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数字营销行动报告:以思创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社会化多面人设

精修的度假照片发朋友圈,原创的小段子发微博;

在三天可见的朋友圈里,给领导们晒晒加班,丧气话留在私密空间;

在社交网站上吃明星的瓜,周末去那些火爆的“网红店”亲身打卡。

互联网解放了地理限制,消费者纷纷住进“网络社区”,社交媒体成为获取新闻的关键来源,工作生活界限趋于模糊。流行内容的广泛传播奠定许多“审美默契”,“网络社区”中也充满双重人设——表演人格与隐秘自我。

在社交上表演

“亮度+3,对比度+8,色温-2”,这是“社交表演”前的图片准备工作。经过一系列参数的调试,将焕然一新的图片点击发送,生成朋友圈、微博上的一则新动态,进入点赞评论的等待期。

社交媒体改变了什么?牛油果早餐、品质下午茶、香薰、地毯、北欧风,这些被称为“Instagrammable”元素的内容从国外流行到国内,社交媒体和网红充当了关键角色,他/她们还展示了便于模仿的“社交表演”生活。经过简单的“滤镜”学习,消费者将在这些秀场上学到的“精致技巧”,广泛用在每一张社交照片上。借助每一次精心的社交表演,让自己的“社交人设”更加贴近网络上的“理想自我”。

仔细分析这些“表演元素”不难发现,它们充满物欲被满足的快感,也有生活充实的感受;以柔和的粉色系等标重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凸显自己柔软的性格,将人设定位于被爱护的状态,同时也包含着对异域的幻想、远方的憧憬与浪漫的渴望。图片社交盛行,催生了诸如“先拍照后用餐”炫食仪式、圣地打卡等一系列社交表演行为。

社交媒体作为触手可达的时尚秀场,令一些人沉浸于社交表演的满足中。凯度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指数从2017年的79.8上升到了80.6,大多数人认为社交媒体让生活变得更好,尤其在熟人社交与增加个人知识见闻层面《2018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凯度,2018年11月

“Me Time”流行

在社交风潮席卷之后,有些人将生活的重心转向自己,把“Me Time”的独处时间变成一股新风尚。这段时间往往被用来放松、休闲,以抵消在社会生活(包括家庭生活)中承受的压力。

一份来自InsightsNow的调研显示,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时,耗时最长的不是购物也不是社交,而是被称为“Me Time”的活动,主要包括看视频、八卦段子、玩游戏、漫无目的的刷淘宝等休闲娱乐活动。表面上是在“互联网社区”参与,实则是在“私有时间”中享受自己生活的绝对控制权与绝对的自由。

认清人设

社交媒体上精致表演,“Me Time”中享受独处,这些不同场景的广告投放效果差别很大。InsightsNow的调研中,对点击、品牌回想、曝光后搜索、曝光后下单等维度的评估结果显示,Me Time时段中移动广告的投放效果很差,仅仅位列各类时段中的倒数第二位。主要是因为广告内容与用户场景不相关,很容易被忽略,或造成侵扰式的用户体验。

因此,随着社交的泛化,消费者在媒体上的行为分化为多重需求,不同的媒体场景、生活场景具有不同特性,广告营销上也需要有相应的选择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