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与指导
(一) 实训目标
1.考察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新技术临床应用、医疗广告管理,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广告的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理解和掌握程度。
2.增强对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执业、医疗广告违法处理的感性认识。
3.训练查找资料尤其是检索案例分析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并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4.掌握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主要内容,分析和解决医疗行业发展趋势和动向而引出的新问题。
(二) 实训内容与形式
“魏某某事件”引发的思考
案情:2016年4月12日,西安某大学21岁学生魏某某因滑膜肉瘤病逝。他去世前曾撰文回忆治疗过程,称是通过某网络平台搜索到北京某医院,该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发布所开展的“生物免疫疗法”是“同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的合作项目”。魏某某与该院取得联系,该院声称采用本疗法能留住魏某某生命20年。但魏某某却在其家人花尽了20多万元费用治疗后病情仍没有好转,几个月后遗憾离世。之后了解到,该技术在美国已被淘汰,魏某某及其家人认为此举贻误了其他治疗时间。
事件一经媒体曝光,引起全国各界强烈反响,导致公众对网络媒体、当事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及广告尤其是网络广告和医疗机构监管产生深深质疑。
(三) 实训要领
1.详细了解案情涉及的社会背景和基本事实。
2.对于互联网医疗广告在认定其违法主体和违法事实方面,如何与《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相衔接;关于“细胞免疫疗法、干细胞技术”等医疗新技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会涉及哪些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及部队医疗机构执业的监督管理方面卫生行政部门与部队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该如何划分?
(四) 实训要求与考核
1.仔细阅读上述实训材料,然后查阅相关文献,回答实训书面记录中的四个问题,本部分满分为40分。
2.角色扮演。建议15名左右的学生一组,分别扮演魏某某及其家人(2名),当事医疗机构医生及医院负责人(2名),卫生行政部门(2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名),医疗新技术产权人(2名),患方委托律师、医方委托律师、新闻媒体记者(各1名),网友代表(2~3名)。本部分满分为60分。
3.教师按照学生在前两个部分的表现逐一评定,然后两项相加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附件:书面作业
案例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癌症患者并非都能成功被治愈,请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问题:
1.北京某医院在网络媒体上的推广广告是否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主体是谁?
2. “生物免疫疗法”是什么技术?能否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3.如何通过制度和立法让医疗新技术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4.部队医疗机构执业如何监督管理?
(张良吉 李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