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际交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说话不揭短,否则只会招人厌恶

俗话说,当着“矮子”别说“短话”。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弱点,这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的不堪回首的经历。我们切勿拿对方的缺陷来开玩笑,因为,对任何人来说,被击中痛处都会引起不快。

其实,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就是常说的“短处”,连帝王将相也不例外。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红巾军,被官家称作“红巾贼”。所以,朱元璋对“贼”字和与“贼”同音的“则”字最敏感,也最忌讳。一次,大臣赵伯宁的一篇文章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话。这本来是吹捧朱元璋的谄词,无非说他可做后世的楷模。不料,朱元璋因对“则”字过敏,见到“则”字,便以为别人在骂他为“贼”,因此竟把此人杀掉了。当然,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过于极端,但是它所留下的教训是深远的。

总公司的市场经理郭云初次来办事处指导工作,中午请部门同事一起吃饭,席间谈起了刚刚离职的副总唐素。入职不久的小兰说唐素的脾气不好,很难相处。郭云说,是不是她的工作压力太大导致了心情不好。小兰说,三十多岁的女人既没结婚也没男朋友,剩女都是这样心理变态。

闻听此言,刚才还争相发言的人立刻都闭上了嘴巴。因为,除了小兰,那些在座的老职员都知道:这位市场部的经理郭云也是剩女一个!

事后,小兰为自己当时的一番话后悔不已,但自己在郭云心目中的形象也难以挽回了。

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都极为敏感,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在交谈中不了解、不尊重对方,有意或无意触动了一些缺憾、隐私、伤疤之类,轻则会使交谈话不投机、不欢而散;重则会令对方动怒变脸,甚至招致祸害。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是自尊心问题,怕脸面上过不去。所以,你如果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能触动他们的忌讳之处。说话要给人留面子,不要揭人的短处,免得对方由多心而伤心,继而对你失去好感。

美莲长得很胖,吃了很多减肥药也不见效,她心里很苦恼,最怕别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娜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气儿吹的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美莲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你真是多管闲事呀!”小娜顿时尴尬极了。此例中,小娜明知对方的短处,还要去揭,这自然犯了对方的忌讳,招致对方的憎恶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极为敏感。由于心理作怪,人们往往会把别人的无意当成有意,把无关的事主动与自己相联系。有时,你随便讲一件什么事,也很可能被对方视为对他的挖苦和讽刺。因此,我们不仅应避免谈论别人的忌讳之点,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提及与其忌讳之点相关联的事物,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致使其自尊心受到无谓的伤害。那么,该怎样避讳呢?

1.深入了解交往对象的长短处

深入了解你所交往的对象,无论优缺点,或是长短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谨慎地避开对方的忌讳之物,以免触痛对方。慎言相避的关键是在得意时切忌自我吹嘘。自我吹嘘,很可能会无意中犯忌。

2.婉辞相代,不使人过于难堪

有时,若无法避开交谈对象的忌讳之物,则不妨以婉辞相代,尽量不使人过于难堪。例如,小刘因择偶屡屡受挫而灰心丧气,而你有意为他牵线搭桥。“假如你还没有找到对象,我想为你介绍。”如此直言相告必定犯其忌讳,令对方不高兴。“假如您对个人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我愿意提供一位较合适的人选,您意下如何?”这样以婉辞相代,使对方产生“主动权在我手中”之感,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有关介绍对象的交谈就能顺利进行。

3.用巧妙的语言岔开话题

说话再谨慎的人也难免有冒犯别人忌讳之时。如果突然发觉自己因失言而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这时,切忌慌乱之中作说明,因为,越想说明,结果必定越说不明,以致弄巧成拙。最明智的做法是用巧妙的语言岔开话题,使双方及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总之,在别人面前不妨多说些好听的话,尤其是当着那些有短处的人,更要专门找“长话”来说,毫不吝啬地赞扬对方的长处和优点,巧解对方的心结。这样,谈话才会投机,人际关系才会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