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国子监”是什么样的学府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是设于隋代的“国子监”,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官办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代把大学叫太学,隋代开始改名为国子监。

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隋炀帝即位后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

唐高宗时期,曾一度把国子监改名为“司成馆”或“成均监”。宋初继承五代后周的制度,设立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