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明代中期名相重臣、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弘治时侍皇太子讲读。正德七年(1512)任首辅,主持朝政,关注民生,改革弊政,反腐肃贪,为明王朝创造了短期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为“嘉靖新政”开创者,史称“救时宰相”。
首辅是明朝首席大学士的习称,主持内阁政权,相当于宰相之职。明朝皇帝直接统驭六部,又选翰林院学士、讲官、编修、检讨等官在内廷办事当值定制、拟旨、批示等类文书,参与机务办理国事。首辅兼管六部尚书,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人。“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明史·职官志》卷72)
杨廷和历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两朝在内阁十八年,任首辅十三年。辅佐正德皇帝时,稳定政治局面,清除刘瑾、江彬等宦官宠臣集团。武宗死后无继承人,杨廷和有才干,有能力,总揽朝政三十七天,清正廉洁,虽手握大权,未谋一己私利。他不与太监、权奸合污,是一位正直的儒生官僚,敢于公开承认“盗贼”是“饥寒所逼,啸聚为非”。他情系故里,造福乡梓:建立义田,赡养贫苦族人;兴水利,建学士堰,遗泽至今;捐资维修宝光寺,至今有其塑像。武宗驾崩,杨廷和定策迎取武宗堂弟朱厚熜继位,稳定了大局,避免了战祸。他以“大礼议”之争,反对嘉靖皇帝尊崇生父为皇帝,混淆世系,廷争不屈。主政之时,政绩显著。明代著名学者李贽评杨廷和曰:“公之议大礼也,可以许其忠,而未敢以许其妙”。(明·李贽《续藏书》卷12)
杨廷和之子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明代四川唯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著述达百余种,创作有《廿一史弹词》,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在卷首增其《临江仙》为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杨廷和是明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这位乡贤值得我们景仰。杨廷和、杨升庵父子各有千秋。杨廷和在政治方面有建树,杨升庵在学术上有成就。新都桂湖是杨氏父子故居,为中国五大桂花观赏胜地和八大荷花观赏胜地之一,保存有隋唐与明清风格的古典园林。杨氏父子曾在花园“沿湖遍种桂树”,湖中种植荷花,亭榭题咏诗文。
尽管我届耄耋之年,不忍这位对历史作出贡献的先贤湮没,虽体力不支,困难不小,二〇〇四年奋力写成此书。现在有关部门支持正式出版,吾子张德全对初稿进行了改写,增加了许多内容,使本书更加完善。个人才力有限,缺失之处在所难免,敬祈读者不吝赐教。
张祖涌于香城新都一中五马砚斋
二〇一四年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