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建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建筑师与雕塑家的互动

刘克良

我与雕塑家陈绳正教授初识于上世纪60年代末,沈阳市中山广场修建毛主席塑像期间。那是我们建筑工作者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老师们的第一次合作。那时,我们在图板上冥思苦想,画着各种不同的“二维”建筑总体方案;老师们则用他们灵活的双手,毫不费劲地捏出“三维”人物造型予以配合。当方案确定,进入实施阶段之后,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塑像设计基座以及布置广场、铺装、绿化与灯具等予以烘托。这种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创作氛围一直延续到毛主席塑像全部完成。虽然过去了四十年,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那确是我设计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第二次成功的合作是在80年代——沈阳“九一八残历碑”工程中。雕塑原稿为鲁美贺中令老师倾情创作,我院建筑师赵永丰等积极配合,将其放大若干倍,使碑体内部空间成为陈列日本侵华史的展览馆。在这里,雕塑与建筑合二为一,建筑师与雕塑家的互动,成就了一座别具创意的纪念物。

前几年,我应陈绳正教授之邀,共同合作丹东鸭绿江断桥遗址工程,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遗憾的是,仅完成彭总率部出征的青铜群像,其他部分因故搁浅了。最近,我们又在合作,拟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补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墙”。这是民间发起的,成功很难预料。但通过以上两例合作,用实践证实了建筑师与雕塑家是能够“相依相伴,相辅相成”的。建筑师在总体布局中充分尊重雕塑家的意见与建议,也对具体雕塑提出导向性创意,供雕塑家参考;雕塑家也充分理解建筑师的总体构思,并从雕塑方面予以积极有机的配合,使建筑师及时调整与完善建筑方案。

对建筑师与雕塑家而言,不仅需要了解建筑与雕塑相近的共性,更要了解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别,发挥各自所长,避免各自所短。在我们建筑界,当前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即放弃了建筑“实用、空间和抽象”的本质特征或长处,而走向建筑的短处,企图扮演雕塑家的角色,让建筑承担难以承担,或不能承担的重负,好像什么都能表现。不知这是建设资源掌握者的“误读”,还是建筑师的“误导”?雕塑界是否也有“误读”与“误导”,我没有发言权。但前不久,我参观某纪念性建筑时发现,那里的雕塑似乎游离在建筑总体布局和规定情景之外,表现得过分强势。在我看来,这样做,很难取得与建筑相得益彰的“双赢”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雕塑家陈绳正教授年轻时曾有到清华大学建筑系进修的经历(与我是未谋面的学友),深切理解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长短。他的这部鸿篇巨著,视野开阔,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无数经典尽收其中。全书揭示雕塑与建筑艺术交织变化的轨迹、特色与成因,以及二者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所涉及对建筑的分析与评论客观而专业,令人信服。我相信,至少对建筑师来说,读了它对于理解雕塑艺术、建筑师跟雕塑家的互动是会有帮助的。

2009年6月12日 于沈阳

(本文作者为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