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民俗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长期以来,浙江沿海渔民的饮食习俗既沿袭了周边农村共有的稻作文化传统,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渔海文化特色。
沿海居民食物谱系中多以海洋食物为主。早期临海而居的先民们就地取材,从大海中渔猎采集浅海贝类来充饥。我国沿海遗存了大量的贝丘遗址,这些都是先民们把吃剩下来的贝壳抛弃在居住地附近,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这足以见证当时沿海先民的饮食习俗。随着独木舟的出现、航海业的发展,先民们逐渐开始以捕鱼为生,将多余的渔获物晒干储存,以备不能出海捕鱼时食用。随着耜耕农业的发展,再加上农作物的易储存性,周边农村部分谷物进入渔民食谱。渔获物与农产品两者逐渐共同成为渔民的主要食物。
渔民的日常食俗
“一日三餐,两干一稀,农忙季节,三餐均干”,这是浙东渔民的典型餐谱。渔民们的早餐以泡饭或粥为主,然而一到农忙季节,稀饭类的早餐就不能满足他们高强度的生产劳动需求了。午餐和晚餐以大米为主,有些地方如象山一带,曾主食番薯干,尤其在青黄不接的年代。清明至中秋期间,由于白昼较长,家人会在下午三四点钟给百工、客人及家里小孩加餐,加餐以点心为主,辅以一些简单的菜肴。
浙东渔民的餐桌上,除了当地农家特有的腌菜,如咸菜、苋菜股、臭冬瓜等菜之外,还有渔家特色的菜,如咸蟹、泥螺、糟鱼、咸鳓鱼等。另外,渔民们还有家庭制酱的习惯。渔民们平时吃得较为简单,时蔬类有瓜茄豆菜以及刚捕上来的小海鲜,若碰上渔船返岸时,为庆祝家人团圆,就会有满桌的各种做法的海鲜菜肴改善伙食;招待客人时,一般都会倾囊设宴,有鱼有虾,有鸡有猪,加上冷菜,满满一桌,并且一定要喝酒助兴;喜庆筵席时,更要杀鸡宰鸭,一般为“九大碗”,丰盛的有“十大碗”“十二大碗”。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桌上碗数渐有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渔民餐桌上常常多至二三十碗,鸡鸭鱼虾、牛羊猪肉毕备。
浙东沿海盛行风味小吃,花色繁多,主要以糯米粉或掺籼米粉制成,有年糕、团、发糕、馒头、汤团、麻糍、麦饼筒等。米团按馅料不同,可分笋团、菜团、萝卜团、红豆团;麻糍则用纯糯米掺蓬蒿或将糯米用乌叶汁浸泡制成;灰汁团、灰汁麦果,多在早稻登场时制食;夹沙糕,俗称“状元糕”,多用于喜庆场合;和气团、麻团,多用于婚嫁;寿桃(馒头)则用于寿辰;金团多用于婴儿周岁时馈送亲友。最有特色的当属红圆和红龟,它们是寄托意愿、祈福求祥的象征物。其用途和用意在各个不同的场合不尽相同,例如,孩子满月、周年,用12只红圆垒成一盘,先在祖宗牌位前奉祀,然后到相关庙里去供奉,祈求孩子一年到头无灾无病、身体强壮。再如,新房落成后,在上梁这一天,要制作很多红圆。在浙东沿海渔村,其他点心还有鱼滋面、米豆腐、汤果、百宝饭等。旧时由于百工劳作强度较大,一般会在两餐间准备点心。点心往往是成批预制,不易变质,携带也方便,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或煮一下即可。渔民出海作业,少则十天,多则一个月,风餐露宿,辛苦自不用说,于是,体贴的家人就会给他们准备各种好吃的点心带到船上去,渔民无论饿了还是想家了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吃。点心在主餐期间和其他菜一起上,已经成为浙东渔民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点心文化也因此成为浙东沿海一带食俗的重要特色。
渔民的海鲜食俗
中国食材中有“山珍海味”之说,海味多指海鲜。海鲜因其口味鲜美而深得食客们的喜好,又因其鲜味难以持久、保鲜不易而弥显珍贵。靠海吃海,渔民的食俗从来就没离开过“海鲜”两字。
浙东地区地处东海之滨,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适宜,热量丰富,鱼类生长速度适中,鱼体肉质相比其他地区更显细腻鲜嫩。同时,浙东地理环境优越,大陆架海底平坦,港湾多,滩涂多,加上江南水乡的淡水径流与海水形成的混水区,饵料生物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因此,这里海鲜品种多、个体小,更显鲜活,独具风味。
海鲜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分类是从外观和品质来分类,有鱼类、蟹虾类、贝类、软体类、海藻类及其他。从生养地域范围特征来分类,有洄游性、近岸性、河口性等。从处理程度和新鲜度来分类,有活海鲜、冷冻海鲜和干海鲜之分。其他还有野生和养殖类之分,以及一些不完全的分类说法,如经济类、食用类、生态类、饵料类等。
海鲜餐食的做法很多,浙东渔民既保存着传统的烹饪工艺,又不断地创新现代厨艺并融入国内其他菜系中的精华。常见的海鲜做法有清蒸、煮、烩、烤、晒、焗、醉、焖、醩、红烧、盐腌等。对于新鲜的海味,渔家人一般会用最简单的烧法来保持其原汁原味,如清蒸米鱼、清蒸鲳鱼、盐水虾、白煮蟹等。烩法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不仅制作更为精细,而且配以各种佐料如菜花、香菇、肉丝等,往往会勾一点芡粉,打出的浆汁浓浓的、香香的,真正的色香味俱全,尽显主人厨艺。
鱼羹,是渔家海鲜饮食中一大风味。鱼、蟹之肉皆可作为主料做羹,有黄鱼羹、鲳鱼羹、鲈鱼羹和蟹肉羹等。因为鱼羹是渔民的家常菜肴,又比较容易展现烹调技艺,因此从古至今,渔家女总是把做鱼羹和织渔网一样,当作自己的必备手艺。渔家新媳妇在夫家,脱去新嫁衣,就要为公婆做一顿鱼羹。要是谁家的新娘子鱼羹做得好,很快就会传遍渔乡,受到称赞。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婚嫁喜宴,一道精制的鱼羹,总是能成为餐桌上的亮点,也是就餐者品尝美食佳肴的焦点。
鱼冻(图1-1),是渔家人的另一道海鲜风味美食。每逢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红烧一锅鲜黄鱼、鲜米鱼或鲜带鱼,用碗盛满,一碗一碗地存放于食橱中,一般会有十几碗。由于春节前后气温较低,碗中鱼就会结冻,数天内不会变质,将上年留下的鱼,在新年中一碗一碗慢慢地吃,寓有“年年有鱼(余)”之意,寄托了渔家人企盼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渐渐地,鱼冻不再是过年的专利,整个冬天都可以做,渔家人也不再一碗一碗地装,而是盛放于一个缸盘里,要食用时再一碗碗地取。
图1-1 鱼冻
鱼粥、鱼饭也是海鲜风味美食。制作鱼粥和鱼饭,一般选用新鲜带鱼。冬季带鱼汛,每逢头水带鱼上市或到冬至节时,东海舟山一带的渔家人总喜欢做满满一锅带鱼粥或带鱼饭,让家人尽情品尝。做鱼粥、鱼饭,通常是选用半公斤至一公斤重的中条鲜带鱼,去头尾和内脏,洗净后用利刃片下鱼肉,放进煮得八成熟的粥锅或饭锅里,再加入些许葱花或青菜。做好后,雪白的米粥,晶莹的鱼肉,还有淡淡的葱香,都令人胃口大开,食后鲜味久久不绝。
最能体现浙东海鲜独特风味的还数腌制和剖晒类的海货,许多徙居他乡的宁波人总会念念不忘小时候的炝蟹、糟鱼、鱼鲞、龙头烤等。
炝蟹(图1-2),也叫咸蟹,在宁波一带是响当当的招牌海鲜菜。活蟹买来后用刷子刷干净,然后调制盐水,这是关键一步,按水与盐2∶1的比例彻底溶化,把活蟹壳朝下分层叠装进瓷坛,最后倒进盐水,浸没螃蟹即可,可放些料酒,过夜即能食用。也有取出后用保鲜袋分别包装直接放入速冻箱,只要冰不化就不会发黑,放一年都没问题。类似的做法也可用于制作蟹糊、蟹浆等。
图1-2 炝蟹
糟鱼,也叫醩鱼,其他地方也有,但是浙东渔民们会将糟鱼做得更有味道。他们往往会挑那种肉肥少刺的鱼类,如鳗鱼、青占鱼、米鱼等,先将鱼肉切成薄片,并在醉鱼的甏内撒入盐、香料,浇上酒,然后一层鱼片一层佐料,待鱼片层层叠满后密封甏口,放置月余或两三个月即可食之。糟鱼开封时,醩香扑鼻,是出海渔民钟爱的下饭菜。
剖晒鱼鲞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吴地记》载:“吴王归,思海中所食鱼,问所余,所司云,‘并曝干’。王索之,其味美,因书美下着鱼,是为鲞字。”当时吴王在海上作战时曾令士兵大量捕捉石首鱼充当军食,吃剩剖晒后带回。用大黄鱼加工制成的白鲞,味鲜美、肉结实,是浙东最负盛名的名贵海产品。其他还有米鱼鲞、鳓鱼鲞、目鱼鲞等。
烤头,是宁波一带渔民对小鱼类剖晒成干后的一种统称,主要有龙头烤、梅童烤、带鱼丝烤等,尤以龙头烤(图1-3)最为闻名,被誉为宁波土特产之一。
图1-3 龙头烤
渔家人常年都备有这些蟹酱、咸泥螺、鱼干等极易下饭的食物,尤其是早餐,泡饭就着咸咸的蟹酱,简便又美味。
渔民饮酒习俗
海上渔民常年以船为家、以海为生,于是便养成了以酒为伴的习俗。浙东渔民普遍爱喝黄酒或自制米酒,这类酒存放时间较长,俗称老酒。渔民喝老酒有许多名堂,体现出独特的俗趣。
渔家人一向豪爽好客,凡有客来,定会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菜和酒拿出来招待。哪怕菜不多,老酒是不能少的,热一两壶酒,劝客人尽量多喝,劝酒风盛。无论是家里请客还是酒席场合,大伙儿喝得兴致高时就会猜拳,渔民本来风里来浪里去的嗓门就大,划拳时往往大声吆喝,比谁的嗓门大,以便以声势夺人,镇住对方,输的人则只能装出一副豪爽样满大碗地喝罚酒,场面热闹非凡,往往会引来许多人围观起哄。
酒为旧时祭祀、宴请所必需。无论农忙还是渔业生产,渔民干过累活后都会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本地米酒;也可冲上鸡蛋,叫“酒冲蛋”,甜甜的,既爽口又滋补。本地酒多自酿,大多是米酒,也有黄酒,度数不高,味甘苦。出海的渔民们则不满足于这些温性酒,他们更酷爱烈性酒,既能驱除海上的寒意,又能打发船上的寂苦日子。“枪毙烧”酒是奉化、象山一带渔民的最爱,这种酒很烈,酒精度有60度,但喝了很爽口。
酒在渔民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节日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是个很热闹的日子。今天的浙东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渔家主妇们把做冬至羹饭作为一桩重要的大事,需配齐各色祭品、菜肴和酒水,一点也不逊于年夜饭和清明羹饭。冬至阴极阳生,初生之阳不很强壮而需人“扶”,故又有喝“扶阳酒”之说。也有一说是,冬至后捕带鱼的渔船就要上南洋,渔民要离家外出,因此渔家人精心准备酒肴为即将离乡出远洋的亲人饯行,寄托平安、丰收之愿。
年节酒也颇为重要。渔民长期身居海上孤舟,出没于波涛海浪间,回家时间无法固定,唯有过年定要回家团圆。他们把过年这个节日看得最重,因而也以饮酒相庆。一则因常年劳作海上,难得与家人团聚、与亲友相会,在漫长的使用木帆船的年代,渔民们在春节前后半个月是不出海的,许多渔村、渔家就相互请吃年饭,欢聚喝酒。有的从农历十二月二十起就开始互请,大多数则是从正月初三四开始互请,直到正月初十后出海捕鱼。吃年饭喝酒,是渔民过年时最为热闹和开心的事。有的船老大喝酒兴致高时,酒量惊人,久喝不醉,干脆脱了鞋袜,光脚踏地,浑身酒热透过脚心,通体散发。
按东海渔乡习俗,正月初六就要开始做春汛生产的准备,如张网渔户要打桁缉,扎网窗;拖虾捕春鱼的,就要补网修船。因此,无论是有船网工具的渔民为自己备汛,还是受雇于船东的渔民上工,都有“初六开架”(即开工)之说。于是,在正月初五或提前一天,渔家主妇要做新年羹饭,再次祭祖,同时也借此备些酒菜,让即将开始一年辛劳的丈夫或父兄再畅快地喝顿酒,这叫“新年酒”。
除此之外,酒在祭祀仪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祭海神酒就是其中一种。祭海神酒又分为开洋酒和谢洋酒。每逢在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的第一天出海之前,渔家总要聚集港湾滩头,举行祭海神仪式,以酒、鱼和三牲供奉。祭海神仪式结束后,渔民就在海滩上大碗大碗地饮酒,以壮开洋征海之胆识,以求一汛之丰收,此谓“开洋酒”。而“谢洋酒”则是渔民为庆贺一个渔汛的丰收,也为感谢海神的护佑,在海滩上举行的祭海神仪式。此仪式后,渔民将船抬上岸搁置安全处,然后开怀畅饮。一时,港湾海滩上酒碗高举,酒香四溢。
还有就是庆贺木龙赴水酒,即在新船造好,举行祭海神、祭船官菩萨仪式之后,渔民在自己新入海的渔船上祈求吉祥、平安的喜庆酒。渔民有两处家,除了岸上自己的家外,另一处就是船。捕鱼人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劳作,因此以船为家的时候更多;再者,渔船是养家糊口之本,因此,渔民爱船敬船之情不是常人所能想象。渔民把新船入海称之为“木龙赴水”(赴水谐音富庶),并将其视作自己的盛大节日。即使再贫困,也要置办酒水鱼肉,邀来乡亲父老和船上伙计,开怀畅饮一番,将这个仪式搞得热热闹闹,以求出海一帆风顺,返港鱼虾满舱。
无独有偶,酒在国外渔民生活中同样是地位非凡。国外每逢举行新船下水仪式时,一道必不可少的仪式是要船主的夫人在下船前打开一瓶香槟酒。据说,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的西方。那时由于技术落后,航海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危险的职业,船毁人亡的海难事故经常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每当船只遇难时,船员就会在纸上写上遇难的船名、失事日期、失事方位、遇难船员的姓名和籍贯以及其他一些要告知他人的事项,然后把纸卷起来塞入空瓶中,将瓶口密封后投入海洋,任其漂流,指望被过路的船舶看到或流到海岸时被人发现,从而获取求生的可能。船员家属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香槟瓶,于是在船只下水之前,砸碎一瓶香槟酒,将醇香扑鼻的酒洒在船艏周围,以驱邪避难,祈求吉利。
渔民饮食中的殊风异俗
东海一带的渔民在其日常饮食生活中,都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习俗。这些殊风异俗不仅世代相传,而且约束甚严,不论是岛上、船上的渔家还是外来之客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被认为是对神明不敬或不吉利。
首先,吃鱼不能翻鱼身。渔民食鱼,除了带鱼、鳗鱼等鱼体较长的鱼,无论是黄鱼、鲳鱼、鳓鱼,或是石斑鱼、虎头鱼等各种鱼类,一般都仅去其不能食用的鱼内脏而保留全鱼,并在鱼体中间划几刀,以使油、酱之类佐料渗入鱼肉入味。烹饪熟了之后,端上桌来也是全鱼。吃鱼时,一般是主人先以筷指鱼示请,请客人尝第一筷,然后宾主一道食用,以示好客。但当一面鱼体的肉被吃净后,不能用筷子夹住鱼体翻身。一般会从鱼的骨架缝隙间将筷子伸进去,拨拉出下面的鱼肉。吃鱼时不仅筷子不能拨翻鱼身,而且口中也不能说“翻鱼身”,主人总是会在做示范动作的同时说“顺着再吃”。有些懂习俗的客人索性吃了鱼的正面后就不再去动筷了,以免尴尬。
渔民终年四海漂泊,以船为家,辛勤捕捞,船是养家糊口的依靠。他们把船看作自己的生命所系,故而希望保平安,图丰收,绝对不愿有船“翻”的事发生。另外,渔民视船为“木龙”,而龙又是鱼所变,所谓“鱼龙”之说,即是此意。所以,“吃鱼不能翻鱼身”也就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禁忌,在渔乡一直戒守至今。
其次,羹匙是不能背朝上放的。到渔船上或去渔家作客,你会看到,渔家人在吃羹或汤食中所用的羹匙都是背朝下平放在桌上或碟中,而绝不会将匙背朝上搁在羹汤碗沿,男女老幼皆遵循这个习俗。这是因为羹匙形状像船,渔家人最忌讳“翻”船之类的现象,因而羹匙倒置会让人联想到翻船,此风俗再次反映了渔家人祈求海上平安的心愿。
再者,筷子不能横搁碗上。和羹匙不能背朝上搁置一样,在渔船上或渔民家里,筷子横搁碗沿上也是一大忌讳。渔民海上捕捞航行,船触礁搁浅是最忌讳的事之一。筷子横搁碗沿上近似船搁礁状,因而就成了渔村的禁忌习俗。
渔家饮食中还有其他种种忌讳,也颇具特色。
在渔乡吃鱼,不能说“吃光”“吃完”或“吃尽”,大概是世世代代贫困穷苦的渔民迷信这些话会带来不吉利吧。
另外,渔乡的女人一般不上桌面。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很低,渔民既迷信敬神又严遵祖训,故对女人所定的规矩非常严格。一般家里来客人,都由男性主人作陪;家里的女性则会聚在厨房,要么忙着做菜,要么帮厨、烧火、聊天,一般不会出来坐到席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