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1 急性痛
1)针刺辅助麻醉
“针刺麻醉”曾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认为可以用针刺来代替麻醉药品(完全不用麻醉药或减少麻醉药品使用量),达到麻醉效果,并提高术后恢复速度。最新的研究确认,应用针刺方法可以减少15%~25%麻醉药物用量,也能达到应有的麻醉效果,因此建议把“针刺麻醉”的名称改为“针刺辅助麻醉”或“针药结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意义,不仅在于节约医疗费用,主要还是能减少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动员机体固有的抗痛能力和抗应激能力,顺利完成手术,并减少术后痛,加快术后恢复。
2)TEAS代替针刺进行辅助麻醉的优选条件
手术前30min开始TEAS刺激。波形选择2Hz/100Hz交替的疏密波。通用穴位:上肢为一侧合谷/劳宫,下肢为另一侧的足三里/三阴交。电刺激强度取决于患者对电刺激的敏感性。预先测定上肢穴位的感觉阈值(开始感到微弱的刺激)为4~5mA,则将穴位刺激的强度设定为8~15mA;下肢穴位感觉阈值一般为5~6mA,因此将穴位刺激的强度设为10~20mA。但真正用于具体患者的电强度,应根据患者当时能接受的高限而定(患者本人感到舒服为准,如再加大电流就会不舒服)。对手术进行期间是否继续应用电刺激存在不同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手术时间超过1h,最好停用。手术结束后的即刻、术后3h、术后6h各应用一次电刺激,每次30min,可以减少术后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上规定是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案。如果超过以上用量,有可能导致耐受,即镇痛效果不再提高,反而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