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生活的影响
叙述至此可以想象得到,吴越地方为人称道的秀美山水和名胜古迹,引得世间文人骚客驻足流连自然是不会少的。王阳明出生在这里,受到吴越文化的感化自然不会少于一般普通人。且不说祖上的遗风早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潜移默化,王阳明天性豪迈阔达,势必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这点绝非偶然。
古文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如孟子昔日云:“居移气,养移体。”此话不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优越的生活条件同样可以改变人的体质。正所谓是人随着地位、待遇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变化。任何进化论者不论如何探索生活进化的规律,都逃避不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此处谈论其故土生活的影响之大,并不是信口开河、胡乱一说的。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万物,那是因为人会追求自由的意志,并采取行动,遵循外部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对起初叙述的印证。
当一个人遇到外围条件变化的时候,他不仅在形体上,且在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倘若史学家们都能秉承这一法则,来整理伟人们的事迹,探索其本源,并将其地方生活的经历参考进去,继而斟酌考虑,必然会有大的斩获。
众所周知,中国的陆地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的地理气候差异极大。北方气候残酷寒冷、蚀骨穿心,屡遭缺水等诸多自然灾害困扰。群山峭壁巍峨高耸,浊水汪洋四处流淌,佳卉良草较为少见,珍禽异兽更是难觅踪迹。所以北方人自古就有隐忍自律的品性,其文化就多显淳朴笃实之貌。实际上,北方好多人都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疲于奔命,深思远虑和远见卓识自然无暇顾及。
与这些形成对比,中国的南方地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天空晴朗,江河清澈见底,空气新鲜,山水秀丽美好,花鸟虫鱼更是数不胜数。中国大诗人杜牧曾对这一景象作诗《汉江》一首,讴歌汉江的风景宜人:
溶溶漾漾白鸥飞,
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
夕阳常送钓船归。
诗中体现了大诗人艳羡安逸,性情风流放荡,不囿于规则掣肘,超然物外的情怀。就像上诗所写的那样,北方人在天性方面,易对浮华之事大肆追求,而南方人得益于天赐之丰饶万物,有着充足的物质财富,其精神世界也十分丰富。中国六朝时代绮靡烦冗的文学表现形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体现。
越中及南方一带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之一,虚无玄远的老庄思想在此大行其道,甚至达到了鼎盛。
后世居住江左的晋代人皈依老庄教谕者数量众多,这点也绝非偶然。王阳明深受南方文化的影响,有着恬淡静退的价值观倾向。在他一生中,很多进退维艰的时候,他都能选择脱离凡尘俗世、归隐于山林壁洞,就是其明证。且不说王阳明耽爱佛教和道教,从其厌世思想也可窥见端倪。
朝廷风云机变,王阳明遭到朝廷奸佞的跋扈陷害,后被贬黜至地方。面对盗贼蜂拥出现,且国运日渐衰落,厌世的念头在王阳明心中逐日增长。这些在王阳明的言行举止中也能屡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