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变态心理学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变态心理学知识。
变态心理学这一分支学科,至今尚无确切定义,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来研究,所以应叫病理心理学。可是,如果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看待,在实践中又有困难,因为把疾病一词用在某些人身上是恰当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不恰当的。相当多的心理异常,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只能将它们暂时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按新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来说,不能称为疾病。张伯源教授和刘义林博士建议更名为异常心理学。
一、变态心理学的概述
(一)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也称异常心理,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思想、情感、行为、态度、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发生异常或接近异常,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异常。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这些异常的心理活动,包括探索异常心理活动的表现及规律;寻找引起这些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因;了解及掌握这些异常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并研究各种心理异常活动和纠正、治疗及预防方法的学问。
(二)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1)在理论上,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对正常心理活动的认识,有助于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实质。
(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也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证据。因为,变态心理学通过对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病因和治疗的研究,加深了对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认识。
(3)在实践中,变态心理学有助于促进和保障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同时,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利于对心理异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变态心理学的判断标准
1.经验标准
以经验作为判别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二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的判断。
2.统计学标准
对人群的心理现象进行调查和测量,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勾画出某些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正态分布曲线。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均值附近,只有极少数的处在两端,变态心理者大多处在两端。
3.医学标准
医学标准又称症状标准和病因学标准,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4.社会适应标准
即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人们必须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时地调整心理活动,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并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常态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第二,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第三,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及稳定的个性特征在其各种心理过程中是否得到表现,即心理活动自身的统一性。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变态心理学的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不过,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等。
三、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早在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病原因。
约在公元前1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
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
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朱光潜等人较系统地评价变态心理学的各种学派,论述了这一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当时中国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其后,不少学者相继撰写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并开展了实验与临床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整个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变态心理学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四、变态心理学的内容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
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又可为普通心理学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提炼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充实、丰富普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直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其临床资料和实践成果又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说。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
这些模式都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通常,人们总是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90~109,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占5%以下,则被视为智障;130以上者则一般称为高智商。
生物医学模式:又称疾病模式,按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希波克拉底曾以四种体液不平衡的观点来解释变态心理。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纪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精神异常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状态,躯体和行为的异常改变组成其症状,根据特别的症状组合即可做出疾病诊断。克雷佩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经验,按照医学模式对形形色色的变态心理加以分类,建立了精神疾病现代分类系统的雏形。
心理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固恋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行为主义模式:以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来说明病态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即所谓心理冲突之类概念不过是主观臆测,不可能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定,对变态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于可观察的行为表现;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经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在矫正恐惧症、性变态等病态行为方面取得的成效,使这一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获得了支持,并对行为医学的兴起产生一定的影响。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有赖于制定明确的客观标准。然而,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一般说来,所谓异常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处于异常;其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临床病史往往会反映出这类变化;最后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患者的家属常常是以此为标准而要求治疗。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五、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
变态心理形成的过程很复杂,导致心理变态的因素也很多,主要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变态心理形成和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损伤或病变,以及由药物导致的生理障碍等。
2.心理因素
主体自身的心理状态、个性因素等对其变态心理的形成起着能动的作用。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主体自身的心理发展不协调、不完善,可能导致其心理和行为的异常;二是心理素质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变态心理的发展和定型。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否会导致一个人的心理变更,取决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不良影响的抵抗力。变态心理者由于自身的心理素质的缺陷,不能及时抵御不良影响,也不能及时矫正心理异常,因此,其变态心理便逐渐发展并定型。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变态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的不良影响
一般来讲,对变态心理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往往是有异常的,所经历的早期生活经验常常是消极的和不良的,因而早在儿童对社会实践和环境的消极认识和作用下,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他的心理缺陷和人格变态。因而当遇到外界严重的挫折和挑战时,有时甚至是轻微的刺激和挫折时,就会诱发个体变异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导致变态心理和行为的发生。
(2)学校教育的不当或不良影响
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果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遵循儿童心理的特点和规律,过分压制儿童的个性发展,那么,长期压抑的结果就可能导致个性的畸形发展或变态。
(3)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人际交往的影响
恶劣的社会风气,剥削性质的社会制度,动乱的政治经济形势,严重的精神污染等都可能导致个体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异常。特别是当其有不良交往后,成员间的相互传习、感染,更容易促使变态心理的定型。
六、对变态心理的矫治
可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是矫正变态心理的基本方法。由于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均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变态心理患者,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则各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只有选择恰当,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躯体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障碍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几乎极少应用;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由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刘义林博士寄语:心态不好,你将永远是个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