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理论与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语音要靠人的发音器官(vocal organ/articulator)协同动作发出来,因而具有生理性质;语音同一般声音一样靠声波传递,因而具有物理性质;语音的发出需要编码,接收需要识别、解码,因而具有心理性质;语音毕竟是人类社会的声音,与言语集团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因而具有社会性质。也就是说,语音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或说“角度”)进行分析。

一、语音的生理性质

根据发音时的作用,发音器官可分为三部分。

(1)提供动力部分:肺、气管、支气管。

(2)振动发音部分:喉头、声带。

(3)加工共鸣部分:口腔、鼻腔、咽腔。

各发音器官的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肺就像一架风箱,可以压缩或扩张,使肺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产生气压差,从而通过气管和支气管排出或吸入空气,形成气流,为发音提供动力。气管和支气管是运输气流的管道。

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唇形带状肌肉,长约13~17毫米,位于喉头之中,受气流冲击时振动发声。它一头连在甲状软骨上,一头分别连着两块勺状软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是声门。勺状软骨可以来回转动,以此调节声带的松紧和声门的开闭。喉头是由一块甲状软骨、两块勺状软骨和一块连着气管的环状软骨组成的结构,对声带起着支撑、保护和调节的作用。

口腔、鼻腔、咽腔都是声音的加工车间,从声带发出的声音就像原材料,经过它们加工后形成声音产品,具有各种个性和色彩。其中,口腔是能力最强的语音加工车间,通过调节口腔的各个器官形成不同的阻碍或改变口腔形状,发出丰富多样的辅音或元音。发鼻辅音或鼻化元音时需要鼻腔共鸣。咽腔的作用小些,不过发有些音时需要用到咽腔。

发音时能活动的器官叫主动发音器官(active articulator),如双唇、舌头、小舌等,舌头是最主要、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发音时不能活动的器官叫被动发音器官(passive articulator),如牙齿、齿龈、硬腭等。

结合“发音器官图”,弄清各发音部位的位置。发音器官如图2-1所示。

图2-1 发音器官图

(根据P.Ladeforged及I.Addieson,1996)

二、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同一般的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1.音高(pitch)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代表“次/秒”。频率快声音就高,反之就低。人耳能听到的声波范围大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可产生这样的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蝙蝠可发出这种声波。

大的、长的、松的、厚的、粗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反之,声音就高。小孩、女人的声带比成人、男人的声带短些、薄些,因而小孩、女人的声音就高些。同一个人可以通过调节声带的松紧产生音高变化。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所有语言的语调就利用了音高变化。

2.音强(intensity)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就弱。振幅大小跟外力大小成正比。

计算振幅大小的单位叫分贝(dB)。一般谈话是60~70dB,如果高到120~130dB,就会振得耳朵发痛。

印欧语言里的轻重音就利用了音强,如英语content,发[′kɔntent](n.容量)和发[kən′tent](a.满意的)时的意义不同。句子中强调词语时的重读也利用了音强,汉语的轻声跟音强也有关系。

3.音长(length)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长在英语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beat[bi:t](打)和bit[bit](一点儿),不过元音的音质有细微差别,前者稍紧,后者略松。汉语方言中,粤语就利用音长区别词义,如“三”[sa:m55 ]和“心”[sam55 ]。

4.音质(quality)

音质指声音的品质、特色,又叫“音色(timbre)”或“音品(nuance)”。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音波形式。从物理角度看,只要波形不同,音质就不同。波形的构成情况比较复杂,实验用的音叉发的是单纯波,自然声音一般是复合波,有基音和陪音,波形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陪音的频率是基音的整倍数,振动带有规律性,波形则有周期性,这个声音就是乐音,反之就是噪音。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看,音质取决于三方面:其一,发音体;其二,发音方法;其三,共鸣器的形状。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三、语音的心理性质

研究表明,人们在说话过程中,发音器官不同部位是在0.05~0.1秒的极短时间里进行有规律的、精确的一次性位置变化,包括声带的松紧,软腭、小舌的升降,舌头的前伸后缩,共鸣器形状的改变等。发音器官这样迅速的调节活动,完全依赖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自动控制来实现,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指令。发音时,由言语中枢向言语运动分析区发出动觉冲动,然后由皮层向各发音器官发出指令信号。

(2)协调。发音是动力系统、振动系统、共鸣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而控制三个系统的神经中枢并不相同,由大脑中央神经系统统一协调。

(3)监听。说话的声音不仅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而且也被说话人接收。大脑指示听觉器官接收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并重新送回说话人的大脑,这个循环过程叫声音反馈。大脑利用听觉的“监听”,根据反馈的声音判断发出的声音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就迅速发出指令,让发音器官做必要的调整。

(4)识别。人类听辨语音实际上有个“筛选”的过程,不是实际是什么音就听成什么音。同样的声波,由于注意力的集中点不同,或有人打岔,听辨结果可能不同。不同的声波也可能听成相同的音。如男女老幼发出的[a],声波不可能完全一样,大脑却能够抓住本质特征,“过滤”掉那些非本质特征。

四、语音的社会性质

尽管对语音进行生理解剖学、神经心理学和物理声学的研究很有必要,但语音毕竟是人发出来的,需要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性质才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

(1)音义结合的约定俗成性显示语音的社会性。一个语音单位能不能表义,表什么义,是社会赋予的,所以不同语言和方言音义结合的情况各不相同。汉语的mài(卖)英语是my(我的),[p̒ɿ]在普通话里无义,在合肥话里是“皮”。有人根据英语little、bit、tip、thin等词带[i]含“小”义,便认为音义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说法存在big、thick、fill等许多反证。

【补充材料2-1“右文说”】我国古代有“右文说”,为北宋王子韶首创,认为形声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也就是认为声符有表意功能。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阐发了王子韶的观点:

自《说文》以字画左旁为类,而《玉篇》从之,不知右旁亦多以类相从。如戔为浅小之义,故水之可涉者为浅,疾而有所不足者为残,货而不足贵者为贱,木而轻薄者为栈。青字有精明之义,故日之无障者为晴,水之无溷浊者为清,目之能明见者为睛,米之去粗皮者为精。凡此皆可类求,聊述两端,以见其义。

这种解说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推而广之,如同样以“戔”为声符的“践、饯”,就没有“浅小”之义。这里虽然讲的是文字的音义关系,但与语言的音义关系有相通之处。

(2)语音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显示语音的社会性。看似相同的音,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发音可能有细微差别。试比较,英语two[t̒u:](二)和汉语普通话tù[t̒u51 ](兔)的发音不完全一样,英语[t̒]的发音带点腭化色彩;英语home(家)和汉语普通话hòu(后)起首辅音的发音部位也不一样,英语要靠后一些,在声门。

同是英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有些不同,美语许多单词的发音带有明显的卷舌色彩,如reporter,writer

(3)同一个音在不同系统中的地位不同显示语音的社会性。例如,[k]、[k̒]在汉语里不能互换,“狗头”不能说成“口头”;英语skill[skil](技巧)说成[sk̒il]不会改变意义。

(4)语音系统的差异性显示语音的社会性。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送气/不送气”对立,有一套声调系统;英语辅音系统“清/浊”对立,有一套轻重音系统。粤语有成套的入声塞尾,如十[sap]、一[jat]、六[lok],吴语有成套的全浊声母。

(5)语音的不同变化显示语音的社会性。古代见组和精组声母在细音前,今北京音都变为j、q、x,但许多汉语方言仍分家。粤语“家”读[ka],西南官话区的许多地方“街”读[kai],“鞋”读[xai]。许多方言仍保留尖团分别,如精(z-)/经(j-)、清(c-)/轻(q-)、心(s-)/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