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马生采是一位从《东方红》故乡走出来的音乐工作者。他从小接受陕北民歌的耳濡目染,又在黄河两岸的文化交融中、在秦声晋韵的音乐熏陶中,造就了坚实的民族音乐基础。之后,他又步入西北艺术学院这所音乐殿堂(西安音乐学院前身)修业深造,使他的音乐灵性得以充分发挥,成就了他作为一位著名的戏曲音乐作曲家的基本素养。
上世纪50年代,陕、晋及西北各类剧团创作繁荣,佳作频出。马生采所在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及院属三个剧团也是新作不断。1953年,以《梁秋燕》为代表的一批眉户剧佳作问世;1956年,把碗碗腔皮影戏《金琬钗》改编后搬上戏曲研究院的大舞台;当时,剧院又从陕西东、中、西路请来多个剧种的优秀艺人加盟执教。于是剧种、剧目、艺人、音乐,借风扬帆,相得益彰。而风华正茂的马生采,充分表现了自己的音乐才能。经他谱曲的戏剧音乐和唱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在对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创新中,他是一个中流砥柱式的人物,以致在后来的不少戏曲史志中都记载了他的工作成就。
1953年,陕西省眉户团指派马生采和魏瑞祥等同志为眉户剧《罗汉钱》《志愿军未婚妻》等剧目作曲,为了解决传统乐队乐器单薄问题,他们采用了中西混合乐队演奏的方式,广受好评。1958年,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艺术家纷纷走向生活、走向民间。这一时期,马生采到华阴县收集整理老腔资料,原始手稿累积近一尺高。回院后,作为珍贵资料交组织保存。可惜在“文革”中,这些资料被当作“废品”卖掉。后来,他从一则报载消息得知:有人从南院门古旧书店买走了这些“废品”,有趣的是,这位人士还是他的旧相识。他便上门恳求能够看一眼当初自己的手稿,遗憾的是遭到对方拒绝,这成为马先生一个永远的心痛。据专家讲,这批资料是最早有关老腔的文字记录,现今人们看到的老腔唱段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上世纪70年代,马生采结束了被批斗的窘境,他和许多戏曲家一起被“解放”了。适逢全国大演革命样板戏,组织命他负责“样板戏”的创作移植,先秦腔,后眉户、碗碗腔。于是,他将自己全部的创作热情投入移植工作,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剧目,他都倾注了全部心血;这些堪称经典的剧目,至今有些院团还在排演;不少唱段,人们在“卡拉OK”中长唱不衰。
在马先生的创作史上,他还为一些影视、话剧、歌剧谱曲,他独特的音乐元素给观众带来长久的审美享受。新时期以来,在陕、晋乃至西北地区的戏曲音乐创作中,马生采指导青年作曲家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总之,在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方面,马生采是一个可入史册的作曲家。
马生采先生是个好人,他的好首先是德。他的第二好是才,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可以说,在地方戏的音乐改革中,马生采是元勋级前辈。这部著作,仅是他全部作品的一角。
马生采先生创作的戏曲音乐,是陕西戏曲音乐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感谢他桑榆暮景仍放彩霞,更盼老人家健康长寿,艺术生命长青。
赵季平
2016年春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