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6—2017年,中国地震局党组明确指出,要坚决落实事业发展新理念,对标现代化,从全局高度统筹考虑和推进地震信息化建设,把地震信息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十三五”地震信息化规划提出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目标,促进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集约整合,增强业务应用的联动与协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地震业务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地震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
【发展现状】
经过“九五”至“十二五”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地震行业信息化得到长足进步,从最初提供单一的通信服务发展成为涵盖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的多层次体系结构的业务支撑平台。
(一)基础设施层
目前,整个地震行业基础设施已具备成规模的网络、存储、计算资源,服务于数据产生、流程管理、产品加工及信息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经过多年的网络扩容升级,地震行业专网由“十五”期间的国家、省级、台站3级单星形网络拓扑结构,演变成以北京国家地震台网中心为核心、广州国家地震速报备份中心为辅助、覆盖各省级中心的双星形网络拓扑结构。通信方式也由单一运营商服务升级为以中国电信为主、中国联通为辅的双链路方式。各省级中心核心网络设备均实现双机捆绑,通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地震行业共有物理服务器1557台,以双路服务器为主,存储总容量达5000TB。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地震行业内也逐渐开始利用云技术服务于各类业务系统。目前已经有11家单位建立了19套私有云平台。按服务层级划分,仅提供基础设施层(IaaS)服务的云平台有10套,可提供平台层(PaaS)及以上服务的云平台有9套,可提供软件层(SaaS)服务的云平台有3套。按服务对像划分,可向本单位其他部门提供服务的云平台有16套,向其他单位提供服务的云平台有5套。
(二)数据资源层
根据《地震数据分类与代码》(DB/T 11—2007)分类标准,可将地震数据分为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考察)数据、实验(试验)数据、专题数据、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和其他地震数据七大类。监测预报领域产出的数据以观测数据为主,测震、前兆等观测数据能够实现从采集、汇集到存储的全程自动化,数据集约度相对较高。震害防御领域产出的数据主要包括观测数据、探测数据、调查(考察)数据、实验(试验)数据和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其中,强震动观测数据信息化水平较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共记录了35487条加速度记录。通过开展活断层探测、小区划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应急救援领域的数据主要为防震减灾综合数据,其数据来源于地震、电力、能源、人口、环境等多个相关行业。
地震行业通过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服务,该平台由13个地震数据科学共享服务机构组成。截至2016年年底,该平台已经整合覆盖了100多个学科、达到数百TB的地震科学数据集,平台注册用户近8000人,年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年在线数据下载量近18TB,年离线数据服务量近60TB。
(三)业务应用层
地震业务应用涵盖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共享服务的整个流程,三大业务领域表现出不同的业务应用特点。监测预报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除少部分流程需要人工参与外,基本实现自动化处理,但学科之间业务交叉较少,跨部门数据的互通能力较弱,“业务烟囱”现象比较严重。震害防御全国性的业务应用相对较少,部分省局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系统,如广东省的强震动台网烈度速报信息服务平台、陕西省的地震小区划信息服务系统、云南省的昆明城市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等。应急救援应用主要包括应急指挥类和现场信息类两方面,主要特点为业务过程多而杂、功能模块存在较多重复。
(四)信息服务层
地震信息服务是地震系统服务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出口。三大业务领域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也有交叉。监测预报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地震速报信息、震源机制、破裂过程、余震分布及仪器烈度等信息,根据不同需求,为政府决策、行业应用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特别是自2013年4月1日起开始正式启用自动地震速报系统,2分钟即可完成国内地震的自动速报,并通过手机App、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震害防御方面,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通过制订全国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宣传教育规划、策划和实施全国性重大宣传活动等方式,为公众提供震害防御相关知识;各省局通过开展活断层探测、小区划和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以报告的形式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应急救援方面,在有影响的地震发生2小时左右,陆续产出地震应急处置信息服务产品,为政府进行应急处置、紧急救援、震后重建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同时能够依托微博、微信、客户端和网站等平台向受影响人群定向、精准地推送震情信息。
【重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为加强全局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管理,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发文成立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局长、党组书记郑国光同志担任组长,副局长牛之俊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局机关司室、国家级地震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全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监测预报司,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省级地震局和直属单位相继成立了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确保信息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正式印发《“十三五”地震信息化规划》
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正式印发《“十三五”地震信息化规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智慧地震”发展战略,坚持防震减灾信息化“支撑需求、引领发展、创新服务、推动变革”,加强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进一步落实开放、合作、共享机制,落实“互联网+”和大数据行动计划,打破数据壁垒、联通信息“孤岛”、消除业务“烟囱”,以信息化推动防震减灾现代化,以信息化推动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实施防震减灾供给侧改革,以优质服务满足各级政府、行业内外和社会公众对地震信息知识的需求。《“十三五”地震信息化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防震减灾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初步实现防震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数据资源化、业务云端化、服务智能化”总体目标,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事业发展基础能力,显著提升防震减灾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启动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
2017年上半年,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采用专业咨询公司和系统内青年团队联合工作模式,编写了《地震业务信息化战略问题若干思考》,开展调研访谈,对内摸清家底和业务需求,对外把握最新发展方向和技术;初步提出信息化是未来地震局的核心生产力,通过构建国家地震数据中心,对各类数据进行集中与治理,加强云化服务化的能力建设,按照“先核心、后边缘”的优先策略和“厚平台、轻应用”的现代理念,加速改变现有“烟囱式”的业务应用模式,解决信息化顶层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顶层设计,完成地震信息化顶层设计报告。
【发展目标】
(一)标准先行,数据驱动
制定地震信息化标准体系,系统性地推进地震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构建全国统一的地震大数据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形成特有的发展资源。
(二)集约整合,流程再造
通过构建地震云,完成基础设施资源的综合集约整合,大幅提升业务运行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益,推动地震信息化更快、更好地实现。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对业务过程进行优化,充分提高业务效能,加强环节管控能力,实现业务流可控。
(三)提质增效,强化服务
制定行业统一的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深化地震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积极探索信息服务新模式,明确服务对象及目标、丰富服务产品与形式、拓展服务途径与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提供地震信息服务,全面提升地震信息快速发布能力和覆盖范围。
(四)智慧地震,融合发展
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泛亚地震台网工程等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水平。开展信息化关键技术前期预研,启动“智慧地震”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