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感受道德压力:SA 8000是民工之幸
2004年5月1日后,欧美等一些国家将开始强制推广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社会责任标准,即SA 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标准认证。
2004年4月8日,美国天祥检验集团上海办事处的两位检测员来到义乌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她们此行主要是受美国一家跨国零售采购集团的委托,对该公司SA 8000认证申报程序进行系统稽核。
她们从车间邀请了19名生产工人,询问是否存在上缴“押金”或身份证等情况;爬上梯子检查吊灯背面的积尘,并发现仓库内部分防爆灯安装不合规范;测量员工宿舍的人均面积是否达4平方米以上等等。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位检测员对该公司3座厕所产生了兴趣,不仅进了女厕所,而且跑进了男厕所。检查之后,“梦娜”总经理被告知,公厕必须重建,该公司员工总数达3000多人,女工将近2500名,因此必须增加女厕蹲坑;厕所地板必须改设具备防滑功能的地砖⋯ ⋯
“这样的验厂,我们当地的企业已经遇到过十几次了,起先是问卷调查,后来干脆委托调查公司上门查看,内容包括工资、医疗保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有的甚至还调查厕所有几个坑位、是否有手纸和香皂等。”当地的一位老板说。
浙江芬莉袜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叶庆丰说,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确实不易,例如,沃尔玛国际采购集团的工厂调查问卷,对企业用工时间调查就达12项,卫生与安全调查共11项,对员工宿舍调查更详细地达到17项。
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认证标准”, SA 8000标准认证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上,该标准都有最低要求。该标准自1997年10月公开发布后,就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执行。
鉴于SA 8000标准极有可能强制实施,可能对浙江以服装、制鞋、纺织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对此,浙江保持着高度的预警。2004年4月9日,浙江省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在杭州举办SA 8000标准培训讲座,500多家外贸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和各地市经贸系统负责人济济一堂,接受封闭式的系统培训。
击中“软肋”
与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环保壁垒相比,SA 8000标准将是浙江企业面临的又一道高门槛。可以说,SA 8000击中了浙江企业尤其是民企的软肋。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反倾销,还是技术等各种壁垒,企业可以利用打官司、提高技术含量、消除产品污染等来从容应对。而SA 8000却直指中国尤其是浙江民企的要穴。
以浙江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之所以有一定的竞争力,关键还在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带来产品价格的低廉。据统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30~1/50。中国劳动力成本之所以如此之低,一方面,是中国人口众多、供大于求导致劳动力价格低廉;另一方面,在企业层面,是大幅压缩企业生产者的劳动力成本所致。企业往往通过大幅度延长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和低工资来减少劳动成本。如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尤其是纺织业,民工的劳动时间一天12小时是很常见的,并且没有加班费,有时一个月轮不到一天休息。
SA 8000恰好是针对企业工人权益与待遇低下等情况而设定的。而要想达到这个标准,企业无疑要从源头做起,按照发达国家对企业工人的标准来对待工人,如减少民工工作时间、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等,这样将极大地提高企业产品的成本,直接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使得产品丧失价格的竞争优势。
“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这对一些劳动力密集的行业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林云霞认为,延长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一旦实施,受影响较大的当属那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玩具、鞋和化工原料等,这些都是浙江省出口的重头产品。”杭州海关有关人士这么认为。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律师王涛介绍:“如果现在就严格执行SA 8000认证制度,将使我国大部分企业陷入认证危机。”现在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该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据了解,浙江省目前能通过考验的企业尚属凤毛麟角,只有杭州雅加实业有限公司、永康星月集团和义乌梦娜、芬莉等极少数公司能够达标。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SA 8000并不那么可怕。浙江杰克工业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吉祥说:“我们已做好应对准备。我们没有用童工,也有条件完善的员工宿舍,还建立了工会。”
两难选择
SA 8000的考察内容,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政策法规相比,其规定得更加细致。其中如使用童工、体罚员工、收取押金等,一旦发现,将被永久取消订单;另外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如车间一定要配备应急药箱,洗手间水龙头一定要24小时开着等,也与订单直接挂钩。
更为关键的是,SA 8000的审核采取现场检查的办法,企业很难作假。并且,一旦发现企业未按标准进行生产,就不下单,没了订单,对企业来说只有死路一条,无疑相对于《劳动法》来说,这个洋标准对企业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如果SA 8000标准实施后,为了生存,许多企业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待遇与权益,这无疑对企业的工人尤其是民工来说,是他们的幸事。
“首先应该肯定SA 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进步,是跨国公司推动的一个结果,也是跨国公司先进管理理念普及化的一种体现。”浙江经贸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姚利民教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认证的提出、普及是一种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
一枚硬币有它的正反两面,对民工来说,SA 8000是福,而对浙江乃至全国的企业尤其是民企来说却不是利好的事情。
时任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的王仁洲认为,尽管SA 8000的宗旨是好的。但是,在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它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
海宁祥亿工贸公司的魏辛毅认为,跨国公司进行SA 8000调查可以清楚掌握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此可以轻易打压价格,提出反倾销指控。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谷迎春也指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SA 8000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若企业全面达到SA 8000的标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定会大幅增加,不利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更深一步来说,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可能会丧失甚至变成劣势,过多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置必将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姚利民教授认为,这个标准认证存在着两重性。一方面它对社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强调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完善;另一方面,由于SA 8000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它们的标准制订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按这样的标准实施,企业的成本肯定要增加很多,这也是实行这个标准后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大的影响。
专家建议,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加大SA 8000的宣传,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危机感,要对现有的劳动法规实施情况加强监管,用相应的制度、管理方法来使得本土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让现有的法律体系跟国际接轨。同时,政府可以联合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跟一些国际性机构谈判,通过谈判达成一个“阶梯性”的要求,而不是一步到位,从而赢得一个缓冲的阶段与时期。
(原载《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5期)
中小民企出现接班危机背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对于中小民企老板来讲,经营企业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所以他们也不希望子女接自己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