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人类经济生活发展的不同阶段,尤其是不同的货币制度,不但影响着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而且还影响着货币的供给。在本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机制与方式。但为了使大家对货币供给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还将对金属货币(包括银本位、复本位和金本位)制度条件下的货币供给作一个简略的回顾。

一、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供给

在纯粹的金属货币制度下,从来没有产生过独立的货币供给理论。经济学家总是从货币需求的角度来考察货币流通问题,因为金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给机制与一般商品并无太大区别。

作为货币的贵金属(包括黄金或白银)首先是一种稀缺性的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它具有一条U形的边际成本曲线。对每一个提供这种交易媒介的人来说,需求则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请结合微观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想一下它为什么是一条水平直线,它的经济学的含义是什么),它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货币手段的供应量。当市场上充当货币的贵金属超过了人们对它的需要时,它所交换到的商品就会少于生产它的成本,于是它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一般商品窖藏起来;反之,当市场上充当货币的贵金属少于人们对它的需要时,它所交换到的商品就会超过生产它的成本,于是它又会脱离窖藏状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上述过程,事实上我们在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中就已经学习过并熟悉它了。马克思在分析货币流通规律时也说过,货币的贮藏职能就像一个“蓄水池”,当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货币流通的必要量时,它就会吸纳多余的货币;当流通中的货币少于货币流通的必要量时,它又会吐出需要的货币。因此,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是一个由市场供求机制自发实现的均衡过程。如果不考虑那些短期的、暂时的失衡状态,货币供给通过市场供求机制始终能与货币需求保持同一个均衡数量。这也是早期货币理论总是偏重于从货币需求方面来说明整个货币流通过程的原因。

当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贵金属和其他商品也有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贵金属的成本曲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多半源于贵金属稀少的蕴藏量和特殊的冶炼工艺,使它不能像其他制成品那样充分享受专业分工、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大幅下降的益处。但也许正是贵金属的这个特点,使它从千千万万的商品中脱颖而出,成了唯一能和其他任何商品实现即时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在人类货币史上我们看到,18世纪末,白银的成本由于采用电解工艺而大幅降低,导致了银本位货币制度的崩溃。

二、现代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供给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金融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金本位货币制度的根基开始动摇。当一种纸质的、仅仅作为价值符号而且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的时候,尽管人们对它心存疑虑,但却无法拒绝它极高的运行效率。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虽然在实践中已经接纳了纸币,但在名义上总是企图抵制它、贬低它,梦想复辟金本位货币制度。1973年,怀旧的人类企图挽救金本位制的最后一次努力的结果——布林顿森林体系彻底宣告失败,人们才不得不承认,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黄金货币最终将被一种全新的货币制度所替代。

信用货币制度的确立,不但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给货币供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货币供给不再是一个市场自发的均衡过程,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与创造货币的商业银行,当然最终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操控了货币供给的大权,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宏观经济生杀予夺的大权。

由信用制度所确立起来的货币供给机制最起码从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能力,二是引发了持续的通货膨胀浪潮。从这个角度说,学习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掌握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货币通常只是现金。但在现代货币制度中,现金只是整个货币世界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90% 以上的商品实际上是通过商业银行开具的支票来进行交易的。当然,能够签发支票的人,首先要在银行账户上存有一定的款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存款货币”。所以,在现代货币制度中,整个货币是由“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共同组成的。

2.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存款货币的放大

一般理解,所谓存款,有“存”才有“款”;存入一笔现金,产生一笔存款;现金和存款的数量应该是等值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产生于存贷利差(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减去经营成本后的余额。如果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现金只能发放一笔等值的贷款,它就很难维持高昂的经营成本,更不用说获取利润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平均差额大约为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存在到今天,并且还是一个高回报的行业,首先有赖于它有一种“放大”存款货币,从而能使它提供更多贷款的机制。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假设某个居民在A银行存入一笔100万元的现金,A银行留下20万元(以备客户临时取款所用,银行的术语叫“准备金”,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叫“准备金率”,在这个例子中为20%)后,把余下的80万元贷给某个准备采购设备的A企业,A企业把款项用支票付给在B银行开户的设备生产厂家。对B银行来说,它的存款增加了80万元,B银行在留下20%的准备金(16万元)后,又把余下的64万元贷给某个准备采购原材料的B企业,B企业把款项用支票付给在C银行开户的原材料生产厂家。对C银行来说,它的存款增加了64万元,在留下20%的准备金(12.8万元)后,把余下的51.2万元贷给了C企业……

对商业银行来说,上述过程构成了其最基本的业务经营活动,“存款”是它的负债业务,“准备金”和“贷款”是它的资产业务。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下去,直至存款、准备金和贷款的数额收缩为零。如果我们以D 代表存款、R 代表准备金(其中r 代表准备金率,在我们的例子中r=20%)、C 代表贷款,则每一笔存款D可以分解为准备金和贷款两部分即DR+C,每一笔准备金都是存款与准备金率的乘积即RrD,每一笔贷款都是存款与准备金的差即CDR,如表3-1所示。

表3-1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

那么,在上面的例子中,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100万元存款最终能为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提供多少贷款呢?设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初吸收的100万元存款加上由这一初始存款所派生出来的贷款(对另一家银行来说,则体现为相应的派生存款)总额为M(表3-1中第一栏的总和),则有:

M=100+80+64+51.2+…

=100[1+(1-0.2)1+(1-0.2)2+…+(1-0.2)n-1]

=100÷0.2

=500(万元)

也就是说,在准备金率r为20%的情况下,一笔100万元的初始存款,能够为商业银行系统创造出500万元的存款总额,其中的100万元最终会转化为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准备金,400万元则转化为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贷款。这种由存款转化出来的贷款就是我们所谓的“存款货币”,因为它和现金一样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到各种商品。在上述例子中,100万元的初始存款(现金货币)将按照准备金率的倒数(1/20%)放大5倍。因此,准备金率的倒数(1/r),就被称为货币乘数或货币供给乘数。

3.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与货币供给乘数

在现代银行体系中,货币供给包括现金货币的供给和存款货币的供给。发行现金货币是中央银行的权力,而创造存款货币则是商业银行的功能。如果用M表示货币供给,H 表示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r表示准备金率,则:上式表明,对一个国家来说,货币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投放H,考虑到货币投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那么H 所表示的其实是一定时点社会上现金货币的存量总额,即所谓的“基础货币”;二是体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功能的(1/r),也就是所谓的“货币供给乘数”,即准备金率的倒数。

当中央银行基础货币H 的投放确定后,一个国家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货币乘数(1/r)的大小,从而也就是取决于准备金率r 的高低。例如,基础货币H为1000亿元,在准备金率为20%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总量M为5000亿元(1000/20%=5000);在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货币供给总量M为10000亿元(1000/10%=10000)。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商业银行的利润不仅依赖它直接吸收的现金存款的规模,更依赖于它所创造的存款货币的规模。对商业银行来说,用最小的准备金率创造出最大的贷款规模,是利润最大化驱使的必然结果。但货币乘数是一把双刃的利剑,当初始存款增加时,货币供给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扩张;反之,当初始存款减少时,货币供给同样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收缩。简单地说,如果准备金率为20%,当一个初始存款人从商业银行中提取100万元现金时,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货币供给(贷款规模)就要依乘数(在这个例子中为5)等比例地收缩500万元。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好,比如贷款企业不能按时归还贷款,那么商业银行就会面临债务危机,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和倒闭。

上述情况在20世纪初曾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甚至成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直接导火线。这场危机以后,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措施,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一定比例的准备金缴存于中央银行,以限制其货币创造功能及资产负债比例,这就是所谓的“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缴存制度是现代银行和金融体制运行的基本规则之一,这一制度的诞生使一个国家的政府掌握了货币供给的极大权力。从此以后,政府不但可以通过货币发行(基础货币的供给)来控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而且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率”来调控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这一货币供给机制将极大地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会不断提到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上面的论述中把货币乘数看作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即(1/r),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和笼统的说法。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除了法定准备金率外,还要受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了其业务的灵活性,往往会在法定准备金之外保留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和现金提取率(我们在上面的例子中曾假设一个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用支票形式支付款项,但实际经济生活中,企业往往会从贷款中提取一部分现金)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它的数值比我们以上例子中的要小一些。不过就宏观经济学来说,对货币乘数作这种简单的描述并不妨碍我们对货币供给机制的考察。如果希望更全面地了解货币乘数,可以阅读货币银行学的有关论述。

专栏3-1

中国的货币供给现状

我国从1994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截至2016年5月,我国的M2已经达到146.2万亿元,M1为42.4万亿元,M0为6.3万亿元。在表3-2中我们提供了中国2000年以来各年份三个层次货币供给量的数据以及同比增长率。

表3-2 200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给情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明显。作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央银行分析和判断经济、金融运行趋势,调整及实施货币政策的分析指标体系将发生明显转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

所谓控制总量,就是要控制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某一阶段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增长幅度相联系,与货币流通速度相联系。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供应量亦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有关联的经济指数,它的多与少、量与度,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决定手中货币的币值。

4.货币供给曲线

以上论述表明,在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M的运行机制为H·(1/r),即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量H 和法定准备金率r。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成正比,与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但在现代银行体制中,中央银行其实是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中央银行的行为体现了政府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意图。换句话说,一定时期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多少与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完全是由政府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决定的。在横轴为货币供给M,纵轴为市场利率水平r的坐标系中,受政府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货币供给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如图3-5所示。

3-5 货币供给曲线

图3-5表明,在现代货币制度和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是一个独立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量。货币供给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完全是由政府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决定的。在前期货币供给为M0的状态下,政府当期的货币供给既可以维持在M0的水平不变,也可以通过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货币供给收缩至M1的水平,或者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货币供给扩大至M2的水平。它们分别体现了均衡的、紧缩的、扩张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形势,政府可以有选择地采取不同的政策,从而实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关于这个问题,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有关章节中,我们还将作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