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舟山群岛文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
诚如上述,舟山群岛的文化特性以海洋为其特质。但与以外向性的海洋贸易文化为特色的地中海文化不同,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实际上是内倾性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大陆近海岛屿地区的延伸。它直接产生于“以海为田”进行渔业捕捞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这种生产方式毫无疑问地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但由于海洋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海洋生态系统自身也会产生相当的更新能力,所以在历史上它所产生的作用并没有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退化。舟山群岛物质生产文化的历史事实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极佳的佐证。从远古一直到东晋末年,舟山海岛先民所进行的渔业活动都以海涂采捕为主,他们两脚不离地的在涂地上艰难“耕耘”,生产力极其低下,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从东晋末年到清中叶,先民们采用了以渔船在近海作业的方式开展渔业生产,其作业范围也仅限于岛屿附近的海域,生产形式由以前个人单个作业转变为二到三个人组合的家庭式小集体合作生产。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海岛社会因二次海禁,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大的改进,生产水平也没有显著提高,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从清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普遍开展离岛较远的远海作业方式。由于渔船性能的改进和各种渔法的引进,渔船在海上的作业时间从过去的当天来回延长到三五天,形成了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四大鱼类鱼汛期捕捞作业的传统,因此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渔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商品性生产特征。但整个舟山群岛全年鱼产量在前期只有1万吨左右,到后期也在10万吨上下。这时期渔获量并没有超出海洋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海洋生态环境处于有序的可控状态,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是沿海地区生产指导思想的改变,广大农民纷纷“弃陆从渔”,舟山本地的一些农民和沿海其他地区的大批渔民投入到舟山渔场的捕捞作业中(郭振民,2007)。其次是舟山渔区机械化捕捞生产获得成功,它具有高额的经济收益和相对有保障的生产安全性。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机械化捕捞成为海洋渔业生产的基本趋向,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投入到舟山渔场的渔民人数、渔船数量增加,鱼产量也呈稳定增长趋势。1957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7.30万吨,比1952年翻了一番。1966年达32.67万吨,几乎是1957年的一倍。1974年达47.28万吨,1978年为48.34万吨。1990年略有下降,只有44.01万吨。到2000年达到129.30万吨(其中远洋捕捞量13.36万吨),比1990年增加了193.79%。其后,因资源的过度捕捞致使近海渔业资源明显衰退,渔业产量徘徊不前或略有下降,海洋捕捞总产量降至2010年的104.63万吨(不计远洋捕捞量)。由于酷渔滥捕,舟山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的短短10多年时间里,就惨遭破坏。在20世纪50年代小黄鱼还是舟山渔场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但是,由于过度捕捞排卵鱼群和大量损害幼鱼,导致小黄鱼资源衰退,自20世纪60年代起总渔获量和捕鱼效率持续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夏季大黄鱼已形不成鱼汛,带鱼、墨鱼资源也相继衰退,捕捞生产每况愈下。现在,据21世纪初期的调查,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的底层渔获率为17.99kg/h,渔业资源平均密度为815.68kg/km2。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鱼类有日本红娘鱼、海鳗、黑鮟鱇、小黄鱼、短吻舌鳎、棘头梅童鱼、刺鲳、龙头鱼等,蟹类有细点圆趾蟹、三疣梭子蟹、日本蝇等,虾类的有葛氏长臂虾、鹰爪虾、中华管鞭虾、戴氏赤虾、细巧仿对虾、哈氏仿对虾、脊腹褐虾、须赤虾、日本鼓虾、日本69对虾等;虾蛄有口虾蛄等;头足类有长蛸、短蛸等。传统的四大经济渔业资源,大黄鱼、墨鱼已难觅其踪影,日本无针乌贼极为罕见,带鱼、小黄鱼所占比例不高,三疣梭子蟹资源基础也已十分脆弱。舟山渔场中最大的嵊山渔场由于人为无节制地捕捞和海洋污染,渔业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到20世纪80年代,嵊山渔场的渔业资源快速衰退,不仅小黄鱼汛、大黄鱼汛和墨鱼汛相继消亡,著名的带鱼汛,也是旺汛不旺,鱼汛难现,渔获物明显呈低龄化、小型化趋势。到21世纪,连原本是小宗经济种类如鲳鱼、海鳗、马鲛鱼、鳓鱼及三疣梭子蟹、虾等,也日益呈衰退局面,昔日著名的嵊山渔场,已名存实亡(宋伟华等,2016)。
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优势渔业资源的衰退上,还使得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对比20世纪60年代初和21世纪初的二次海洋捕捞调查结果,发现海洋鱼类种数由197种减少至139种,仅有87种为二次调查所共见;优势种类组成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孔鳐、赤魟、鳓鱼、黄鲫、龙头鱼、海鳗、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皮氏叫姑鱼、黑姑鱼、白姑鱼、鮸、带鱼、银鲳、褐斑三线舌鳎、宽体舌鳎等17种,演变为现在的日本红娘鱼、绿鳍鱼、六丝矛尾鰕虎鱼、细条天竺鱼、海鳗、黑鮟鱇、星康吉鳗、小黄鱼、前肛鳗、短吻舌鳎、棘头梅童鱼、刺鲳、龙头鱼、多棘腔吻鳕、褐斑三线舌鳎、角木叶鲽等16种(俞存根,2011)。鱼类优势种从一些优质底层、近底层鱼类演变为小型中上层鱼类。虾类群落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哈氏仿对虾、鹰爪虾数量下降明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也有较大变化,日本无针乌贼数量极少。
由于捕捞过度和渔业资源衰退,渔民捕捞收益下降,部分渔民转向海水养殖。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鼓励,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养殖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舟山全市海水养殖面积已达到5779公顷,产量为14.17万吨。海水养殖向环境中释放营养物、未消化的饲料、兽药和杀菌剂,会因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使用导致海水污染,饲料和废弃物中营养物释放可能引起海水的富营养化;养殖的鱼类和贝壳类进入周围的水体会引发遗传退化和引入入侵种,对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舟山群岛及邻近的海岸带地区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舟山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来自陆源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导致了近海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海水富营养化、塑料垃圾等问题,从而改变了海水质量、海洋生物群落结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最终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健康(吕永龙等,2016)。有资料表明,2015年舟山近海水域水质适宜于鱼类生长的一类和二类海水所占海域面积二类合计为29.6%,三类、四类及劣四类水占舟山近海水域面积分别为8.8%、4.4%和57.2%。2016年的监测分析认为舟山近海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春季为20799平方千米,占监测海域面积的100%,夏季为18760平方千米,占监测海域面积的90.2%,秋季为18611平方千米,占监测海域面积的89.4%,冬季为20799平方千米,占监测海域面积的100%。舟山近海水域已经成为我国近海海水富营养化的重灾区(徐皓等,2016)。在地域分布上,舟山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呈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舟山近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主要有总汞、砷、锌、铅、镉、铬、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等人为排放物质。
舟山渔场渔获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之后,由于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近海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渔业无论是总产还是生产效率总体趋于停滞不前或有下降的状态。经济效益下降驱使部分渔民弃渔上岸,从事其他物质生计活动,出现了物质文化转型的新动向。从20世纪末以来,传统的近海捕捞业正逐步向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精加工及贸易、海上运输、休闲渔业和旅游渔业等方面转型。近几年,舟山全市远洋捕捞业呈现迅速增长趋势,远洋捕捞量由2010年的12.18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46.52万吨,远洋捕捞量占海洋捕捞量比重也由2010年的近10%上升到2015年的近30%;2015年远洋捕捞量和海水养殖产量二者约占舟山全市海水产量40%。舟山海洋渔业生产文化的转型之迅速由此可见一斑。休闲渔业和旅游渔业也正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