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动画片《森林大帝》的影响,到非洲大草原与狮子为伍是我自儿时起就有的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和不可思议。
我经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狮子,回到非洲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
我喜欢去动物园,就是为了去看狮子,但每次看到笼中的狮子,又觉得很难受:草原上的王者被关在狭小阴冷、光线昏暗的笼子里,失去了自由与尊严,依靠人类喂食而苟延残喘。
2004年,我第一次走进非洲,来到马赛马拉,终于见到了魂牵梦萦的非洲大草原和真正的野生狮子,当时全身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好奇、兴奋、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雄狮的威严雄壮、雌狮的优雅干练、幼狮的顽皮可爱令我印象深刻。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我久久不愿离去,感觉自己就是它们中的一员。
自那时起,我便与狮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些年来,我走遍了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十几个非洲国家近二十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寻找狮子的足迹,研究它们的习性,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
一百年前,非洲大陆上还有近二十万只狮子在草原上奔跑,可到了今天,却只剩下不到三万只了。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去保护它们,它们很可能会在二十年之内灭绝。
人类对狮子的看法其实很矛盾,历史上很多人把狮子作为威严、权力甚至财富的象征,但也容易听信狮子伤人吃人的传说。狮子曾经生活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以及非洲的广大区域,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的丧失,狮子生活的版图迅速缩减到了印度一隅以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区域。
乔治·夏勒于20世纪60年代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展开了对野生狮子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狮子的习性,也为人类揭开了狮子的神秘面纱。
此外,乔伊·亚当森的传世名作《生而自由:野生母狮爱尔莎传奇》讲述了乔伊与母狮爱尔莎的人狮情谊,证明了人类能够与狮子和谐相处。而20世纪70年代乔治·亚当森野化狮子的传奇故事,则激励了西方很多年轻人踏上保护野生动物的道路。
当时就有一个英国小伙子从伦敦来到非洲,在1971年成为乔治·亚当森的助手,从一个纨绔子弟转变成一位野保传奇人物。他就是托尼·菲茨约翰,至今仍坚持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
在我从事野保工作的最初几年中,我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乔治·夏勒和托尼·菲茨约翰,他们的传奇经历,特别是他们与狮子的紧密关系,让我对他们充满敬意。他们当初对我的鼓励也是我能够坚持做野保工作的重要原因。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我最真诚的感谢!八十多岁高龄的乔治·夏勒先生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关于狮子的问题,甚至主动帮我校对我为女儿写的书《小星巴玩转非洲》英语部分的语法和拼写;六十多岁的托尼·菲茨约翰先生在我最迷茫的时候,从坦桑尼亚开车到肯尼亚来给我打气鼓劲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它将成为我永远的珍贵记忆。
我要保护狮子,帮助它们继续生存下去。我不知道能否做到,但我能够确认的是,多一个人去做,它们肯定就会多一些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