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有这样的记载:“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意思是说人的心灵丰富因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从语言到文章既然是个自然之道,那么当我们解读一篇篇文学作品,品析一篇篇文章的时候,又怎能不从语言文字入手?而当我们把汉字这样一个音、形、义的结合体放入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禁会发现,汉字已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其实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或者照美学大师朱光潜的提法应该是“因文证道”。细细分析这两种说法本身,我们不难发现,“道”得以载,得以证,也须从“文”开始。所以不管我们从成文的自然规律来看,还是从文化现象来解读,或是深究“文”“道”关系,都应从语言文字入手。
经过了上述的种种思考后,当我们再次走进语文阅读课堂,再次面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一理念解读为“从工具性入手,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从语言文字入手,才能更好地实现两者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入语言之中,出语言之外。
入乎其中——“沉到语言的筋肉里”
一、让标点更灵动
标点,在课文中是极小的元素,因此常常被忽视。其实,标点在文中不仅仅只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一文中指出:“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可见,通过标点可以感知作者心灵的温度,真正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内心,同时也能让我们从中领悟种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一)披点以入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问号,引导学生从这个标点去叩开普罗米修斯的心灵之门。于是我问道:你们注意到这句话中的问号了吗?普罗米修斯在问谁?在学生的回答中,有的说是在问火神,有的说是在问宙斯,还有的说是在问自己。我继续利用学生的回答,引领孩子们走进普罗米修斯的心。让学生想一想,普罗米修斯都是以什么样的语气来问的。在短暂的深入自读后,学生从问中明白了这一问号中有普罗米修斯对火神不解的问,有对宙斯愤怒的问,也有对自己坚定的问。上述教学过程中,老师抓住普通的一个问号,让学生透过问号,看到背后所传递的主人公的种种复杂的心情。
(二)披点以明理
通过标点让学生揣摩文章的情,这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名语文老师决不能就此止步,我们还应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表达的“理”,让学生在感受标点表情达意中寻找它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在教学这个句子的时候,在让学生感受完“我”的心情后,我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大声争辩,为什么话中用的是句号,而不是叹号?”在接下来的思考与交流中,孩子们从上下文不但明白了文中的“我”此时既无力又理亏,他知道父亲是绝对不会变的。同时,学生也从这个标点中明白了这时用上句号是最合理的表达了。这时候用上句号可以更好表达“我”无力挽回父亲平静后的坚决,也可以表达“哭出了声”的无可奈何。
二、让词语更厚实
明代薛宣说过:“唯厚可以载物。”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中国的汉字更是承载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在阅读课的词语教学中,唯有把词语教“厚”,才能使它更好地承载所附的思想,词语本身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最终达到浸润学生情感,滋生学生语感的目标。
(一)字形上显厚实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词语“挨挨挤挤”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读带有这个词的句子。然后板书“挨挨挤挤”,问学生:“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挤在一起。有的说:互相依靠。也有的说:你碰我,我碰你。我问:你们从这四个字的字形上观察一下,“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学生们沉思后马上有了答案:它们好像手拉手在一起。我说:说得多好啊,那你们想象一下,它们手拉手在干什么呀?学生激动地回答道:它们在做游戏,它们在散步。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对于“挨挨挤挤”的理解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引导学生从理解本义开始,在探究字形的基础上体会“挨挨挤挤”中还蕴涵着互相团结、互相依靠的“情”,一起游戏和散步的“活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建构的过程。学生对于“挨挨挤挤”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这样的词语教学过程无疑是有效的,无疑是厚实的。
(二)字义中求厚实
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我被盲女孩安静那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不懈追求深深感动着,也在品味“流连”一词的过程中感觉到了那份“厚”实。
师:你是怎么理解“流连”的?
生1:“流连”就是待在一个地方看。
生2:“流连”就是待在一个地方不肯走。
师:那么在这个句子中,“流连”是短时间待在那儿吗?想想,你可以从句子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来?(整天)
师:那安静仅仅是待在一个地方“流连”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引导学生学习句子: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对读:(师)安静是个盲童……(生)但是,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师:安静如何在花香中流连?请你想象一下。
(句式训练: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她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
语文的特殊魅力就在于通过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表达着种种不同的情。只有在词的教学中扎实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才能使语文的味道浓厚。在上述“流连”一词的教学过程中,读好“整天”,使学生理解流连是“长时间”的过程,师生对读,使学生理解“流连”是在许多地方停留的过程,想象画面理解“流连”的形象,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等都是体现浓浓语文味的过程。而最后环节则把对“流连”的理解用特殊的句式加以表达,这无疑又是学生语言质的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的诵读无疑同时又是一次很好的“语文性”的语言实践过程。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词的意义的理解过程中,我们总是需要经历“词的本义——语境义”这样一个过程,而词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机械地理解本义,那么词语的教学过程则显得浅显而呆板。上述“流连”的理解过程是一个由本义向语境义延伸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从“在一个地方”到“整天”,再到“在许多地方”,最后在美好的画面中完善和丰满了“流连”的语境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停留在“感受”这一层面上,那么整个引领过程是单调的,是浅薄的。上述“流连”一词的教学过程中,力求突破一味让学生感受的单薄教学过程,力求提升学生的感悟水平,即由“感”到“悟”,思维得以发展,从而使词语理解的过程达到“深厚”的境界。上述词语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天”理解“流连”,再引导寻找安静不是在一个地方流连的句子,来理解“流连”。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在充分思考的过程中,把词本义拓展到了更深层面的语境义。语言发展了,思维也发展了。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蒋仲仁先生曾说过:“思维和语言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有这样的思维活动就有这样的语言,有那样的思维活动就有那样的语言。”上述学生从想象画面的基本能力到通过一定的句式熟练地表达,这正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我们平日对词语的“厚”积,才能在运用时“薄”发。
出乎其外——“走到语言的模式外”
一、让句式更和谐
“语言和人文之间‘双向’运动的特点,称为‘语文性’, ‘语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和谐的句式教学是站在语文性这一支点上进行的、使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的语言实践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类文章,不知怎的,我突然有一种冲动,在冲动之余,我又冷静地思考许久,试图从这一课的句式教学中找到一条语文回家的路。在出示句子“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后,问学生从哪些词语读懂了当时的生活很艰苦。当学生找到“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时,我没有分析,只是让学生注意句式后再自己读。当学生读出“没有”的味道后,我随机出示了“没有了________,就________。”这样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再写下来。几分钟后,有的说:“没有了电视,就没有了生活的精彩”;有的说:“没有了收音机,就没有了外界的信息”;也有的说:“没有了汽车,就只能踩着泥泞上路”。在说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句式之中,进行诵读。
二、让练笔更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我们的语文练笔中便有很多的与文本对话的练习类型。最常见的莫过于“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的确,无论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语文的练习中,这样的形式无疑提供了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的好机会。而且在多次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往往是有话说的。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这种形式已渐渐成了老师阅读教学设计的“定势”。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反复问自己,这样的练习真的令人满意吗?上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后,我再次思考了这个想了很久的问题。在“学了课文,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的小练笔中,我意外发现,学生的标榜语言太多,空洞内容太多,语言增量太少。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使这样的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细化题目。其实,以上学生的几个答案之所以太空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题目本身的要求太宽泛。因为“说些什么”是个随意性较大的命题。虽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个性得以培养,但是很多的学生束手无策,一时间不知说什么才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可把题目适当细化,即可加部分铺垫的问题。如上述题目可以改为“你知道博莱克为什么能和全队保持一致吗?你知道他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吗?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有了这样的铺垫和引导,学生就能从博莱克的内心和他背后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去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在想象博莱克的艰苦训练中去思考问题,接下来对博莱克的诉说,学生是有言可发的,这恰恰是更深层次的个性张扬!
第二,适当煽情。任何学生的自我表达都应是学生生命的真实流淌,应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要使这样的表达真正有意义,就必须在学生“情动”之后。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所以,教师在引领孩子表达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情动”。在进行以上习题的训练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象:当博莱克知道自己能参加检阅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你看到博莱克每次训练时的样子了吗?你能听见他们在检阅前一刻互相说了什么吗?当学生一次次被激发感情后,自然到了“情满而欲发”的时刻,此时进行小练笔,自然有水到渠成之感。
第三,引导训练。这样的小练笔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在写话训练中让学生得到语言的提升,实现语言的增量。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如:提供文本材料中的一些词语。在表达时可以用上以下一些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截肢、情不自禁、羡慕、人山人海等。还可以提供适当的句式。题目也可以补充为“不仅________一致,而且________更是一致的”这样的句式;还可以用上“你让________为你骄傲,因为________;你让________为你骄傲,因为________;你让________为你骄傲,因为________”等句式。这并不是要把学生框死,而是让学生在规范的表达中提升语言的质量。因为长期纵容孩子随意表达必定会使孩子失去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着眼于表达与积累同行,尤其是在范文句式、词语积累与运用中实现语言的增量,以便学生今后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自由创作。
当我们抓住语言文字不放松,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会扎实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