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3 神经化学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
研究针刺镇痛发生、发展的实际资料说明,它是一个缓慢起效又缓慢消失的过程,符合“针刺引起神经系统中产生一些化学物质,逐渐积累而发挥镇痛效果”的假说。事实上,我们曾经做过实验:给一只家兔针刺,在引起镇痛效果的同时,抽取其脑内的脑脊液,转输给另一只家兔的脑室,发现也能使后者发生镇痛作用,这表明针刺过程中,确实存在某种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在发挥作用(图1.5)[9]。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假想中的物质种类繁多,有的是分子量约为100的小分子,属于经典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有的是属于分子量较大的肽类物质,称为“神经肽”,包括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抗阿片肽(如胆囊收缩素)、社交肽如(催产素)等。针刺作用下这些物质在体内的消长,决定了针刺镇痛的有无和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