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对照,让孩子学会读故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
一、设计简说
这是一个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童话故事: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头房子,可走进森林,小熊始终舍不得砍树。很多年过去了,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们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本课为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最后一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其中故事主体部分3~6自然段采用了童话常见的反复结构,情节简单,用词丰富,内容生动。
经过一学期的认、读实践,孩子们已有了一定量的常用字积累,也初步掌握了自主识记生字的方法,能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学中尝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生字、自己读故事,借助图画读通、读懂故事,并借助情境说话、朗读课文、讲述故事,积累文本语言。
二、教学目标
1.在猜读、自主合作基础上认识“砍、造”等6个生字,认识偏旁“石”,在微课学习中学会用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年”。
2.以图助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理解“舍不得”,积累________“满了 ________”短语,能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讲述故事。
3.读懂故事,知道小熊不砍树的原因是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教学环节
1.揭题导课,看图猜说故事。
(1)出示课文插图,猜读故事。
(2)出示故事开头,学文识字。
2.自主学习,图文对照读故事。
(1)自读,整体感知。
——用上合适的方法,自读故事
——分自然段读故事,随机正音
——指导读好长句子
——梳理故事内容
——二次自读故事
(2)聚焦,理解重点。
——师生合作,读3~6自然段
——学习认识生字:“砍”
——体验理解:小熊为什么“舍不得”砍树
——想象说话:小动物们会说什么
3.小组合作,图文结合讲故事。
(1)一次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一组,展开交流评价。
(3)二次合作,互相鼓励欣赏。
4.复习巩固,学习微课写生字。
(1)读自编儿歌,认读复习生字。
(2)读第七段,微课学写“年”字。
(3)抛出话题,引导思考结课。
【教学片段与评析】
片段一:揭题导课,看图猜说故事并随文识字
师:小朋友,这节课咱们一起来读一个童话故事。题目是——
生:小熊住山洞。
(出示课文插图)师:瞧,你看到什么了?
生1:我看到了一只熊爸爸和小熊宝宝。
师:它们在干什么呀?你说。
生2:它们在说话。
师:噢,谁能把它们两个人说的连起来说完整?
生3:我看到了熊爸爸在和小熊说话。
师:小熊开不开心?
生(齐):开心。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很开心?
生4:因为它笑着。
师:表情被你看清楚了。
生5:它笑着,跳着。
师:是的,小熊为什么那么开心?咱们来读读故事的开头。
(出示课文一、二段)
生(齐读):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对小熊说:“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师:读了开头,你知道小熊为什么那么开心吗?
生:因为它要住到木头房子里去了。
师:是的,小熊要住到木头房子里去了,所以它很开心。
(贴木头房子图片)
师:原来它住在哪里?
生:山洞里。
师:山洞和木头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1:木头房子里有光,山洞里面没有光。
师:哦,光线不一样。你说呢?
生2:木头房子不潮湿,山洞里很潮湿。
师:是的,住在潮湿的山洞里可能不太舒服。还有呢?你说。
生3:木头房子里面有窗户,山洞里是没有的,它们觉得很闷,所以它们要造一间木头房子。
师:你真会想。还有吗?
生4:山洞里很冷,木头房子里不冷。
生5:如果在山洞里面,烧东西有烟,因为山洞里没有烟囱。可是木头房子有烟囱,烟就可以从烟囱里出去了。没有烟囱,整个山洞里都是烟。
师(手举生字卡片“造”):造木头房子有这么多好处,谁能帮大家记住造房子的“造”?
生1:我用加法。(停顿,思考)一个“走之底”加一个“告”就是“造”,造房子的“造”。
师:很能干,“加一加”识字是个好办法!
生2:我用“换”的办法。把“逸”字里的“兔”字换成“告”字,这个字就是“造”,造房子的“造”。
师:哇,你课外认识的字可真多。
生3:我用组词的方法。造,造房子的造。
师:来,我们跟她一起读。
生(齐读):造,造房子的造。
【评析】本教学环节首先是借助图画展开猜读,让孩子们产生阅读期待,引发学习兴趣,引出学习问题:“小熊为什么那么开心”?其次是引导孩子们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说话,明白“他那么开心是因为要住到木头房子里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将“质疑”与“释疑”,将“兴趣”与“思考”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习有深度。同时,教师还随机引导孩子们联系故事内容用多种方法识记“造”这个生字,图文结合,随文识字,很好地体现了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习的特点与重点。
片段二:联系生活,看图观察并想象说话
(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以及“砍”字字理变化图片)
师:你们记住“砍”字了吗?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1:我用加法。左边是个石字旁,右边是个欠,合起来就是砍。
生2:我用换的办法。把“饮”字的食字旁换成这个石字旁,就是砍,砍树的砍。
生3:我也用换一换的办法。把“欢”旁边的又字旁换成石字旁,就是砍,砍树的砍。
生4:我用组词的方法,砍树。砍,砍,很用力地砍。
生5:我用换的办法。把“次”的两点水,换成石字旁就是砍,砍树的砍。
师:是啊,小熊舍不得砍树。孩子们,你舍不得干什么?
(出示“舍不得”词卡)
生1:我舍不得我家的小狗。
师:它是你的玩伴儿。
生2:我舍不得天长小学。
生3:我舍不得天长的老师。
生4:我舍不得我的小书桌。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小书桌可以帮我写字。
生5:我舍不得把我心爱的新玩具送给别人。
生6:我舍不得扔掉我的旧衣服,因为它是我小时候的用品,我可以长大后看看小时候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生7:我舍不得我的书,因为它们都是我成长的见证。
生8:我舍不得把我的红领巾给扔了,因为它是我努力得到的。
师:对啊,挂上红领巾可光荣了,对不对?小熊舍不得砍树,绿叶会说什么呢?
生:绿叶会说“小熊,谢谢你。如果树妈妈不在,整个森林就毁了。”
师:小熊舍不得砍树,花儿会说什么?
生:花儿会说:“小熊谢谢你,下次我会开得更美的!”
师:哇,你真美。小熊舍不得砍树,果子会说什么?
生:果子会说:“小熊谢谢你,如果你把树砍掉的话,我们都会烂掉的。”
师:是啊,小鸟又会说什么?
生:小鸟会说:“小熊谢谢你,可以让我们在树的温暖下有家住。”
师:噢,我懂你的意思了,小鸟觉得树上的家很温暖,小熊不砍树,它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是这样吗?
生:对,如果小熊把树砍掉的话,小鸟就没有家了。
【评析】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有助于他们对故事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本环节教学借助图画与想象说话让学生聚焦难点,识记“砍”这个生字并理解“小熊为什么舍不得砍树?”就很好体现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利用具体形象的插图,让孩子在感性观察中意识到“绿叶、花儿、果子、小鸟”是鲜活的生命,同时通过联系生活,唤醒孩子们回顾“舍不得”是一种怎样的情绪体验,而后再抛出问题“小熊舍不得砍树,大家会怎么说?”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读懂故事,知道小熊不砍树的原因,明白要像小熊一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学习显得自然而到位。
片段三:合作学习,借助课文插图讲故事
(出示六幅课文插图及合作要求)
师:故事里边有六幅插图,六人小组每人选一幅来讲图中的内容。想一想,怎么讲故事会更吸引人呢?组长和组员们商量之后选一选,讲一讲。
(小组合作选择并练习讲故事)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讲给大家听一听?(请一组上台)
师:大家都是小听众,也是小评委。等会儿要请你来评一评,说一说,谁讲得好。
生(组长):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是《小熊住山洞》。现在让我们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讲吧。
生1: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对小熊说:“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生2(脱稿):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树。
生3: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树。
生4: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树。
生5(脱稿):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树。
生6(有动作、表情):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生(齐说):我们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噢,我们的小评委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最后一个同学讲得好,因为他有动作,其他人没有动作。
师:噢,配一个动作讲故事,让你听起来更有味道。
生2:我觉得第二个同学加了两个字,叫可爱。
师: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加一点儿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内容,是吧?
生3:我也觉得第六个同学讲得好,因为他加上了动作,而且声音很响,还蛮好听的。
师:声音响亮。
生4:我也觉得第六个同学讲得很好,因为他有表情。
师:讲故事的时候,表情会不会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
生(齐):会。
师:好,掌声谢谢他们。像他们一样,再加上你们自己的优点,咱们再把这个故事讲一遍,争取讲得比刚才好。
(生再次合作讲故事)
【评析】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创设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表达,在表达中积累语言。本环节基于文本特点,借助六幅插图组织一年级孩子合作学习复述故事,既在合作中整体回顾了故事内容,又在交流反馈中教给了孩子们复述故事、讲述故事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既有情趣性,又有实效性,很好地体现了连环画式课文学习的特征与方法。
【课例综述】——图文对照,让孩子学会读故事
《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是一个表现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头房子,可走进森林,小熊始终舍不得砍树。很多年过去了,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们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选择这一课展开课堂教学研究的直接原因是要完成2015学年杭州市“一师一优课”的赛课任务。因为赛课,所以是指定教材内容。因为是指定教材内容,所以拿到课文后,我第一时间思考的是:这篇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承载着怎样的教学使命与任务?
经过梳理,我发现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全文注音的课文:借助拼音独立阅读,体验阅读乐趣;二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调动多种阅读手段,激发自信。而《小熊住山洞》全文不注拼音,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
那么,这种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在整册教材甚至是整个低段教材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我又梳理了一二年级连环画形式课文的分布,并发现:一、二年级教材中共有7篇连环画课文。编排的数量和意图有区别,一年级上、下册不注音,二年级下册中《阿德的梦》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默读,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这样编排也是为了有序过渡到三年级的内容。
之后继续思考,如何展开《小熊住山洞》这一连环画形式课文的教学?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契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尝试运用多种阅读手段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连环画形式的课文,教学中要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到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中。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这样几点具体的实践与探索:
一、借助图画巧识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时,孩子们经过一学期的认、读实践,已有了一定量的常用字积累,也初步掌握了自主识记生字的方法,能阅读简单的童话故事。因此,本课教学中我尝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生字。
此外,我也思考,还可以在这一类课文教学过程中继续完善:借助图画、借助猜读(阅读预期)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停下来,想办法认记;借助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发现多种识字方法,体验自主识字的乐趣。
二、借助图画深阅读
连环画式课文中的插图体现着文本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读故事,借助图画读通、读懂故事,并展开情境说话、课文朗读,帮助孩子很好地理解、把握故事主旨与内容。
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这一类课文如何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进行深阅读:
1.可以借助连续插图,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仔细观察图画,将说话、理解、识字、朗读有机结合。
3.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讲故事,或表演,在情景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
三、借助图画乐表达
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需要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句做保障,而借助课文插图进行语言积累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让孩子看着文中的插图,合作选择一幅插图来回想文中的故事内容,展开复述或者讲述,实现语言的二次生成;也实现了由文本语言向学生自主语言的自然过渡。
综上所述,《小熊住山洞》一课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低年段连环画形式课文学习的特点,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到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合作、展示交流、讨论评议等活动,整个过程学得有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