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上奏

把自己伪装成儒家,是不得已而为之。自武帝以来,儒家独大。君不见以前车翻天下的法家都给自己披了一张儒皮,搞起了外儒内法。董明不觉得自己有本事推翻儒家在思想领域的统一格局。

而且儒家思想也不什么优点都没有,有选择的吸收改造就行了。

蔡邕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跟董明聊了一会儿之后便起身告辞。不过他临走的时候,把蔡琰留了下来。因为他要进宫,等出来之后再把蔡琰接走。

“你.....去找豆芽儿吧?”董明看着站在自己书桌对面的蔡琰,有些头疼。

蔡琰摇摇头,道:“我有事儿想问你。”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原因,十来岁的蔡琰说起话来带着南方人特有的柔糯,听起来就很黏人。

“那你问啊。”董明叹了口气。

蔡琰想了想,道:“您会弹琴吗?”

“哎?”董明摇了摇头:“我不会啊,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哎呀您不会啊啊?”蔡琰颇为丧气的回道:“我还以为您会呢。”

“我为什么要会。”

“因为家父说您很厉害,我想您肯定也跟家父一样,擅长音律。”

“你还是个逻辑鬼才啊。”董明挠了挠头。

这个时候,豆芽儿的小脑袋从门框旁露出来,偷偷往里看。董明见状朝她招了招手道:“豆芽儿,去带琰儿玩一玩。”

“不要跟小孩子玩。”今年也才十岁的蔡琰,满脸写着拒绝。

可豆芽儿却不管这些。得了董明的命令之后,乐呵呵的跑到蔡琰面前,拉着她的小手就走。

“琰儿妹妹,我带你去玩个好玩的。”豆芽儿乐呵呵的道。

“不去!”蔡琰拒绝。

“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豆芽儿诱惑起来。

蔡琰闻言颇为犹豫的问道:“什么好吃的?”

“烤肉,老师发明的。”豆芽儿回道。

“烤肉,有什么稀奇的?”蔡琰有些懵。

“哎呀,穿成串的那种。”豆芽儿开始疯狂的描述,不一会儿就把蔡琰给说动了。

“我就是去看看,我一点都不想吃。”蔡琰傲娇的看着豆芽儿,一副不在意的模样。不过却顺从的跟着豆芽儿走了。

豆芽儿和蔡琰离开之后,董明陷入了沉思。眼下是光和六年,太平道的势力几乎渗透到了大汉朝的方方面面,一股子风雨欲来的感觉扑面而来。

借着马明跟唐周的关系,董明也知道了不少太平道的消息。比方说,他知道眼下张角已经到了广宗。同时他也知道,之前遇到过的波才已经开始招兵买马。

黄巾之乱,就在眼前了。

想到这里,他打算先将跟儒家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放一下,专心致志的应对黄巾之乱。

“不管有没有用,先提醒一下北宫那边吧。”董明说着,拿出一卷竹简,打算写一篇奏章,递上去。

“臣明言,天下治乱,在民。万民安定,天下安定。今太平道横行乡野......”

董明知道现在上奏了也没用,毕竟这段时间针对太平道的奏章太多了。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上朝,也经常碰到有大臣以头抢地的请求刘宏打压太平道,缉捕太平道賊首。可惜的是,全都被刘宏压了下来,没有在意。

刘宏压根就不相信,区区几个神棍还能动摇了大汉朝的根基?

翌日,董明起了一个大早,施施然的离开了荀攸家,朝着北宫而去。路上遇到了同样去上朝的曹操,两人一同前往。

“先生今日也去上朝?”曹操笑着问道,眼睛却不自觉的看向董明手里捧的竹简。

董明笑了笑道:“今天打算上一个奏章,所以就来了。”

“哎?不走程序吗?”曹操很是好奇。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大臣带奏章在早朝上递给皇上的。这无异于打了很多人的脸,尤其是董明的上官,估计能把董明给恨死。

“不用,上完奏章就行。实在不行的话,上完奏章某家就辞官。”董明说的很是轻松,却下了曹操一跳。

“何至于此?”曹操惊讶道:“先生所奏何事?”

“太平道。”这没什么不能说的:“太平道势大,地方百姓多信奉太平道,尊太平道魁首张角为大贤良师。乡野之间,太平道足以一呼百应,若是一旦对方起了异心,那么定然会发生不忍言这事。”

曹操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太平道会反?”

“时间到了,不是张角想不想反的问题,而是他不得不反。”董明淡淡地说道:“与其被动造反,不如主动出击。趁着大汉朝朝纲不振,地方不靖的时候起兵,到时候......”

董明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必须要说,曹操自己就可以想到接下来的事情。

“大汉朝啊......”

两人沉默着,一路走到了北宫。

今天是大朝会,千秋万岁殿内站的满满当当。董明与曹操二人站在偏后的位置,默默等待着。一番繁琐的礼节之后,董明不等任何人开口,当先一步,越众而出。

只见他施施然从百官队列中走出来,快走几步来到了正中间。

“大胆!董议郎要做什么?!”张让厉喝一声,皱着眉头。

董明却也不理他,直接走道阶下,缓缓跪下。

“臣,光禄勋议郎董明,有本奏!”说着,将装在怀里的竹简拿出来,双手捧着,举过头顶。

一瞬间,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知道董明要干什么,但是有一点大家很清楚,今日之后,这洛阳城董明是待不住了。

“董伯照!你要做什么?!”袁隗完全没想到董明忽然来了这么一手,有些阴沉的说道。

“臣,有本奏!”董明直起腰,举着竹简,朗声说道。

“你......”袁隗见自己被无视了,差点鼻子都气歪了:“竖子!”

高台之上,刘宏眯着眼看着跪在下面的董明。然后又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蔡邕,发现后者也一脸惊讶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拿上来。”刘宏用慵懒的声音说道。

张让闻言点点头,弓着腰走到董明跟前,接过竹简。

“董先生,你糊涂啊。”张让小声的说了一句,不知道是什么想法。

看着张让将竹简拿回去,董明站了起来,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此刻没人在意董明是站还是跪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张让手里的竹简吸引。

刘宏拿到竹简,摊开看了很久,也看的很仔细。他发现董明的字很好看,文章写得也很好。可是这竹简上的内容,让他有些意外。

“念出来......”刘宏递给张让,轻声道。

张让闻言一愣,不知道刘宏什么意思。眼下可是百官都在,若是大事儿岂不是走漏了消息?若是小事儿又何必大张旗鼓?

不过张让虽然有疑问,还是顺从的接过竹简,开始读起来。他越读越心惊,听的人也越听越心惊。

“董伯照危言耸听,唯恐天下大乱!”

没等张让读完,就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大声反驳。张让停了下来,看向了说话的那位大臣。董明也回头看了看,不认识。不过看此人的官服的站的位置,就知道这是一位两千石大员。

“臣所言尽在奏章上了,陛下若信,可从臣方略,陛下若不信,臣请辞。”董明压根就不在意有人反驳自己。他这一次唯一要面对的就是刘宏。其他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