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如何以治理理念为指导,总结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对宁波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思考,是本著的主要研究内容。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个近年来热门的话题。如何做到研究的创新,是作者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本著从统筹与多主体互动的角度,从体制创新的角度,研究宁波社会治理创新的问题,力求创新之处如下。

一是社会治理“多主体互动”概念的提出。治理理论启发我们可以从社会治理多主体互动的角度思考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问题。这是一个较为新颖而独特的视角。社会治理的主体大致包括公权力体系、社会组织、社区与村自治组织、公民个体等。在目前阶段,我国公权力体系中的各级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与其他主体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把社会治理的主体表述为“多主体互动”比表述为“多元主体”等更为确切。

二是对目前社会治理体制的统筹性特征的分析。本著具体分析了社会治理体制所带有的鲜明的统筹性质。这种统筹性不仅体现在党组织对其他主体的统筹协调作用上,还体现在治理技术等许多方面。

三是对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问题的专章探讨。这类平台既是社会治理多主体互动的载体,同时又是社会治理体制带有统筹性的重要表现。

四是对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认识。鉴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以及乡镇党委属于党的基层组织(而非像省、市、县委那样属于党的一级地方组织)的性质,本著指出,在表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时,不便简单套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这一表述,而要做深入探讨。

五是独特的章节逻辑展开。第一章是理论分析,从一般的治理理论演绎出社会治理“多主体互动”的概念。第二章是探讨社会治理体制的统筹性,以及公权力体系这一主体的作用。第三章至第七章则是对于某一类主体的侧重。通篇体现“多主体互动”这一理念的核心精神和“统筹性”这一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特征,做到逻辑顺畅,气韵贯通。鉴于公权力在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第三章是关于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的研究。第四章是关于社会组织创新的研究。第五章关注社区建设,重点探讨市区街社体制创新以及社区自身建设问题。第六章探讨“三社联动”,涉及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义工等多主体互动问题。第七章是从村民委员会这一自治组织入手,研究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问题。

我近年来侧重于对行政体制创新的研究,形成了一些科研成果。如论文:《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政府部门党组制度与行政首长负责制》《论分权背景下的中国垂直管理体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机构改革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政府管理层级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扩权强县”与政府层级管理体制创新》《试论地方党政领导职数与分工问题》(《中国行政管理》), 《新型组织理论与组织、体制创新研究》《民间创新是社会创新体系的基础》《地方党政领导体制创新初探》(《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其中《地方党政领导体制创新初探》又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中国政治》复印), 《论中外中央决策(统筹)支持体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健全涉农工作统筹体制的经验与启示》(《新视野》)等。博士后出站研究报告:《安徽省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07年)。2013年,作为宁波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我组织申报了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基地的首轮课题研究完成后,形成一部由我负责的专著——《统筹与扁平化:宁波行政体制创新研究》。基地第二轮课题立项的内容包括一部专著——《统筹与多主体互动:宁波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由我负责;两份决策建议稿——《宁波社会组织创新研究》《宁波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分别由宁波工程学院吴玉霞副教授、高聪颖博士负责;四篇调研报告——《宁波社会治理统筹体制创新研究》《宁波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建设创新研究》《宁波市区街社体制创新与加强社区建设研究》《宁波“三社联动”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分别由宁波工程学院王震副教授、徐静副教授、王恩燕博士、尹辉博士负责。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决策建议稿和调研报告顺利完成,并为专著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观点补充。作为专著负责人,我对此深表感谢。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原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许耀桐教授,中央编译局翻译部主任、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杨雪冬研究员,宁波工程学院苏志刚书记、吕忠达校长、陈方猛副书记、冯杰副书记、鲍吉龙副校长等校领导,宁波工程学院原校长、宁波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主任高浩其,宁波市社科院(社科联)院长(主席)陈利权、副巡视员俞建文、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史斌、科研处副处长谢国光,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党建社会处处长唐唯,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胡仙芝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高旺教授,宁波大学法学院赵永红副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吴伟伟编辑、孙鹂编辑等,对专著的形成提出过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我在此深表感谢。

宁波市委政法委员会,宁波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市民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慈溪市人民政府,象山县委组织部,以及深圳市委组织部、广东省佛山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和单位,也对我们的调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在此谨表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稿中对有些领域的论述显得有些笼统、粗浅,这是在今后研究中要继续完善和不断努力的地方。

宁波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宁波工程学院中国东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李宜春教授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