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读懂学生”是当下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之所以是难点,在于读懂学科内涵、读懂学生、读懂课堂,是优秀教师实施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而以学促教、以学定教,恰恰是优质课堂实施的关键,只有读懂学生,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学会与会学;之所以说它是焦点,就在于“说时容易做时难”——读懂学生理论上阐述相对容易,而现实操作中付诸实施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两年前,受我的朋友(我曾指导过的名师)厦门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李玲玲老师之约,在《新教师》期刊上撰文《读懂学生:为什么、怎么做》,从中阐述了一些理论观点和部分实践操作的细节,但是,在小学数学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深入开展“读懂学生”,的确需要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直接经验作支撑。
接到吴恢銮老师为其大作《如何读懂学生: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写序言的邀请,心情有些复杂:一是与吴老师交往仅仅有限数次,而始终未曾谋面,不知道其高见究竟如何?二是由于“读懂学生”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说清的事,既需要有相对深厚的数学学科功底,更需要有丰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和一双深邃的眼睛——能一下子看穿学生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理需求。
拿到吴老师的稿件,从目录中得知,书稿集中八章系统阐述读懂学生的价值意义、方法与策略、数学经验、学习差异、学习难点、学习错误、学习路径、课堂案例,属于典型的聚焦学生学习,联系吴老师曾经的大作《差异课堂: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探索》,初步领略吴恢銮老师近几年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大量原创性案例,以及关于差异化学生的经验提升,深入阅读这本《如何读懂学生: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自己感触颇多。借该书出版之际,发表一点亲身感受,与读者分享。
1.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和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是数学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写和课堂实施的基本前提,在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今天,更是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读懂学生不仅需要清晰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基础(包括身心发展规律、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经验可用于即将实施的数学教学等),而且也需要准确洞察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学习过程中的突出困难和典型障碍、对数学认知的基本规律等等。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最大限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数学课程、数学教科书;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遵循这些规律,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最近发展域”,实现每位学生在数学上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淡化差、尊重异。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彼此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差异。读懂学生的要点之一,就是读懂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方法。
3.读懂学生不仅需要洞察学生思考的结果,特别是符合教师预设的结果,而且更需要识别学生思考的误区、学习错误和学生的“奇谈怪论”。北京小学数学名师华应龙老师的“化错”艺术就是读懂学生的若干策略方法的艺术化处理。
4.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常伴随着教学创造和思维创新的火花。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创造者,读懂学生的具体策略、方法也是如此。
纵观吴老师这部大作,八章分别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上述四点。其中,第七章、第三章和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对第一点的阐述更深刻一些;第七章更聚焦第二点;第六章更针对第三点;而第二章、第八章中的诸多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吴老师的教学创造和教学心得。
的确,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习得新知、积淀经验、提升素养、启迪智慧,是每位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思考的话题,而吴老师基于学生实证研究的小学数学学与教的探索,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思考,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出版之际,寥寥数语寄托共勉之情。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孔凡哲)
2017年9月10日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