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看清楚一个专门的领域所包含的各个层次,有助于我们厘清各种类型的知识。想象一下贝塞麦的“金粉”生产线,里面有蒸汽机,有金属加工机械,还有一些我们尚不了解的技术,它们都是组成这个系统的模块。而就其中某一个模块来说,又可以继续拆分下去,进入更底下的一层。也就是说,一个整体可以逐次切分成多个不同的层次,一层一层不断地细分,每一层都包含了若干个模块。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认为,所有的技术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特征。
容易被忽略的“中间层”知识
我们可以把一个技术领域当成一棵大榕树。榕树的树根是这个领域的底层知识,这些知识通常是理论性的;榕树的树干是领域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知识,它们既以理论知识打底,又脱胎于现实需要;榕树的树冠非常巨大,这个树冠象征着领域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产出物,它们各有特色但是在本质上又具有相似性。
如果我们用层次的视角去看这棵树,那么也许,树根是一个层次,树干是一个层次,从树干分出来的粗壮树杈是一个层次,粗壮树杈分成的小树杈是一个层次,而繁茂的树叶则又是一个层次。
其中,居于中间区段的树干和树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层次,我们要么就是只盯着最底层、最基本的理论,要么就是盯着各种表层的现象去做文章;要么飘得太高,要么沉得太低。而恰恰是中间层次连接了理论和现实,告诉了我们行动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备选方案,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所以在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发现系统中被忽略的中间层次,然后掌握它。
从熟悉的层次开始,向上向下延伸
“层次”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很重要的视角。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意识不到隐藏知识的存在,恰恰是因为我们留意到的层次太少了。所以,今后,在我们观察一个东西的时候,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看到的是它的哪一个层次?”
按照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区分出系统(system)、子系统(sub-system)和超系统(super-system)。子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而系统又是超系统的一部分。一辆汽车可以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复杂,它由很多个子系统组成,发动机就是汽车的一个子系统;而在一长列婚礼车队中,相对于其中的某一辆车而言,车队就是它所属的超系统。
但是层次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系统、子系统、超系统的界定也是相对而言的。发动机本身就可当作一个系统,然后组成这一发动机的各个模块就是它的子系统;而对于一列婚礼车队而言,它也可以看作整个婚礼排场的子系统。
层次思维的关键,不在于界定不同层次的名称,而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正如我在这本书里会反复强调的一点,人的思维是特别容易僵化的,因为人的本性都是在贪求心理或生理上的便利,一旦看待某件事的视角已经成形,那就没有动力去改变。正是思维的惰性造成了思维的僵化,无论是谁,在某些想法上,他都可能是顽固不化的。
所以,当我们能敏锐地看到一件事物拥有不同的层次时,我们便为打破思维僵化开了一个好头。特别是对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出于思维上的省力原则,我们总是会停在一个层次上去看,而不会到不同的层次上去看。
买衣服当然要照镜子,要判断“好看”还是“不好看”,这是在整体的层次上做观察。但是这还不够,往下一层也是很必要的。比如买夹克衫一定要检查拉链是否足够顺滑和坚固,因为拉链是夹克衫上最易损坏的部件,而且好的拉链跟差的拉链不论在材质还是做工上差别都特别大。所以如果你只顾一件衣服在整体层次上是不是好看,而没有检查它重要的子系统,那么很可能买了以后会后悔。当然,不仅往下一层看重要,往上一层去看也很重要。苹果的不同产品之间的连通性非常好,两台以上的苹果设备,便能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超系统。且不说云端iCloud的作用,就拿电视机顶盒Apple TV来说吧,如果现在你坐在家里的客厅,手里握着一个iPhone,面前是电视机和Apple TV,那么你在iPhone打开任意的视频或者照片,再点击一个AirPlay按钮,就可以直接在电视机的大屏幕上观看了。这种“投屏”功能,现在很多厂商都做了,但首创应该是苹果。
如果一个设备能参与到一个超系统中,发挥互相协作的功能,那么你购买它其实也购买了一部分超系统的价值。小米公司在智能家居上发力很多,推出了很多产品,而他们的思路也是构造一个相互协作的超系统。我家里的电饭煲是小米的,有趣的是这个电饭煲是可以连Wi-Fi的,于是我还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来控制它,可以远程开启,可以设置预约,还能调整做饭的时长,只要在手机上拖动进度条就可以设置。而其他的小米家电也可以通过同一个App来控制。一个内置Wi-Fi模块的电饭煲跟一个没有Wi-Fi的传统电饭煲相比,它的优势就是能进入一个超系统,在这个超系统里工作。
所以如果能从不同的层次去看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层次之间转换,那么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更全面,我们的判断会更明智,隐藏知识也更可能被注意到。高手的一个特征就是,他能比普通人看到更多的层次,并且在不同的层次之间穿梭。
图2-1
读书需要“组合拳”
用层次的思维看待读书,能解决一些困扰了很多人的问题。经常有人问我,自己看书也算勤奋,但是看了后容易忘,看一本忘一本,哪怕一年几十本书看下来,收获也是寥寥。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系统。一本精心写就的书,呈现的应该是成体系的内容,体现在章节之间层层递进,主题和议题反复提及,案例和线索首尾呼应等等。但是,在一本书之上更高的那个层次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却是零碎的、散乱的、不成体系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做一个小测试:
【练习】
把你最近一年读过的书的书名全都写在一张白纸上(如果你记性好的话,也可以把更早几年的书目也写进去)。然后基于这个列表,分析你的阅读历程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或脉络。
做完这个练习以后,我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猜测,大多数人得到的结果是,他发现自己读书并没有什么脉络可循,读过的书与书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只有很弱的关系。所以他从这些书里得到的知识和见解是没法串联起来的,更无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这样读书,最多只能收获一盘散珠,没有办法用一根绳头串起,当然会出现看完就忘的问题。
在知识的广袤大地上,如果你只是东挖一口井,西挖一口井,每口井不过半米深,是不可能挖出活水来的,你得去考虑,怎样在一个适合你的地点,挖出一口足够深的井来。
所以读书不能只把眼光放在“一本书”这样的系统,还要把眼光放在“一系列书”这样的超系统。读书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读,而是要思考怎样搭建起一个合理的“阅读超系统”。
也就是说,用阅读的组合拳,来挖出一口深井。
构建阅读超系统最自然也是最易操作的方法,是找同一个作者的多部作品甚至全部作品来读。读某位作者的某一本书所达到的深度是没有办法跟读同作者的所有书相比的。若只读一本书,我会感觉,书里面总有些东西我无法完全理解,这是因为单个的知识背后是一个体系,而作者在某部作品里表达的往往无法穷尽他所有的想法和知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他整个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
所以如果不了解整座冰山,只是在这一角上停留,哪怕读五遍十遍,都不一定能弄懂其中难懂的部分;反过来,如果你游历这座冰山的所有坡面,遍读作者的多数或者所有作品,就能像拼图一样,拼出这座冰山大致的轮廓。此时如果你再回过头来,去读原本读的这位作者的第一本书,可能就会发现当初在书里没有读懂的部分,已经迎刃而解。这就是围绕同一作者来阅读的好处。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对木心的文笔感兴趣,那么把他的全集买下来细细品读便是一个好主意。我对许多位学者的全集也是觊觎已久,但是限于财力和家里存放空间不足,所以一直隐忍不发。《马一浮全集》一套十本,我早已收入囊中,读来非常受益;《王国维全集》一套20大本,我则一直没敢买,担心没地方放,但是以后条件允许还是会买;《王云五全集》也是20本,我在浙江图书馆翻阅过一部分,里面有很多讨论教育的内容,很合我胃口,条件允许我也准备买下。
我是全职的读书人和写书人,这样买书似乎有点奢侈和疯狂,大多数人倒不必这样买书,但是对于同一个作者,至少连着读他的三本书却是必要的。我以前读到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一书,被其深邃的洞见和雄辩的文风所震动,就接着买来《重点所在》《在土星的标志下》等作品,还有访谈录、日记等一并阅读。这样的阅读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位学者,同时也似乎能触摸到她当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场景,遂能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去体悟作者的思想。
所以就我的阅读经验来说,读书不应是一本本读,而应该是一串串读的。成都的串串很多人喜欢吃,为什么读书就不知道一串串读呢?
有些认真好学的人,读书时有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就是每读完一本后就画一张思维导图,把书里的体系给整理出来。这样的方法对于加深记忆、把握要点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我看来还不够,不知道有没有人试过,给一串书做一张思维导图呢?
【练习】
以同一作者的多本著作为基础,画一张囊括这几本书的思维导图,从一本书的系统进入一串书的超系统。
一串串地读书,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看读书这件事。后面几章我会提及,我们如何站在最基础的底层去看问题。
重要的是找到“高频模块”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们如何去关注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中间层次”。
世界顶级厨师、西班牙人费朗·亚德里亚就非常注重“酱汁”的制作。要知道,他主理的斗牛士餐厅曾屡次被评为“世界第一餐厅”。他所写的《厨神的家常菜》一书就开宗明义,强调了酱汁在经营餐馆中的重要性:
“在家烹调和职业厨师烹调的不同,就在于餐馆事先准备的程度。厨师会事先准备大量的基本高汤、酱汁和装饰用蔬菜,以便在料理员工餐和餐馆菜肴时更省时省事。”
在《厨神的家常菜》一书中,我们看到亚德里亚做的高汤和酱汁种类并不算多,每种汤酱的用料也不复杂,但却能做到“一酱多用”,一种酱汁可以用到多种不同的菜肴制作中。
举个例子,他的“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配料表是这样的:
表2-1
那么这款“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可以用来做很多道菜,比如豆子炖蛤蜊、螃蟹炖饭、鲑鱼炖扁豆等等。有了酱汁的辅助,做一道美味佳肴变得不那么复杂了。
图2-2
而“豆子炖蛤蜊”这道菜,只需要配齐五个原料:
表2-2
在制作“豆子炖蛤蜊”这道菜肴的五个原料中,竟然有四个原料是可以“事先准备”的,其中白豆是罐装食品,从外面购入即可,而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西班牙风味番茄洋葱酱汁和鱼高汤都可以事先熬制,待到用时取出用即可(通常这类自制高汤和酱汁可冷藏存放一周至两周)。
在亚德里亚的自制汤酱中,几乎每一种都可以有多种用途,可以用在做这个菜,也能用在做那个菜,所以它们都是“可复用”的组合单元。你可以想想看,酱汁本质上是什么呢?其实绝大多数菜品(除了烤物和炸物之外)在烹饪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汤汁,汤汁是构造味道体验的关键。但是如果每一道菜的汤汁都要单独重新制作,太费时费力,所以可以把常用的那些汤汁单独分离出来,做成“酱汁”预成品。
而在这些预制的酱汁中,有些酱汁比如“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的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其他酱汁,会在不同的菜肴中反复出现,它们就成了亚德里亚“味觉宇宙”中的“高频模块”。
高频模块往往在一个系统中处于中间层次,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串联起位于底层的基础元素;另一方面,它们自身作为有用的模块参与更复杂组合的构建。
那么假如,你要在有限的时间下掌握一个新的领域,想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那么中间层次的高频模块便是需要你重点攻克的对象。想象一下,当你拿下了某个领域中的“加泰罗尼亚风味酱汁”,那就意味着有好多任务你快可以独立完成了。
这让我想起Nicole一次跟我聊英语学习。Nicole是我的一位书友,目前在杭州创业,专教小孩子学英文。她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通过大量阅读和聆听英文原著,来训练孩子们的英文能力。她跟我说,我们国内现在主流的英语教育方法其实并不合理,就是从最底层的单词开始往上搭,单词不过是语言的碎片,大家一个劲地背很多单词,背出来了却不知道怎么用,他们没有能力把这些单词搭建起来,所以大多数人学了很多年,还是哑巴英语,不会说,为什么呢?搭不起来。
其实现在西方主流的语言学习方法,是从常用的组合单元入手,而不是从底下的碎片开始。具体的方法,一个就是大量的读和听,还有就是重点放在句法。例如,先教孩子一个简单的句子:
I love you, because you are beautiful.
当你把这个句子背出来以后,你就可以说很多句子了,因为你只要把原句中的某一个单词替换成别的单词就可以了。这种替换的可能性非常多,而且在替换的过程中,你也知道了你学的各种各样的单词可以怎么用了。
而在英语中,像这样的基本句型,其实也不会很多,因为更复杂的句型只不过是简单句型的叠加。你只要能稍微累积一些基本句型,不就会说英语、用英语了吗?
用知识的组合牵引对知识的学习
那么我们再想一想,酱汁之于厨艺与句型之于英文,是不是很有相似之处呢?它们都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中的高频模块。
掌握了酱汁,会大大降低烹饪的复杂度,因为复杂的知识已经封装在酱汁里了。
掌握了高频句型,也会大大降低使用英语的复杂度,因为语法和逻辑关系已经封装在这些句型里了。
读到这里,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受到一点启发。当我们把背单词作为学英语的基本步骤以后,其实我们第一步已经走错了路,高频句型才是更高效的学习对象。因为学句子,也不会耽误学单词,通过句子学单词,单词在上下文之中也更容易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图2-3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知识本身,碎片化的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你不知道碎片的知识怎样跟其他东西联结,那会有什么用呢?我们尚没有听说过通过通读《辞海》成为学问家的人。要知道,知识跟知识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如果知识不能和别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拿来背诵、用来考试。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联结不等同于简单的叠加,而在于联结之后产生的某种“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打个通俗的比方,在菜场里番茄跟鸡蛋放在一起只是“叠加”,把番茄跟鸡蛋炒在一起才叫“联结”。同时联结也不是“连接”,“连接”只是接上了,信息相互之间可以沟通了;而“联结”是要抱在一起,发生变化,构成一个个紧密协作的“联结件”。
所以我们学东西,是要学什么?学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跟别的东西联结起来的,孤零零的知识根本不用学,随便上网一搜就能搜到,维基百科上有无数词条,每天都在增加。可是知识的联结呢?是能随随便便就搜到的吗?
你可以想想自己知道的东西里面,有哪些可以形成有价值的模块?而在这些模块中,又有哪些是高频模块?这才是你在学习过程中要思考的最核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