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最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其宏大的叙事结构、丰富的思想意蕴、壮丽的战争画卷、复杂的权谋智慧,以及杰出的艺术手法,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代民间说书中已有专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门艺人。金元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据记载,当时搬演的三国剧目达60多种。三国故事的讲史话本,有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近年在日本发现的《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以上两书的故事轮廓与《三国演义》大体相同。元末明初,伟大作家罗贯中以《三国志平话》为框架,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综合民间传说、戏曲和话本,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彪炳千秋的皇皇巨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集中描绘了三国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汉末的社会动乱和政治集团的相互争夺,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主要写三国的衰落,并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
《三国演义》在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小说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用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叙写刘备集团的建立、壮大和衰落,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刘、关、张、诸葛备加称颂,对其对立面曹操集团则极力揭露鞭挞。这种拥刘反曹的观念不仅仅是作者封建正统观念的体现,更主要的,是寄予了作者“仁君贤相”的政治理想。刘备集团的政治纲领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刘备一生实行仁政,政治廉明,爱民如子;刘备识才爱才,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传为千古美谈;刘备崇尚忠义,待人以诚,“桃园结义”更被后人津津乐道。相反,作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奉行的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哲学;生性残暴,视人民如草芥,力图以“霸道”统治天下;阴险狡诈,喜弄权术诡计,数次忌才杀才,君臣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理想化的仁君形象,曹操则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形象。小说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正表现了作者对仁君仁政的褒扬和向往,对暴君暴政的贬斥和鞭挞。
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在艺术结构上,作者以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为经,以各种政治军事集团及其活动为纬,有条不紊、疏密有致地展开庞大复杂的叙事,生动展现了那段历时百年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若以艺术结构的繁难精美而论,《红楼梦》之前,没有一部长篇小说可与之媲美。作者善于写战争。小说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40多次,其中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重大战役,又有濮阳之战、街亭之战等激烈的中小战役。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把这些战争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堪称我国军事文学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之作。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就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代表。作者还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小说既忠实遵循了三国历史的基本格局和演进路线,又不完全拘泥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小说创作需要,大胆进行虚构,由实入虚,以虚御实,虚实相生,从而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富有审美特质的艺术世界。《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象、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现存最早《三国志通俗演义》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0卷,240则。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改回目文字为对偶,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本书即是根据通行的毛宗岗改定本整理而成。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