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书屋Music book
外刊介绍
《BBC音乐》 BBCMusic
2017年3月号
●杂志专访人物是假声男高音歌唱家叶斯廷·戴维斯(Iestyn Davies),他直到进了高校才确定了自己的演唱方向,并从大一辈的英国同行鲍曼(James Bowman)那儿获取了许多经验。近日,他在Hyperion公司录完了巴赫的三首康塔塔。有意思的是,《留声机》杂志同样选择了一位歌唱家作为人物专题,那就是《留声机》的年度青年艺术家、男中音歌唱家本杰明·阿佩尔(Benjamin Appl),他刚刚在索尼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故乡》(Heimat),以各式艺术歌曲为主。
●罗马尼亚钢琴家迪蒂·李帕蒂三十三岁时就辞世了。李帕蒂最让人惊诧的录音杰作基本上是在录音师里格那儿完成的,可一般人不怎么知道,那些演奏杰作的录制过程竟是那样的筋疲力竭。关于其演奏特质,里格如此总结:“第一,他是与我合作过的发音最‘干净’的钢琴家;第二,相当有趣,他几乎无法向一位学生去演示如何错误地分句,哪怕模仿一下差劲的口味都做不到。”当代钢琴家查尔斯·欧文(Charles Owen)对李帕蒂的评价是:“他的肖邦以不可想象的‘现代感音响’击中了我,但我所言的这种现代感,实际上正是高度的纯粹。具体说来,是最小程度的自由速度、思虑审慎后抵达的半透明与光滑,以及双手间永不可能出现的失调。”这些,兴许就是关于一位完美主义钢琴家的真相。
●被《BBC音乐》杂志评为月度最佳录音的,是德国小提琴家齐默尔曼在BIS公司新发行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标题为“从黑暗到希望”。与他的德国同胞泰兹拉夫类似的一点,是齐默尔曼始终回避了浓烈的揉弦与对自由速度的过度运用,这与该作品最初的题献者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酣畅拉法无疑是迥异的。在《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开场的“夜曲”段落里,齐默尔曼采纳了一种相对更快的流动速率,比奥伊斯特拉赫版(穆拉文斯基指挥)快了两分来钟。他的这种诠释之所以在今天略显突兀,多少是由于悖反于我们习惯中对该乐章的静谧印象。在几处情绪的高潮段,齐默尔曼的演奏皆放手让些许不安和躁动的“气泡”一一涌现。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7年3月号
●罗斯特罗波维奇出生于现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2007年在莫斯科辞世。作为二十世纪演奏世界里挑战大提琴曲目库的“第一尖兵”,2017年唱片市场如期迎来了他两个吸引人的纪念大盒子——第一个是环球公司,第二个则是华纳提供的罗氏晚期录音。据说在1910年前后,卡萨尔斯列出过一次他自己的标准曲目单,其中仅包含了七首大提琴与乐队作品,而罗氏在大提琴新作方面,一生就首演了近一百二十部之多,其能量之充沛让人咂舌。罗氏的演奏技巧并非是丝缕毕现的完美,但强于戏剧化的激情与真挚的表现力,德国大提琴家盖尔哈特(Alban Gerhardt)甚至还以他的名字发行了一张新碟“老罗安可”(Hyperion公司)。此外,他与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与米亚斯科夫斯基三人的友谊也是乐坛佳话。从那样的苏联铁幕时代走出,罗氏愈加重视博爱与人道的价值,这亦是他后半生的致力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罗斯特罗波维奇不仅改变了一件乐器,还改变了世界。
●2017年初还有另两件历史录音方面的盛事。首先是Marston厂牌在年初发行了英年早逝的钢琴家卡佩尔(William Kapell,1922-1953)三枚一盒的套装录音。三十多岁就离世的卡佩尔,二十多岁起就在RCA Victor录音,质量上乘但数量有限。卡佩尔的一些广播与音乐会实况录音也被逐步挖掘了出来,比如此套装中理查·施特劳斯的《滑稽曲》(Burleske)足能反映卡佩尔指下高度的专注、清晰与稳健,而他的巅峰状态则是1951年在康涅狄格学院的音乐会实况。第二件盛事,是法国女钢琴家勒夫布蕾(Yvonne Lefebure)的二十四张套装在Solstice厂牌发行,收录了1969年与1975年两版的拉威尔《库普兰之墓》,方便我们对比,而舒伯特D.958单刀直入的奏法、D.960让人回想起施纳贝尔的末乐章,以及福雷《夜曲》中深沉的想象力,都是爱乐者无比宝贵的品鉴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