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与交易系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1993年底,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次年4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联通全国所有分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系统正式运行。系统采用会员制、实行撮合成交集中清算制度,并体现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建立,改变了市场分割、汇率“双轨制”的状况,逐步向以市场供求为中心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性体质迈进。

在交易规模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成交量为400.59亿美元,到2015年成交量已达13.70万亿美元,约是1994年的342倍。

在参与主体方面,由最初的银行单一主体发展到包括境内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境外央行类机构和境外人民币参加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近年来境外机构的加入,使得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走出国门,成为全球资金参与国内市场的一个主要渠道。

在交易品种方面,从最初的外汇即期交易发展到目前人民币对14个外币的即期,人民币对12个外币的远期、掉期,人民币对5个外币的货币掉期和期权交易,9组外币对的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3个币种的外币拆借交易,以及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合作的银行间黄金询价即期、远期和掉期。

交易中心从成立伊始就采用电子化平台提供高效、透明的交易服务。20多年来,交易中心坚持“多种技术手段、多种交易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业务方针,以建设“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为目标,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专线网和互联网,目前已建成了境内“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推动银行间市场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系统建设尤其是交易系统建设,对我国金融市场业务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工程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始终贯穿于系统建设。

多年来,交易中心始终以工程化为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基于领域模型的软件产品线实践,对组织形式、开发流程、技术复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不断优化,逐步实现了从技术构件复用到业务构件复用的跨越,形成了领域资产库,各系统同类型业务开发可共享资产库资源,极大地规范了系统结构,降低了重复开发工作量,提升了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建设“全球人民币及相关产品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两个基准作为基础:一是利率;一是汇率。交易中心要成为定价主平台,需要完整的产品序列、多样化的参与主体以及充沛的流动性,而将这三个要素联系在一起的核心之一就是标准化,即通过标准来表达定价权,通过培育和建设银行间市场产业链来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交易中心发布了三项中国金融行业标准:《银行间市场基础数据元》(JR/T 0065—2011)、《银行间市场业务数据交换协议(以下简称“行间协议”)》(JR/T 0066—2011)和《银行间市场数据接口标准》(JR/T 0078—2014)。这三项标准共同组成了银行间市场统一业务数据交换体系设计与实现的理论基础,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数据标准体系。

金融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市场高效运行的客观要求,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愈加凸显。推动银行间市场标准化建设,对于全面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规范金融秩序、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行业竞争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0022RMG下设的FX SEG外汇类标准评估组的相关工作,2016年交易中心开发的ISO 20022外汇交易后确认和交易获取的报文正式注册发布。这两组报文是国际标准组织(ISO)首次发布中国金融领域的相关报文,是中国银行间市场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金融标准国际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交易中心作为银行间市场的组织者和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在整个银行间市场产业链中占据中心位置。这个地位决定了交易中心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也放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通过构建由监管机构、银行间市场中介机构、会员机构、银行间市场开发商共同组成的生态圈,实现多方共赢,有序、健康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通过建立行业秩序和体系规范、为会员机构提供更优质和专业的服务、培育和规范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商等多种举措,银行间市场的生态圈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2012年应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之邀,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外汇交易系统”课程,作为金融信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当年的学生毕业后有的加入了交易中心成为银行间系统建设的工程师,有的在银行、券商、基金等各大金融机构从事对接交易中心系统的开发工作,有的以交易员的角色参与到银行间市场,他们不也是银行间市场生态圈的重要一环吗?通过他们的学习、工作与实践,银行间市场的产品、标准又不断得到传播、推广与发展,每每想到此,甚感欣慰。

本书的雏形和主要内容来自于授课时的讲义,分别从外汇市场、产品、交易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阐述,第1章至第3章由佟珺编写,第4和第5章由程晓松编写,第6章由赵俊锋、邬桐编写,第7章由刘国强编写,第8章由茅廷编写,第9章由程晓松、邬桐编写,范嘉君、刘旻为本书提供了插图设计,全书由许再越和程晓松负责统稿。

在本书付梓之际,谨以数言为序。

作者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