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峰之观:基于环境的企业发展战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概述

有史以来,市场中的企业一直在不断的生生灭灭中前行,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很少。现如今,这种变化越来越快,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可以突然间崛起为网络大平台或独角兽企业,而一些曾经在业内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响当当的品牌企业也可以在顷刻间被颠覆。这种崛起和颠覆当然与企业自身的品质与运行息息相关,但只从企业内视角度很难解释如此巨大而迅猛的突变。众所周知的柯达倒闭和分析不多的贝尔斯登被收购,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传统的企业管理著作多以企业系统本身为核心来展开分析,把企业作为造成变化的内因,把环境看作造成企业变化的外因,重点研究企业家如何利用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和机会来产生效益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做是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企业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企业这个市场交易主体自身能做之事,推动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

但是,只看到企业系统本身还难以理解企业的荣枯和生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正如德鲁克所说,“所有组织的成果都只限于外部”。“企业是什么的问题,只能从企业的外部、从市场和客户那里来看,才能找到答案”。按系统论的观点,每个企业系统都是全球经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发生嬗变的原因离不开子系统和母系统的相互作用。主导这种相互作用的,短期看好像是企业子系统这个快变量,长期看则更像是经济社会母系统这个慢变量。各个时期产生出的明星企业都是且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朵浪花,而母系统则是那条源源不断的长河。搞好企业,当然离不开企业系统自身的顽强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必须顺应经济社会母系统发展的时势与潮流。企业家只有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科技进步和市场需要,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在接触了数百家中央企业集团的战略规划和产权管理业务及长期反复与美欧资本市场打交道之后,笔者深深感受到经济社会母系统对企业子系统生死存亡的种种巨大影响。为此,本书尝试做出一些新的探索,更多地从经济社会的种种变化对于企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来进行解读,或者说是把子系统作为母系统的一部分来一起进行考察,分析宇宙演变、科技进步、市场更新、制度变迁、跨国经营、产融结合、混合经济、共享发展等大趋势如何从各方面造成企业系统的嬗变,研究企业如何在城市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并行发展过程中求得实实在在的进步。本书希望能站在岭峰之上,跳出企业看企业,与读者探索研究企业系统的重要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以便使企业家们更好地认识、适应、把握、引领市场变化和时代发展。

本书内容共九章,各章相对独立地讨论某一外部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共同形成一个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外因系统。前四章讲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市场形态、企业制度等因素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中间三章讲企业适应发展时势变化必须实施好的三合战略:公私混合、产融结合和境内外结合;第八章讲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第九章讲企业怎样认识并参与到共享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之中去。

为突出主题,方便阅读,现将本书各章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概述于下。

(一)认识四种社会生产

1. 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四种生产,其中科技文化生产最重要

对应宇宙四大系统,人类从事四种生产,产生四大产业。系统论认为,宇宙中存在生物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系统、人类社会系统、科技文化系统四大系统,在人类经济社会中对应存在生物生态生产、物质能量生产、社会服务生产、科技文化生产四种生产,相应存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通常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产业。中国当前处在四业并举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生在社会上,长在宇宙中,其空间位置和组织水平须恰到好处,才能使企业系统与宇宙四大系统有机协调,获得健康发展。不同种类的生产对资本和人本的要求不同,对应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因此不同。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本和技术,企业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态,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 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国际贸易大市场的形成拉动,工业革命发生的充分条件则是能源、交通、通信技术创新的集群应用。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步伐加快,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紧握科技创新这把利剑,充分用好全球化的大市场,及时做大科技文化产业,用第四产业改造提升第一、二、三产业,努力走在世界的前列,绝不能丢失战略机遇期,再次落在别人后面。

3. 农业即生物生态产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工业与农业高度相关

第一阶段是传统小农经济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大生产阶段,第三阶段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阶段。传统小农经济是手工作坊业发展的基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农业大生产发展的前提,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将与第四次工业革命融合发展。中国曾在小农经济阶段取得过无比辉煌的成绩,但农业大生产阶段却才刚刚起步。我们应加快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农业大生产发展,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4. 城市是人类共享的载体,城市改变生活

为着共享资源、共享安全、共享发展,人们建设城市,集群居住,推动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化扩大了工农业市场,催生了服务业发展。在工业化后期,城市成为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发展的主要载体,服务业逐渐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最大的产业。我们应进一步提升对城市化的认识,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提高服务业质量水平,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

5. 科技文化反映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信息所揭示的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产生和获得了知识与科技,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起地球之王独有的科技文化系统,日益广泛而深刻地揭示和解释了无机世界和有机世界的本质联系,推进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人自身的进步,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文化产业既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也是改造提升第一、二、三产业的巨大力量。我们的企业应像重视土地和资本一样重视数字资源,我们的政府应尽快将科技文化产业作为第四产业加以独立统计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组织和动员青年自觉投身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了解五代科技进展

1. 以科技进步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主线,可以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代

工业革命前期为生产力发展的体力时代。到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蒸汽时代。到20世纪初,以发电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电气时代。到20世纪中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群引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群正在引爆第四次产业革命,人类即将走进智能时代。

2.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超越互联网

物联网在网络结构、信息时态和控制功能上与互联网有着显著不同。在网络结构上,互联网只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而物联网是万物互联,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特别是计算机与非计算机之间的互联。相对于互联网的平面式一维互联而言,物联网是立体的多维互联。物联网促进物理空间、生物空间和网络空间相互融合,使计算机网络由虚拟世界转向虚实并行的世界。在信息时态上,互联网上的内容是过去时的,互联网上的信息总是人们在事后输入计算机才传进互联网的,都是已发生的事物信息;而物联网上的信息主要是由摄像头即时抓拍并自动适时上网的,多半是现在进行时的信息。在控制功能上,互联网是非智能的,只能按事前在计算机中设定好的程序简单规范过程进展;而物联网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适时地智能化处置事务进程。

3. 物联网与超级计算产生大数据,加速提高人类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力

物联网的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的同时,将在网络中形成海量大数据,并通过进一步的多路径虚拟超级计算,产生更多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可对人类更快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提供强大支持,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具价值的资源与能源,推动企业在物质能量、生物生态、社会服务及科技文化各方面真正实现全面创新协调的发展。

4. 市场交易和科技进步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企业应高度关注二者同步带来的机遇

市场需求巨大是历次工业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新的大市场需求就不会有新的大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品等依靠新大陆等殖民地市场来消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钢铁、化工产品等靠世界大战军工需求和战后重建市场来消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等产品靠贸易全球化和网络大市场来消纳;可以断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产品将要依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等双边、多边互动的超国家级板块市场或链式市场来销售,板块或链条上任意两个成员间达成的协议将成为各成员国市场的节点共识,从而大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三)用好五类企业制度

1. 企业制度既具有鲜明的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又能显著影响企业生产力的运行和发展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过程看,是社会生产力决定企业生产关系。离开生产力三要素,缺少了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就不能有效进行生产。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对企业制度和生产关系有着大不相同的要求。人们不能随意决定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而只能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决定生产关系。狩猎时期没有剩余、没有市场、没有企业;工业革命前不能组织农业大生产;蒸汽机和发电机推动的工业大生产要求股份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混合所有制;科技创新时代要求引入有限合伙企业制度。但从企业内部的组织运行看,则是生产关系反过来决定生产力。不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就理不顺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关系,企业生产就无从开展。和谐恰当的生产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力成长;不合时宜的企业制度束缚企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企业及时更新生产关系;企业生产关系的优化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力。因此,社会上以法律形式确认的企业制度必须适应各种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市场中各个企业选用的具体产权制度形式应能有效引领本企业生产力获得更好的组合与应用。

2. 企业制度随生产力发展的演变过程,具有资本与人本双本两合不断增强的内在逻辑

企业发展需要资本和人两方面的合力。因此,人合与资合的机制设计是企业制度的灵魂。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代,人合与资合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导致不同时代的企业制度对人合与资合会有不同偏重。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五种常见的企业制度。最初,在农业社会出现的企业当然是独资企业,各家举一人一户之资力创业发展。之后,为增强生产能力加快企业发展,出现朋友相邀入伙共同经营,产生了纯粹人合的无限合伙企业。当工业革命来临,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大,需要大资本从事大生产并化解大风险时,上市面向公众筹资的纯粹资合的股份公司便被一个个创设出来。当社会资本大量集中于机构投资者而非散户手中之后,向少量机构投资者私募融资就能满足企业资本形成需要,股东较少的以资合兼顾人合的有限责任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出来。到了后工业时期,创新引领发展,人本价值大幅提升,以人合为主兼顾资合的有限合伙企业便加快发展起来。面向未来,科技文化产业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双合力量强大的混合所有制必将成为主导的企业制度。

3. 独资企业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

在机器大生产时代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社会中,独资企业制度处于次要地位。但在前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中分别以人的体力或脑力作为最主要的社会生产力时,独资企业都是重要的企业制度。在信息和智能时代,人脑和计算机网络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力。与之相适应,无边无际的平台+千千万万个小微企业,将形成信息智能时代新的企业生态。显然,这些小微企业一开始多为独资企业。因此,独资企业将在后工业时代重新成为社会上重要的企业制度。在中国,一个立足于各种基础网络平台之上,充满创新创业力量,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时代,已经向我们快步走来!

4. 无限合伙企业制度具有特殊作用,也只适用于特殊领域

无限合伙企业制度主要优势在于合伙人的经营诚信,企业债务责任是闭合的,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都要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全体合伙人诚实守信、相互监督、共担责任、共享发展。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债务责任闭合的无限合伙关系,造成了这种企业资本融通能力很弱,资本累积一般只能靠合伙人投入和企业发展逐渐实现。因此,这种企业制度基本不适用于重资产规模化经营的工商企业,但却在十分强调企业诚信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领域中非常适用。

5. 股份公司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利弊都很明显的企业制度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视域,推动了跨洋贸易的发展。个人、家庭或合伙企业的资本规模、经营能力和债务无限责任机制都不足以支持企业开展规模剧增的贸易和经营活动,股份制于是应运而生。股份公司制度通过有限责任机制分散投资风险鼓励资本形成,通过拆细股份、开放股权、融通社会大中小额各种资本,通过规模经营化解风险降低成本扩大利润,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当蒸汽时代特别是电力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到来的时候,股份制便大放光芒,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工业时代最伟大的企业制度。

然而,纯粹资合的股份制又是建立在市场投机基础上的、难以有效治理的、极不公平的企业制度。股份公司要经发行上市才能形成和流转资本,而股票市场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和投机性。股市只能选择性地为极少数优秀企业服务,造成全社会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股市中存在着花样不断翻新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和虚假信息等问题,极易受到国内外大型投机资本的冲击,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既大规模形成资本,也大规模毁灭资本。

6. 股份制是债务责任敞口的企业制度,会自动引发企业冒险经营和金融系统泡沫

企业经营中,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市场客观规律。债务责任闭合的企业会自觉关注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只做力所能及之事。与之不同,股份制的有限责任机制导致公司的债务责任敞口,股东出资以外的公司债务无人负责。股东不用负责,董事不用负责,造成经营失败的经理层也不用负责。公司破产时企业的敞口债务,要由企业债权人自己承担,债权人承担不了的交由政府承担,实质上变成全社会纳税人承担!成功之利归己,失败风险交人,这种机制设计导致上市公司自发走向冒险经营之路。因此,当工业化进程接近完成,当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导产业,当企业中人本因素的作用大于资本因素的作用时,社会生产关系和企业制度就应该及时进行改变。对纯粹资合而忽视人合的股份公司制度和具有强烈投机性的股票市场,社会应做出深入分析和调整,使之只在恰当的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7. 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是对纯粹资合的股份制进行人合改良的两条路径,但改良方法有很大不同

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都是资合与人合兼顾的两合企业制度,都在资合的同时引入了人合因素,强调了人本对资本形成和流转的影响;二者都保留了投资人的有限责任机制以维持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经营规模;二者都不再将股权拆细成标准化的股份,主要依靠机构投资人而非短期投机者资本的支持;二者都缩小了投资人的数量,着力防范股东泛化现象和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二者都选择作为私人企业而非公众公司存在,按企业章程约定形成治理关系,不按上市公司统一监管和披露信息。显然,这样的制度选择避免了工业时代一味追求规模经营的“傻大黑粗”的制度安排,更加符合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已经并将继续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又存在机制设计上的诸多不同: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是纳税主体,有限合伙企业不是纳税主体;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人分取企业全部利润,有限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只分享80%左右的利润,其余利润由不出资的普通合伙人分享,即有限合伙企业是真正开始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费用是变动的,有限合伙企业的管理费用是固定的,超资就会减少有限合伙人分利;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务责任是敞口的,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责任是完全闭合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债务不用承担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须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等等。这些制度差异使二者在适应企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大不一样,需要我们从问题导向和战略导向出发,认真分析和领悟有限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同与不同,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善加利用。

8.PE基金体系内含促进创新的责任机制、容错机制、激励机制,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

创新是面向不确定的未来进行攻关,需要大量资本,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优秀人才,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责任机制、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独资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不能很好满足上述四个需要,它们或者债务责任敞口,缺乏约束;或者按年按项考核,缺乏包容;或者不认人本,激励不足。PE 基金体系以 GP 对于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债务闭合机制,对负责运营的管理层不切实际的高风险投资行为加以内在的约束,建立了明确而强硬的责任机制;以8~10年的中长周期为投资期限,对合约整体目标进行全周期考核,建立了明确的低噪声的容错机制;以2%的管理费用锁定基金的运营成本,用20%左右的利润分成,明确GP的利润分享水平,建立了明确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这些因素联合作用,使有限合伙的PE基金体系具有远超独资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9. 调整好资本与人本的关系是优化企业制度的核心,有限合伙企业制度是最具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独资企业和无限合伙企业重人本轻资本,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重资本轻人本,它们都有过因适应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而展现的辉煌,但都不能很好满足未来社会双本结合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现在看,建立了资本与人本共同担责分利机制的有限合伙企业制度,有可能更好适应未来科技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第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成为信息智能时代的主导企业制度。我们的企业要深刻认识这一历史发展新趋势,适应科技文化产业大发展时代的崭新要求,把握制度创新的历史机遇,引领企业制度向资本与人本结合、以人本主导资本的有限合伙企业制度转型发展。

(四)把握四种市场形态

1. 市场上存在四种不同的市场形态及相应的节点互动机制

从组织形态上讲,市场大致可以分为离散化市场、中心化市场、平台化市场和去中心化市场四类。离散化市场的节点市场之间没有制度化的联系和互动。中心化市场的中心节点垄断交易资源,其他节点彼此纵向串联成链,各条交易链与中心市场形成多对一关系并彼此相互竞争。将中心化市场扁平化为两级结构,再让其二级节点市场按照一定的节点共识建立横向互联机制,就形成了平台化市场。因此,平台化市场中的节点市场之间既有多对一的上下互动,更有多对多的横向互联,共同形成了“多对一+多对多”的市场机制。去中心化市场即分布式市场。去掉平台化市场中的中心节点,就得到去中心化市场;将离散化市场按一定的节点共识有机连接起来,就形成分布式市场;去中心化市场的节点之间没有上下互联,只有横向互联,各节点按共识协议彼此形成多对多互动机制。

2. 企业制度与市场形态紧密关联

各种市场组织形态,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不同时代的生产生活需要不同形态的市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能源交通通信技术条件等支撑不同的市场形态,不同的市场形态孕育和要求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离散化市场与小农生产紧密联系,与之相应的社会主导企业制度是独资企业制度。中心化市场充满工业时代标准化、规模化的大生产特点,与之相应的社会主导企业制度是股份公司制度。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催生了既能连接世界又能有效监管的网络平台,推动社会主导企业朝着“平台+小微”形态转型升级。未来,去中心化市场将在区块链等技术支持下加快发展,推进有限合伙企业等信任企业制度的普及应用。

3. 中心化市场的收益和风险都很巨大

中心化市场有限的交易产品在多对一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引发子节点链之间激烈的交易竞争,自发催生交易过程的投机性和泡沫化,极易导致市场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心化市场是国家垄断性的市场,必须有强制的立法监管,其交易产品必须公开化、标准化,其交易方式须采取拆细连续交易。股票市场就是典型的中心化市场。股票市场的投机竞争对上市公司的行为机制产生深刻影响,使上市公司趋向高杠杆高风险经营,普遍走上脱实向虚道路,反过来又导致股市周期性泡沫化危机。

4. 有限合伙企业以去中心化市场机制形成独特信任优势

不同节点之间形成统一的点对点的协议即“节点共识”,是去中心化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节点共识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自组织机制,具备减少内耗、增强信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强大能力。有限合伙企业就是按去中心化市场机制设计出来的企业制度的典型代表,它以自身的“321合约治理结构”作为PE体系的节点共识,完全不同于股份公司三权制衡的委托代理机制。三个主体通过两个协议和一种无限责任机制达成的节点共识所形成的合约治理结构,使PE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对称、权责对等、激励约束平衡机制,创造了中周期资本循环方式,具有良好的自组织发展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资本形成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成为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企业组织形式。

5. 建设发展好有中国特色的复合资本市场

交易上市公司股票的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头部市场,而交易非上市企业产权的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长尾市场。在头部市场上进行的是少数企业标准化股票的连续交易,交易量很大,交易标的却很少。在长尾市场上交易的是广大非上市企业的非标准化资产,交易标的众多,交易过程非连续。头部市场以少数产品的反复交易形成其市场规模,长尾市场以其众多交易标的的一次性交易形成其市场规模。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产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为产权市场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产权市场为非上市企业提供的资本形成和资本流转服务功能,既大力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又有效免除了国有产权配置中的腐败现象,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好评。由产权市场和股票市场共同组成的复合资本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完整的资本市场!

6. 以三主体论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搞好市场经济,要讲三主体论,而不能只讲单主体论。市场是资源配置主体,企业是市场交易主体,政府是市场提供(建设、维护和监管)主体,我们应以这种全面的联系的互动的眼光来审视经济学的基础,来理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科学内涵,来处理好离散性市场、中心化市场、分布式市场的关系,来把握好加快建设新时代智能化市场网络平台的力度。东方国家要防止再犯把政府部门或政府机构作为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和市场交易主体的错误,彻底放弃对于计划经济的任何幻想,严防政府、市场和企业的错位、缺位和越位。西方国家要认清市场是昂贵的公共产品这一常识,理解市场是要不断由政府来建设、运维、监管和优化的社会重要基础设施,明白市场及其预期稳定的价值,学会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停止任性破坏他国和国际市场的行为。

(五)积极推进混合发展

1. 中国国企改革可依国企名称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营企业改革,大致包含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到党的十四大为止的十五六年时间;第二个阶段是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可以从邓小平视察南方算起,而以2017年年底中央企业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作为结束;第三个阶段是现阶段正在深化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企业改革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阶段中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并列在一起,导致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后仍按国有企业来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得不到很好的转变。建议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做法,不再并列使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概念,全面改用国资企业称谓,名正言顺地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国家独资企业”统一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控股企业”和“国资参股企业”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照公私双方股东商议的企业章程施行治理。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企业,应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重点关注企业国有资本配置的必要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有效性,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2. 把握好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要义

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只要公有制、不要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会导致社会发展不足。西方国家发展和苏东国家改革的历程证明,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只要私有制、不要公有制,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发展不当。我国近十几年产权制度改革调整的历史证明,仅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不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会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向着哑铃形变化:社会上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两相分离,中间连接部相对脆弱,“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争吵不休,出现了发展不稳的新问题。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这种新情况,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的就是要拓宽改革发展新空间,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做大做强公私经济结合部,增强社会稳定性,稳中求进谋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朝向橄榄形结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乎中国现实国情和传统文化,有效拓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有效扩大企业资本来源,有利于深化国资企业改革,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有利于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

3. 推进混改要用好产权市场和股票市场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难题在于如何处理好国家资本参与混合中的一系列问题:该不该混,该由谁混,该与谁混,该以什么方式混,该以什么价格混?解题的关键是确保混改过程市场化阳光化,公开透明操作,严防腐败和不作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市场化的资本混合应该在资本市场上公平竞争地开展。各个国家都积极利用股票市场通过将国企改制上市的方式实现资本混合。中国则根据推进各类国企产权改革的需要,在大力建设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建立发展了产权市场,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全方位服务,使之成为推进国企混改的主渠道、主平台。除改制上市的混改操作在股票市场进行外,资本混合中的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资新设、并购投资、资产处置及 PPP 项目等各种形式的混改操作都可以在产权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完成。

(六)规范发展产业金融

1. 深刻认识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历史趋势,全面把握美国金融危机的宏观与微观机理

美国经济的金融化是经由美元的两个双挂钩过程实现的。第一个双挂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其所持黄金挂钩”政策,使美元成为世界的硬通货。第二个双挂钩是建立“美元与金融期货交易挂钩+美元与世界石油交易挂钩”机制,由此开启了世界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印钞换石油的大门,既为无锚美元的大规模流转打开了天窗,也为美国经济金融化敞开了大门。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被公然改变成了“金融设计+资产交易”创造价值的金融游戏,资本可不再通过生产环节就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获利增殖。全球由此被逐渐拖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此后,美国通过造成市场波动和强力干预他国政治经济形成了吸食全球利益的财富掠夺机制。

经济金融化使原本作为实体经济血液的金融由于宏观和微观双重制度设计的负面因素的交织作用,恶性膨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事实上成为了严重压迫实体经济的巨大血管瘤,造成社会资本流转的短路和社会资源的严重错配。导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宏观原因就是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导致金融危机的微观原因则是工业时代的公众公司制已不适合作为金融资本时代和信息智能时代的主导企业制度。公众公司制的债务责任敞口机制导致企业经理层在经营中不顾高风险追求高收益,企业资本运动放弃长流程追求短流程,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企业经营泡沫化。这种债务责任敞口的微观机制与美国经济金融化的宏观条件相互作用,造成了美国金融风险的不断放大。当世界实体经济与美国金融风险的平衡被打破时,美国金融危机就会不可避免的爆发。

2. 为防范经济金融化风险,要从宏观、微观、体制、制度等多个方面探索实现产融均衡的新措施

首先要探索稳定性更好的全球“金融之锚”,从宏观上把握好各国货币发行总额及金融衍生品总量的控制。金银等物资产品作为“金融之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单一货币作为全球“金融之锚”也已经被历史证明存在巨大风险。以 G20国家的一篮子货币为世界“金融之锚”对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进步意义,但协调相对困难。一篮子基于区块链技术但有各国央行监管的国家数字货币可能是最值得积极探索的新的国际“金融之锚”。

二要改变企业债务责任承担机制,从微观上消除企业管理层金融化经营冲动。路径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统一改良有限公司制,另一条是大力发展有限合伙制。

三要协商制定强有力的控制金融衍生品风险的监管制度。应争取在 G20平台上达成协议,坚持金融分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对实体企业和金融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质、额度、杠杆、风控、分配和纳税等进行有区别的明确限制。

3. 支持大型实体企业稳妥发展产业金融

发展产业金融,不是金融企业做实业,也不是实业企业玩金融,而是要使金融有效服务于实体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实体企业在资本形成、资本运营和资本流转各阶段都要做好产融结合工作。

一要提高企业存量资产的流动性,在提升W生产的品质和良率的同时,通过全面预算、集中结算和动态核算,缩短“G—W”和“W—G'”的资金占用和变现风险。

二要以管资本为主做好企业增量资产配置。明确企业发展战略,保障企业发展资源,规范企业投资权限,明确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做好投资项目的全程管理。

三要建设好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产融结合的平台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投资公司,另一类是资本运营公司。这些平台型企业集中了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优秀企业家,形成了巨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具有坚实的产业和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纵向整合与横向协同能力。

四要采取恰当的企业制度,利用好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通国家资本、机构资本和公众资本,不断优化融投管退的资本运作。

(七)稳妥推动跨国经营

1.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行为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先后经历跨国贸易、跨国工程建设、跨国投资并购和建设跨国平台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共融于“一带一路”倡议行动大潮之中,并正在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创新发展。

外贸即通商,起始于扬长,即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消费品上的互通有无,用以调剂双方市场需求;继之以补短,即为生产资料需要而进出口,以克服双方生产中的短板,更好发挥各自社会生产要素的综合能力;再次是专业化,即外贸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从头到尾可能都是针对国际市场的;最后是投资与贸易相结合,在境外投资生产,面向全球展开销售。

跨国贸易基于交易商品的竞争优势,四种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竞争优势也是不同的。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要从不同产业、不同阶段来认识和把握。

2. 中央企业在跨国工程建设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以高铁、特高压电网、高端信息化技术引领的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电路、地下管路和通信线路的“三高七路”建设能力,超越了各发达国家建设能力之和,形成了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建设基石。我们应充分用好这一优势,以强大的企业品牌力量、优良的工程质量、较快的建设速度和相对较低的建设工程成本,双向进入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大力促进全球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联通,在促进相关国家发展中引领经济全球化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

3. 搞好境外投资,要健全制度、明确责任、混合发展、循序渐进

不同的投资人掌握不同的市场信息和资源,具有不同的抗风险能力。投资项目股权多元化是防范境外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应积极引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民间投资机构、项目当地投资者、国际投资机构入股,发挥各类投资者熟悉项目情况、具有较强投资风险管控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等优势,降低境外投资风险。对境外特别重大项目,应委托独立第三方有资质咨询机构对投资所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场、法律、政策等风险做出全面评估,对项目投资、融资、担保做出强有力安排。

4. 中央企业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提出的新的全球合作发展方案,其发展目标是要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发展方式是抓好“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行为底气是基于中国企业的“三高七路”建设能力和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目标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要,发展方式契合沿线国家的发展实际,有利于促进基于陆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基于海权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中央企业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跨国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大力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沿线国家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世界实现经济再平衡。

(八)主动融于“四化”发展

1. 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进程是各不相同的

世界各国“四化”发展的过程大致有三种情形:英美等先发国家的串联式;中国等后发国家的并联式;德日等战后重建国家的混合式。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阶段性顺序发展特征较为明显,呈现出“四化”串联式发展的历程。德国和日本的“四化”历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走了一条先串联后并联的混合式发展道路,世界大战前先工后农再城市发展,战后则结合全面重建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处澳洲,但二者的国家“四化”发展战略却大不相同。澳大利亚在1960年前后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1980年左右成为工业化国家,之后又实施“聪明的国家”战略,到21世纪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70%,成为现代化国家;新西兰则坚持农牧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注重农林牧产品深加工,不搞大规模重化工业,集中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既维护了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也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四化”同步发展新时期

我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上百年的漫长探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解决了口粮问题,乡镇企业发展解决了日用品短缺和工业资本不足问题,农民进城和对外开放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带动工农业和服务业升级。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众多人间奇迹,推动了13亿多人口的“四化”同步发展。全国各地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信息化与城镇化并行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3. 行业领军企业要适应和引领国家“四化”同步发展

一要建立能够适应“四化”同步发展的企业制度。“四化同步”发展中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体力、机器、脑力、智能各有其用武之地。这就要求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要采取不同的企业制度,切忌盲目搞企业制度的单一化。

二要制定能够引领“四化”同步发展的企业战略。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战略,既要广泛关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状态,也要深刻认识“四化”并行发展带来的特殊机遇与挑战;既要创造条件推动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又要着力解决好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三要建设和利用好各种形态的市场,满足各类市场交易需求,促进“四化”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要以信息化改造离散化市场,实现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新零售,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力量。

四要大力培育好平台化创新企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更好发挥网络平台型企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生态构建中的引领带动整合作用,将千千万万充满活力的小微企业与一个个阳光诚信的市场化大平台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九)积极践行共享经济

1. 共享经济是共享出来的经济

非经共享,就不经济。共享越深,共享标的的使用价值就越大,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就越高。标的资源的使用价值都是全时段的,但由于不能全时段使用而存在浪费。由于标的资源所有者自身使用标的物的时间和频率总是有限的,标的资源的使用价值通常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与人共享,使原来没有应用的使用价值发挥出来,并由所有者、使用者和交易平台共同分享这种价值带来的收益,就形成了共享经济。当科技文化发展使人们需要的各种物品能够越来越多的通过各类共享平台安全方便地实现招手能有、随手好用、挥手即去的时候,物品所有权便只需汇集于共享平台而不必人人都去拥有了,物品与服务的使用效率就会因此大大提高,经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就会因此大大降低,人们在物质产品占有上的两极分化就将大为改善,个人自拥过多的物品甚至可能成为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中的“需”,可以也应当更多理解为使用权之需,而不都是所有权之需。共享经济正是使人逐步摆脱物的异化和累赘,更好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道路。

2. 共享经济是平台化市场经济

没有平台,就难共享。交易平台是分布式市场网络与交易中心两相结合的产物。确定平台功能、树立平台品牌、承担平台责任、设计平台机制、形成平台协议、建立平台共识、扩张平台节点、引入交易主体、披露交易信息、发现交易对家、形成交易价格、提供交易诚信、完成交易结算、实施交易监管,都要由交易中心与市场网络的互动来完成。通过平台化市场的“一对多+多对多”机制,使供需双方聚集在信息化网络平台上按照市场共识协议无障碍无疑虑地自主匹配达成交易,同时保持交易中心对每一单交易的适时监测以及时有力地防控系统风险,是共享经济能够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3. 发展共享经济,信息共享是基础,算力共享是关键,使用权共享是重点,所有权共享是方向,公共基础设施是保障

随着科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第一、二、三、四产业产品将更加丰富易得,共享经济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社会资源的使用权将更加分散,而其所有权将逐渐向共享平台集中。国家将大力支持各类共享经济平台发展,国有资本将结合其他资本为共享平台建设好相关基础设施,共同推进中国稳步实现中国梦,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