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2.0(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再版作者序

还是《区块链2.0》

转眼间,《区块链2.0》出版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按照“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也就是在人间已近千年了。

在过去的三年中,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有了不少创新和发展,比如各种公链和五花八门的 DApp,同时区块链圈发生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事,甚至这个领域的社群玩法都是与众不同的,比如2018年春节期间的“三点钟”社群以及后面的“499区块链小姐姐”群。所以《区块链2.0》也确实到了可以改版的时候了。

关于书名,笔者和侠少编辑讨论过是否改成《区块链 3.0》或者《区块链2.1》。不过事实上,因为真实的区块链应用依然不算多,而鼓吹“区块链3.0”的不少项目其实也都并没有达到能够大规模应用的阶段,现有的各种区块链开源平台在系统性能、吞吐量、模块标准化和规范化、对应用的灵活支持、监管和法律认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都需要改善,最后决定还是维持原名吧。

从2016年开始,特别是到了2017年的下半年,“区块链”这个词成为最时髦的技术词,也确实出现了《区块链2.0》(第1版)中提到的状况,中关村创业咖啡馆中的小伙伴们集体向右转,都说“我也是做区块链的”,无数人突然间成为区块链“专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海量的项目中,有一类只是扣了“区块链”的帽子,和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没有任何关系;还有一类项目虽然用到了区块链技术,而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并不是项目的“刚需”,属于“为作新词强说链”。

当然,好的项目也不少,我们在中国、美国硅谷和新加坡都接触到了一些很优秀的区块链团队,也参与了不少项目。有意思的是,3年前在《区块链2.0》这本书中对于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的预测,基本上还是正确的。

任何的新兴市场都是鱼龙混杂的,早期的互联网、Web 2.0 和移动互联网领域都是这么过来的。只不过这一次的新技术和钱离得比较近,让很多普通投资人对于各种新晋的区块链科技公司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也确实有很多人在这次的区块链大潮中完成了人生的“小目标”。

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20多年的光辉好景已经到了夕阳期,科技的进步将我们带入物物互联的新世界,而这个全新的智能世界,将由数据和算法驱动。金融科技是商业社会变革的基础力量,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思想从理论体系上看已逐渐成熟,接下来就是在商业场景中的应用了。

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创新的技术,不过这项技术能够做的应用是有限的。要把区块链技术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是需要把它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的。如同读者在本书的案例中会读到的,区块链技术确实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不过它很可能只是在系统底层的某一个地方,终端用户并不一定能够或者需要感受到区块链的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里,笔者在区块链的征途上结识了很多兄弟和好朋友:和Ramble同学一起在硅谷成立了NABA(北美区块链协会);和张宇焱同学在全球区块链供应链大会上成立了S League和S Labs(供应链区块链联盟);深度参与了刘韧同学在新加坡成立的BCF(新加坡区块链技术协会);和Roy Li一起在新加坡成立了Brink Asset(边缘资本);和林细荣、曾剑伟、李斌同学一起成立了基于iTechClub(互联网技术精英俱乐部)的iTechBlack孵化器以及ITB Capital;与赵页洲同学一起成立了BDB基金会;与Leo一起成立了SCF基金会;与“锌财经”的潘越飞、李晓波和PA Capital的papa同学一起在杭州成立了ChainClub(区块链俱乐部)。

这次《区块链2.0》的改版,接受了很多人的意见,改动的篇幅超过50%,希望能得到读者的继续支持。从这本书的序就可以看到,很多好朋友都为笔者提供了在区块链领域非常棒的想法和建议。按照侠少的说法,这本书的重磅序言都是压力和动力啊。

感谢带笔者走入区块链之门的刘智聪同学,感谢帮忙校稿的“锌财经”的冯启明同学,感谢王斗同学和区块链女侠的奇思妙想,感谢素素和Grace同学提出的建议,感谢王洁、汉凝、晓青和李想同学帮忙整理素材。而笔者在这一路上还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启发,在此就不一一点名向大家致谢了。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谭磊(Raymond),“依然是技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