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美学价值
民国学者蒋维乔在《普陀山》摄影画册中说:“山与水二者不易并美。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浙之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定海普陀。”普陀山不仅是名扬四海的佛教圣地,更有海天风光之美。
2.5.2.1 佛教文化景观的形象美
(1)佛像
佛教又被称为“像教”,偶像崇拜发展为这一宗教的突出特点之一。佛陀在世时,佛教还不存在对造型形象的崇拜,随着后来对佛陀的神化,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才出现了表现佛陀的象征物,如圣树、法轮、佛足迹等浮雕。
普陀山展示观音各种形象的佛像随处可见。最为著名的当为普济寺大圆通殿内的毗卢观音和观音三十二应身,在全国寺院中极为少见。南海观音大厅二楼观音堂内三十三体观音铜像也颇为珍贵。大乘庵内观音诸相正体圣观世音菩萨,左手托未敷莲花,右手做欲开莲花姿势,全身呈金色,极其光耀,另外还有侍于阿弥陀佛时的形象、为释迦牟尼佛胁侍时的形象、佛顶轮王右胁侍时的形象、为主尊时的形象等等,皆为圣观音不同形象于不同场合时示现。千手千眼观音在民间流传甚广,住莲花台,显示观音绝对之神通和悲力。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千手观音》成为最具亮点的节目,深深打动了观众(李蕊,2009)。伴山庵的汉白玉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以及紫竹林禅院缅甸白玉观音都以其洁白的形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1997年建成的南海观音铜像,成为普陀山又一重要性标志建筑,佛相细目微垂,脸若满月,屹立在海拔50余米的龙湾岗巅,巍峨壮观!
(2)自然景观美
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其自然景观在无形中被赋予了佛教文化气息,使得各处自然景观在命名时都带有一定的佛教气息,有的直接以佛教文化命名,有的则取自佛教典籍、典故或佛教传说。
前人曾有“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说”。最初被史料记载者,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诗咏之“普陀十二景”:莲洋午渡、钵盂鸿浩、天门清梵、梅湾春晓、盘陀晓月、古洞潮音、千步金沙、静室茶烟、龟潭寒潭、茶山夙雾、香炉翠霭、洛伽灯火。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学者裘琏以为旧题未尽切意,重题“普陀十二景”:短姑圣迹、佛选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盘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熙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至清末民初,在屠隆和裘琏所题中,各取数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莲池月夜、宝塔闻钟、梅岑仙井、盘陀夕照、法华灵洞、千步金沙、朝阳涌日、两洞潮音、华顶云涛、洛伽灯火,为“普陀十二景”。以上景观中,莲洋、莲池、钵盂、天门、香炉、洛伽、法华、宝塔等则根据佛教文化意蕴直接命名,而短姑圣迹、佛选名山、古洞潮音等皆取自佛教典籍、典故或佛教传说。
磐陀石、海天佛国石、云扶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师石等,这些原本在自然界的石头,或因形象,或因石刻,或因佛教传说被赋予了佛教文化气息,展现出了普陀山佛教景观所特有的美。其中最为独特者为磐陀石,上石面广底锐,为菱形,形似滚卵,下石体大顶尖,把上石顶起。更为惊险者如凌空卓立于海天佛国石上的云扶石,宛若风帆,危而不坠,镌“云扶石”三字。生动形象者如二龟听法石。一叶扁舟石位于圆通庵前,石坡宽广平滑处,似瀑倾谷,上累一石,近睹似菱,远望若舟。
(3)摩崖石刻
摩崖书法石刻是普陀山著名人文景观,普陀山摩崖石刻除文字石刻外,还有少量佛像图案石刻。这些摩崖石刻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艺术价值也不容否认,为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增添了一幅亮丽风景。
文字石刻中楷、草、篆、隶各体皆有,风格各异。普陀山最大的文字摩崖石刻当属西天门下的心字石,题刻于巨岩上,字高5米,宽7米,字体庞大,字面之上可同时站百人左右,像这般巨大石刻,实属少见。最为人所知者为海天佛国石刻,题刻于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每字一米见方,周围的云海石刻、别有天地以及上方的云扶石等石刻,都欲渲染出一幅海天佛国景象,今人也因此将普陀山称为“海天佛国”。瀛洲界石刻在普陀山达摩峰巨岩北面,字径1.4米,苍劲遒丽。“入三摩地”石刻在普陀山共有两处,一处在妙庄严路口,据明崇祯年间礼部尚书董其昌书而刻;另一处在慧济寺入口处,为后人临摹所刻。笔法洗练,苍劲有力。
图像石刻其雕刻难度远大于文字石刻,故普陀山佛像石刻相对于文字石刻来说,数量较少,但其中不乏精品。较为遗憾的是这些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佛像石刻,多半在“文革”中被毁坏,且一旦被毁坏便是毁灭性的,不可能按原貌修复,仅在海岸孤绝处、偏僻处的一些佛像石刻才幸免于难。梅岑峰西麓弥勒佛坐像,面部慈祥,笑口常开,嘴、鼻、眼清晰可辨,头部和手脚部均在“文革”中遭破坏。善财洞阿弥陀佛圣像,脚踏莲花,妙相庄严。在观音古洞中,共有佛像11尊,雕功颇精细。朝阳古洞洞口岩壁处的佛像,在“文革”中已被毁,而在朝阳古洞的左洞底壁,一副面容慈祥的慈航观音坐像保存完好,高约0.6米。佛像石刻毁坏最严重的地段为玉堂街西侧佛像群,此外妙庄严路南段、潮音洞、说法台石和香云路各有观音菩萨坐像1处,均被毁,残迹可见。
2.5.2.2 佛教寺院景观的形式美
佛寺建筑以满足佛教活动为目的,通过殿宇的形象、空间给人们造成一定的印象。普陀山寺院因地制宜地点缀在林间海滨,或居山麓,或居山巅,很自然地和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其中普陀山三大寺的寺院景观最为独特、宏伟。
普济寺前是面积约为15亩的莲池,名为海印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桥三座:永寿桥原名莲花桥,两边栏柱顶雕护天神狮40只,拱边饰螭首4只,单孔石拱,高6米,如虹卧波;中间为平桥,宽3.5米,距水面0.2米,人行其上,如履波间,桥中有一湖心亭,又称八角亭,正对普济寺山门;瑶池桥与永寿桥隔八角亭相望,块石叠砌,单孔石拱,四隅饰龙首,逢雨,水从龙嘴喷出,袅袅如轻烟。三桥形态各异却相互映衬在莲花池中,与远处得多宝塔相互呼应,构成普陀山十二景中的“莲池月夜”。寺院沿中轴线依次筑有正山门、天王殿、大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天王殿后有香樟8株,直径0.8~2米多,植茂盖庭,使得寺院更加古香古色。大圆通殿为普济寺主殿,坐落在一级台阶上,重檐歇山顶,尺度粗壮,屋顶黄色琉璃瓦不仅显示出了其尊贵地位,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居于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为藏经殿,为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由于沿坡而上的地势抬升作用,使得藏经殿看起来高大得多。其后的景命殿和烟霞馆,由于自身建筑低于藏经殿,且不对外开放,所以无法得知其详细建筑构造。
法雨寺建筑成功根据地形地势,依托山地层层抬高建筑物,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建筑空间。全寺沿中轴线布置主要殿堂,依次为天王殿、玉佛殿、圆通殿、万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天王殿与山门、钟鼓楼,玉佛殿与圆通殿,万寿御碑殿与大雄宝殿,藏经阁与方丈殿等则各据于不同标高的台地上,按照不同的功能,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形式,运用广狭、高低、大小不同的台地院落,巧妙地安排各组的建筑。圆通殿与大雄宝殿院落为寺的主要建筑所在院落,比较宽敞适宜。其东西两厢为骑楼与廊屋相围合,从圆通殿两侧一直延伸到大雄宝殿的两厢。并采用跃层布置的手法,或跃一层,或错半层,因地而为。使楼层与上层台地的建筑底层相平并联通,构成建筑空间既延续而又独立的效果,既适应江南多雨季节的需要,又与主体建筑相得益彰以及起到艺术上烘托陪衬的作用,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因地制宜是慧济寺总体布局上的极大特点,诸如高差的处理,短轴线的运用等都得到艺术上和技术上的良好效果。其入寺的香道就是个优秀的实例,通过曲直、高下、起伏、明暗等手法,使人们在狭隘、多变的漫长巷道内,产生各种思想上和情绪上的感受。寺的山门面东而设,入山门为十余米见方的前院。此院是南北主轴线的南端,其北向沿轴线依次为:前院、天王殿、正院、大雄宝殿,天王殿为入寺第一座殿宇,硬山顶,由于院落进深小,亦颇有雄伟庄重之感。大雄宝殿为寺之主殿,黄色琉璃瓦歇山顶,屋面陡峻,曲面弧度较大,殿后仅几米处即为山所阻。藏经楼和大悲阁等重要建筑,因受山顶地形限制,与大雄宝殿取横向并列。慧济寺主体院落是以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合围成四合院的基本形式,除此外,分别由藏经楼、大悲楼、方丈、僧寮、客寮,以及钟楼等建筑各自组成大小不同的院落,加强了空间延续性,也满足了多种使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