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笠翁对韵》是一部教人对仗和用韵的书,相传为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因作者别号为笠翁,故名“笠翁对韵”。这本书和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齐名,都是学习汉语诗词格律技巧的极佳启蒙读物。
李渔,初名仙侣,字谪凡,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死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祖籍浙江兰溪,但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江苏如皋,直到十九岁父亲去世后,才回到家乡兰溪。李渔年轻时也曾参加科举应试,后来清兵南侵,就绝意仕途,过了一段隐逸山林的生活。入清后,为生活所迫,他移居杭州,后又搬至金陵,卖文为生。晚年再回到杭州,在贫困中去世。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小说作家。他一生著述甚多,除《笠翁对韵》外,还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李笠翁曲话》《李笠翁一家言》等。
《笠翁对韵》以“平水韵”平声三十韵为目编写而成。“平水韵”本自《广韵》的206韵,刘渊、王文郁等人先将其合为107韵,又减为106韵,沿用下来,成为后人科举考试用的官韵。因为刘、王二人都是平水人,故称“平水韵”。“平水韵”包括上平、下平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古人选取每个韵部的第一个字作为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便于称谓,如一东、二冬等。在平声三十韵里,有的是宽韵,字数比较多,比如上平的一东、四支、七虞、十一真,下平的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等;有的是窄韵,包含字数比较少,比如上平的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下平的九青、十蒸、十三覃、十四盐等;还有的韵字数更少,谓之险韵,如上平的三江、九佳,下平的三肴、十五咸等。所以《笠翁对韵》每个韵部的段落有二至四段不等,就是因为韵部有的是宽韵,字多,有的是窄韵、险韵,字少。如果按照《声律启蒙》的做法,每一个韵部都是三段,那么就不免宽韵里的不少常用字未被编入,窄韵、险韵里的生僻字又不得不编入进来。如此则《笠翁对韵》的做法就更为科学。当然,与《声律启蒙》相比,《笠翁对韵》也存在较多出韵、错韵的现象。
《笠翁对韵》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各卷有十五韵部。上卷包括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包括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这三十韵部的字是古代写诗的人必须熟悉的,因为古代格律诗一般押平声韵,且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用错了就算出韵、错韵。记熟《笠翁对韵》每个平声韵部里的韵脚字,作诗才可以信手拈来而不致出错。如《笠翁对韵》上平“一东”其一的内容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朦朦。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里的韵脚字依次是“风”“空”“穹”“朦”“中”“红”“东”“翁”,都属于平水韵上平“一东”韵部的字。熟读这一段,就能记住这八个“一东”韵部的韵脚字了。与《声律启蒙》相比,《笠翁对韵》所用到的韵脚字更多一些,其中上平一东、四支、五微、六鱼、八齐、九佳、十一真、十二文,下平一先、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十一尤、十二侵、十五咸等所用的韵脚字皆比《声律启蒙》多。
《笠翁对韵》的对仗句式有长有短,包括单字对、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十一字对,句式灵活,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还是以上平“一东”为例,其中“天对地”“雨对风”是单字对,“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日下对天中”都是双字对,“雷隐隐,雾朦朦”是三字对,“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是五字对,“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是七字对,“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是十一字对。《笠翁对韵》每一段的内容皆按同样的句式顺序排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便于学习和记诵。难怪《笠翁对韵》能与《声律启蒙》《训蒙骈句》一起并称“吟诗作对三基”,是最经典的诗词启蒙教材之一。
古代的诗文讲究化用典故,《笠翁对韵》的用典亦极为丰富,其对仗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花鸟虫鱼、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寓言神话、历史人物、经史子集、器皿建筑、言语行为、情绪情态等,无不囊括其中。且其意义常常褒贬相对、虚实相应,含义隽永。其中又不乏关乎是与非、正与邪、忠与奸、美与丑之辨的微言大义,这些正是传统国学里最为重视的内容。比如下卷“十三覃”其一中的“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萧王”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卢相”指唐代宰相卢杞,二人一贤王一佞臣,作者以二人的职位“王”“相”相对;“待士”“欺君”两个动词结构,一是待下,一是奉上,一诚一欺,完全相反;“心惟赤”“面独蓝”,一从内心的角度表现萧王的赤诚,与“待士”相应,一从面貌上揭示卢杞的丑态,与“欺君”相应,其中心词为表颜色的“赤”“蓝”,对得十分巧妙。有了《笠翁对韵》这样经典的对联学习范本,后人学习对联与诗歌的创作方法、积累传统文化知识等,都能有据可循、受益无穷。故而在琅环阁藏本的序言里,刊刻者米东居士对此书评价极高,“捧而读之,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其选言宏富,则曹子建八斗才也;其错采鲜明,则江文通五色笔也。班香宋艳,悉入薰陶;水佩风裳,都归裁剪。或正对,或反对,工力悉敌;或就对,或借对,虚实兼到。揆之诗苑类格、上官仪六对之法,无不吻合。洵初学之津梁,而骚坛之嚆矢也”。
米东居士在琅环阁藏本《笠翁对韵》的序言中提到,此书始刊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琅环阁藏本则刊刻于光绪十八年(1892)。现在看来,在诸版本中,后者是目前较为精良的版本。故而本书以清光绪十八年(1892)琅环阁藏本为底本,参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所出《李渔全集》第十八卷。同时,本书还参考了最近几年出版的一些版本,包括李鸣注《笠翁对韵》(中华书局2014年版),刘青文主编“国学诵·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笠翁对韵》(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尹文胜编注《笠翁对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版)等。
今本各版之间存在较多异文,本书在校勘的基础上,从用典、语义、平仄、语法、修辞等角度作出简单的分析,选取更为合理的说法。例如上卷“十五删”其一有“林对坞,岭对湾”,“湾”今本多作“峦”,琅环阁藏本作“湾”。“峦”属于“十四寒”韵,而“湾”属于“十五删”,此处以用“湾”为宜。凡此种种,本书都会作简单的核校,从而作出取舍。一些用字用词,现代已经习惯了的,就从俗不从古。比如“买山赀”和“买山资”,琅环阁藏本作“赀”,今本皆作“资”,二者已经通用很久,故本书亦从“资”。
琅环阁藏本原有简短的注释,问题较多,且用古文写成,不便于今日的读者理解。故而本书去掉了旧注,对《笠翁对韵》进行了新的注释和翻译。注释包括解释词义、解说典故、说明平仄、分析语法四个方面,对于一些生僻难认或今人容易读错的字还配有注音。
本书对字词的释义大多采用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和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中的解释,同时也会结合语言的历史和语境、语用等因素,以及诗文本身的修辞特色来进行解释。
《笠翁对韵》中的典故和来历,如果不详细说明,普通读者可能无法欣赏到语句之内所蕴含的深刻意境和悠远旨意,自然也就无法了解古代对联对仗的特殊美感和思想性之所在。对于这些典故的解释,现今的注本也都详略有差,解说上也多有抵牾。本书在释义和解说时尽量考证出处,核实原文,一一甄别,查漏纠谬。本书一般都会对典故出处进行引用,并在引文之后作概括说明或简单解释。对于作者用典时的讹误,本书也会有简短的说明,比如下卷“一先”其一“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奷倒着杏花天”。下联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任诞》,说的是山简的故事,而作者张冠李戴,安到了山涛身上。大约“山简”和“郭泰”在平仄上失对,故而改作“山涛”。类似这样的情况,本书都会作出说明,以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
古代诗文的对仗非常讲究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和谐,富于韵律之美。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平、上、去、入就是古代的四声。但古之四声非今之四声,古代的平仄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平仄。一些今天读作平声的字,古代可能读作仄声;反之亦然。因此,本书对声调上与今天平仄不同的字进行了标注,主要是依据《广韵》的反切予以说明;凡是平仄上失对、失替之处,本书也都一一指出,并附有简单的说明。如此皆有助于读者了解古代的平仄情况和对联的格律要求。
古人在诗文对仗上也要求上下联的结构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主谓结构和主谓结构相对等等。《笠翁对韵》的对联绝大多数都是对仗工整的。本书在考虑古人的文法特点、对联的艺术性质和修辞特色的同时,用现代比较简洁、科学的方法分析了对联的语法结构。既不苛求古人,也不放过那些明显存在舛误的地方。凡书中对仗明显不工稳之处,本书会一一加以解析。因为本书不以深入研究为目的,故而在语法术语的使用、分析语言的表述上,尽量追求明白浅易,不作过分复杂的专业解说。比如分析合成词的结构时,不采用“语素”这一概念,仍用名词、动词这类较为通俗的术语;一些句子由复句构成,层次复杂,本书亦多拆分为几个小结构观察其对仗情况。从我们对《笠翁对韵》的语法分析结果来看,古人对语法的了解虽然不如现代的研究者那么系统和准确,但是他们在对仗上却充分体现出敏锐的语感。对古代的对联进行语法分析,有诸多困难,本书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其中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考量,成功与否,有待读者评判。
本书的翻译以直译为主。少量句子因为韵文在表达上的特殊性,或者是修辞、用典的原因,若用直译会显得晦涩难懂或语义不顺,则采用意译的方法。因为本书所翻译的对象是韵文,故而译文也在追求语义显豁的同时,尽量做到句式齐整,以体现本书的特色。
《笠翁对韵》诞生于清代,当时所采用的汉字还是繁体字;方今出于推广和普及古籍的需要,采用了简化字版本。因为部分简化字涉及多个来源,就需要作出一些必要的解释。比如今天的“干”对应古代的“干”(干戈)、“幹”(幹枝)、“乾”(乾湿)等多个字形,其意义、用法、语音皆有差别,也关系到读者对于对联在语义、语音方面的理解。因此本书凡遇到类似的情况,亦会作出简单的解释。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华书局胡香玉老师的帮助,她对本书的每个条目都进行了仔细审阅和校订,在此衷心感谢她所付出的心血。同时也非常感谢家人、朋友的关爱和包容,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书不可能这么顺利地完成。本书完成时正值恩师蒋绍愚先生八十大寿,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谨以此书表达对恩师诚挚的感谢和祝福之情。
因为才力有限,时间仓促,本书肯定还存在不少疏漏,敬请各位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郭浩瑜
2019年3月18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