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既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表述,而是具有丰富深厚思想内涵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第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一方面讲的是新时代与历史的关系,新时代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角度提出的,不是历史学的时代划分概念,不是要割裂历史、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第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一方面讲的是新时代的历史任务,新时代就是围绕任务开启新的征程。第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一方面讲的是新时代与人民的关系,新时代靠人民创造,由人民享有。第四,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一方面讲的是新时代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新时代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一方面讲的是新时代与世界的关系,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 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时代潮流诞生的,也是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和成熟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时代特点、直面时代课题,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展现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这一判断首先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比如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重大变化,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等等。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同时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宏伟新蓝图,同样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这一判断还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同样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也充分考量了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这一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5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二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以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为标志的“站起来”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富起来”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以及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为界标的“强起来”政治经济学发展时期。
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成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必然是建立基本的国民经济体系,确立“站起来”的经济基础。
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彰显“富起来”的战略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各个方面的新要求。与“强起来”主题相适应,党的十九大规划了“强起来”的整体战略和战略步骤。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然后分两个阶段,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阶段,一是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 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揭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作出的理论贡献。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此后,又几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特别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两个不等于”论断,并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果我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话,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就不存在根本矛盾。一方面,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来看,市场经济通过鼓励人们在各个方向上的自由探索,来调动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提高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创造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另一方面,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角度来看,市场机制通过促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不断推动就业岗位增加与居民收入增长,这显然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以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引,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改革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20多年来,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实践证明,根据我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它显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法的强大力量,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光明前景。
四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是胸怀世界,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的。这与西方政党和国家不言而喻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外交理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早在1956年,在为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而发表的文章中,毛泽东就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979年邓小平在向来访的日本客人解释小康社会时指出:有了这个(经济)总量,就可以做一点我们想做的事情了,也可以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根据时任译员的同志回忆,在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时,这句话被正式表述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
2016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到82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最新划分,即低于100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1006—395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3956—1223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223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中国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期在2022年或2023年跨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已经具备了更强的能力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和分享成功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不仅指导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以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创新成果,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