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分类和大学功能定位的教学服务型大学探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及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日益彰显,社会对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方院校在支撑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地方本科院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使命之外,还应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理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
一、人才分类与教学服务型大学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和根本保障,人才的类型是由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决定的。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则取决于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同时也决定了这所大学的类型、特征、服务面向及其办学的策略与行动。
(一)人才分类标准及其规格
人才分类即人才类型的划分。目前,我国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四类:一是按照职业特点分为金融、外交、教育和军事等人才;二是按照贡献大小分为“一般人才”和“杰出人才”;三是按照发展过程分为“早熟型人才”和“晚器型人才”;四是按照才能特点分为“发现型人才”“再现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等。可见,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人才类型。从总体来看,上述人才划分方式过于宽泛,没有准确反映人才类型的本质特征及其与教育的对应性,也没有关注社会分工历史法则这一人才分类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大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总是为实践需要而服务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目标是改造世界,也就是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把客观规律转化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在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两个转化:一个是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另一个是把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而转化为产品。总的来看,第一个转化属科学“研究”的范畴,第二个转化属科学“应用”范畴(刘维俭、王传金,2006)。
十多年来,有的学者以人类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作为人才分类的标准,将人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可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可称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可具体划分为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三种。这种人才分类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赞同(杨金土,1995)。区域经济中的不同产业群及岗位特征,对上述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存有明显差异。
1.工程型人才
工程型人才致力于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设计方案、工作规划和运行决策,研究和解决某类工程技术中带有普遍性或规律性的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设计技术、管理技术,强调工程领域内多种技术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养成。
2.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产品的制作,把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图纸和计划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技能型人才处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偏重于实践技能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强调工作技能和经验技能。
3.技术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他们不是工作现场的具体操作者,而是处于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工程师,偏重于某种技术领域内不同生产技术的学习及经营决策、项目研发能力的养成,强调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主要职能,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显著特征。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这时大学的唯一职能就是教学,即以专业教育为目的,培养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的人才。现代大学制度延绵几百年,其间受到皇室、教会等多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良好的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是地方本科院校赖以生存的土壤,地方本科院校根植于地方,依附于地方经济与文化,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已呈现出持续升级的态势,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职业岗位专门化和管理组织体系扁平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条件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和功能日益突显。社会固然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但需要更多的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中后部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而又善于应用各种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和战略选择。
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知识和能力的涉及面较宽,深度相对较浅;二是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协同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是其重要素质;四是实践经验和经历对工作质量特别重要(杨金土,1995)。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这类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和改造能力。这是因为在我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已成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而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力量,技术创新又是企业实现长效发展的动力源。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及企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致力于技术应用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特征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下半叶出现两个共同的发展特点:一方面是数量与规模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是教育类型急剧分化。被分化出来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各国名称不一,但就其基本的培养目标而言,主要是技术型人才(杨金土等,2002)。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加剧了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特征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服务功能的突显使得地方本科院校逐渐由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动力站”。在上述背景下,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新的大学分类应运而生,而且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为此进行了实践探索。笔者认为,这种大学类型可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确立办学定位、实现特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理性选择,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其重要职责和使命。这种类型的大学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专业设置
根据市场经济原则,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行业、产业及岗位群的主要特征设置专业,并体现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和行业性,同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体现灵活性和时效性。
2.学科建设及科研
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体现技术性和应用性;科研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注重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3.人才培养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明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大力建设一批应用型课程;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教学。
4.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学术与实践的统一和融合,组建由擅长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和由具有工程技术行业实践背景、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共同组成的应用型教师团队。
二、大学功能定位与教学服务型大学
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必要职能,也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一种独立、自觉的行动。应突破传统的注重大学层次高低的线性思维模式,将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大学的重要分类标准,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高校定位理论体系,以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合理定位,形成办学特色,进而提升办学水平。
(一)完善大学分类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部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地方本科院校总计1036所,占所有本科院校总数的90.5%,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可以说,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关系更为紧密,与地方经济更为贴近,更能从实际出发、利用自身优势在服务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而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办出水平。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指出,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地方高校、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使这些学校成为服务国家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精英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曾根据特殊需要对高校做过分类。20世纪末开始,也有研究者从科研规模和研究生比例、高等学校履行社会职能的情况及其产出比重等不同维度创建高等学校分类,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体系。然而,一方面这些分类法既没有顾及地方本科院校的内在特征,也忽视了高校社会服务这一重要职能,从而导致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分类标准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即使有的分类体系中设置了“应用型”院校,但其特色内涵不明晰,且没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实际上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办学定位属顶层设计范畴,是一所高校推进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指针和方向,对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受传统分类法指导下的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的约束,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混乱和特色缺乏等问题:有的以“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定位,盲目发展硕士点、博士点,争办一流大学;有的则希望通过提升考研录取率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改变学校社会形象,而办成了“考研基地”;绝大部分则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将发展方向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可见,遵循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规律,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大学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势在必行。
潘懋元先生在谈到高校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时曾指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于这三个职能以及每个职能的任务都可以有所侧重,也应当有所侧重,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活动范围。不要人家有,我们马上就跟上,条件不同、特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不要互相攀比(潘懋元,2007)。
据此,笔者认为高校分类定位的主要依据应全面体现高校的三大职能,改变传统“重学轻术”的思想,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我国高校履行三大职能、经费来源、办学导向、学科(专业)覆盖面、招生和服务面向等要素出发进行创新和重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各自反映了政府、企业和民众对大学的期望以及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社会价值效应的认识,三者应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关系,不能将社会服务仅仅视为人才培养与科研研究的附属职能,应给予大学服务职能独立的地位,并根据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的情况对普通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对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更要突破目前广而泛的“应用型”大学的概念范畴,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和办学条件,扬长避短,充分论证,面向行业和市场找准定位,方能实现错位发展,办出特色。
(二)构建彰显服务功能的教学服务型大学
潘懋元先生在分析大学办学定位问题时指出,在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还存在大量专业性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中间类型的高等院校,既不能走研究型的独木桥,也不应都办成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潘懋元、吴玫,2003)。
刘献君教授也指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定位中,有的侧重体现教学,有的侧重体现科研,有的侧重体现教学、科研并重,而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因此,在现有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分类中,应增加教学服务型大学(刘献君,2007)。
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到19世纪上中叶,大学向两种类型发展:一类是继续保持学术研究和教学传统,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另一类是突出服务地方,发展成为服务型大学。如美国赠地学院及二战后成立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这些大学都把直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作为办学追求,都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所设专业和课程侧重考虑本地区工商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应用性特征。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如美国“康奈尔计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教学和研究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服务于工农业生产,侧重强调大学服务社会;“威斯康星思想”强调大学师生直接参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其核心理念是凸显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当考虑州的实际需要,为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康健,1989)。
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和学者已经就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内涵及建设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的概念各不相同,内涵和建设路径也各有侧重。同时,也有一大批地方院校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自觉开展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实践。浙江树人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和宁波大红鹰学院等10余所高校都先后提出“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张维红,2009)。美国服务型大学通过拓展服务功能而获得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在研究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之外,建设一大批新的现代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这种类型的大学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和服务性特点,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发展应用性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应用研究或应用技术开发,重视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位的服务体系,并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彰显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建设路径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出现是出于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的特征和需求以及高校办学基础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实现方式,但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一种大学类型,基于其核心理念、本质属性和目标定位的要求,在核心要素的构建和关键环节的建设上有其普遍的、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范式。
(一)确立服务理念,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根本使命,而通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直接或间接服务社会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细分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订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特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导向;更新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观,把教师的观念统一到教学服务型大学上来,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应用型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彰显区域产业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发展应用性学科,培育应用科技成果
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得以立足、发展、形成特色的基本经验就是办学根植地方、服务地方,学科建设体现应用性,专业设置紧贴地方产业(何万国、孙泽平,2008)。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科技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及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坚持“紧贴产业、分类建设、扶优扶特、培育新兴”的原则,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重点建设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学科。从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其需求出发,建设地方需要的、嵌入产业链和岗位群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同时,要建立以应用研究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科研工作模式,通过打造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完善科研激励政策以及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等举措,着力解决区域或行业重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强化服务意识,建立服务型办学体系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理念”发展而来的“相互作用大学”的形成,标志着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开始从传统的“自我中心”服务模式向“他方中心”转变(唐斌、尹艳秋,1997)。因此,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应走出“象牙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坚持开放办学,构建并创新服务社会的模式、机制及评价体系;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多维互动,融合各方优势资源,拓展服务路径和服务领域,构建全方位开放、全方位服务社会的办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何万国,孙泽平.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54-56.
[2]康健.“威斯康星思想”与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J].高等教育研究,1989(1):37-42.
[3]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6):98-100.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5]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9.
[6]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唐斌,尹艳秋.走出象牙塔:从“威斯康星思想”到“相互作用大学”[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4):92-93.
[8]杨金土.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7-15.
[9]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2):5-10.
[10]张维红.我国高校分类标准中社会服务职能的缺失[J].大学教育科学,2009(2):89-92.
(本文作者:沈云慈,发表于《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