:关系的自然缔结
成员小徐在接受我的访谈时表述的观点,反映了多数英语角成员之间关系的形成过程。
“你来这里参加这里的活动多长时间了?”
“一年多吧。”
“这里的人你都认识吗?”
“认识一部分。”
“那关系如何?”
“关系?怎么说呢,有的关系很好,有的一般,有的只是认识,就是点头之交,就是面熟啦。”
“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形成?”
“我的意思是你和他们是如何交往的,比如说,关系比较好的人,你是如何同他们建立这种比较好的关系的呢?”
“其实,也没有刻意地说做什么,或者干什么之类的。大家到这里来,都是来练习英语的,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的。而且,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大家在交流自己的思想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自然而然地结成了朋友关系。”
“自然而然?”
“所有来这里的人,都是自然熟的那种。一次生,两次熟嘛。这里又不排外的,你多来了几次,就很自然的,大家就熟悉了,自然就成为朋友。不是刻意的过程,也不需要刻意。”
“感觉挺好,自然熟而结成的朋友哦。”
“是的,我感觉,我平时生活是一个状态,来到这里又是一个状态,应该说,来到这里是一种特定的状态,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这里是年轻人共同学习、自然交往的好平台。”
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聊天,练习英语的过程,正是观点碰撞、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成员们自然交往,自然熟悉,自然结成朋友,成员们提出的这种所谓“自然熟”的交往,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很多成员是从一开始的“虚拟与匿名”到逐渐透露个人信息,思想上逐渐互相认可而结成朋友。
4.“热情”:关系的外在表现
正如我第一次参加英语角活动时所感受到的那样,这里的成员都很热情。而事实上,根据我收集到的材料以及我的观察,我发现“热情”更多地是这里成员交往的一种外在表现。
“这里的人真的很热情,不管是对新来的,还是老的成员。没有位置,大家都会互相招呼着,挤一挤,让一让。看到别人没有茶水了,不管熟悉不熟悉,大家都会互相帮忙添加茶水。有的人英语水平差,听不懂或者不会说的词汇和句子,只要你说出来,都会有人热情地帮你解答。”
“大家不管认识不认识,或者认识到怎样的程度,你可以看到,大家交往都是很热情的,很友好,很和善的。”
“热情是会传染的,别人对你很热情,自己就会不自觉地也对别人很热情。可能这跟学习英语和欧美国家的文化也有关系的。”
“欧美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直接,所以,可能这个影响了我们的交往,你看,我们之间交往都很热情的。”
5.“温暖”:关系的内在感受
正如成员小程所说的,“‘热情’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你可以观察到,甚至也感受到,但是‘温暖’确实一种真正到达心里的内心的感受”。小程补充说:“有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热情,但是别人的热情并不一定总是让你感觉到温暖,这还是有区别的。”
“这里跟我关系最好的一个老外,是来自乌克兰的V.Richard,他很喜欢中国文化,跟我也很投缘,他现在不常来参加英语角的活动了,但是我们微信上还是一直保持联系的。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小失去父亲,又由于动乱,基本上是一个人长大,没有人照顾他。可以说一直是颠沛流离,历经艰难险阻,好不容易来到中国,也是非常不顺利。遇到一些文化冲突,找工作也不顺利,文化上又不能融入,中文又不会,不适应中国文化,朋友很少。刚来中国的时候,真的是比较难的,唉(小范叹了一口气),真是艰难岁月啊!”成员小范在讲述V.Richard的故事时自然流露出的同情与关心,传递给我的正是一种内心的温暖,我可以想象,小范作为V.Richard来中国后这段艰难岁月里的一个异国朋友,V. Richard也一定很珍惜。“他现在在一家英语机构教小朋友说英语。他跟我说,他觉得还是中国好,有更多的机会,相比较他的母国而言。我们现在有事没事经常会交流交流,有什么事情,大家微信里都会互相说一说、聊一聊,他是我在这里交往的最好的外国朋友了。”我想,身处异国他乡的V.Richard是否也会因时刻关心他的小范而感觉温暖呢?
(四)关于评价
这里的评价,主要聚焦于成员们在英语角的学习感受与体验,以及对英语角活动的评价。
1.“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大部分成员提到这里的学习让自己或多或少英语水平上有些进步。
成员小范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这里是一个信息交流场,大家坦率地交流、自由地交流,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特别能让人打开思维,你可以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我学英语和我的工作并不相关,因为我工作中不需要用英语。每个人都有故事,分享别人的故事和经历,和不同的人交流获取不同的知识,对自己就是一种收获。”
“这里,大家很平等,也很自愿地学习,没有人强迫,很多人都是因为兴趣,也有人是因为工作需要提高英语水平,虽然记英语单词、背诵什么的,当然主要还是要靠自己,但是这里给了我练习和运用的机会,我觉得很不错。话说回来,也多少还是学到东西了,比如上次他们谈论哲学和宗教问题,我就学会了好几个生僻词,像‘形而上’‘唯心主义’‘十字军东征’等,这些词自己平常接触还是蛮少的。”
2.“异国文化之旅”
语言背后的文化,也是很多成员提到的学习感受。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我学英语主要是因为我想跟外国人交流、想去国外旅行。我对国外的文化很感兴趣,喜欢美剧,在这里,我开始和外国人交流,感受异国文化。和外国人聊,就是一次异国文化之旅。”
“我蛮喜欢那个美国人John的,他是美国海军出身,在海军里从事医疗后勤工作,不信仰上帝,是个无神论者,退役后读大学,他学的是哲学专业。他会讲起某个事件,美国人一般是怎么看待的、采取怎样的行动,我们会跟他讲,一般中国人会怎样看、会采取怎样的做法,有很多事情跟他交流之后,你会有更多地看问题的视角,会更了解另一种文化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我觉得这就是文化。英语角里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无所谓政治,无所谓信仰,大家畅所欲言,平等讨论,没有什么顾忌,我很喜欢这里。”
3.“学习就是休闲”
有很多成员,每周五来到这里就是他们既定的休闲时间和休闲方式,因此,他们自己总结,这里的“学习就是休闲”。
“这里没有组织者,也没有什么组织纪律,很放松,没有人试图管控你,所以你可以很放松。而周五就是周末啊,就是放松休闲的时候啊,所以我觉得来这里就是一种休闲。”
“这里,你可以喝茶,可以找人聊天,可以和老外聊天,可以用英语和人聊天,也可以不用英语聊天,可以参加他们的游戏,也可以自己组织游戏,也可以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这里就是一个你可以放下生活压力和思想包袱的地方。”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这里学英语,你可以自然地寻求帮助,并且快乐地帮助别人,没有人会因为你水平低就歧视你,大家都会包容你,并且帮助你。我水平比较低,卡壳的时候,他们都会等着,我不会说某个词或表达某个意思时,他们都会给出他们的意见帮助我。学习的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紧张,跟这里的氛围一样,很休闲。所以你可以很放松地学英语,又放松,又休闲,所以我觉得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休闲地学习英语。”
四、研究结论
英语角,一个年轻人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呈现在参与目的、成员关系、学习方式和收获评价背后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的、有机的自在系统。
(一)感性的本质参与
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们隐藏在“没有其他目的”之后的学英语、交流、休闲、交友等各种目的,以及受文化影响的目的,首先都是非商业性、非功利性的;其次,成员们的这些目的,更多的是基于感性需要。
所谓功利性,指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有着明确的实际利益指向或现实目的。商业性,与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实际上,商业性也是一种功利性的表现。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选择更多地考虑功利性目的。但在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目的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感性需求,成员主要的、首选的衡量标准和依据是以个人情感为基础的感性需求,而非其他以功利性为基础的理性需要。成员的参与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感性需要的本质意志的选择,以此来决定自己持续参与英语角学习活动的行为。
与此同时,对于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本身而言,成员的这种基于感性的本质参与是获准的、被充分授权的,也是共同体所追求和希望实现的。在这种本质参与下,成员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个体性的目的都可以共同存在,被共同体充分认可。并且,作为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最初发起人和其中的资深成员,他们更是希望并促使这个共同体能够更好地满足成员的感性需要,让更多的成员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并且喜爱这里。
(二)共生的学习生态
学习的发生是学习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同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水分、空气营养一样,学习的有效发生也需要相应环境的支持。
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就是“生态”,研究这些关系的学科被称为“生态学”。“生态学”是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1979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认为应运用生态原理去研究教育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于是就有了“教育生态环境”的说法。
而没有名字、没有任何纪律约束的英语角,在杭州存在了这么多年,并且就像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河,不仅始终凝聚着许多成员持续参与,而且能不断有新的水流汇入,这条小河造就了一个美好的学习生态。英语角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以其自由、多元、开放、民主、平等、互助以及不靠外部纪律规范而靠自我协调运行,营造了一个能够很好地激发成员们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的学习氛围,建构了成员们之间以及成员和共同体环境之间共生共荣、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学习生态。在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里,各种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其中进行学习,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人际交往、自主协商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现各主体的知识或者意义建构。
(三)本真的支持关系
所谓支持关系,就是创造一个满足学习者得到周围学习环境或者他人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的学习环境与良好的学习人际关系网。因为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者其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并体验到归属感。而这种良好的支持关系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关系需要、增强群体的内聚力与学习者的归属感,进而增强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英语角中,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成员间在长期的互动中,自然缔结热情、温暖、相互支持的关系,这种支持关系多元、多向、交织,是在基于成员本真存在的基础上自然建立的支持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人“存在于世”(being-in-the-world)的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是自己本身”,他称之为“本真的存在”。他会开放自己,放松自己,让世界中的事物降临到自己身上,和自己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海德格尔称之为“与物同游”(in play within the matter itself),在这种境界里,个人是他真正的自己,他人也会如其所是地展现自身,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为主体性的了解。另一种是选择“不是自己本身”,他称之为“非本真的存在”。在这种存在状态里,个人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外在世界对立的“主体”,并且企图用“技术性思考”(technical thinking)或“形而上学思考”(metaphysical thinking)来掌握或操纵外在世界中的客体。当他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人互动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不是自己本身”。
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们基于本真的存在,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中完全放松自己,畅所欲言,不需要隐藏,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并充分尊重他人的真实想法,在互动交流中自然结成相互支持的友情和关系网络。这种充满本真的支持关系很好地满足了成员的关系需要。进而成为凝聚成员持续参与的动力之一。并且这种本真的支持关系,是英语角这个社区学习共同体独特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主观性学习成功
借鉴Seibert、Kraimer以及Judge等人关于职业成功的定义和相关研究,这里所谓学习成功,是指成员们积极的学习积累以及从学习活动经历中得到的心理上的获得。学习成功是每个个体学习经历的结果,可以被看作是成员个体由于他们的学习经历而积累出的真实的或被感知到的成就。
成员心理上的获得和实际成就两个部分也就是将学习成功划分为主观性学习成功和客观性学习成功的主要依据:主观性学习成功可以被看作是成员对其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整个学习经历的主观反应、理解、感受、体验和评价;客观性的学习成功,是指那些可以被证明的成就,如在英语角中,成员们通过学习获得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英语角让部分成员感受到自己在词汇、听力等方面的客观性学习成功的同时,带给成员们的主观性学习成功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生命力。无论是对其他成员的喜欢、对英语角学习活动的满意、对他人分享的人生经历的启示,还是与其他成员思维碰撞中获得的成功感,以及心境放松、休闲快乐的学习体验,都在彰显着成员们主观性学习成功的无限魅力。
在这种主观性学习成功中,成功不再是需要某种科学的、特定的手段加以测量和证明的成就,而是充满了个体差异的、来自每个成员的主观感受;成功的标准是非常多元的,个体在任何方面的心理感受、理解体验都可以成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主观性学习成功是非竞争性的,每个人的成功不能也不需要进行对比。从成员们的访谈中,我感受到,主观性学习成功与成员对英语角的学习满意度,以及成员持续参与学习的动力水平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
五、研究思考
(一)“主持人”的隐身、“无规矩”与学习共同体成熟度的关系
在英语角里,我认为成员David是这个英语角最重要的核心成员,是因为:他是一手发起创立英语角的核心人员;英语角的学习时间是他在征求当时其他几个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的;英语角活动地点包括地点的变迁是他跟英语成员联系和确定的;茶水费的收费折扣是他和书吧的老板谈判定下来的;网上留下的英语角联系电话是他的;英语角是否应该订立一些规章制度或者游戏规则,是他在几经思虑之后,决定不确立任何规则,一切来去自由、行动自由;其他元老级成员,即一开始便参与英语角活动至今的成员,认为David是这里的负责人;在对David的访谈中,他谈到自己从开始创立英语角,到现在在促进英语角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策略的变化,例如开始也想每次活动前确立主题、制订一些规则,也这样运行了几个月时间,到后来认为完全自由和放松的环境和氛围才是最好的。
但与此同时,也许正如在对David的访谈中,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把自己定位为“召集人”,而不是这个英语角的“负责人”或者说是“核心人物”。并且,他提到:“其实我并不重要,因为英语角里有我没我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变化,我最长的一次,因为出差,连续一个月没有来参加活动,后来我出差回来,发现这里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几个熟识的朋友问起我最近去了哪里而已。”说明,英语角对David并没有特别强的依赖。而其他成员的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个问题,一部分成员,尤其是参与英语角活动时间不长的成员眼里,“这里没有组织者,也没有组织纪律”。于是,我在想,如果David就此退出英语角的话,情况会如何?英语角是否依然存在?
一方面,很多信息让我将David认定为英语角的核心成员;另一方面,很多信息让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质疑。由此,引发我的思考:核心成员如何确定?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否可以不依赖核心成员而运行?或者说,这是一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成熟的标志,发展到一定程度,社区学习共同体可以不依赖于核心成员而存在和发展?
(二)学习效率与学习收益
在英语角里,不是有系统、有序地开展学习,而是休闲式地、没有较强组织性地开展学习,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基础上,这样的学习效率到底如何?在访谈中,对于参加了多个英语角活动的成员,我也有意识地问这样类似的问题,成员们的观点大致相似,“不同的英语角,不同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当然还需要结合个人喜好”,成员们自己也很难进行学习效率的对比,只是大家比较认可,“这里的互动比较多,交流性比较强”。那么,学习效率本身是否是影响成员选择某种类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因素呢?
然而,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收益的多少是否存在关系?事实上,成员们在英语角里的收益,并不局限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英语水平的进步,还有在“非功利性”的环境中,自然而非刻意地收获了来自其他成员的友情;思考他人分享的经历、故事、观点的过程中,品味人生,激发自己的思维;在始终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内心的成功与成就,感受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学习对成员个体的发展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活动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明确了这一点,才能让我们回答“什么样的学习适合自己”。
点评
本文作者比较深刻地把握了质的研究的精髓,以研究者自己为研究工具,对“英语角”进行了全景性和细致性的观察,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进行富有洞见的意义诠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观点的提炼和理论的建构,此文不失为一篇富有个性的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质的研究报告。
??质的研究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清晰地呈现事物的全景及具体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文较好地体现了这一优势。质的研究报告不是重在告诉读者结论是什么,而是重在告诉读者此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作者在较长时间跟踪观察和参与活动后,有许多有意思的发现,这些发现,正是得出研究结论的依据:“没有太多的目的,就是来交朋友的,我喜欢交朋友。”“我肯定是为了能多和大家交流交流。”“我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找一个去处,能够有一些人交流交流,不然每天除了公司就是家,两点一线,没有交流,怕得抑郁症。”“我没有什么想法,反正想来就来了,觉得好玩就常来,已经习惯了。”⋯ ⋯
本文作者重视对行为的诠释和观点的提炼,而且能够让读者看到对材料进行逐步抽象、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过程。如在学习目的维度上,作者提炼出“感性的本质参与”,成员的参与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感性需要的本质意志的选择,以此来决定自己持续参与英语角学习活动的行为;在学习方式的维度上,作者提炼出“共生的学习生态”,成员之间以及成员和共同体环境之间共生共荣、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学习生态;在关系维度上,作者提炼出“本真的支持关系”,成员们基于本真的存在,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中完全放松自己,畅所欲言,不需要隐藏,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并充分尊重他人的真实想法,在互动交流中自然结成相互支持的友情;在评价维度上,作者提炼出“主观性学习成功”,英语角让部分成员感受到自己在词汇、听力等方面的客观性学习成功的同时,带给成员们的主观性学习成功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生命力。
研究报告昭示了学共体在评价维度上的特征是“主观性学习成功”,这一发现已经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之外的其他学习组织或形态里,学习主体不是评价主体而是被评价者,但是,“充满了个体差异的,非竞争性,非功利性”的自我评价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又意味着什么呢?作者如能再继续深挖一层,不难发现,这样的评价,对于改变成员的生命状态、提升个体生命性价值具有特殊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其思想内涵,探索社区学习共同体在人的精神层面和生命成长层面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