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 愿景、战略与文化管理
对成长型企业来说,需要培养的第一项能力就是企业愿景构建、战略规划与文化管理的能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成长型企业来说,“中国梦”为企业成长构建了美好的“愿景”,而《中国制造2025》为企业成长提出了具体的“战略”,两者联系的桥梁就是企业的“文化”。
在“中国梦”和《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下,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的未来,也就是企业的愿景、战略与文化问题。2016年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销售额近80亿元,2017年初公司提出突破100亿元的具体销售目标。同时,公司还提出2030年打造1000亿元企业的愿景。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紧盯行业老大苹果公司,2016年销售收入5215.74亿元,同比增长32%;2016年华为手机出厂量(1.39亿台)已经达到苹果手机出厂量(2.15亿台)的64.65%,排名全球第三位,但华为手机利润(53.35亿美元)只有苹果手机利润(449亿美元)的11.88%,占2016年全球手机利润(537亿美元)的9.93%。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提出开放合作,加速商业与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有质量增长的愿景。娃哈哈集团2010年提出要争取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2013年销售额782.78亿元,2014年销售额728亿元。如今,娃哈哈正在进行多元化布局,谋求企业转型升级。2016年11月5日,吉利汽车集团发布了“20200战略”,即到2020年公司实现汽车年产销200万辆的具体目标。
马云曾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成长型企业来说,愿景就是企业的梦想,也是企业未来期望达到的目标,回答的是“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管理大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就是企业的愿景。美国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等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一个企业从优秀到卓越,最重要的标志是能提出超乎利润之上的终极追求。这里的“终极追求”就是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战略”是有关成长型企业如何运行的根本问题,是对处于动态变化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一种总体表述,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企业为什么能够从外部得到回报并生存下去的问题,即“方向(走向哪里)、道路(走什么样的路)以及途径(如何走)”问题。有了宏伟的企业愿景,成长型企业就可以围绕企业的愿景制定各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年度经营计划以及关键业绩指标。
“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规范发展的必然结果,解决的是“为找对方向以及如何实现上下同欲”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和层次。能否上升到这个管理高度,是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成长型企业来讲,愿景、战略和文化三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逐级推进。愿景构建是战略规划的前提,没有宏伟的企业愿景,战略规划就无从下手,文化管理也就失去了方向。战略规划与文化管理密不可分,相互协同,没有战略规划,文化管理就没有载体,没有文化管理,战略规划就会束之高阁。文化管理是对企业愿景和企业战略的描绘和落地。
本篇内容共三章。
第2章 成长型企业愿景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愿景的内涵与特征,愿景的分类与构成,愿景管理的内涵与发展阶段,成长型企业愿景管理的现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企业使命的内涵、层次与特征,企业使命的理念与核心要素,使命驱动型企业创建;领导愿景、领导愿景的EDCA循环及共同愿景;成长型企业愿景构建的原则、内容与步骤,愿景推进的五大环节及愿景变革的基础与过程等内容。
第3章 成长型企业战略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战略的来源与内涵,战略管理的内涵、特征与内容,战略管理的类型,成长型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战略规划、环境适应、竞争型战略、核心竞争力培育及合作竞争型战略管理等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机制,战略评价标准及成长型企业战略机制培育;企业家,企业家自身素质和才能,企业家成长环境及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成长型企业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等内容。
第4章 成长型企业文化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类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的功能及成长型企业文化管理的现状;企业识别系统(CIS), CIS传播模式,成长型企业CIS传播内容,成长型企业CIS传播策略;成长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原则,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企业文化建设的4R路径,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