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艺术语言说与艺术品跨文化问题

一、艺术语言的构成与分类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远古的人类部落还是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艺术”的元素随处可见。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社会经历了多种文明形式和文化类型。在此期间,不同地域、国家、民族分化出了多种多样的承载文明的“语言—文字”系统。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language),就广义而言,是一整套的沟通以及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其符号通常称为文字,是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语言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语言。对于语言概念的探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也是语言学的中心课题。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人们对“语言”的定义多种多样。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几十种,下面举出几种:

①语言主要是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来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

②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的一个系统。

③一种人类用于进行现实观念交流的工具。

④人类共有的意义体系。

⑤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

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是表达相互反映的中介;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作用于文化时,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在各种关于“语言”的解读中,人类始终是语言的中心。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语言”是一个“大语言”概念。“大语言”不仅仅指我们日常所讲的话、所使用的文字,而是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生活当中的各种信息交流、信息承载方式。这种信息传递与交流方式具有非常多的类型。

人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世界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可以运用自身的所有器官达成与世界的信息交流。我们的呼吸系统同时也是发声器官,多种声音的组合、抽象形成了我们可以解读的意义群,从而形成了人类的“口语”。抽象成特殊的“符号”就形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口语—文字”归为“第一语言符号系统”。把人际间除了“口语—文字”之外的所有沟通信息的方式归类为“第二语言符号系统”。

“口语—文字承载系统”是人类社会主要的文明传承方式。只有人类会将各种“语言”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成“语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无穷的变化形式来表达人们对世界无穷意义的理解。人类在创造了“语言”后创造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可以在跨越时空的条件下进行传递,从而记载文明。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人”是指“社会人”。现实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他必然要和周围的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而“语言”是人们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方式。人类社会从洪荒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声音的分化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演化。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义到多义,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以“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试想在远古的一个原始部落,男子负责狩猎,女子负责采摘。某一天,男子没有打到猎物,回家后发现女子还没有回来。男子决定再去河边捕鱼。他在居住的洞穴的岩壁上用最简单的线条画了一条鱼。女子回到家,发现男子还没有回来,看到了岩壁上画的鱼,就去了河边。

这种用线条涂抹在某种承载物上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人类社会演进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在跨越时空的条件下传递信息的需要,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重要的、主要的工具与手段。

后来,这种用“绘画”“图画”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就逐渐被人们所使用。这种用线条涂抹、传递信息的方式在我国就形成了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语音相配合,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就形成了我们今天依然在使用的汉字。在西方,抽象出各种字母符号,就形成了以印欧语系为代表的西语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语言—文字承载系统”以外,人类社会交往本身的内在复杂性使人类社会衍生出另一类用来表述意义、承载情感的符号系统,作为人们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延伸。笔者将其归类为“第二语言符号承载系统”,例如表情、肢体语言等。

社会中的人们在现实交往、沟通联系、传递信息、承载意义的时候,除了运用第一符号系统,即“语言—文字系统”之外,还要同时使用“第二语言符号系统”。这就是人们需要通过丰富的表情、多义的声音(这里是指除了口语之外的“其他”人造声音)配合着微妙的肢体语言,表达着喜、怒、哀、乐等复杂情绪与微妙情感。

1.眼睛

人的眼睛会传达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神。眼神可以传递态度与情绪。中国古代成语有“暗送秋波”“含情脉脉”“眉目传情”“梨花带雨”“怒目圆睁”“冷眼旁观”“愁眉苦脸”“低眉顺眼”“目不转睛”“目中无人”等。这些都和我们日常观察相一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会传达有意义的、丰富的信息与内容。

2.表情

人们通过丰富的表情,表达着喜、怒、哀、乐等复杂情绪。人的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运动的结果。面部表情是个体情绪主动或非主动的表现形式,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非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之间表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的面部表情是非常丰富的,常见的有:高兴、吃惊、悲伤、愤怒、厌恶、恐惧六种。当然还有复合表情,如:惊喜(高兴+吃惊)、悲愤(悲伤+愤怒)、悲喜交加(悲伤+高兴)等。

3.声音

声音表达着情绪,承载着意义。在这里,我们探讨的“声音”是指除了人类日常口语之外的,人们有意识地发出的,或是创造出的声音。这种有意义的声音在艺术上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音乐。而音乐就是作用于人们听觉的,承载着审美意义的声乐与器乐。

①声乐——以人声演唱为表达形式,以气息作用于人的发声器官,包括声带、口腔、舌头、鼻腔、胸腔、颅腔、腹腔,发出的连续的、悦耳的、有节奏的声音。

②器乐——是指使用人造的乐器演奏的音乐。演奏的乐器包括打击乐器、弦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等。

这种声乐配合有意义的文字表达(歌词),辅以适当的器乐形式,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歌曲”——音乐艺术的表述形式之一。

4.肢体语言

人们身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就形成人们特有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也可称为“身体语言”。是人们通过头、颈、四肢、身体姿态、空间位置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态度的一种信息沟通方式。

用肢体表达情绪、感情、态度时,中国古代成语就有诸多肢体语言的形象化表述。如抓耳挠腮、上蹿下跳、掩耳盗铃、呆若木鸡、载歌载舞、磨刀霍霍、金鸡独立、叩掌击节、踏歌起舞、暴跳如雷、策马扬鞭、指手画脚、鼓瑟而歌等。

5.舞蹈

系统性的具有美学特征的肢体语言的艺术语言表述体系被称之为舞蹈。人们身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就形成人们特有的肢体语言。而人的肢体语言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与分化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具有美学意义的语言表述体系——舞蹈。所以,具有系统性表述功能、叙事功能,并具有节奏、韵律等美学特征的肢体语言被称为“舞蹈”。

6.美术

系统性的肢体语言的延伸,在某种承载物上的具有美学意义的“语言”表达被称为美术。美术表达与记载的是生活的“本真”。人们在表达思想、观念以及对世界的理解时就延伸出了“图像文化”。在具体的载体上记录图像与画面时,有部分的作品就会承载着较多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这种图像就被称之为美术。在肢体语言的延伸——人们描摹自然与生活的过程中,必然要融入艺术家所在民族文化语境的影响。艺术家对世界、自然、社会、生活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述形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所以,艺术一定来源于生活,但它高于生活。其形式要义是:形式的错构与意义的抽离。

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复”与“演进”,使人们总结出了许多生产、生活经验。这种经验逐渐形成一个民族国家人们的“固有传统”。一般来说,这种“传统”同时具有保守和开放两种矛盾形式。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常态”是对于这种历史惯性传统的“继承”和“解读”,“非常态”则是对这种传统的“否定”和“解构”。

安格尔作品

房龙认为,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艺术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承载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在200多年以前,有一个美学名词叫作“时代精神”。艺术作为一种“语言”,必然反映的是各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人类社会中,这种“艺术语言”的“价值”表现在许多方面,即必须有“美感”“价值感”,有“叙事性”“文化传承性”特征。历史上,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高峰,后来的人们都愿意无数次地“探索”“学习”与“再发现”这些艺术高峰中的文化美学要义。

各种各样的“信息”最终会以“形象”的方式被人们抽象、解读、理解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形式。因此,唯美的“语言”形象经常可以被受众所解读,并在各自的心中创造出“完美”的解读“印象”。艺术品的“形象”能深入受众的意识,以“艺术语言”的方式调节人们心理,兼具“制约冲动”与“激发情感”两种作用。“艺术语言”以某种“动情”(也可以称为“艺术共振”)的方式,使我们产生愉悦、鼓舞、悲伤等的情感,使我们从不安、紧张和挫折中解放出来或是慰藉心灵,体验出“同情感”等。人们对艺术品的“形象”的“艺术语言”的主观体验会生成“价值感”。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艺术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在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艺术叙事过程中,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存在着某种“共有”的特征。这种“共有特征”可能是某种结构、节奏、韵律、审美习惯、文化修养、意境、美感等,在中国艺术中也有相似的认识。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山水画论集《林泉高致》中提倡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就深刻阐明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诗词与书画同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明珠,两者形式各异,属于不同艺术门类,但在艺术内涵与外延上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书画的“境界”很大程度上也植根于诗词的“境界”。古往今来,传统文人都有“以画作诗”和“以诗作画”的传统。苏轼、杜甫、秦观等著名诗人,都曾以画作诗。而“以诗作画”,更为多见。齐白石就曾经“以诗作画”,宋朝皇家画院常以“诗句命题作画”的方式遴选画院画师,不少著名画家都画过前人的“诗意图”。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更为注重“诗、书、画、印”在画面上的统一、和谐与协调。将多种的具有美学体验的艺术形式,包括“诗词”“书法”“绘画语言”“印章”统一到某一个画面之中。这种画面就能够给人以“多重”的、“形而上”的“意境”式的美学体验。

综上所述,人类文化从“视觉”和“感受”的不同角度,可以分为文本文化和图像文化两大类。按照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观点——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更好地承载、传达、沟通信息的需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语言—文字—文本”(系统性文字的承载形式)这样一种符号系统。在史前时代的原始人类就开始制作图像,当“文化”以“图像”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时,具有美学意义的内容就会以“艺术品”的形式得以留存,“艺术”就成为各个时代审美超越的手段和路径。

所以,“艺术”是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的“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人类的“语言”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人类社会中,其特殊性表现在人们普遍可以得到“美”的感受。受众对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有强弱的区别,这种强弱的区别是判断艺术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主要标准。“艺术”是人类“语言”中的精华,也是人类“语言”中的最具价值与意义的部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所以“艺术”是人类文明传承中的主要手段。

艺术是艺术家伟大人格的象征。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艺术语言来“重现”世间万物。这种“重现”是一种基于艺术家审美实践的“重现”,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赋予“思想性”与“情感”的“重现”。所以“艺术品”是“理想美”的象征,闪耀着人类最伟大的思想与人性的光辉,展现了人类善良、勤劳与勇往直前等伟大精神,见证了人类对伟大真理的终极追寻。

艺术品欣赏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更是一种“形而上”的具有“审美价值”与“主观价值”的“体验”。因此,人们通过“艺术品欣赏”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与审美价值结构。艺术欣赏净化了受众的身心,将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镶嵌”在心灵的最深处。

二、艺术品的跨文化问题

1.艺术品与文化类型

“艺术品”首先是一种文化产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约翰·奥莫亨德罗指出,“文化人类学家询问人们生活的问题来自我们对‘文化’的定义。我假设通行的定义是: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习得的共有认识”和本能或天生的行为相比,指的是人们只有在某种社会环境中,通过从小学习“说话”“走路”“理解”“判断”而获得的“文化”意识、得到的社会“能力”。

人们通过社会互动来相互“学习”“传授”“模仿”与“校正”,从而共有了一种“文化”。“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指导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有时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规则”与“知识”,有时是我们无意识间模仿“周围”形成的“习惯”。我们观察与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结构就要从其所使用的语言(语系)着手,分析其宗教传承、自我意识与空间观念、衣着打扮、饮食习惯、时间意识、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与规范方式等。另外,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信仰与态度、思维过程与习惯方式等也是重要的参考。

艺术家创作会受到自己本民族文化习惯、历史传承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人们由于文化结构、文明传承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由母文化传承而来的一系列艺术表现形式,即“民族”的、“传统”的“艺术语言”表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不同的“语言—文字系统”也就“分化”出不同的“艺术语言系统”。所以,不同的艺术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有不同的美学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艺术乃至艺术的承载物 ——艺术品也存在着跨文化认同的问题。


2.艺术品的跨文化沟通与认同

跨文化沟通是指信息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成员。艺术品的跨文化沟通与认同存在于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之中,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这里指大文化区域),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生活、生产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髡残 仙源图

在这种社会文化类型差别的影响之下,当外来艺术品进入本地区的文化视野之后,就会产生艺术品的跨文化沟通与认同问题,并因此产生一系列文化影响与碰撞。这些“跨文化”的艺术品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时,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于不同文化类型社会中的人们就有“了解——认知——解读——认同/不认同”这样的问题。当某种艺术形式被跨文化“接受”(认同)时,这种“接受”又区分为“完全接受”和“不完全接受”。对于艺术接受方(艺术受众)来说,当完全“接受”时,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必然符合当时历史文化条件下人们的艺术需求。“不完全接受”时,一定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不完全符合当时人们的文化范式与审美需求。尤其是当宗教、文化源流、价值观、审美意趣等方面发生了较强的抵抗和摩擦时,会产生文化艺术上的“不认同”。有时,这种艺术上的不认同会导致激烈的文明冲突。

艺术品所承载的文明方式和文化语境一般是能够被本地域或相似文化类型的人们所接受、理解与解读,原因之一是与文化语境相近有关。艺术品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品的文化语境能否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地域中的人们所理解、所欣赏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艺术品所承载的“艺术语言”形式能否能被异域他乡的人们所认同与解读。其次,是艺术品的“审美意趣”及“美学特征”是否属于人类共有。总之,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及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能从不同方面影响到各种美学特征的“艺术语言”的认同和广布。

仇英 寻路图

唐寅 听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