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

为了掌握凯恩斯有效需求决定模型的有关理论,我们需要了解该模型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因此在第一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有效需求、就业水平、充分就业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首先需要对凯恩斯是在怎样的背景或者假设下来讨论这些概念作一个交代。

首先,凯恩斯的论述是以社会资源——无论是社会已有的资本还是劳动——都处于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状态为假定前提的,也即处于上面提及的第一种资源非充分利用状态。

其次,价格不变假定。因为社会有大量闲置资源未得到利用,因此,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社会闲置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提高,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也即,不论社会的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三,为了简化分析,凯恩斯率先考虑的是这样一个经济,在这个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发生对外贸易,只有家庭(居民)和企业两个行为主体。消费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庭之中,而生产和投资行为则由企业来完成。并且假定企业的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记住了上述三个基本的假定条件以后,我们可以来探讨有效需求、就业水平、充分就业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一、实际需求与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是由该社会的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为了更好地理解有效需求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实际需求(Actual Demand)。顾名思义,实际需求指的就是任何时点上一个社会所产生的需求的总量。根据凯恩斯的看法,社会的实际需求是社会总收入的函数,会随着社会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我们以社会实际需求为纵坐标,以社会总收入为横坐标,实际需求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图4-1得到体现。

图4-1 实际需求与总收入的关系

在图4-1中,AD曲线表示社会实际需求曲线,它会随着社会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回忆一下,在前面第一章介绍总产出核算方法时,我们特别指出,从核算的角度讲,总产出恒等于总收入,也恒等于总支出。因此,横轴的总收入水平实际也代表了社会的总产出水平。另外,我们从原点引出一条45°线(45°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边的距离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45°线实现横轴和纵轴上数值的相互转换),记社会实际需求曲线AD 与45°线的交点为E点。显然,E点将AD曲线分为两部分,在E点的左边,AD曲线在45°线的上方,这说明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超过社会的总收入的。而因为社会总收入就是社会的总产出,所以此时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超过了社会总产出的,这样,社会总产出就会增加(注意,此时社会总产出的增加并不需要投资的增加,而只需要提高原先闲置在那里的机器以及工人的利用率就可以实现)。而且,只要经济运行在E点的左边,经济运行都是不稳定的,它将会自动向右移动。在图4-1中我们以箭头示意了此时经济的运行方向。相反,在E点的右边,AD曲线在45°线的下方,这说明社会的实际需求是小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的。此时,因为实际需求小于社会的总产出,社会总产出就会进一步减少(注意,此时社会总产出的减少也不是以投资的减少为表现形式,而是以社会资源闲置率的进一步提高为表现形式)。而且,只要经济运行在E点的右边,经济运行也都是不稳定的,它将会自动向左移动。同样地,在图4-1中我们也以箭头示意了此时经济的运行方向。

显然,无论经济的初始运行状态在哪里,它们都会在市场的压力下向E点收敛。我们把这个与E点对应的使社会经济运行处于稳定状态的实际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有效需求:它是众多社会实际需求中唯一一个能确保经济运行在稳定状态的实际需求,它在数值上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是相等的。

在图4-1中,实际需求曲线AD 与45°线相交于E点,与E点相对应的实际需求就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E点相对应的产出就是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产出。一旦有效需求决定了社会的实际产出,它就间接地确定了社会的就业量。

二、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但有效需求并不保证该社会一定就能实现充分就业。一个社会的充分就业水平往往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资源、人口资源的状况等因素。我们可以借助图4-2来直观阐释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

图4-2 有效需求与就业水平

在图4-2(b)中,我们以纵坐标代表社会的总产出(总收入),横坐标代表社会的就业量,这样可以描绘出一条刻画产出与就业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我们可以把其称为产出曲线,由图中的Y(N)曲线所代表。如果我们记社会充分就业的量为Nf,对应到产出曲线上,我们可以确定此时社会的总产出就为Yf。因为社会中实际的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因此,要知道社会实际的就业水平,必须首先确定社会实际的有效需求水平。

图4-2(a)实际上就是图4-1。如果此时社会的实际需求曲线为AD0,那么,根据前面我们的分析可知,其与45°线的交点(E点)对应到纵轴上所决定的值就是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而对应到横轴上所决定的值就是社会的总产出水平,为Y0。现在,我们从E点引一条平行线,让其与图4-2(b)的纵轴相交,那么,交点对应的值就为Y0。一旦社会总产出水平确定了,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横轴上找到与之对应的就业量,为N0

从图4-2中可以看到,要想社会的就业量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社会的有效需求必须为Yf,也即实际需求曲线必须在ADf的位置。但是,根据凯恩斯的看法,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曲线通常是在ADf曲线下方,此时,社会的就业量也就达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即使社会的就业水平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但是,经济体系自身并没有纠正这一状态的能力。因为,此时社会的实际需求与社会的总产出(总收入)是相等的,经济体系没有进一步调整的动力。凯恩斯的结论也很明确,如果要想经济运行在充分就业的状态,除了借助外在力量去刺激社会的有效需求,别无选择。

三、充分就业与失业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数次提到充分就业,但什么是充分就业,我们却一直没有加以解释。从字面上看,充分就业似乎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得到百分之一百的利用,即不存在任何失业现象。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充分就业的对立面,即失业问题。

宏观经济学认为,一个社会存在着以下三种形式的失业。

第一,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

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出于种种原因,自愿放弃工作而形成的失业。自愿失业可能出自各种动机,比如为了照料子女,为了继续求学,为了寻找更满意的工作,甚至仅仅因为不满意现行的工资水平或工作条件,有些人宁愿放弃工作成为失业队伍中的一员。显然,自愿失业一般情况下不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因此,它也无法通过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消除。

第二,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就业状态暂时中断而形成的失业。造成就业暂时中断的原因也是多种的,可能来自某些行业自身的技术特点,从而引起生产经营的不连续性或季节性歇业;也可能来自就业者自身的因素,使正常的就业出现短暂的中断。凯恩斯在«通论»中曾分析过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他说:“或由于估计错误,或由于需求之时断时续,以致各种专业化的资源之相对数量,暂时失调;或由于若干变化之未曾逆睹,以致产生时间间隔;或由于从一业改就他业,中间须隔若干时日,故在非静态的社会中,总有一部分资源,在改业过程中暂时无业;凡此种种都可引起失业。”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1—12页。摩擦性失业一般也不是由纯经济的原因引起的。

第三,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所谓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或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完全是由经济的原因引起的,比如有效需求的不足。它的存在意味着社会经济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社会安定。正因为非自愿失业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也可以通过经济的手段,比如通过刺激需求和投资来加以克服。从某种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曾经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大量过剩、企业大批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致使西方经济学出现了深刻的理论危机,传统经济学已无法从理论上来解释这种大危机的事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而标志着凯恩斯革命或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不同,凯恩斯不回避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存在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的现象。也就是说,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实现充分就业,许多工人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水平和较恶劣的工作条件,但是仍找不到工作。其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就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核心内容,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做出了全新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主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所谓充分就业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社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一百的就业水平,或者说,当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社会上仍可能存在着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因为,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往往产生于一些非经济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它们也不可能通过纯经济的手段来加以克服。就一个社会来说,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一般不会超过整个就业人口的5%。

除了我们以上分析过的失业形式外,许多国家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经济学家把它称为“隐性失业”。如果某些制度上的障碍,使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比如我国的户籍制度和国有企业传统的人事制度,大量的农业人口囿于有限的土地上,企业则因无法解雇多余的工人而显得人浮于事,使那些劳动人口事实上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与此相对应,还存在着一种所谓的“隐性就业”。许多就业者为了能够继续享受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各种保障性优惠,往往会隐瞒自己的就业状况。根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中,“隐性就业”的比例可能超过30%。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具有良好社会保障制度的所谓“福利国家”中都有存在。“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的存在,尤其是当它的比重较大时,往往会造成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的失误。因此,“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