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网络暴力与网络色情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呈现形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网络暴力与网络色情开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校园大中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无疑是重要的受害群体。
网络暴力和网络色情虽然发生在网络空间,始发时有虚拟性,但是其结果与现实中发生的暴力、色情活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于其始发于网络,对其的监管和有效制止更有难度。上网参与的隐秘性犹如一块硕大的幕布,为传播者和受传者遮掩了一切,当伤害发生后人们才会发现。因此,对于整个网络社会的治理,尤其是在网络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际社会彼此之间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
一、网络暴力
传统上对暴力的理解,主要指一种通过强制性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行为,与攻击、武力等行为密切相关,表现为凶杀、抢劫、斗殴等场面。暴力行为在媒介中的反映和表现,则构成了媒介暴力。
网络暴力传播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暴力的概念与内涵、网络暴力参与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及其关联度、网络暴力的传播内容与成因、网络暴力的跨文化特征等。
“网络暴力”在英语中有近10个相应词语在使用,在重要的相关文献中,使用“Cyberbullying(网络欺凌)”这个词最普遍。对其内涵的研究,一般机构或学者以传统暴力为参照,结合网络本身匿名、开放和易接近等特点来界定网络暴力,把网络欺凌定义为一种“通过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的有意的反复的侵犯性伤害”,界定的依据或者是从传播内容,或是传播渠道,或是影响效果等方面考虑。
关于网络暴力的传播渠道一般是指电子邮件(e-mail)、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聊天室或布告栏、通过手机发的短消息等。发送的信息主要有:残忍的、邪恶的和有时带有攻击性的信息;嘲笑他人的故事、漫画、图片和笑话的网站或网页;向别人发送恶毒的或难堪的材料;给某人发送即时消息,诱骗某人泄露敏感的个人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传播给别人等。
网络暴力的影响对象主要是青少年,美国网络暴力研究中心、加拿大网络暴力研究中心以及其他诸多国家的学者对其影响广度与深度的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是20%以上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地卷入过网络暴力。在年龄方面,一般在15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性别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受害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要高于男性。在影响程度方面,研究集中于对受害者的心理危害方面,虽然大量的学生不受网络暴力的干扰,但是受害严重者有可能长期处于愤怒、悲伤、害怕和沮丧状态,甚至走向自杀。关于国外的研究概况,本书将在第二部分的相关章节中详述。
2015年一项来自芝加哥大学发展神经科学的研究报告发现,儿童特定的大脑标记能预测慷慨。这些神经标记似乎与社会和道德评价过程相关。
戴西迪说:“我们知道,孩子的慷慨随年龄而增长”,他补充说,但神经科学家还没有研究出导致慷慨增长的机制是什么。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当观看表现帮助的与表现有害行为的场景时,儿童显示出早期无意识的与后来更多控制的不同模式的神经反应。后来更多控制的神经反应就是慷慨的前兆。研究者还发现,孩子们在一开始看的动画片的性质会影响孩子们慷慨行为的可能性。
戴西迪在论文中的结论是:“这项结果通过记录儿童无意识的与认知神经过程在支撑道德行为方面各自的贡献,揭示了道德发展的理论。”
发展科学家从脑电图记录中发现,儿童表现出早期的对道德负载刺激(即场景)的无意识反应,接着对同样的刺激以更多的控制方式进行评价,由此建立起生产隐含的道德评价体系。
“这是第一个道德敏感性的神经发展研究,这一研究将隐含的道德评价与实际的道德行为直接联系起来,并识别各自特定的神经标记,”戴西迪说,“这些发现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通过鼓励孩子反思别人的道德行为,我们也许能够促进他们分享并变得慷慨。”同样的道理,如果网络提供给孩子的是暴力,是凌强欺弱,那么孩子获得的不是变得慷慨,而是暴虐。
在关注网络暴力的传播研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暴力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伤害,也是对施暴者的伤害,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或者是青年人。2013年8月,英国一名14岁少女汉娜·史密斯因不堪网络暴力而在家中上吊自杀。此事件曝光后,在英国掀起了一场抵制网络暴力的大讨论,这场悲剧也充分暴露了社交网络暴力缺乏监管的现状。受害女孩的父亲公开呼吁首相卡梅伦“设立规章管一管网络”,得到了数万网友的声援。卡梅伦表示,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暴力行为,网站运营商必须开始行动,确保上网者免于遭受网络暴力,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学会(NSPCC)的研究发现,1/5的儿童说他们在去年收到过强奸和暴力恐吓消息,成为社交媒体网站网络暴力的受害者;10%的11~16岁孩子每天都被“网络怪物”锁定。
二、网络色情
与网络暴力不同,关于“色情”的概念解释极少,关于“色情片”的内容确定,通常是指纯粹只为了激发起观众性欲的影视作品或者片段。或者说,是为了激发起网民对性欲望而制作的供人们观看、收听和互动聊天的成品。
了解人们对于性教育的争论,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色情问题的复杂性。
性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一般根据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受孕、胚胎与胎盘发展,妊娠和分娩。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
对性教育持反对意见的人们认为,性教育打扰了儿童天真单纯的世界,激起青春期少年的性欲。在进行性教育的同时,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鼓励起来的性实验,都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倡导者们则认为,性教育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性传播疾病、避免意外怀孕、纠正错误的性态度等。以美国为例,性方面的争议重点在未成年人的性自由是宝贵的还是有害的,对避孕技术的教导如保险套或生殖控制药片增加还是减少婚姻的枷锁、青少年怀孕和性病。艾滋病(AIDS)的存在让性教育的主题更加有急迫性。
一般人认可性教育是减少如未受保护的性行为之类风险行为的必要措施,以及使个体从事个人性活动时能作出明智的决定。因此,性教育依然是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且肯定的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举措。本书将在第八章、第十章等处专门论述性教育的各种实践。
通过对性教育的了解,我们可以比较明晰地分辨出网络色情传播的特点:
(1)单纯激发性欲,不顾接触者的年龄。不同的年龄段需要的是与增长一致的性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应有知识。
(2)剥离情感与性冲动的关系。不是为了使个人正确判断性发展中出现的现象(包括自己和他人),理解人的性行为与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而是使人只产生性的冲动;不是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男女两性关系及其相关的道德与法律,以增进对自己性行为所负的责任感,防止性犯罪,而是极尽诱惑,不顾后果;不是为了消除个人在性发展和性行为中的焦虑和恐惧,促进身心健康,而是不择手段使人性放纵。
网络色情传播的目的十分明显,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教育,在性的活动中对自己负责,若有犯罪也会受到法律惩处。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通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接触,更多地会因为生理发育和好奇之心,无防备地接触它,导致以上所言的后果。
由于网络传播最主要的特点是互动,传受角色可以互相改变,所以网络色情是一个传播与行动可以共时的活动过程。因此,网络色情传播的过程包括了对色情内容传播以及参与色情活动的过程。当我们随意打开一些门户网站时,很多带有色情意味的图片会伴随文件弹出,在互联网观看色情小说、低俗图片等十分方便,也可以自传上网发布上述内容。
新罕布什尔大学涉童罪行研究中心(Crimes Against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从2000年起进行一些关于儿童接触色情内容的长期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在10至17岁的上网者中,有42%看过色情片,其中66%的人是在无意中看到的,通常是在文件共享网站的醒目广告中。这所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93%的男孩和62%的女孩在青春期看到过网络色情内容。即使不是科学研究者,你也能感觉到,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有点太多了。
父母们对此的担忧引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网络色情无处不在,这对如今的青少年有害吗?会导致这个社会充满性变态者吗?第二,父母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孩子?虽然对第一个问题尚没有确切答案,但是新罕布什尔大学家庭研究实验室的主管大卫·芬克霍尔(David Finkelhor)承认,青少年接触网络色情对心理的长期影响仍有待确定。对于第二个问题,芬克霍尔与其他专家说,如今接触色情内容变得太过容易,特别是暴力和非法的色情内容,所以父母们必须教育孩子,不只是关于性,还要特别就各种类型的网络色情对他们进行教育。考虑到现在很容易在网上找到色情内容,所以从很小就谆谆教诲很重要。
三、网络暴力与网络色情的危害
网络暴力和色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是社会各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实施者和受害者都是具体的社会人,网络的“虚拟实存”性,使网络暴力和色情对个人及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网络暴力是媒介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方向,但又体现出比传统媒介暴力更为复杂的特征。它既包括以媒介内容定位的网络暴力取向,又体现了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中,网络用户、网络服务商及其他组织利用新技术平台对网络网民身心施加的暴力伤害。
中国学前教育网刊登一篇文章《如何纠正孩子的暴力倾向》,文章描述了2014年6月28日发生的针对8岁男孩的暴力致死事件,暴力的实施者均不满14周岁,涉事的却有11人。河北张家口市蔚县柏树村的8岁男孩晓辉,被闲来无事的几个孩子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最终被11人围殴致昏迷,经抢救无效身亡。文章在分析这起事件起因,首先提到模仿,模仿是孩子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专家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暴虐的,模仿是导致他们暴力倾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儿童教育协会曾通过了《关于传媒暴力在孩子生活中所产生影响的立场声明》,该声明指出: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地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网络暴力不仅仅通过话语给受害者带来恐惧、不安、羞辱感、自卑感等,而且由于网络暴力人数较多、伤害过程持久,对受伤害者长期施暴,使其陷入围观式的唾弃之中,受害者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甚至绝望的情绪,甚至形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
网络色情在网络传播以及影响过程,在许多方面与网络暴力相同,但是,由于色情本身与人的生理—性行为的要求有直接联系,对于色情的界定,不同的社会制度、习俗有别,色情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同,所以在研究过程,也有来自不同角度的诠释。
例如,电影分级制,最早的分级制是把电影分成四级:老少皆宜的为G级;儿童要由家长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观看的是M级;儿童不宜的为R级和21岁以下青少年不准入场的为X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G级别的影片,必须是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电影中对话,也要符合日常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常用语。
涉及青少年的观影行为的具体要求包括: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监护陪伴才能观看的电影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因为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由此可见,分级制的限制主要是色情、暴力和与毒品有关的内容。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提供了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青少年如何接触网络色情,家长们如何忧心忡忡。
41岁全职妈妈伊丽莎(Eliza)像往常一样,把12岁和15岁的两个儿子送去学校,然后开始整理房间,她打开电脑,寻找一份文件,基于以前的搜索程序,“成人色情”这个词出现在屏幕上。“我吓了一跳。”伊丽莎说。各种念头涌进她的头脑。
两天后,她在睡觉前问大儿子是否搜索了“成人色情”,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自己在找给孩子看的色情片,”她说,“他尴尬地解释说,他只是想知道他这个年纪的身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一开始,我对儿子说下次他想看这种东西时,告诉我,我们一起看,”伊丽莎说,“但是话一出口我就觉得不对,连忙说,‘不,不,不,这个主意很糟糕。'”
调查者采访过一些有未成年儿子的父母们。他们承认,阻止孩子看网络色情片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位父亲说,他给家里的电脑安装了网络过滤软件,但是发现儿子在一个朋友家里看了一段令人作呕的色情片段。
中国的电影没有实行分级制,但是对音像制品有审查标准,按照电影检查条例,电影禁止有下列内容:
(1)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2)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4)泄露国家秘密的;
(5)宣扬不正当性关系,严重违反道德准则,或内容淫秽,具有强烈感官刺激,诱人堕落的;
(6)宣扬封建述信,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
(7)渲染凶杀暴力,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
(8)诽谤、侮辱他人的;
(9)有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要求删减和修改的内容与标准:
(1)夹杂有淫秽庸俗内容,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观众欣赏习惯的:
①不恰当地叙述和描写性及与性有关的情节,正面裸露男女躯体;
②以肯定的态度描写婚外恋、未婚同居及其他不正当男女关系;
③具体描写腐化堕落,可能诱发人们仿效;
④造成强烈感官刺激的较长时间的接吻、爱抚镜头及床上、浴室内的画面;
⑤具体描写淫乱、强奸、卖淫、嫖娼等;
⑥内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对白;
⑦庸俗、低级的背景音乐及动态、声音效果。
(2)夹杂有凶杀暴力内容的:
①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们对罪犯同情和赞赏;
②具体描述犯罪手段及细节,有可能诱发和鼓动人们模仿犯罪行为;
③刺激性较强的凶杀、吸毒、赌博等画面;
④描述离奇荒诞,有悖人性的残酷的暴力行为。
(3)夹杂有宣扬封建迷信内容的:
①细致描写看相算命、求神问卜,以及长时间的烧香、拜神、拜物等场面;
②鼓吹宗教万能、宗教至上和显示宗教狂热的情节。
(4)可能引起国际、民族、宗教纠纷的情节;
(5)破坏生态环境,肆虐捕杀珍稀野生动物的画面和情节的;
(6)其他应当删减、修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