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守住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凸显一种危机意识,是对战略定力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支撑。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要有战略定力,就需要对于最坏的结果有防范能承受;对创新行为的提倡与鼓励,就需要对于创造性破坏有预判有应对。尤其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转型升级艰难,外部环境复杂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任在肩的情况下,守住底线,不爆发危机,将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要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中国共产党人对底线思维有着深刻的认识。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政策、部署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这一方法论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2012年11月30日,他在党外人士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2012年12月9日,他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又强调: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
为什么要强调从坏处准备,坚持稳中求进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意味着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加强研判,谋定而后动,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修昔底德陷阱”的研判是运用底线思维分析大势的典型案例。“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是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最先提出,因据说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而得名。仅从经济层面看,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势必引发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恐惧、不信任和过度反应。因此,无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准确与否,管控好分歧,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出现显然是中国的底线所在。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这一精辟论断的政策含义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向世界宣示,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没有谋求霸权的基因,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修昔底德陷阱”可以避免。第二,为了避免这一最坏局面,中美两国首先应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战略误解误判。第三,在此基础之上,中美两国应当随时而动、顺势而为、拓展合作、管控分歧,使两国关系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这样一来,中美共同利益只会扩大、不会减少,合作领域只会拓宽、不会变窄,“修昔底德陷阱”就不会出现。
秉持着上述例子中蕴含的方法论来观察中国经济,我们会发现,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世情与国情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运行中必然充满着各类风险与高度不确定性。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借用一个经济研究中经常被讨论的概念和现象——“中等收入陷阱”,突出了这种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既充满信心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又提出了要认真研究和决断“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的问题。
面对新挑战,决策者尤其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新常态下,供给效率不高、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企业债务风险增加、房地产市场分化等各类风险正在积累或暴露,这都是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面对这些困难,决策者必须善于运用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
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从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到出台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方案,都需要准确地找出短板,据此划定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包括稳增长、促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经济底线。要守住经济风险底线,关注风险积聚发生发展趋势,严控增量、区别对待、分类施策、有序化解。要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要守住民生底线,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底线思维并不意味着退缩和保守。相反,真正坚持底线思维仍需要开拓进取。比如,“十三五”规划提出,在到2020年之前的5年中,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各地相应确定了经济增长目标。怎样实现这样的中高速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靠惯性思维、陈旧体制、过时办法、传统产业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贯彻新理念、形成新体制、运用新办法、发展新产业。也就是说,只有积极进取、改革创新,才能达到发展目标、守住增长底线。正所谓“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又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说,确保五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全部脱贫是最硬的底线。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敢较真碰硬,不深入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中去,搞清楚贫困的底数和致贫的原因,采取精准管用的办法、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推进脱贫攻坚,就不能实现脱贫目标,也将无法守住建成全面小康的这一底线。简言之,只有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防范措施做得周密一些,才能够使中国经济在步入新常态征途上“不跌跤、不熄火”,实现增速平缓换挡。
再比如,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只有更加进取才能做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下,自我封闭起来显然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酿成更大风险。须知,只有建成经济强国、金融强国,才能更好维护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而要建成经济强国、金融强国,反而必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也就是说,在开放中增强自身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于一个地区的改革发展来讲,道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