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实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基础篇

第一章 绪论

课程内容:1.立体裁剪概述。

2.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上课时数:4课时

教学提示:1.正确了解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不同。

2.学习了解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1.掌握立体裁剪的概念。

2.掌握立体裁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了解立体裁剪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为主,配合实物、图片及多媒体网上资讯。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相对复杂的服装款式造型。

2.初步认知立体裁剪。

第一节 立体裁剪概述

一、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简称:立裁),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Cauge),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Dyapiag),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我国称为服装立体结构设计,是设计和制作服装纸样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操作过程:先将面料或纸张覆盖于人体模型或真实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操作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按服装结构线的外轮廓将面料或纸张进行修剪,最后将清剪后的面料或纸张展平放在纸上修正,制成正式的服装纸样。

立体裁剪的过程既是按服装设计稿的要求进行具体纸样制作的技术过程,也是包含从美学观点重新审视、构思服装结构的再设计过程。立体裁剪其实也是寻求“人”、“衣”和谐、平衡的一种直观性剪裁方法,目前我国各大服装院校教学均已采用。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和发展

服装立体裁剪作为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之一,是伴随着人类衣着文明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尽管在东西方服饰文明发展史上立体裁剪的发展轨迹不同,但在东西方服饰文明充分融合、演化的今天,立体裁剪已成为人类共有的服装构成方法,并将随着人类服饰文明的深入发展,推陈出新,形成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1.立体裁剪的历史

在漫长的原始人类发展阶段,原始人将兽皮、树皮、树叶等简单地加以整理,在人体上比划求得大致的合体效果后加以切割,并用兽筋、皮条、贝壳、树藤等材料进行固定,形成最古老的服装。在人类还不懂得几何图形的绘制与计算时,原始的立体裁剪便产生和应用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平面裁剪产生了,原始的立体裁剪逐渐丧失了应用价值。

公元15世纪前后,东西方由于长期以来在哲学、美学、文化上的差异,服饰文化也有较大的不同。根据苏格拉底等人“美善合一”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古罗马的服饰开始讲究比例、匀称、平衡和和谐等整体效果。中世纪,基督教强调人性的解放,直接影响了在美学上确立以人为主体、宇宙空间为客体的对立关系的立体空间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欧洲人在服装的造型上视服装为自我躯体对空间的占据,在服装上表现为三维立体造型的认识。从15世纪哥特时期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的立体型服装的产生,至18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确立,强调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立体型服装就此兴起。历经兴衰直至今日,虽然服装整体风格不再过分强调这种形体的夸张,但礼服仍然承袭着这种造型设计的思想。这种立体造型服装的产生促进了立体裁剪技术的发展,而现代立体裁剪便是中世纪开始的立体裁剪技术的聚积和发展。

在东方,由于受儒教、道家“禁欲律行”哲学思想的支配,服饰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含蓄。由于东方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在艺术表达上追求意象,因而在服装造型上表现为一种

抽象的空间形式,象征性地表达了人与空间的协调统一关系。自中国周朝的章服至近代的旗袍、长衫以及日本的和服等,基本上都是以平面结构的衣片构成平面形态的服装,以适应立体型态的人体,达到三维空间的效果,因而在服装构成上偏向于平面裁剪技术,但不排斥在构成中两者的交替使用。时至今日,世界服饰文化通过碰撞、互补、交融,得到迅速的发展,西洋服装代表了近代服装科技发展的方向,并已成为全球日常服装的流行主体,至此,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样成为世界范围的服装构成技术。

2.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服装产业中的应用

立体裁剪在西方服装设计、生产历史中沿用已久,并和平面裁剪交替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在中国服装历史上并没有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现今服装产业刚刚兴起的国家,发展立体裁剪的理论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我国的服装专业教学中,已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材料运用能力”的潜能开发,通过对设计、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种技能,从而帮助学生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地表达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选择都可以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让他们逐步建立“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

三、立体裁剪的特点

立体裁剪不受平面计算公式、经验数据的限制,而是按设计的需要在人体模型上直接进行裁剪和创作,既可以直接感知成衣的穿着形态、特征及松量等,也是公认的最简便、最直接的观察、体验人体体型与服装构成关系的裁剪方法。其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服装与人体的完美结合,是面料与造型的完美结合。立体裁剪是直接对面料进行操作的,在面料性能、质感以及多样化、创造性的造型表达方面都更具有优势。上述这些特点令立体裁剪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四、立体裁剪的适用范围

立体裁剪在造型方面可操作性较强,因此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大型展销会的会场布置等。其夸张、个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目前,一些企业、公司及设计师把立体裁剪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元素,大量地运用于服装设计上。立体裁剪适合的服装应具备以下特点:

(1)服装造型为不规则皱褶、垂褶、波浪等形式,极富立体感,无法或很难将造型展开为平面图形。

(2)服装使用轻薄、柔软、固定性能差,但悬垂效果良好的材料,在裁制、剪切时具体部位不加固定难以操作。

(3)服装的整体或局部需在缝制前就显示出立体效果,以便修正和斟酌造型效果。

第二节 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区别

一、二者概念的区别

1.平面裁剪

平面裁剪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及经验数据,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结构图,然后制成样板(或直接将面料裁成衣片)再制成服装的一种裁剪方法。

平面裁剪,特点是可以直接在纸或面料上画图,操作简便,裁剪公式易于掌握,裁剪过程可以一步到位。缺点是以衣为本,公式覆盖面较窄,经验数据较多。因此,适用于款式变化较小、较为定型的服装款式,如男衬衫、裤子、男式西服、风衣等。

2.立体裁剪

立休裁剪是将服装的款式设计与造型工艺相结合,把坯布披覆在人体模型上,按照预先构思好的服装款式边造型边裁剪,然后按布样制成样板直接裁剪再制成服装的一种裁剪方法,有“软雕塑”之美称,起源于13世纪的欧洲,并被沿用至今。

立体裁剪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服装款式造型的需要直接决定取舍。它既可以模仿设计效果图,又可以进行二次创作,无须公式计算,方法直接、操作简便。缺点是裁剪易受到条件的限制(如人体模型、面料),还因需用面料做坯样而使成本增高。因此,常应用于高档服装、款式变化较大的时装及礼服类的服装。

二、二者各自的优势

1.平面裁剪

(1)理论性:平面裁剪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

(2)稳定性: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较可靠的操作性。

(3)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如西装、夹克、衬衫及职业装等)而言,平面裁剪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

(4)易掌握:平面结构在松量的控制上有据可依,如1/4B+5,5即为松量,便于初学者掌握与运用。

2.立体裁剪

(1)直观性:立体裁剪是一种模拟人体穿着状态的裁剪方法,可以直接感知成衣的穿着形态、特征及松量等,是公认的最简便、最直接的观察人体体型与服装构成关系的裁剪方法,是平面裁剪无法比拟的。

(2)实用性:立体裁剪不仅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服装,也适用于款式多变的时装、西式服装以及中式服装。立体裁剪不受平面计算公式的限制,而是按设计的需要在人体模型上直接进行裁剪创作,更适用于个性化的品牌时装设计。

(3)适应性:立体裁剪技术不仅适合专业设计和技术人员掌握,也非常适合初学者掌握。只要能够掌握立体裁剪的操作技法和基本要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就能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设计与创作。

(4)灵活性:在立体裁剪操作过程中,可以边设计、边裁剪、边改进,随时观察效果、随时纠正问题。这样就能解决平面裁剪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造型问题。如在礼服设计和时装制作中,出现不对称、多皱褶及不同面料组合的复杂造型,如果采用平面裁剪法是难以实现的,而用立体裁剪法则可以方便地塑造出来。

(5)正确性:平面裁剪是经验性的裁剪方法,设计与创作往往受设计者的经验及想象空间的局限,不易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立体裁剪则与人体紧密接触,可以提高正确性与成功率。

三、二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区别

1.平面裁剪

平面裁剪首先要测量人体主要部位的尺寸,如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或依据国家或企业的标准号型)→依据规格尺寸利用计算公式进行结构制图与结构变化,表现出各部位的比例和缝、褶、省、口袋的位置→加放缝份与对位标记→最后得出服装样板。

2.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首先根据款式整理与初裁面料→经立体造型获取款式初型→将衣片取下、铺开、绘制纸样后并按初型假缝、试穿→整理并修改布样→将布样拓印于纸样上比较并调整→加放缝份与对位标记→最后得出服装样板。

四、二者常用的融合方法

1.平面→立体→平面

首先以胸围、背长等基本尺寸为依据,用平面裁剪的方法进行款式裁剪,并在关键部位(如肩宽、领口、袖窿等处)适当多留一些缝份,裁剪后进行假缝、试穿;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观察效果,整理形状,调整尺寸,并作好标记;然后将立体检验的样衣

展开成平面,按新的标记进一步修改裁片,最后确定样板型。

2.立体→平面→立体

首先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进行全方位造型,由于人体腋下等双曲面部位的轮廓不易准确画出,需要将初步造型后的布样展开成平面,并对其做进一步修正(如各部位曲线的圆顺、相关结构线的吻合、拓印成样板等环节),形成所需要的样板,最后还需假缝试穿,调整样板直至最终确定。

3.平面与立体兼而有之

对于没有把握的部位可采用立体裁剪法造型,而有把握的部位则可采用平面裁剪。

无论是平面裁剪还是立体裁剪,都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不断探索的结晶,都是以人体为依据来获得款式的最佳样板。对于这两种方法各具特点、各有所长,我们不能简单地评论其优劣。在实际使用中采用哪种方法为最佳,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讲,要看哪种方法最方便实用、最有效率以及能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就采用哪种方法。也可以将两种裁剪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能使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是新世纪服装专业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服装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单元小结

通过对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区别以及立体裁剪的历史和发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立体裁剪技术的重要性及立体裁剪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立体裁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思考题

1.简述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

2.服装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有什么区别?

3.简述服装立体裁剪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