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观: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小结

以上我们简要论述了朱子思想中有关“理气强弱”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朱子思想既有“理强气弱”的一面,又有“气强理弱”的一面。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对上面的论述做一总结。可以说,无论是禀气还是气运导致的“气强理弱”,都属于气的流行层面。正是在实然的气化流行世界,理虽然是主宰,但是气可以凝结造作,而理却没有这一能力。气不仅是世界的物质性根源,也是这个世界动力的根源。由于气本身具有的活动性导致理随着气凝聚而赋予在物之中,进而出现“气强理弱”。这一“气强理弱”是修养功夫的必要保证,人因此才有修养的必要。而修养则是现实层面“理强气弱”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通过变化气质等修养功夫,最终使人的善性得以展现。同时在修养过程中,理气之间的强弱关系也不是完全的“非此即彼”,气的强反而有助于修养目的的实现。但在上述论述中,朱子没有明确交代为何修养功夫使得理强而气弱,气又何以能在修养中发挥积极作用。其实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在朱子思想中除了流行上的“气强理弱”、功夫上变化气质导致的“理强气弱”,还有一个层面需要注意,也就是本体上的“理生气”。只有从“理生气”的问题出发,我们才能回答诸多对朱子相关的质疑,尤其是回应认为朱子的历史观中有某种“悲观”的味道、“气强理弱”是决定性的观点。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三浦国雄的观点,他讲:“朱子的哲学简单地说被称为理气哲学,但其历史观领域内,毋宁说是气为主导,理也好天也好都被处于气的压倒性态势的下风。……他所见到的历史世界中的理受到了阻碍。他把最大的原因归结为气的恶化。……”“气有时是完全恣意运行的,也会发展到成为人和历史所难以抵抗的命运。……”“因为气势随着时代变得衰弱和浑浊,所以后世只能变得圣贤罕出了,反过来很多奸雄会相继出现吧。”(三浦国雄:《朱子的历史意识》,见吴震、吾妻重二主编:《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88、89、93页)钱穆先生在《朱子新学案》中对理气强弱有着较为详尽的论述,他讨论了“气强理弱”和“理强气弱”在朱子思想中各自的位置。钱穆先生指出,在朱子思想当中,理和气的一个重要分界就在于气有作用,正因为如此,在现实领域,理需要依附气而行,故不能自做主,而气质对人起了重要的影响。这样才需要功夫,人事才有了地位。虽然如此,钱穆先生也强调理的常在性。尤其是不管好的物还是坏的物,都有理在。对二者在朱子思想中的地位,我们是承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指出,钱穆先生在这里指出的常在的理,似乎更多是强调“物理”层面,即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根据。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这个理实际上是天理堕入气质当中形成的“气质之理”,它本身就是气强理弱的一种表征。此外,钱穆先生认为,理对于气的限制,在于“不乱生”,在于理是作为气活动的范围而言。如果按照钱穆先生所讲,理就可以只作为气之条理存在,不需要一个作为“自是亘古亘今常在不灭之物”的理存在,或者就直接把理变为“气之灵”(如刘宗周所讲),不需要强调理作为终极原理的地位。而显然,在朱子哲学那里,“亘古亘今不灭”的理代表最高的价值,始终是必需的。“条理”达不到朱子的这一要求。此外,朱子哲学的广大之处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即朱子试图用理气框架去“范围天地”,甚至容纳“乱生”和“怪力乱神”的一些现象;朱子甚至认为这样的现象也都“别有一理”,认为有“非常理”存在。“理”在朱子的思想那里具有究极的解释性,而不仅仅是一范围或条理。对于理气强弱这一矛盾的化解,钱穆先生侧重于修养论,并把问题之解决付诸“心”,认为通过“心”的功夫,可以达到最终价值的实现。对此,我是可以接受的,后文我也会就此展开详细的论述。但是,钱穆先生并没有指出心的功夫化解这一问题的“机制”何在,即心的功夫如何最终实现“变化气质”,实现理战胜气。(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一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朱子学提纲》,同前,第41、48—51页)牟宗三及其弟子则从其学派对朱子的理解出发,认为:“尽管朱子赋予‘心’一种主宰能力,使它有一种类乎道德主体之地位,但只要它属于气,便不能超脱于气禀之决定;而这将使心之主宰能力成为一种虚妄的假相。”(李明辉:《朱子论恶之根源》,《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第576页)这就是直接质疑朱子思想中通过修养完成“变化气质”的可能。劳思光先生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即把此问题视为朱子思想当中的“未定项”(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221页),董金裕先生的《朱熹的气强理弱说及其地位》也从修养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有所阐释。蒙培元先生则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对这一问题有所论述(蒙培元:《存在与价值能统一吗?——“所以然”与“所当然”之说》,见氏著:《朱熹哲学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论述,我们此前提到的问题和质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合理的解释:这一问题在朱子思想当中果真是缺陷或者“未定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