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企业成长的系统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也快速成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潮的兴起,各类市场主体及新登记注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同时,随着共享经济、网络经济和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创业活动和企业的成长也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引导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正在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翁士增副教授在政府、企业及高校工作20余年,比较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和企业的运营,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也一直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努力探索企业管理理论,他所撰写的《成长型企业管理——基于“五项能力”的复合协同型发展模式研究》一书,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成长的模式。
企业的成长既有内在因素的驱动,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据此形成了企业外生性成长理论和内生性成长理论。对成长型企业来说,单独依靠某个内在因素或某个外在因素固然能实现一定时期的成长,但要实现持续健康成长,就要系统地分析并把握好企业成长中的各种内外部因素,使其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成长型企业管理——基于“五项能力”的复合协同型发展模式研究》一书从系统学的视角切入,借鉴企业内生成长理论和外生成长理论,应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方法,构建了企业复合协同型发展模式,并重点探讨了企业成长中的“五项能力”。
第一,愿景设计、战略规划与文化管理能力。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之后,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发展愿景、战略与文化问题。“愿景”是企业未来期望达到的目标,回答的是目标问题;“战略”核心是企业未来的方向及发展途径问题;“文化”回答的是为找对方向以及如何实现上下同欲的问题。对成长型企业来讲,“愿景”“战略”和“文化”三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逐级推进。
第二,风险防范、危机管理与变革管理能力。企业成长中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开展风险预警管理,做好风险传导的防范与控制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对成长型企业来说,要重视构建危机管理体系,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做好网络舆论管理与媒体应对,推进变革与创新管理。
第三,核心能力与核心业务培育能力。企业成长中的核心能力与核心业务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对成长型企业来说,核心能力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核心业务表现出来的,企业需要根据融资需求,培养融资能力;要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及技术能力成长路径演化轨迹,培育企业技术能力;要根据企业的销售现状调整销售策略,构成营销体系,提高网络营销能力;要根据企业现场管理现状,构建现场管理体系,提高精益生产管理能力等。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与团队建设能力。成长型企业需要关注的第四个问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匹配和团队的建设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长的重要保证,企业需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工作,还要熟悉劳动关系管理,抓好团队建设。
第五,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与客户关系管理能力。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第五个问题是品牌、市场与客户的问题。加强成长型企业品牌管理,就是要进行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塑造品牌形象,做好品牌整合;在市场拓展方面,成长型企业需要选择目标市场,积极构建分销渠道,掌握市场开拓策略。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成长型企业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主动选择与开发客户,做好客户关系维护与挽救工作。
当然,企业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翁士增副教授的研究也还只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本书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是,本书从系统思维出发,立足于我国成长型企业管理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新的条件下的企业成长案例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对企业实现持续健康成长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应该是值得肯定的。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有收获。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史晋川教授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