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把细节都做到位
第1节:时间管理,力求最高的执行效率
一、认识时间的价值
在美丽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当黎明的曙光刚刚划破夜空,一群羚羊从睡梦中惊醒。“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奔跑,如果被猎豹发现了,就可能被吃掉!”于是,羊群起身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快速飞奔而去……
几乎在羊群奔向远方的同时,一只猎豹也惊醒了,它站起身摇摆了几下壮实的身躯,抖去身上的灰尘,说道:“已经有两天没有吃东西了,我必须立即开始寻找昨晚没有追上的猎物,如果今天还是追不上它,我可能就会饿死!”猎豹望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大吼一声,狂奔而去……
就这样,每当新的一天刚刚开始,地球上便出现了一幅壮观的景象:
凶猛的猎豹紧紧追赶着羊群,它们各自拼命地奔跑,在它们身后扬起了滚滚黄尘……
这场追逐的结局只有两种情况——羚羊跑得快,猎豹可能会饿死;猎豹跑得快,羚羊就会被吃掉。哪怕羚羊只比猎豹早跑上30秒的时间,就有可能保全性命,这30秒的时间就意味着羚羊或猎豹是活着还是死去……
对待时间的态度,可以使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果浪费时间,随波逐流,将一事无成,被自然、被社会淘汰出局;如果懂得珍惜时间,全力以赴,将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可能,将会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今天的职场,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时间管理,这也是知识爆炸时代对成功者提出的迫切要求。而若想合理管理与分配时间,首先要能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一个真正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珍惜自己的一分一秒。看那些成功者,无一不是成功的时间管理者,他们总是设法回避那些浪费他们时间的人和事,不会在上班的时间内,和别人东拉西扯地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不虚度自己宝贵的光阴。
“浪费别人的1小时和偷走别人5美元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很多人工作1个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比5美元要多得多。”华盛顿经常这样说,“我的表从来不问客人有没有到,它只问时间有没有到。”他每天4点钟准时吃饭,如果有时候应邀到白宫吃饭的国会新成员迟到了,华盛顿就会自顾自地吃饭而不理睬他们,这不禁使他们感到很尴尬。
一次,华盛顿的秘书迟到了,他找借口说是因为自己的表慢了。华盛顿回他说:“那么,或者你换一块新表,或者我换一个新秘书。”简单有力的一句话透露出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约翰·昆西·亚当斯是个从不误时的人。每次议院开会时,一看到亚当斯先生入座,主持人就知道该向大家宣布各就各位,开始会议了。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主持人宣布就座时,有人说:“时间还没有到,因为亚当斯先生还没有来呢。”结果发现,原来是议会室的钟快了3分钟,3分钟之后,亚当斯先生准时到达了会场。
拿破仑有一次邀请元帅们和他共进晚餐,但他们却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拿破仑就独自先吃起来。等他吃完刚刚站起来时,那些元帅们进来了。拿破仑对他们说道:“先生们,现在就餐时间已经结束了,我们马上开始下一步工作吧。”
一个懂得守时,不浪费自己以及他人时间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的确,成功是从掌握时间开始的。如果不能认识到时间的价值,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管理时间的能力,那么他注定只会失败。
1955年,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此时他的身体十分虚弱,总是觉得要和人类永别了。卧病期间,有一位老朋友来看望他,问他想要些什么东西。他回答:“现在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能够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后来,爱因斯坦的病稍有好转,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和研究中。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坚持写一篇论文。临终前几小时,他要身边陪伴他的亲人去好好休息,他这样对他们说:“我还要在这里做我的工作。”
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力学时,曾遭遇了一场熊熊大火,他的财产、物品、他数年辛勤研究的手稿都被烧毁了。牛顿并不痛惜财产、物品的损失,而是流着眼泪痛苦地叹息道:“可惜,时间呀!”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我们完成工作、取得成功的宝贵资本。纵观古今,横观中外,我们就会发现,凡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懂得时间的价值。的确,获得时间资本对于成功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花费时间便唾手可得的事业,时间从来都是成功者的重要筹码。
如今的职场,竞争不仅来自员工工作能力上的竞争,更来自工作效率上的竞争。懂得珍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的员工,总会在工作中受到老板和上级的重视,总会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董林是一家顾问公司的业务经理,一年大约能够接下100个生意单子,因此有很多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她认为和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她常常利用坐飞机的时间写短笺给他们。一次,一位同机的旅客在等候提行李时和她攀谈起来:“我早就在飞机上注意到你,在2小时48分钟里,你一直在写短笺,我敢说你的老板一定以你为荣。”董林笑着说:“我只是有效利用时间,不想让时间白白浪费而已。”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求效率,效率高者,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
由于董林工作严谨勤奋,在时间的安排上更是惜时如金,因此每次都能提前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为公司节约了很多时间,更是给公司争取到了很多额外的利润,深得公司老板的重视,最后她被提为公司副总经理。
成功来自于珍惜时间的观念。只有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加强时间管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才能为公司创造出更加丰厚的利润,才能得到公司老板的认可。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员工,往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虚度时光,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小查第格》中写过这样一个谜语:“在世界上,哪种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值得珍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作者揭示出了谜底,就是时间。他解释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没有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他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无穷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都表示惋惜;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它都令人忘怀;伟大的,却使它们永垂不朽。”
小张是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推销员,在一次推销中,他得罪了顾客,竟然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原来一位客户想要向小张购买一台计算机,和小张约好下午两点在小张的办公室里面具体商谈。这位客户的时间观念很强,准时到达了小张的办公室,但是小张却在15分钟之后才慢悠悠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实在很抱歉,我来得有点晚了,能为你做点什么呢?”小张漫不经心地说。
“你应该明白,如果你是到我的办公室进行推销,即使迟到了我也不会因此而发怒,因为我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我自己的事情。但是,现在是我到你这里来照顾你的生意,而且还是你约的我,可你自己却迟到了,这实在是不能原谅的。”客户有些生气地说道。
“真的很抱歉,因为我正在街对面的那家餐馆里吃午饭,今天吃饭的人太多了,服务员上菜太慢了。”小张急忙解释道。
“对不起,我不能接受你的这份道歉。让我来告诉你,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抛开你的午餐准时赴约,而不是首先考虑你的胃口。既然你和客户已经约好了见面时间,无论如何你都不应该迟到。”客户说。
小张就是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而错失了这个大客户,实在是令人惋惜。
时间,是成功者前进的阶梯。在职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有效利用时间,踩着时间的阶梯一级一级攀登,到达事业的顶峰。
二、加强时间管理
著名企业管理者哈林·史密斯曾经说过:“经过许多次失败,我逐步地发现,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是值得每一位希望有效管理时间的人认真思索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时间,也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
时间管理是成功者所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我们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不可能脱离有限时间的束缚。那些成功者大多都是擅长管理时间的人。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岳飞在《满江红》中叹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间是最容易流逝的,我们无法阻止,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
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有成,能否在平时高效执行工作任务,从而令上司和领导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合理地利用、管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看那些叱咤商场的成功人士,他们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处理,而他们不仅将这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去打球、钓鱼、登山、下棋以调节自己的身心。或许很多人都会奇怪,他们难道天生迥异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一个小时六十分钟,只不过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有效利用、合理支配自己的时间。
在职场,每一个员工都应不断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因为这不仅是工作需要,也是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呢?首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利用时间。
成功者往往是善于利用时间的高手,因为他们深深明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尤其是那些被别人看作闲暇的零碎时间,他们会如获至宝地加以利用。
在美国造币厂处理金粉车间的地板上,放置着一个木制的格子,清洁工每次清扫地板时,都会把这个格子拿起来,把里面散落的细小的金粉积攒起来。就这样日积月累,每年因此可以为厂里节约上万美元。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格子”,可以用来收集那些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不被注意的时间,例如:早晨打豆浆、煮咖啡的时间,等候迟到的客户的时间,两项工作安排之间的间隙,等公车、地铁的时间等。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零碎时间合理地加以利用,日积月累,一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卡尔·华尔德曾经是美国近代诗人、小说家和出色的钢琴家爱尔斯金的钢琴老师。有一天,卡尔给爱尔斯金授课的时候,忽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每天练习钢琴的时间总共有多长时间?”
爱尔斯金回答说:“大约有三四个小时。”
“你每次练习间隔的时间都很长,对吗?”
“我想是这样的,每次差不多一个小时,至少也是半个小时以上。我觉得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卡尔说,“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可能有很长的空闲时间。从现在起,你应该努力培养一种用极少时间练习的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之前,或者是在午饭之后,或者是在工作的小憩时,哪怕只有5分钟,也可以去练习一下。把如此频繁的短时间的练习分散在一天里,这样一来,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当时爱尔斯金14岁,他认真地听从了老师卡尔的忠告,记住了“短时间练习法”,使自己在日后获益匪浅。
后来,爱尔斯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学,那时他很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讲课、阅卷、交际应酬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几乎完全占满了。从产生创作想法起的两年时间里,他一次也不曾动笔,他一直苦恼的是自己“没有时间”。
有一天,他突然又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短时间练习法”,于是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重新开始实践“短时间练习法”。哪怕只有几分钟的空闲,他也要坐下来写上短短的几行。出人意料却令人欣喜的是,在那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爱尔斯金竟然写出了厚厚的一沓手稿。
后来,爱尔斯金总是合理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同样用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了长篇小说。尽管每天的授课工作很繁重,但是他每天仍然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短暂余暇用来练习钢琴和写作。爱尔斯金惊奇地发现,每天有无数个几分钟的闲暇时间,将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足够他完成创作和弹琴两项工作,而且最后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哈丽叶特·比切·斯托夫人、朗费罗等。作为一个忙碌劳累的母亲,哈丽叶特·比切·斯托夫人既要照顾年幼的小孩儿,又要操持繁重的家务。可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她完成了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成为著名的作家,就是因为她善于利用时间,能够在忙碌之余、忙碌的间隙中精细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每天利用煮咖啡的时间——10分钟,翻译《地狱》,他将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若干年,直到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圆满完成。
当我们平时抱怨自己没有时间、总是太忙时,可曾认真地想过:其实有很多时间我们都没能很好地利用,被我们白白地丢掉了。我们总是想着用一定的时间去做成一件事,最终却发现,自己从来就没有着手开始过,因为“太忙”“没有时间”。真正的智者永远不会说自己“没有时间”,他们会像拾取海滩上的沙粒一样,一点一点地把时间抓取在手中,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感觉到了它的分量。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雷曼的体会更加深刻,他说:“每天不浪费、不虚度或不空抛剩余的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起来,也一样可以产生很大的价值。”把时间积零为整,精心使用,这正是古今中外很多科学家取得辉煌成就的妙招之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所谓零碎的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的时间或一个事务与另一事务衔接时的空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往往被人们毫不在乎地忽略过去。零碎时间虽短,但日复一日地积累起来,其总和将是相当可观的。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人。善待时间、善于利用时间之人,总会得到时间的回报。
生活中有很多零散的时间是可以利用的,如果你能够挖掘出隐藏的时间,化零为整,那么你在工作和生活上将会获得极为宝贵的益处,同时你也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当然,一个成功的时间管理者,除了善于利用时间之外,还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并懂得要事为先的原则,尽量避免与目标无关的电话、会议、意外事件等的干扰,最终循序渐进,高效地完成工作。
三、合理分配时间
在工作中,我们每天要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而我们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如果不讲求方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恐怕只能是纷繁芜杂,搞得一团糟。如果我们能够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从而促进相关工作任务的执行,那么我们工作起来就会规范、有序,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1. 二八定律:抓住关键,重点突破
二八定律,又称二八法则、80对20定律、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犹太法则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在对19世纪英国人财富和收益模式进行研究时,通过调查取样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部分所得和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帕累托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对于重要但只占少数的部分必须分配更多的资源,更注重对它的管理。
这一原则最初被用于经济领域,后来又应用于管理学中。在我们自身的时间管理问题上,二八定律显示出了巨大的成效。
根据二八定律,我们需要用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情,将一大堆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优先次序,把最应该优先完成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集中精力完成后,以点带面,再花上一段时间完成所有的工作。二八定律有助于我们应付一系列有待完成的工作,使我们合理分配时间,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使那些看起来可能是无法一一完成的工作通过我们所完成的那几件重要工作而得到解决,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目标最大化,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所要处理的往往不止一项任务,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要想真正完美执行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学会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正所谓,面面俱到不如抓住关键。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可以带动其余80%的发展。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曾经在格利登公司工作,任务就是销售油漆,第一个月时他只挣了160美元。看到自己的工作业绩如此差,他开始分析原因。穆尔仔细研究了二八定律,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其中80%的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过去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多的时间。他清晰地意识到,这正是自己过去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他找出了自己所有客户中最不活跃的36位,重新分派给了其他销售人员,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之后,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学会了二八定律,并在后来的工作中始终恪守这一定律,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董事长。
的确,一个人大部分的重大成就所表现出的价值,大都是在一小段时间里创造的,创造出来的价值与花在创造活动上的时间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能够颠覆传统的工作方法,适时对自己开展时间革命。在二八定律未被发现之前,我们在时间分配上存在许多盲点,尤其是喜欢平均分配,以求面面俱到,但最终结果却是让自己饱受时间问题的困扰。因此,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仔细研究、应用二八定律是非常必要的。
二八定律是一种让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时间管理一团糟,能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时间分配方式不合理,那就不要再试图在现行方法中寻求小小的改善了,而是认真大胆地进行一场时间革命吧。
正所谓“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工作中没有真正的全能之人,也很难面面俱到,因此只要掌握了关键,合理分配时间,也就抓住了时间管理的要诀,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 在最佳时间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权威学者对人脑功能研究测试发现,人们在上午8点左右大脑的思考能力最严谨、最周密,下午2点左右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点则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但是逻辑推理能力在白天12个小时内却是逐步减弱的。据此结果,我们早晨可以处理一些比较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则做一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则可以做一些需要加深记忆的事。
如果我们能在最佳时间做最有效率的某项工作,无疑会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许多成功的学者、商人都是合理分配时间的高效能人士,如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布本。
布本在定居巴黎之后,社交活动非常繁忙。为了不影响学术研究这个重要的第一位的工作,他仔细分析了自己最佳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时刻表。同时,布本还专门聘请了一个很剽悍的仆人来监督自己,并且约好:如果布本不按时起床,可以把他拖到地板上;如果布本发脾气,就可以对他使用武力。有时布本晚上赴宴会,直到半夜两三点钟才回家。但即便是这样,一到凌晨5点,他也必须按时起床,否则仆人就可按约行事。
布本一直严格执行自己规定的工作时刻表,从凌晨5点一直到晚上6点多钟,在最佳的时间内高效工作,从不违背。布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能够坚持在最佳时间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在平时的工作中,你可以留心观察自己一天中精力最好的时间段,然后运用二八定律在最佳的时间段内优先处理最主要的事。长此以往,必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个高效能的成功人士。
四、目标引领执行力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在长安城内的一个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平日马在外面拉货物,而驴则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荣幸地被玄奘大师选中,带着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取经。
17年以后,这匹马载着玄奘,驮着佛经回到了长安,便回到了磨坊去见自己昔日的好友驴子。老马向驴子讲起一路上的经历:浩瀚无垠的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峰、茂密无边的森林、炽热无比的火山,还有那神奇的异域国度,如同神话一般的境界使驴子听得着了迷,不由得感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路途,我连想都不敢想啊。”
老马笑了笑说:“其实,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所走过的路程大体上是相同的,当我在外面艰难跋涉、翻山越岭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过。不同的是,我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前进,所以我看到了、经历了广阔的世界,而你的眼睛被蒙住了,一直围绕着磨盘在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片狭隘的天地。”
驴子走过的路并不比老马少,所付出的努力也不比老马少,而最终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目标的不同。就是因为驴子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把所有的汗水都洒在了小小的磨盘边了。
这则寓言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目标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指向,有目标才会产生强大的行动力量。简言之,即目标能够引领执行力,能够激励行动。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说:“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目标并不决定未来,而是动员企业的资源与能源以便塑造未来的那种手段。”
优秀的员工深深懂得确定目标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目标。而那些如同驴子一样的员工,只是单单用行动来填满每一个工作日,而没有去关注行动目标。他们有着简单而幼稚的想法:付出大量的辛苦的行动,就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然而,真正的智者清楚地知道:任何一项没有目标的行动,都不能确保产生令人满意的成果。
20世纪30年代,声势浩大的经济危机严重摧毁了美国人的神经,希尔顿经营的饭店营业额持续下降,入不敷出,债主不断上门催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希尔顿看到了沃尔多夫饭店的照片,其中有6个厨房、200名厨师、500名服务生、2000间客房,还有附属私人医院与位于地下室旁边的私人铁路。希尔顿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将这张照片剪了下来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把这张照片带到哪里。18年以后,希尔顿买下了沃尔多夫饭店。
为了成功,你需要确立自己的目标,以目标来激发自己强大的执行信念,时刻警醒自己努力行动,决不放弃。那些有所作为的优秀员工、那些有所建树的成功者,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的成功正是在目标的引领下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
克林顿在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他还在17岁的时候获得了美国白宫青年奖章,而且还有机会到白宫去见美国总统肯尼迪。去过白宫之后,克林顿就买了两张画像,贴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还写下了自己的誓言:“我今年17岁。我发誓,在这一生一定要成为美国总统,服务美国民众。”30年之后,克林顿当上了美国的总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的确可以调动我们强大的执行力量。有目标,才会充满激情,才会精力十足;有目标,才会内心强大,才会获得成功。
耶鲁大学曾经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项相关的调查——是否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人生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学生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和规划,而97%的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而事实上,这3%有目标的学生在20年以后,都成为了事业有成的人。
这个研究再一次提醒我们,设定目标对于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就可以把工作重点从工作本身转到工作成果上,以目标为指引、以成果为导向,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大多数人没有获得他们渴望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清晰的目标,没有努力的方向,不知道哪儿才是自己拼搏的赛场,在平淡的生活中碌碌无为地走过一生。没有目标的人不可能获得成功,即使再勤劳也是徒劳无功,就像汪洋之中的一艘船,没有目的地随意漂泊,随时而起的狂风暴雨都能将它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既然目标对于执行力的激励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呢?
第一,制定合理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而应符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目标过高难以实现,过低又难以激发你的潜能。到底怎样才算合理的目标呢?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合理的目标就像树上的苹果,你跳起来,刚好可以摘得到。
第二,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你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应当是明确的,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强大的信念,激励自己去执行。你给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也应当是具体的,这样你就可以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合理分解,逐步实现。而且正因为目标明确具体,可以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偏离,有助于改进计划工作。
第三,目标应当是清晰、可衡量的。到底完成了什么,应该有一个清晰、可衡量的界限,只有这样,我们的坚持才变得更有力量。
第四,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明确期限的管理。一个明确的实现期限,会给予自己足够的压力,并变压力为动力,在勤奋努力中逐渐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目标必须要有时间期限来管理。
宏伟而合理的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发我们的潜能,引领我们的执行力,使我们积极行动、不断进取,尽力取得更高的成就。每一个优秀的员工,事业有成的成功者,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以此引领自己攀得越来越高!
五、要事为先,赶走时间窃贼
那些优秀的员工总是希望出色地完成任务,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实这就是成就导向在支配他们的缘故。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为自己(或所管理的组织)设立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动机与愿望。这样优秀的员工在工作中有强烈的表现自己能力的愿望,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坚持不懈地追求事业上的进步。
根据成就导向原则,我们知道,行动必须围绕成就开展,必须根据目标努力。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去做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而绝对不是被其他事情占用时间、牵着鼻子走。其实这就是执行力的构建基础——要事为先原则。而所谓的要事,就是重要的事情,就是与目标息息相关的事情,与目标的关系越紧密,优先等级就越高。如果某一件事是达成目标的关键事件,那么,这件事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凯文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并不是一个工作狂,但是效率奇高。他从来都只参加重要客户的会议,其他事务则授权给那些年轻的合伙人来处理,他有时甚至编造一些荒唐的理由,解释自己为何不在公司。
凯文从来不管任何行政事务,他把自己几乎所有的精力拿来思考如何在与重要客户的交易中增加获利,然后再安排用最少的人力达成这个目标。凯文的手上从来不曾同时有三件以上的急事,通常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其他的则暂时放在一旁。
那些高效能人士总是能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将工作内容分出优先等级,将最要紧的事情放在最优先位置,从而改进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查尔斯·史瓦在半个世纪之前曾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那时他曾经向管理顾问李爱菲提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挑战:“请你告诉我如何才能在办公时间内做好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你想要的顾问费。”李爱菲沉思了一会儿,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告诉他:“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你可以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这一项工作为止。然后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然后着手开始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如果任何一项正在开展的工作花掉了你一整天的时间,你也不必担心。只要你觉得自己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那就坚持做下去。如果按照这种方法你无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运用任何其他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假如不借助某一件事的优先次序,你可能甚至连哪一种工作最为重要都搞不清楚。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的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你也可以把它提供给你的部属采用。”
几个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张面额2.5万美元的支票给李爱菲,并附言她确实为他上了极其重要的一堂课。伯利恒钢铁公司后来之所以能够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独立钢铁制造者,与李爱菲的那数句真言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些有着杰出成就的人总是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高效快速地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而那些平庸无为的人则总是有意无意地做着与目标毫无关联的、无意义的事情,如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
杨丽丽每天都乘地铁到公司上班。这天早上地铁里非常拥挤,出了地铁以后,杨丽丽发现自己精致漂亮的单肩背皮包被小偷用刀片划开了一个大口子。她拉开皮包拉链,发现自己的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都被偷走了,不禁又伤心又愤怒,而且她的皮包本身也价值不菲,还是老公从香港给她带回来的。由于心爱的皮包被划破,加之丢失了贵重财物,杨丽丽的心情变得糟糕极了。她耷拉着脸走进了办公室,坐在自己的办公桌旁生闷气,心里不停地咒骂着“该死的小偷”,后来她又打开QQ向好友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一个上午,杨丽丽除了生气、埋怨,根本就没有做任何工作。
中午,一位同事就走过来问她要一份资料。见同事站在自己身边唠唠叨叨,杨丽丽没好气地说:“催什么催?等一会儿天会塌下来啊!”她的同事生气地走开了,还白了她一眼:“吃火药了,神经病!”杨丽丽则不以为然,继续坐在那里愤愤不平。
像杨丽丽这样的员工不在少数,因为一些意外事件而耽误自己的正常工作,哪怕是再重要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搁置不理。试想,这样的员工又怎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取得辉煌成就呢?更何况,办公室就是工作的地方,无论有何意外发生,也不应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办公室。
一些意料之外的紧急事件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都会对我们造成或大或小的困扰,使我们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主要任务,而浪费几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事。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电话的干扰,遇到一些不速之客来访,面临一些令人头疼的无效会议等,针对这些我们必须要学会甄别,让自己的行动围绕“重要的事情”而开展,而坚决赶走那些无谓的事情的困扰。那么,盗窃我们宝贵时间的“无谓的事情”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电话干扰。在电话干扰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推销电话了。电话铃响起,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你就会去想:这是谁,有什么事情?因此,你就不紧不慢地接了这个电话。或许推销员的业务、话语丝毫不能使你心动,但是出于礼貌,出于你本身的修养,你不得不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以适当的措辞拒绝对方。放下电话,你发现自己原本的思路被打断,不禁开始走神,并发现自己很难再继续认真地处理面前的工作。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之后,你才得以重新整理思路,继续工作。
第二,不速之客。一些并没有事先预约的、突然造访的客户和朋友或其他人,可能会打乱你的工作计划,导致你不得不重新制定、梳理这一天甚至一周、一个月的工作安排。或者他们只是耽误你少许时间,打断你的思路,降低你的效率,可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这样偷走了你的时间,使你在实现目标的途中慢了一步。
第三,无效的会议。工作中免不了大大小小的会议,有计划之中的,也有计划之外的;有正式的会议,也有非正式的会议;有团体会议,有发生在办公室的,也有可能发生在走廊、大厅甚至外面的咖啡馆、车站的。这些会议中有许多都是没有必要的,对于目标的实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如许多会议就是个别领导的展现会或大家的抱怨会,那么这样的会议就是无效的,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第四,瞎扯闲谈。有一些员工总喜欢在工作时间瞎扯闲谈,美其名曰“放松”。殊不知,这些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对于工作目标的实现没有任何的意义,不仅窃取了你宝贵的工作时间,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六、循序渐进,坚持进步
那些优秀的员工,他们丰富的知识、出众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非一日之功,而是从不间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一个人若想取得伟大的成就,那就必须循序渐进,坚持每天都有进步,都取得一些小成就。一位古典音乐家坦言:“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妻子知道;三天不练,听众知道。”
如果你现在有一个非常渴望实现的目标,那就大胆地去努力吧。把它层层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一天的小事中,合理分配时间,循序渐进,坚持进步,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终点离你越来越近,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达成所愿,实现了目标。
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一项考验速度和耐力的运动,只要选手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说靠爆发力和速度夺冠倒是可以理解,如果说是凭智慧取胜听起来确实有点牵强,所以人们对山田本一所说的话很不以为然,记者甚至还在报纸上讽刺他。
两年以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再次参加了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论自己成功的经验。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这次记者在报纸上认真对他的话给予了报道,但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之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会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察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然后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刺,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如此多公里的路线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刚开始,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了多公里以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已经疲惫不堪了,看着遥不可及的目标,自己心力交瘁,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现实工作中,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难达成的目标我们却往往半途而废,其中有毅力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成功距离我们较远,我们失去了前进的信心,变得倦怠、消极。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因为惧怕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消极而流于平庸。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山田本一的智慧,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那么就会不断有新的激情喷涌而发,支持自己一直前行,直至成功。
纽约的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合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新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一位员工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原来,这位员工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为提升自身能力做准备工作。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每天学习。作为销售部的一位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很多,而自己却不会法语,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下来,因此,他早早地就开始自学法语了。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们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后来,在工作中法国经理看到了他的能力,把他提升为部门主管。
任何的成功都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停地积累。这名员工是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的呢?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了30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把握大部分的技术了。”
优秀的员工懂得在工作中循序渐进,每天都要求自己有所提升、有所进步。他们明白,今天的一小步,就是明天的一大步,今天的小目标,就是明天的大目标。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辉煌就是每天实现一个小目标,成功的过程需要量的积累,也需要不断实现、不断努力。大成就都是由小成就积累而成的,只有不断取得进步、有所突破,你才能慢慢走向成功。
第2节:勤于思考,是成功执行的灵魂
一、带着思想来行动
无论是伟大的计划、奇妙的构想,还是完美的行动、成功的执行,皆出自思考。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你思考的质量。思考是构建成功最真实的劳动,正确的思考的确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益。
有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围栏里面关着一头猪和一条狗,在围栏的一端人们装了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端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猪去踩踏板,狗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端落下的食物。同样的,如果狗去踩踏板的话,猪就可以坐享美食。
结果怎样呢?猪为了能够争抢到更多的食物,拼命地去踩踏板。而狗并不急于去踩踏板,只是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等猪一踩踏板,食物一落下来,它就冲过去把食物据为己有,当猪气喘吁吁地从踏板跑到食槽时,食物早已成为狗的腹中餐了。于是,猪只好再去踩踏板。就这样,猪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累得筋疲力尽却始终得不到一口食物。
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维,却忽视了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勤奋”“努力”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思考。如果做事不经大脑,不讲求方法,就会和案例中的那头猪一样费力不讨好。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必须要带着思想来行动,这样才能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非常喜欢熬夜工作,因为晚上特别安静,他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有一天凌晨两点多,他去实验室里拿东西,看到一个学生还在试验台前忙碌地工作。
华罗庚走上前去,非常关切地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觉,在做什么呢?”
这位学生抬起头望了望华罗庚,回答道:“我在工作呢!”学生期望着敬爱的教授会对他的勤奋努力给予一些表扬。
可是华罗庚并没有夸奖他,而是反问道:“那你白天工作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问,缓缓回答道:“我也在工作啊。”
“那么,你一整天都在工作吗?”华罗庚望着学生的眼睛疑惑地问道。
“是的,老师,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工作着。”
华罗庚低下头停顿了几秒钟,缓缓说道:“你很勤奋,你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嘉奖的,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这么忙碌地在工作,那么有没有时间来认真思考呢?”
这个问题显然令学生感到有些意外,他默默低下了头,过了良久,才喃喃地说:“我只顾着在这里埋头苦干了,却忘记了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我们不经思考而行动,往往会走许多弯路,使事情变成一团糟,甚至误入歧途。思考是行动的灯塔,有思想作指导,经过思考的行动,才能使成功的几率最大化。
正所谓:“勤于思考,是成功执行的灵魂。”看那些最优秀的员工、最成功的人,总是善于动脑、重视效率的人,这样的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员工,都将是能够主宰自己命运、获得成功的智者。
一个日化公司的推销员来到一家超市推销他们公司的香皂。超市老板正忙着指挥职员们点货、上货,于是很不耐烦地挥挥手说道:“没看见我正在忙吗?再说了,我这里的货这么多,不需要你那些,以后再说吧!”
推销员并没有灰心,继续鼓动着如簧之舌,想要说服那个老板。
此时的老板显然心情非常急躁,对推销员破口大骂:“你还有完没完?刚才是给你面子,不想让你难堪,可你这个家伙却愣是不知好歹!带上你的东西,赶紧给我滚蛋!”
听到超市老板这样说,那个推销员先是愣了几秒钟,接着一边收拾自己的箱子,一边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实在很抱歉,我刚开始做业务不久,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希望您能不吝赐教。比如,如果我想把这些香皂向其他地方推销的话,我该怎么说人家才会更愿意倾听呢?”
看到推销员如此反应,老板不禁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惭愧了,又见推销员如此诚恳、谦卑地向自己请教,便把手中的工作交给了一个导购,对那个推销员认认真真地演示了一番。只见老板把这种香皂的好处流利而富有感染力地说了一大堆,推销员由衷地夸赞道:“真的没想到,您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居然这么了解,您对市场的把握这么到位,所说的话也这么富有感染力……”推销员的这一番夸赞让老板很满足,最后,竟订下了大批香皂。
后来,这个推销员的业绩一直非常突出,一年之后就升任为部门经理。
有些人总是好为人师,面对这样的客户,在其面前保持一种平和谦卑的姿态,才能给其留下好印象,才能使其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和行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像这位推销员一样肯动脑、多思考,善于抓住客户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工作,势必可以取得成功。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普通的铁路邮递员。起初和其他所有的邮递员一样,他也是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分发邮件和信函。由于手工分发,存在不少漏洞,许多邮件、信函往往要耽误几天、几周的时间,有的甚至还会误投误送。
这个年轻人发现这类问题之后,就开始思索改进的方法,后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他发明了一种能够将邮件和信函集合运送的办法,他就是被誉为“电话之父”的贝尔,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经理。这一个孕育于思考之中的小小发明,竟大大改变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一个世纪伟人。
我们都希望将本职工作做得漂亮完美,都希望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有思考的习惯,是否习惯于带着思想来行动。如果你没有思考的习惯,总是懒于观察、懒于发现,总是一味地简单复制一次又一次的行动,那么这和我们所用的电话、计算机又有何异?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能够行动的人,缺的是带着思想行动的人。如果你能够将你的思想渗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情中,多动脑、多思考,那么一定可以发挥思考的强大力量,灵活高效地解决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实现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二、用对方法做对事
有位成功的企业家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方法总比问题多。”工作中永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懂得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人。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积极思考,用对方法做对事,无疑会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更辉煌的成就。
那些最优秀的员工,往往是最重视寻找方法的人。他们深深懂得,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面临什么问题,只要认真分析勤于思考,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年轻时的李嘉诚曾在一家小公司里做推销员。有一次,他去推销一种塑料的洒水器,接连走了好几个办公楼都无人问津,大家都觉得这种物品可有可无,没有购买的必要。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李嘉诚却是一点儿收获也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回去怎么向老板交代呢?尽管推销得不顺利,他还是不停地鼓励自己,给自己打气,精神抖擞、满脸笑容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
这次他并没有急着去推销产品,而是坐在一楼大厅仔细观察着楼内的布局、设施等。后来他观察到楼道里落有很多灰尘,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进了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均匀地洒在了楼道里。效果的确神奇,经他这么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起来,空气也明显清新了许多。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有关人士的兴趣。而后,李嘉诚卖掉了十几台洒水器。
李嘉诚这次推销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把握了推销的要领,用对了方法。他明白,要让客户动心,最好能做到“眼见为实”,“听别人说好,不如看到怎样好;看到怎样好,不如使用起来好”,与其费尽唇舌地讲述自己的产品好,不如当面示范操作,让大家看到使用后的神奇效果。
其实,在做推销员的整个过程中,李嘉诚都十分注重观察、分析和总结。他将香港划分为几片儿,对各片儿的人员结构仔细分析,深入了解哪一片儿的潜在客户最多,以便有的放矢地去推销,重点攻击。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就很有效率,所获得的收益自然也要比别人多出了好几倍。
正是这种注重分析、总结方法的正确思维,让李嘉诚化问题为机遇,踏失败而揽成功,成就了辉煌人生。
反观那些碌碌无为、毫无建树的人,出现问题时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找方法努力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诿、逃避,如此一来,就与成功背道而驰,离辉煌越来越远。
美国好乐公司的副总裁艾丽莎·巴伦,掌管着三十多亿美元的资产。她刚参加工作时曾做过糖果店的店员,来店里买糖果的顾客都特别喜欢她,宁可多等几分钟,也要排在她那里让她给自己售货。
有人对此感到不解,好奇地问艾丽莎:“为什么顾客都喜欢找你,而不找别的小姐呢?是你给的比较多吗?”
艾丽莎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我绝对没有多给他们。只是别的小姐在给糖果称重时,起初都拿得太多,然后再一点点地从秤里往下拿,顾客心里当然会感觉不舒服。而我是先拿得少一些,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加,顾客自然就喜欢我了。”
一个简单的称重行为,如果用对方法,就能获得顾客的青睐;方法不对,只能遭到顾客的冷落。艾丽莎·巴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能够发现顾客的微妙心理——一点点地往秤上加要比一点点往秤下拿让顾客感到舒服。
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真正渴望成功的智者,除了勤奋努力之外,还要善于在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两个兄弟开了一家服装店,他们对待顾客非常热情。每天都是哥哥在店里向顾客介绍、推销,弟弟则坐在店铺中间。兄弟俩似乎都有些“耳聋”,经常听错话。
一天中午,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哥哥非常热情地接待他。这名顾客看上了一套西装,并穿上试了一下,但是又觉得跟自己的风格不太协调。哥哥于是反复向他介绍这套西装是如何物美价廉,穿在顾客身上是多么得体和漂亮。经过一番劝说,顾客有些犹豫地问这件衣服多少钱。
这时,有些“耳聋”的哥哥把手放在自己的耳朵上,大声地问道:“你说什么?”
顾客会再次高声地问他:“这件衣服卖多少钱?”
“噢,你问多少钱啊?好,你等一下,我问一下老板啊。实在很抱歉,我的听力不太好。”于是哥哥转过身向坐在里面的弟弟喊道:“老板,这套西服怎么卖的?”
弟弟探出头看了看那套西服,然后说:“那套衣服嘛,72美元。”
“多少钱?”哥哥好像没有听清的样子。
“是72美元。”弟弟提高了音量。
哥哥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这套衣服是42美元。”
那位顾客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迅速溜之大吉。
其实,这哥儿俩一点也不聋,只是用此方法让顾客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赶紧付款走人。这兄弟二人可谓深谙顾客心理,用对了方法。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艾伦是美国的著名商人。有一次,一个朋友请他帮助销售在库房里积压多年的一些商品。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销售积压商品的新奇的好方法。
艾伦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区开了一家商店,并且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声称该商店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的前12天,按照全价出售;从第13天起到第18天,商品降价25%;从第19天至24天,商品降价50%;从第25天至30天,商品降价75%;从第31天至36天,如果仍然没有人购买,那就把商品全部送给慈善机构。
艾伦的商店很快就成了人们茶前饭后进行议论的热门话题,几乎知道商店广告的人都想去看一看,其中有很多人还预言:“按照这种经营方法走下去,艾伦这个笨蛋非得倾家荡产不可。”因为在他们看来,顾客一定会等到商品价格降到最低时才去购买,那样的话商店不吃大亏才怪呢!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艾伦商店的商品从降价后就十分畅销,居住在附近的人们都赶来抢购,甚至郊区的一些居民也赶来狂购一番。很快,积压多年的商品销售一空了。
艾伦的减价销售方法很高明,准确地迎合了顾客的购买心理:如果今天我不买,明天就会被别人买走,还是先买下为好,反正已经降价了,我已经赚到了!这个方法的确极大地调动了顾客购买商品的渴望,使人们喜悦、担忧之心并存,如此一来,就会争先恐后地前去购买。
方法是提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敲门砖。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讲求方法,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找寻合适的方法,以方法化解难题,那么我们的苦劳一定可以变为功劳。相反,如果在工作中总是不讲方法,盲目地去做,那么即使你付出的再多,也无法做出出色的成绩。
用对方法做对事,这是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做到的。如果你有百倍的激情与成功的渴望,有踏实的行动与积极的心态,但是却没有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业绩,很多工作不知如何开展,那么去找寻恰当的工作方法吧!如果你能用对方法,那么你的工作就会变得简单有序,执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赢得成功。
三、执行要学会变通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常规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策略,适当地变通。聪明的员工在做事的时候,只要发现此路不通,就会立刻变换自己的做事方式。那些善于变通的聪明人,总是能够灵活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赢得事业上的胜利。
埃布尔在一家冷冻厂工作,可谓推销奇才。有一次,冷冻厂失火,等到人们把大火扑灭,才发现有二十多箱香蕉被大火烤得焦黄,沾满了小黑点。水果店老板便把这些香蕉交到埃布尔的手中,让他降价处理。
埃布尔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摆了一个水果摊,向过往的路人推销。可是无论埃布尔怎样解释、怎样游说,人们都不大理会这些“丑陋的家伙”,只看一眼便匆匆离去。埃布尔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实话实说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啊。他认真观察那些被烤得变色的香蕉,结果发现它们不但没有变质,而且正是由于烟熏火烤,吃起来反而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第二天,埃布尔一大早便开始充满激情地叫卖:“最新进口的阿根廷香蕉,独特的南美风味,全城仅此一家,大家快来买呀!”水果摊前迅速围拢了一大堆人,不过大家都显得很是犹豫,举棋不定。埃布尔注意到其中有位年轻的小姐有点心动了,他立刻微笑着将一只剥了皮的香蕉送到她手上,说:“这位小姐,请你先尝一尝,我敢保证,你从来没有尝过如此美味的香蕉。”年轻的小姐一尝,香蕉的风味果然非常独特,价钱也不贵,而且埃布尔还在旁边不停地叫卖:“只剩下这几箱了,卖完就没有了。”于是,那位小姐便要求埃布尔为她称一些。见此,人们纷纷掏出钱包购买,二十多箱香蕉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被烤焦的香蕉沾满了黑点,品相不好,人们看见之后自然没有购买欲,埃布尔则对这些香蕉变换了一种说法——独特的阿根廷香蕉,这不禁令人们怦然心动。而在一位小姐有意购买时,埃布尔又不失时机地表示只剩了这么多,卖完就没有了。那位小姐自然甘愿买下一些,从众心理使得其他人也纷纷购买。这种不拘泥陈规的做法使埃布尔的销售获得了成功。
若想出色地完成工作,变通是不可或缺的智慧。固守陈规只会让你原地踏步,只有善于变通,才能有新路子,才能开创出新天地。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懂得变通的员工。在现代企业中,善于变通执行的员工越来越受到老板和上司的欢迎,因为这样的员工能够以变制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做出非凡的业绩。而员工自己也是变通的最佳受益者,在双赢的最终结果中获得更高的发展。
有一次,台北市的一家玩具商店进货,同时购进了两批玩具小熊。这两批小熊的造型、质量几乎是不相上下,价格也相差无几,只是产地不同,一种来自香港,另一种来自韩国。店老板便让店员都标价9元进行出售。
一周过去了,无论是香港的也好,还是韩国的也罢,购买的顾客少之又少。看着卖不出去的玩具小熊,店老板不禁发愁:都降价处理吧,显然赔本,而且也不一定很快都能卖出去。后来,店老板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店员把香港生产的玩具小熊的9元标价牌撤掉,换上16元的标价牌,韩国生产的玩具小熊的标价牌则仍然维持9元不动。
如此一来,光顾该商店的顾客一看,两种玩具小熊并无多大的差别,买韩国生产的玩具小熊实在是占了7元钱的便宜。于是,很多顾客都选择买了韩国的玩具小熊。不到一个星期,韩国生产的玩具小熊就卖光了。
店老板见韩国的玩具小熊全部卖光了,又让店员把香港玩具小熊标价16元的牌子撤掉,换上“减价出售”的牌子:“原价16元,现价9元。”
光顾该商店的顾客一看,降价的幅度这么大,也感到很划算。没过多久,香港生产的玩具小熊同样也销售一空。
除了标价牌上的标价一升一降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变化。但这标价的一升一降,却能吸引顾客的眼球,调动了顾客两相比较而选择玩具小熊的心理,营造出了一种购销双赢的良好氛围,刺激了顾客消费。
常规的方法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用得上的。在工作中,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必然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则通、通则成功,这就是变通的智慧。
在伊朗的德黑兰皇宫,你可以欣赏到这个世界上最漂亮、最迷人的马赛克建筑。皇宫的天花板和四周的墙壁看上去就像是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的。可走近细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流光溢彩、光彩夺目的“钻石”原来是普普通通的镜子碎片。
其实,当初这座宫殿的设计者打算镶嵌在墙壁上的,并不是这些如同钻石一般的小碎片,而是一面面硕大的镜子。但是,当时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人们惊恐地发现这些镜子已经被打破了,承运人只能忍痛将这些破损不堪的镜子丢到垃圾堆,而后他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建筑设计师。
但令人惊讶的是,建筑设计师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而是命令工人们把所有丢弃的镜子碎片重新捡回,并且雇了许多工匠将已经残破的碎片敲成了许许多多更小的碎片。一切就绪后,按照这名建筑设计师的构思,工人们把小小的碎片镶嵌到了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残破的碎片就变成了耀眼的“钻石”,络绎不绝的参观者都为设计师的巧思啧啧称奇。
残破不堪的碎片也可以化为完美无瑕、引人瞩目的艺术品,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称奇,同时我们也对设计师的智慧赞叹不已!
日常工作中,我们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否能够用碎片书写出美丽的传奇呢?多一些变通,就会变废为宝,化危机为转机,化问题为机遇。变通,是永恒的生存法则。学会变通,你的人生之路会更加顺畅,走得更加灵活自如和自信坚定。
四、多找思路,敢于创新
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能够标新立异,出其不意地取得胜利。老板最青睐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创新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没有那些呆板、守旧的思维习惯,肯变通、多找思路,所以他们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种种阻碍,一路走向辉煌。
有一次,某地的电视台邀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一起讨论财富之道。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说:“这样吧,我先给大家出一道题。某个地区发现了储藏量极为丰富的金矿,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金矿进行开采,然而,要想到达金矿的所在地,必须要经过一条大河,但是河上并没有摆渡的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
有人说直接游过去,有人说扎一个简单的小木筏……总之,说什么的都有。等大家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他反问大家:“为什么一定要去开采金矿,为什么不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呢?”
人们不禁愕然,这位嘉宾解释道:“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买一条船开展营运是最容易赚钱的方法,只要你能让那些人过河,即使你宰得他们只剩下背心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审时度势,冷静思考,我们会发现:买船营运的确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财富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而开采金矿,一是有大河挡道,二是有一大群竞争者,三是还存在一些不可知的不确定的障碍与困难。如果将两者相比较,开采金矿要比买船营运致富的可能性小,风险大,获利也不一定比营运高。
无论是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懂得随机应变,多找思路,多一点变通。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转换思路,敢于创新,那么财富之路、成功之路就会真的畅通许多。
一个犹太人走进了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申请贷款。贷款部的经理告诉他,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担保,想贷多少钱都可以。犹太人从自己的豪华皮包里陆续取出了一大堆产权书、国债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总共大概有100万美元。接着,他对经理说:“我想要用这些做担保,借1美元。你看够了吗?”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需要借1美元吗?”经理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西装革履、满身名牌的怪人。“是的。”犹太人很肯定地说道,并从经理手中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之后归还,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都退还给您。”“谢谢。”犹太人说完就往外面走去。
一直在旁观看的行长,对于这个犹太人的行为也十分不解,为什么要用百万美元的身家做担保,只向银行借1美元呢?于是,他快速地追上去,对犹太人说:“先生,以你的担保,你可以借到70万、80万美元,甚至更多一点,我们也非常乐意为你效劳。”
犹太人微笑着拒绝了行长的好意,他说:“呵呵,其实是这样的,我的主要目的是把这些东西寄存在你们银行金库的保险箱里。在来这里之前,我已经仔细地咨询过了,保险箱的租金十分昂贵。而这种做法能够使我以最便宜的价格租用贵行的保险箱,一年才花6美分啊!”
这位犹太人的确很聪明,他没有被各种成规、习惯所束缚,敢于创新,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终于找到了金融风险最小、付出最少,却又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的最佳方式。
创新能力的确是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应当自觉地多找思路,敢于创新,以快速解决问题,创造更多的奇迹。
有一个厂子,长年生产一种衬衫。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穿这种老式衬衫的人越来越少,而这家厂子衬衫的销量也越来越差,几年下来,厂子里积压了不少货。当他们想要转产的时候,却发现资金严重不足,甚至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工厂已经面临破产的境地了。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技术员提议,把积压的白衬衫前后印上一些字,比如“你伤害了我”“烦着呢!离我远点”“退一步,海阔天空”……新潮的词汇加上“老式”的衬衫,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衬衫别具特色。而年轻人有求奇求新的心态,这样做,“老衬衫”有可能成为时装衫。
当时,厂子里有很多人不看好这个创意,他们认为这只是旧瓶装新酒,不会有人买,到时候还会把本来能穿的衬衫变成废品,简直是一个笑话。厂长却很看好这个想法,决定先做出来一小部分投放市场。
很快,一批印有标语的衬衫投放市场了,让人惊喜的是,这些衬衫很快销售一空。于是,第二批、第三批印着个性标语的衬衫纷纷上市,并大量销售。一时间,无人问津的“老衬衫”变成了一种时尚服装,风靡全国。该厂积压的产品全都销售一空,当年赢利就达到几百万元。
这位年轻的技术员敢于突破求创新,为企业赢得了效益,也最终为自己赢得了不断进步的人生。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想拥有超凡的智力与创造力,可一旦到了真需要发挥我们创造力的时候,往往大多数人都会摇头叹息。或许你的创造力就在你这一摇头间消失了。
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找思路、敢于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有的。杰克在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当业务员,公司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讨账。公司的产品质量在业内是有口碑的,销量也非常好,但是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到回款。
有一位客户,一共买了公司20万美元的产品,但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曾经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杰克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叫迈克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进行第四次的讨账。他们软磨硬泡,使劲了浑身解数。最后,客户终于同意交付货款,并让他们过两天再来拿。两天之后,杰克和同事赶到客户的公司,客户那边的负责人给了他们一张2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去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这账上只有199800美元。很明显,客户又跟他们耍了个花招,给他们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要放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这笔货款,不知道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杰克想了一会儿,从自己的皮包里拿出了200美元,让同去的同事赶紧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20万美元。杰克立即将这张支票兑了现。
当杰克带着这20万美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说他不为形势所迫,懂得适时变通,可堪重用。后来杰克在公司不断发展,凭其才能与智慧在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多找思路,懂得变通,是做人做事之诀窍。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我们要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达到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最佳效果。
五、不断总结,在反思中成长
“我在公司已经做了15年了,”一位员工抱怨他没有升职,“我比你提拔的人多了10年的经验。”
“不,”老板说,“你只有一年的经验,你从自己以往的错误中,没有总结任何教训,没有任何反思,你一直都在犯你第一年刚做事时所犯的错误。”
一个优秀的员工,必然懂得总结与反思对于工作的意义。对于一次错误、一次失败,如果不能总结反思,又怎么能避免重复犯错,期待有所提高呢?只有善于总结,认真反思,才能直面错误,积极改正,才能继续努力,获得成功。
华盛顿有一家高级食品公司,这家食品公司的老板威廉姆斯一直试着要把公司的面包卖给当地一家大饭店。在两年的时间内,威廉姆斯几乎每周都要打电话给这家饭店的老板琼斯,还每个月都去参加琼斯组织的社交聚会。他还在琼斯的饭店订了一间房,以便在合适的时候能够与琼斯谈一谈。但令人沮丧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威廉姆斯都没能取得成功。
威廉姆斯开始总结自己的失败经历,他发现自己每次和琼斯谈论面包订购的事情,琼斯都显得毫无兴致,急着想要挂掉电话或离开。威廉姆斯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做法,决定改变策略。他从各种渠道搜集了琼斯的个人资料,为他建立了一个档案,终于找出了琼斯最感兴趣的东西。原来琼斯是爵士乐俱乐部的成员,由于他的技艺和热情,还被选举为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不论俱乐部有什么演出,他都会参加,即使翻山越岭、身体不适也决不肯落下。
此后,威廉姆斯再见到琼斯的时候,就开始和他谈论爵士乐以及他的组织。这下,威廉姆斯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反应,琼斯居然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多小时,都是有关爵士乐和他的组织的。在讲述的过程中,琼斯的语调里充满了热情,并且一直在笑。在威廉姆斯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他还把他所在组织的一张会员证给了威廉姆斯。直到离开,威廉姆斯只字未提面包订购的事情。而在几天之后,琼斯饭店的采购部经理就打电话给威廉姆斯,让他把面包样品和价目表送过去。
那位采购部经理在见到威廉姆斯的时候微笑着说:“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这一次你真的把老板说动了,你成功了!”
后来,威廉姆斯和琼斯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说:“想想看吧!我努力了两年,就是想和琼斯做大生意。如果那时我不进行及时的总结反思,建立他的个人档案,用心找出他的兴趣所在,了解他喜欢的是什么,而是一直照着老方法,无休止地打类似于推销的电话,那么他终有一天会烦透我,让我再也不要骚扰他。”
拿破仑曾说过:“不懂得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永远是遥远的。”当你发现自己在走弯路或遭遇失败时,总结反思是必要的。有总结,才会有发现;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小杨大学刚毕业,应聘当地一家知名的外贸公司。该公司对前来应聘的人连续三天进行三次考核。
第一次考试,小杨以98分的成绩排在第一,另一个男生小霍以92分的成绩排在第二,小杨不禁很是得意。第二次考试试卷一发下来,小杨感到很纳闷,因为试题和昨天的一模一样。刚开始,小杨以为监考人员发错了试卷。但是监考人员一再强调,试卷并没有发错。既然没有发错,小杨也就满不在乎地奋笔疾书,还不到考试规定时间的一半,就答题完毕了。小杨自信满满地把试卷一交,认为自己这次第一个交卷,一定能够应聘成功。再看其他考生,也陆陆续续地把试卷交了上去,人人脸上都春风得意,人人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第二次考试考分一出来,小杨仍然以98分的成绩稳居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小霍以96分的成绩仍然排在第二。
第三天,大家都按时赶到了那家外贸公司。
“这次该不会又拿同样的题目进行考试吧?”
“可别再一样了,那些题目我已经做腻了。”
进考场前,那些应聘的年轻人不禁议论纷纷。
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上顿时就像炸开了锅,因为试卷的题目和前两次是完全一样的!
“大家请安静,听我说,这次的考试题目和前两次是一样的,这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执行。如果你觉得这种考核办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试卷,放弃答题,随时离开考场。”
见监考人员如此说,这些年轻人虽然心存疑惑,但都老老实实地低下头去答卷了。
这次考试更省事儿了,绝大部分考生和小杨一样,根本就不用看考题,“唰唰唰”地就直接把前两次的答案搬上去了,不到半个小时,整个考场几乎空了,只有那位小霍仍然在托腮思索,时而涂改,时而补充,最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直到收卷铃响才把答卷交了上去。
第三次考试的考分出来,小杨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仍以98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那个小霍也考了98分。
最终结果公布:小霍被录取。小杨很是不服气,找到负责此次应聘的人事部经理疑惑地问道:“我三次都是第一,为什么被录取的反而是小霍呢?”经理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杨,你很聪明,三次考试都是第一,这没有错。但是三次考试题目完全一样,你每次都是答98分,没有任何进步,恐怕每次考试结束后你并没有总结反思,对那些不懂的题目进行查证,而是一直在重复犯错啊。而小霍呢,他的成绩每一次都有所提高。第一次考试他做错了四个题目,而在第二次考试时这四个题目中有两个做对了,第三次考试时,只剩一个题目做得不完美。小伙子,你能从中总结到什么吗?”
听完经理的话,小杨默默地低下了头。
一个人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与他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密不可分。总结和反思是一个人不断接近成功的基础,没有总结和反思就没有提高与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总结,认真反思,才能努力克服缺点、弥补不足,避免重复犯错,逐步提高,获得成功。
在洛杉矶的某一个地区,报童安迪和迪克兰在卖同一份报纸。两个人每天都很勤奋,沿街叫卖,嗓门也很响亮,可每天卖出去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对此,安迪没有任何反应,他认为能赚多少就算多少,没必要多想其他的。迪克兰则不同,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业绩逐渐下滑时,便开始认真总结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他发现:这样每天沿街叫卖,目标群体不显著,过往的路人即使买了报纸也是匆匆离去,对自己没有什么印象。
此后,迪克兰除了沿街叫卖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购买报纸较多的固定场合:一到那里他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儿再来收钱。这些地方迪克兰越跑越熟,人们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每天都会有一位可爱的男孩送报纸给自己,有着迷人的微笑,有着清澈的眼眸,居然还要等自己看完了报纸才收钱。如此一来,迪克兰卖出去的报纸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一些损耗,但是很小。而安迪所卖出去的报纸就越来越少了,最终不得不另谋生路。他在改行时,显得很不甘心,他想问问迪克兰为什么他们俩一起卖报,做出的成绩却相差那么远。
迪克兰很详细地回答了安迪的问题:“第一点,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你的,所以我在第一时间把报纸分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就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也就相当于我提前占领了市场,我发得越多,你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是不小的打击。”
“第二点,在固定的地方,我是先抓紧时间分发报纸,等报纸全部发完后再收钱。报纸这种东西不像其他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的居多,一般不会因为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一份报纸的钱数也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有零钱,明天也会一块儿给的,那些办公室的文化人,不会为难小孩子的。”
“第三点,就算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一些报纸,二则这样的人还是少数,而且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也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迪克兰的三点解释看似简单,却是他遭遇失败后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买报纸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而得出的独特方法。这对于我们是极有启发的。
当自己工作遭遇不顺、挫折时,不要坐等,不要逃避,及时总结,认真反思,寻找对策,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使自己少走弯路,在成功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六、做一个学习型员工
平庸之辈和成功人士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并不是天赋、机遇、运气,而是有没有学习的意识。在工作中总会碰到各种问题,我们只有抱着不断学习的心态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完善自我,才能成功执行,才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员工。
平庸的员工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不愿承认别人的优秀,他们缺少虚心向他人学习的精神。然而,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身边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学习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如此,我们的职场生活更是如此。在工作中,无论你一开始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你安于现状,那么你很快便会被身边的人赶上、超过,而你自己却变成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人。
在企业中,尽管企业为员工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而且工作本身就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但是许多员工并没有认清这样的机会对自己的重要性,疏于学习,甚至是不屑于学习的心理在企业员工中普遍存在。这直接导致员工知识匮乏与技能单一,久而久之便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这些人最终也会被公司所淘汰。
罗曼·罗兰曾说过:“财富是靠不住的。今日的富翁,说不定是明日的乞丐。只有本身所具有的学问和才干,才是真实的本钱。”
现代职场中,具备向别人学习的能力已成为重要的才能之一,成为员工晋升路上最可靠的本领。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员工却不懂得这点。
麦蒂和布莱恩同在一家公司任职员。一个同事被晋升为部门经理,两人很不服气,他们平时和这个同事关系不怎么好。几天后,麦蒂对布莱恩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
布莱恩感到很突然,问:“为什么?”
麦蒂说:“我恨那个部门经理,整天指手画脚,让我受不了。你呢,走不走?”
布莱恩说:“我哪也不走,我不赞成你现在离开,部门经理是有可恨之处,但是我们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对我们不利。”
麦蒂不解地问:“为什么?”布莱恩说:“我要看他是如何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向他学习。”
麦蒂觉得布莱恩说得在理,但是他还是忍受不了现在这个局面,最终离开了公司。
后来布莱恩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留心经理的工作、处事方法,暗自向他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习后,他有了许多的经验和忠实客户。等他再见到麦蒂时,告诉麦蒂,经理跟他长谈过,准备升他做总经理助理,他不想离开公司了。
如果布莱恩当初和麦蒂一样离开公司,那日后就没有升职的机会了。他的升迁是他向竞争对手学习的结果。从此可以看出,在这个学习决定命运的时代,善于向别人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学习如同一日三餐,万万省不得。无论眼下你多么优秀,只要你拒绝向竞争对手学习,就是拒绝进步,那么你的人生事业永远不可能走向辉煌。
想要在职场上站稳脚跟,我们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要不断地学习,吸取身边那些优秀人物身上的优点,让自己更加优秀,这样你就能成为老板眼中的那颗金子。
毕业于某高校的林晶,怀着无限的梦想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了青岛国运集团。由于林晶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国运决定把林晶安排在新生部门——人力资源部。
此时,正是国运集团高速发展时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需大量专业人员远远超过了往常。林晶是学经济的,现在突然要转型做人力资源,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工作、超负荷的用人需求,使初来乍到的林晶陷入了被动。由于工作滞后,人才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领导对林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面对压力,林晶委屈,但她并未灰心,永不退却的上进心马上占了上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工作没做好,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林晶暗暗给自己鼓劲,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
从此,每当晨曦刚刚照进办公室的时候,林晶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开了;每当傍晚的路灯照亮回家的路时,林晶依然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进行着她的工作。即使是回到家里,林晶也没有放松,在她的床头,堆满了各种专业管理类书籍,每晚睡前,她至少看一小时专业书籍,然后回顾一天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计划,并不断地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
林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终于换来了成果,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对她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任命她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
尽管如此,林晶并没有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也没有安于现状。后来,林晶成功考取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使自身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她还通过网络、报纸、招聘会等载体,通过猎头公司以及直接与大专院校联系等渠道,广泛获取各个方面的人才信息,并通过面试询问内容、公司情况简介、限时回复等工作方法,使人力资源部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才与企业的交流更加畅通,有效地为公司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盟。
同时,由于国运集团的发展,公司内部员工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林晶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争做学习型员工的行列中。她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第二学历教育,积极参与主管部门的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为正确执行领导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逐渐成为公司不可代替的人才。
林晶成功了,而她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我们可以学习她的那种自信与学习的精神。一个聪明的员工在工作中总会保持学习的心态,让自己在学习中提升,在学习中发展。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使你在竞争的浪潮中,不会因为平庸被淘汰,反而会使你在很多员工中脱颖而出。
由此可见,一个员工的优秀不仅在于他的勤奋,更在于他的学习进取,自我提升。聪明的员工懂得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3节:善于合作,调动最强大的执行力
一、成功在于合作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很多事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成功在于合作。
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快乐地玩耍,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突然他在沙箱的中间发现了一块很大的岩石。小家伙便开始用力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他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的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用手推、用肩挤,身体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每一次他得到的唯一回报就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自己的手指。最后,他坐在沙堆上伤心地哭了起来。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在卧室内透过窗户看得一清二楚。当一串串的泪珠滚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他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宝贝儿,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爸爸,我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还没有请求我的帮助呢!”
父亲弯下腰,和孩子一起,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很多时候,单个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某件事情,我们应该学会与人合作,凝聚他人的力量,从而变不可能为可能。合作,其实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智谋非凡,极力辅佐刘备恢复汉室天下。刘备死了之后,为了使摇摇欲坠的蜀国政权不至于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诸葛亮可谓操碎了心。可惜的是,诸葛亮即使本事再大,也终究没能力挽狂澜,最后病死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的聪明为世人所公认,但是他又何尝不是糊涂了一世呢?他过分地相信自己,事必躬亲,与其说是病死,不如说是心力交瘁而死。
任何人单枪匹马都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因为个人的精力、智慧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事事完美。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达成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善于与人合作。只有善于合作,才能互相促进、互相提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差别?”上帝对他说:“跟我来吧!让你亲眼看一看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这个人跟着上帝走进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是每个人看上去都是一脸饿相,瘦骨伶仃,长期吃不饱的样子。在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大汤勺,但是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要长,自己根本就没法把肉汤送进嘴里。这些人有肉汤却喝不到肚子,只能望着汤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无可奈何。看到这般情景,这个人不禁叹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恐怕莫过于此了,有佳肴在眼前但却无法享受。”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是什么样子。”上帝把这个人领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大锅肉汤,周围有一群人,每个人面前也有一样的长柄汤勺,但是大家都红光满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为什么?”这个人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里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在天堂里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天堂里,他们都懂得喂别人,因为他们都是懂得合作互助的人。”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资源,有些人能够把它营造成幸福的天堂,有些人则把它变成了地狱。道理简单而深刻,成功在于合作,合作是人们走出困境、获得胜利的唯一通道。
有一家服装公司,招聘新员工时非常重视面试成绩。其实每一次的面试考题都不难,但是能够通过的人却总是寥寥无几。
这次这家公司又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面试。主考官在每个应聘者的桌子上面放了五本厚厚的文件和五个铁夹子,向面试者说:“请在两分钟之内用桌子上的夹子将这些文件夹好。”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容易了。这些应聘者们个个志在必得。主考官的话音刚落,他们便迫不及待地一手拿起夹子,一手拿起文件,试图尽快将这些文件夹好。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夹子又大又硬,一只手根本就按不开,但是如果用两只手按,又没有办法拿稳文件。
一分钟过去了,刚才的不屑、窃喜早已荡然无存,面试者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有的人甚至已经放弃了努力,呆呆地站立在一边。两分钟后,主考官宣布面试结果,只有四位面试者通过了这次面试。原来在面试过程中,他们四个人迅速分成了两组,每组中都有一人将文件在桌子上排列整齐,然后用两只手紧紧握住文件一端的两角,而另一个人则用两只手将夹子按开,然后夹好文件。不到一分钟,五本厚厚的文件就这样迅速而整齐地夹好了。
这次面试,其实考察的就是合作互助的能力。在商业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就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漩涡,然而很多事情不能依靠单干而完成,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必须要与人合作才能完成。
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够调动最强大的执行力,使人们更快速地接近成功。的确,成功青睐于那些懂得互助、善于合作的人们,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让合作成为自己最强有力的制胜法宝!
二、团结就是1+1>2
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说过:“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的确,这就好比一盘散沙,尽管每一颗沙粒都金黄发亮,却没有太大的力量,如果它们能够与水泥结合起来,则足以支撑起整个高楼大厦。这就是团结的力量,用经济学的公式表述即为:1+1>2。
团结,其实就是将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使之产生最大的规模效益。团结精神所体现的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克服个人力量的不足,壮大集体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进步与发展。我国有句俗语:“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响震天。”团结正是团体与个人双赢的基石。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种名叫红杉的植物。它可高达100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科学家对这种奇妙的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很多奇怪的现象,按自然生长的规律来讲,长得越高的植物,它的根部就应该扎得越深,但是这种叫作红杉的植物却是浅浅地浮在地表,这就使它的根部能够很快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从而得以快速茁壮地成长。
通常来讲,如果植物的根部扎得不够深,只要一阵大风刮来,它就会被连根拔起,这是植物根浮于地表的一个极大的弱点。但是红杉为什么能够如此高大而又屹立不倒呢?
经过大量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红杉没有一株是单独生长的,而是一大片生长在一起,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而它们的根彼此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红杉牢牢地站在了地面上。即使自然界的风雨有再大的威力,也无法动摇几千株紧密连接的红杉树根。除非强风足以将整块地掀起,否则是没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动摇这些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分毫的。
单个的力量的确是有限的,若想成功必须依靠别人的力量,团结互助是必要的、必需的,这样才能创造出屹立不动摇的事业。团结,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所有资源、企业成员的所有才智。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团结奋进,而个人若想获得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也需要将自己融入团队,与他人团结奋进。
索尼公司是横跨数码、生活用品、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与其“家庭式”的管理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在索尼公司,每一个员工都被视为大家庭的一分子,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公司也强调员工之间应该像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一样团结、配合、协调。如此一来,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受到充分的尊重,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也使索尼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可持续的成功。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团结互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结果。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团结互助精神。的确,这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石,也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基石。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就不会辉煌的成就,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自然法则。
生活在海边的人应该可以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几只螃蟹从海里用力地游到岸边,其中一只也许是想到岸上体验一下水族以外世界的生活滋味,只见它努力地爬离水面,往堤岸上爬,但是无论它怎样执著地努力,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去。不是因为这只螃蟹选择的路线不对,也不是因为它的动作笨拙,而是因为它的同伴们根本就不容许它爬上去。当一只螃蟹历尽辛苦快要爬上堤岸的时候,其余的螃蟹就会争先恐后地拖住它的后腿,把它重新拖回到海里。
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哀叹这个螃蟹家族实在不懂得团结的意义。而在南美洲的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迥然不同的故事:
南美洲的草原,天气酷热异常,山坡上的草丛突然起火,无数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已经无路可走,似乎只能坐以待毙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成千上万的蚂蚁们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出了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是包裹在里面的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逃了出来。
这个故事显得有些悲壮,对我们却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一只小小的蚂蚁不能解决难题,成就任何事情,团结在一起却能成就你我。
的确,即使是在其他时刻,小而全的蚂蚁家族中也有着复杂而严格的分工:兵蚁负责蚁巢的安全问题,工蚁肩负着探路和寻找食物的重任,蚁后则负责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蚂蚁成员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这些环节缺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行。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看似弱小的蚂蚁家族才能在庞大的自然界中繁衍生存下去。
一家软件公司招聘员工,经过层层考试与测评,最后有三位年轻人胜出。但是公司的招聘职位只有两个,人事部经理便又加试一题。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假如你们三个人一起去沙漠进行探险活动,在返回的途中,车子抛锚了。这时,你们只能从车上选择四样东西随身带着。你会选择什么?这些东西分别是:镜子、指南针、绳子、刀、水、火柴、帐篷(可供两人使用)。
其中帐篷只能住两个人,只有一瓶矿泉水。男士甲选的是:刀、水、火柴、帐篷。人事部经理问他:“为什么你第一个就要选择刀?”
男士甲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顶帐篷只够两个人睡,而水也只有一瓶,万一有人为了争夺生存机会起了歹心想要害我呢?所以,有刀在手的话,也就等于把主动权抓到了自己手中。”
女士乙和男士丙选的四样物品是相同的:绳子、水、火柴、帐篷。女士乙解释道:“水是必需品,虽然只有一瓶,但是省着点喝也足够两个人了,即使是三个人分着喝,相信我们稍微受点苦,也能一起坚持到最后;帐篷虽然只能容纳两个人休息,但是我们可以轮流休息;绳子则可以用来把我们三个人绑在一起,这样即使在风沙很大、看不见彼此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分散;而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男士丙给出的解释与女士乙基本相同。
最后,男士甲被淘汰出局,女士乙和男士丙被录取。
团结是成功的开始,团结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年代,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只有团结互助,才能获得生存之地,才能获得竞争的胜利,持久的成功。
三、激发团队的强大力量
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激发团队的强大力量,不仅有助于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工作队伍,做到个人或者局部力量无法完成的事情,同时也可以为团队成员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团队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成就卓越。
去过庙里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笑脸迎客大腹便便的弥勒佛,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看起来凶猛吓人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弥勒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庙。
弥勒佛笑容可掬,热情快乐,所以来的香客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有认真管理账务,所以搞得庙里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是管账的好手,但是整天都阴沉着脸,太过严肃,来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几乎都断绝了。
后来佛祖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弥勒佛和韦陀放在了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于是庙里香火大旺。而韦陀则负责财务,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对庙里的每一项收支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团结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一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集合众人的才智,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这样才能激发出团队的强大力量,完成工作任务。其实一支优秀的团队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一个个成员则如同茂密的树叶和花果,构成了这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依靠团结精神、发挥团队力量来取胜已经成为竞争的主题。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获奖的只有41%,而现在合作获奖的已经占到了80%。或许在公司里你是初来乍到,对同事不熟悉,对上司不了解,与客户也缺乏相应的沟通,业务还没有那么熟练,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但是不要忘记,企业里不只是你一个人,你应该马上投入到团队中去,认清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在团队力量中寻求帮助,获取资源。
井深大——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他在刚进索尼公司时,索尼还只是一个有20多人的小企业。但是老板盛田昭夫却对他信心百倍地说:“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子技术专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由你来全权负责我们公司新产品的研发,怎么样?你这一步走好了,企业就有希望了!”
“由我来全权负责?我还很不成熟,虽然我很愿意担此重任,但是实在怕有负重托呀!您能给我指点迷津吗?”
“新的领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关键在于你要和大家联手!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将众人的智慧联合起来,共同奋斗,还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呢?”盛田昭夫很自信地说。
井深大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呀,我怎么只想到了自己?不是还有20多名同事吗?为什么不向他们虚心求教,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整个团队的力量来完成任务呢?”
井深大找到市场部的同事一同探讨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他们说:“磁带录音机之所以不好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太笨重——一台录音机大约4公斤;二是价钱太贵,每台售价要16万日元,一般人很难接受这个价格,半年也卖不出一台。您能不能在重量和价格方面多考虑多研究?”井深大点头称是。
然后他又找到信息部的同事了解相关情况。信息部的同事告诉他:“目前美国已经率先采用晶体管生产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非常轻便。我们建议您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谢谢你的建议。我会朝这方面努力的!”
在研制新产品的过程中,井深大又和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们团结合作,努力奋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在1966年终于成功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并成功地推向了市场,索尼公司也由此迈进了新纪元。而井深大也凭借团队的力量,由一名缺乏信心的新手,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索尼公司的副总裁。
一个优秀的团队,并不一定是每一个成员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出众,而是能够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长短互补,而团队中的个人也在团队的发展中获得力量,最终达到一个多赢的结果。
一家工程公司招聘部门经理,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应聘。应聘者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个个聪明博学,能力出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人事部经理知道,这些年轻人学识渊博,基础知识都非常扎实,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是难不倒他们的。于是,人事部经理就精心策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招聘考试。
招聘开始了,董事长让前六名应聘者一起进来,然后发给他们20元钱,让他们去街上吃饭。并且要求,必须保证每个人都要吃到饭,不能有一个人挨饿。
六个人从公司里出来,进了一家又一家餐厅,发现这些钱根本就不够用,最便宜的一家也要五元一份面条,只够四个人吃饭。他们抱着最后的希望走进了大街拐角处最后一家餐厅。他们上前询问就餐情况,服务员告诉他们,虽然这儿米饭、面条的价格不高,但是每份最低也得4元钱。照这样的价格,六个人一共需要24元,可是现在手里只有20元,还是差4元钱,无法保证每人一份。于是,他们垂头丧气地走出了餐厅。
回到公司,人事部经理问明情况之后叹息着摇了摇头,说:“你们没有通过此次考试,真的很抱歉。你们虽然都很有学识,很有能力,但是都不适合在我们公司工作。”
其中一个年轻人颇不服气地问道:“只有20元钱,最便宜的一份也要4元钱,怎么能保证六个人全都吃上饭呢?”
人事部经理笑了笑说:“之前我们做过调查,那家餐厅是有优惠的,如果五个或者五个以上的人去吃饭,餐厅就会免费加送一份面条的。而你们是六个人,如果一起去吃的话,完全可以得到一份免费的午餐,可是你们每个人都只想到了自己,从没有想到凝聚起来,组成一个团队,发挥团队的力量和优势。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们都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一点团队合作精神。而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的公司,何谈团结奋进,又有什么发展前途呢?而且我们此次招聘的是居于管理岗位的经理,如果不懂得团结众人的力量,不懂得管理的艺术,又怎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听完,六个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
团队合作是一种智慧,发挥团队力量是成功者的御人艺术。成功青睐于那些懂得如何将人们团结起来,发挥每一个人优势的人。这种理念隐含在团结合作的力量之中,确实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之道,同时也是个人的成功之道。
四、与比你优秀的人合作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公司的员工要比我优秀很多倍,如果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的话,那么微软很快就会销声匿迹。因为年轻人更容易学习和提出新的点子。”
如果你处于管理岗位,把比自己优秀的人收到自己麾下,或者称之为与其合作,或者称之为为己所用,无疑会使自己的成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如果你只是基层员工,那么你就更需要与那些比你优秀的人进行合作了,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诱导别人与自己合作,为自己做事情,与合作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人脉,同时也可使自己在合作的过程中获益匪浅。总而言之,与比你优秀的人合作,这是一个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宝贵平台。
三国中的刘备,起家之时一无所有,没有诸葛亮的才华与智谋,没有关羽、赵云、张飞的好武功,但是他却把这些优秀的人才全都吸引到了自己麾下。依靠这些优秀人才的才智,刘备才得以称帝。
刘邦和韩信有过这样一次对谈,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不过10万而已。”刘邦接着又问:“那么你呢?”“我自然是多多益善。”刘邦不禁有些不高兴,反问道:“那么你为什么能够为我所用呢?”韩信笑了笑说:“你不善于带兵,但是善于点将,你通过点将来带兵,天下有谁能与你争分呢?”
无论是刘备,还是刘邦,这些成大事者都有着极高的协调能力,虽不是样样精通,却把精通方方面面的各种人才全都收罗到了自己帐下。其实无论古今,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吸引人才为己所用,都是一项高超的智慧。在以人才为核心的现代社会,能集合众人才智的公司,才能茁壮地成长;能与优秀人才合作的人,才能做成大事,有所建树。
的确,那些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着宽广的胸怀,容人的雅量,他们敢于也乐意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合作,诱导那些人才为自己做事,从而聚焦优秀的智慧,为自己、为团队赢得更大的胜利。
1860年,在总统大选刚刚结束的第二个星期,美国著名银行家巴恩看到参议员萨蒙·波特兰·蔡斯从林肯总统的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他叫住了蔡斯问道:“你是在为总统做事吗?”
蔡斯说:“是的,总统已经将我任命为财政部长了。”
巴恩又说:“说实话,无论是学识还是能力,你都要比林肯强很多,为什么要低三下四地听命于他、为他卖命呢?”
蔡斯笑了笑说:“正因为我比他聪明、比他能干,所以在他的内阁中我才能显示出我非凡的才华。”
过了几天,蔡斯碰见了林肯总统,他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不要将蔡斯选进你的内阁里来。”
林肯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巴恩回答说:“因为他曾经亲口对我说过,他比你伟大、比你有才华。”
林肯反问道:“那么除了蔡斯以外,你还觉得谁比我伟大、比我有才华呢?”
见林肯如此发问,巴恩不禁疑惑不解:“不知道了,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林肯说:“因为我要将这些比我优秀的人全部吸收到我的内阁里来,与他们好好地合作。”
事实证明,蔡斯确实能力非凡,他没有辜负林肯的用才之心。作为财政部长,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即使是在美国经济处于危机的情况下,他也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渡过难关。而且他还向林肯提出了不少关于内阁工作的好建议,为林肯总统的内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普通人来说,把比自己优秀的人收入自己麾下,或与能力十分出众的人合作,其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也好,作为团队的普通一员也好,谁都希望自己是团队中最有能力、最受瞩目的人,但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尤其是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合作,取其所长,采其智慧,这是使一个团队良性运作的重要方式,也是使一个人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成功捷径。
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惧怕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出色,不会担心别人的学识比自己渊博,他们乐于与这样的人相处共事。相反,一个嫉贤妒能的人,不仅会扯团队的后腿,也会使自己在嫉妒的怒火中走向灭亡,如史上好名利、妒贤能的庞涓。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经亲自预先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加优秀的人。”
在最初,卡内基只是一个对钢铁经营和生产一窍不通的普通小工。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他坚信,只要把那些知识丰富的人才都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充分利用他们的学识和能力,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成为钢铁行业的巨头。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卡内基就开始网罗人才,很快,他招募了50多名学识、能力都非常出色的拔尖人才。他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展示出自己非凡的领导和组织才能。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无数专家倾其所学,为卡内基出谋划策,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许多问题,才产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财团。
在商业社会,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发展到成功,任何一个想要事业有成的人都必须能够承认自己的缺点、弱点、错误与失败,都必须乐于认可、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便互相提携、互相促进。
五、成功管理你的下属
在职场上打拼多年后,很多人都走上了管理岗位,有那么几个下属跟随自己一起做事。而管理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同样一个职位,有的人做得轻松自如,有的人则做得苦不堪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成功管理你的下属,能否做到知人善任,从而通过下属间接增强自己的执行力,轻松完成工作任务。
梁先生是一家著名电子企业的部门经理,他曾提到令自己永远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刚登上经理的职位时,当时的老总给了他一个终身受用不尽的教导:“即使是再坚强、再能干、再聪明的主管,也不可能达到事事尽善尽美、亲力亲为,必须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和能力。你最最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精选人才,训练他们,培养他们,然后放心地授权给他们,让他们尽量去发挥,去努力。你必须要学会成功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团队效率,赢在执行。”
这番教导对梁先生日后的工作颇有益处,他渐渐发现:一个人的才能毕竟有限,若想高效执行、成就一番大事业,管理者必须要学会有效管理,将自己的权力、责任适当地、合理地分交给自己的下属承担,这的确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是一位把管理、授权做得最为彻底、完美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经常告诫各级主管,不要像个管家婆一样事事操心,一定要学会授权,尤其是分层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只要扮演好发号施令的角色就好了。
松下幸之助说:“公司经营最重要的是分层负责。一个人如果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手里来处理,那就只能局限在一个人的力量范围内,无法成就大事。想要做大事,必须懂得适当分权,分层负责。”
对松下幸之助而言,管理下属的秘诀就是:“实力更胜于资历”,“让年轻人任高职”。对于“实力更胜于资历”,松下幸之助认为,年长者虽然阅历、经验较多,但是这并不等于实力。有实力的人,不仅要能知,而且更要能行,知行合一。老年人强于“知”,但是弱于“行”,这就需要委任一些三四十岁的更有实力的人。
对于“让年轻人任高职”,松下幸之助是有其生理的、社会的理论依据的。他认为,一个人在三十岁时是体力的顶峰时期,智力则在四十岁左右时最高。过了这个阶段,体力、智力则会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走下坡路。因此,职位、权力、责任都应与此相适应,这才是合乎发展规律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松下幸之助也遇到了难题,因为根深蒂固的东方文化传统并不轻易容许充满锐气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后来,他就想了一个缓冲的办法,那就是经常听取年轻人的意见。比如,在决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亲自向一些年轻人询问,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从而巧妙地推进工作。
正是由于松下幸之助的巧妙管理艺术,他的周围才会聚集了一大批出色的人才,使他能够博采众智,不断将事业推向顶峰。
同样具有高超管理智慧的还有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曾经说过:“即使有一天我的财产全部化为乌有,只要和我一起奋斗的人还在,只要一年,也许更短,我就又可以成为百万富翁。”
卡内基虽被人们称为“钢铁大王”,但是对于钢铁的制造、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却知之甚少,使他在钢铁行业中稳占鳌头的原因就是:他有300名精通钢铁工艺的下属。他对这300名下属做到了知人善任,给予他们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于能力出众的年轻人,他会倾力栽培、提拔,对于其中的佼佼者,他甚至会主动赠予1%的干股,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合伙人。
正是由于卡内基成功的管理之道,那些跟随他的下属总是能够拥有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能够最大化地表现出自己的执行力、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这些人都心甘情愿聚集在他的周围,为其效力。最终卡内基登上了美国钢铁大王的宝座,成就了璀璨夺目的辉煌人生。
说到成功的管理之道,激发员工最大的执行力,就不得不提到联邦快递。弗雷德里克·史密斯是联邦快递的董事会主席,他以前曾是海军上校。对于下属的管理,他的看法是这样的:“我在海军里学到的最伟大的一个领导原则就是,在一个讲求行动效率的组织里,必须要爱护部队,海军尤其强调这条原则,它高于一切领导原则。在我发展联邦快递的这些年里,这条原则对于我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这段话道出了一个事实,即联邦快递的成功归因于一条简单的原则——爱护你的员工。
的确,管理者的眼光不应只是着眼于部门、公司,还应当处处为下属着想,站在下属的立场为他们设想,爱护、激励皆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的分内之事。因为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最大化地为下属的执行创造有利条件,使下属乐于执行公司决策,这样你的执行力、你所在部门的业绩以及整个公司的业绩自然会大大提升。
拿破仑的激励手段可谓非常高明。拿破仑曾经颁发过1500个十字勋章给他手下的军官,曾赞誉手下的18位将领为“法国军人之魂”,并慷慨激昂地宣称自己的部队是一支势如破竹的“不败之师”。当然,也有人曾经批评拿破仑的做法是在“用虚荣的手段欺骗手下”。拿破仑则理直气壮地反问:“支配人类的最大精神力量,除了虚荣,还有何物呢?”
林先生是一家服装公司的采购部经理。有一次,他发现他手下一名负责修理、搬运的职员小张态度非常恶劣,经常抱怨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太辛苦,人手太少。为了不让小张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又要纠正他这个毛病,林先生冥思苦想了好几日,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方法。
林先生并没有减轻小张的工作,也没有另外替他特聘助手,但是最后小张非常满意。原来林先生向老总申请,将小张的座位移到了采购办公室的门口,并在他座位旁边的墙壁上特地加上了耀眼的职务:修理部经理。
自此之后,小张再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修理机械、搬运货物的勤杂工,而是部门经理,身份、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干起事来,比从前也认真、卖力多了。
管理是一门艺术,深谙管理艺术的人能够细心把握、成功驾驭每一个下属,最终做到既对下属有利,也对自己、企业有利,达到多赢的局面。
六、团结荣辱与共的同伴
从前,在一个水草丰美的牧场上,生活着三头健硕肥壮的公牛。它们非常团结,总是在一起吃草,一起到河边喝水,一起休息。
离牧场不远处有一处茂密的森林,林中有一只老虎早就对这三头公牛垂涎三尺了,但是由于这三头公牛十分团结,总是形影不离,老虎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后来,狡猾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先离间它们的感情,破坏它们之间的信任,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对付。
一天,三头公牛正在牧场边缘吃草,老虎瞅准时机慢慢地走上前,对其中一头公牛悄声说:“朋友,我好心提醒你一件事!你要特别留心你的两个伙伴,我听说,它们两个为了霸占草地,想要联手干掉你。你瞧,它们俩正在你身后窃窃私语呢。”
这头公牛转过它的大脑袋,果然看见两个伙伴的头靠在一起,似乎在说着什么。从此以后,这头公牛便有意躲避两个伙伴,离它们越来越远了。几天以后,狡猾的老虎又用同样的诡计,在另一头公牛面前搬弄是非。结果,那头公牛也相信了它的挑拨。
就这样,过去曾经亲密无间、互相信任的三头公牛,现在却形同陌路,相不理睬。去小河喝水的时间也错开了,甚至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彼此都离得远远的。
老虎见自己的计谋终于得逞,高兴极了。有一天,老虎突然从密林中狂奔出来,扑向一头公牛,一下就咬断了它的脖子。而另外两头在远处吃草的公牛只是眼睁睁地望着老虎吞食了自己的同伴,没有任何搭救的行动,心里还在想着那是它应得的报应。第二天,老虎吃掉了另一头公牛。第三天,最后一头公牛也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
对于荣辱与共的同伴,团结合作是必需的,而信任则是团结合作的首要条件。一个团队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可能紧密团结,高效工作。如果合作关系中,大家相互猜忌、互不信任,那么合作关系当然会瓦解,随之而来的将是唇亡齿寒。
每到秋天,我们都可以见到一群群的大雁朝南方飞去,多是排成“人”字形,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吗?而且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成群结队的大雁,很少有形单影只的孤雁,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如果大雁结队飞行的话,当其中的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大雁就会立刻跟进,整个鸟群随之一起抬升。借着“人”字的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大雁单飞至少增加了70%的飞升能力。因为团结共飞,凭借着彼此的冲劲、助力而向前行进,而且有着共同的目标与集体感,所以它们可以更快、更轻易地到达它们想去的地方。
即使有个别的大雁想要独自玩耍,一旦脱队,它就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时的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就会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雁所造成的浮力向前飞。其实人亦如此,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了荣辱与共的同伴,在工作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一样会有迟缓、拖拉与吃力等感觉。所以,团结那些与我们走同一条路、荣辱与共的同伴,也是我们飞得更轻松、飞得更快的高超智慧。
在雁群中,当领队的大雁疲倦了,它会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则接替它飞在队形的最前端,如此轮流。而飞行在后面的大雁会利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最重要的一条是,当一只大雁生病了,或是由于枪击、弹射等原因而受伤,掉队或落到地面时,另外两只大雁就会脱队跟随它,一直帮助并保护它。它们会跟生病的大雁落到地面,直到它能够再次飞翔或者死掉。而且只有在那时,另外两只大雁才会再飞走,或是跟随另一队大雁赶上它们自己的队伍。
合作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它源于荣辱与共的深刻信任,这种精神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合作是永恒的法则。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信念与坚持,需要荣辱与共的团结协作。基于信任基础的合作往往能激发出个人内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产生难以估量的力量,将永远是推动个人、企业、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
如果是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环境里,个人即使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但是不懂得团结同伴,与人沟通交流,甚至人心浮动,互相猜忌,那就很难成功执行公司所交派的工作任务了,自己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团结荣辱与共的同伴,这是每一个渴望有所建树的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在这个商业时代,一个缺乏团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也难以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
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对于荣辱与共的同伴,我们必须要在信任的前提下精诚合作,相互依存,共同进步。“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学会团结同事,团结身边一切可以信任的朋友,这样才能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力量,更好地完成工作。
第4节:细节到位,执行才完美
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的确,无数的成功,皆源于细节的完善。
高先生是一家著名文化公司的总经理,他想要雇一名勤杂工到公司里来打杂,最后他挑选了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小伙子小杨。“我真的很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疑惑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选他呢?他既没有带介绍信,也没有人推荐。许多大专生都想进你们公司,你为什么偏偏就选了他呢?”
高先生笑着说:“不,你错了,他带了很多介绍信。他在门口时轻轻擦去了鞋上的泥,并将使用过的纸扔进了垃圾桶。进门之后他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做事非常小心谨慎。进了办公室后,他脱去了帽子,回答我的提问时干脆果断,这说明他很有礼貌、很有教养。其他人直接坐到椅子上准备回答我的问题,而他却把我故意扔在椅子旁的几张纸拾起来,还问我是不是把它们丢掉。他的衣着非常整洁,头发、脖子等非常干净,一看就是一个讲究卫生的人。这些细节难道不是最好的介绍信吗?再看其他应聘者,尽管有几个还是朋友介绍来的,可是他们对此次应聘的毫不在乎,回答问题时的漫不经心实在是令我失望。”
案例中,小杨几乎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无可挑剔,迅速赢得了高先生的好感,最终应聘成功。其实在职场中,在互不熟悉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一个陌生人的了解,往往就是从细节开始的。一个人在细节上的表现,往往会先入为主地使人们在晕轮效应下对其产生整体的判断。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正因此,我们才可以利用细节在第一时间赢取最佳的主观印象。
在美国,有一位大学生史密斯毕业了,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全美最大的现金出纳机公司工作。但是,他被安排做这家公司的电话远端支持服务——电话排障员。这是这个公司中最不起眼、最繁琐的工作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电话给予那些购买了该公司出纳机的顾客以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刚毕业正是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儿、魄力十足的时候,史密斯却在做着一项在很多人看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工作,若想一直保持激情和认真的态度似乎是非常困难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史密斯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松懈,甚至跳槽。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史密斯始终认真而热情地做着这份工作,再小的细节都不会马马虎虎应付。
电话排障员现场接触仪器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每天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等待客户的电话,但是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排障员,又不得不对自己公司的机器有相当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了解。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矛盾,绝大多数的电话排障员对于仪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学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公司所发的故障排除工作手册上,而对于实际存在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根本无法完美地解决,因此导致很多用户对公司产品产生了不信任、疑惑等消极心理。
很多电话排障员以及公司的管理者其实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人采取实际行动而加以改进。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电话排障员是公司最底层的职位,薪水也是最微薄的,在工作中能够按照公司发放的工作手册来处理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客户能不能百分之百满意,那是他们能力之外和权限范围之外的事情。
但是,史密斯在上班的第一个月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立即展开了行动。他找来很多相关的书籍,每天下班之后都要抽出一段时间细细地学习、研究,并认真地思索、总结在每一个细节中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不甚明白的问题,他都会向那些能够经常接触到公司仪器的同事虚心请教。这样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积累,他就对现金出纳机有了极为深入而详细的了解。凡是公司产品有可能出现或因客户使用不当而出现的问题他都弄得非常清楚,深得客户的满意。最可贵的是,史密斯并没有因为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时间长了,用户都愿意打电话给他。因为在史密斯那里,他们的困难总是能够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慢慢地,史密斯就在客户中出了名。每当打进电话,很多客户都要求总机把电话直接转给史密斯。从此,史密斯的分机总是最忙的一个,几乎成了公司的热线电话。而其他排障员一天也接不到几个求助电话。
没多久,这个现象就被公司的总经理发现了。于是,他抽时间以一个客户的身份向史密斯咨询了几个问题。当然,所咨询的这几个问题都是相当有难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史密斯是否真的像客户所说的那样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
令总经理难以置信的是,无一例外,史密斯将这些问题都完美地解决了。一个小小的电话排障员竟然拥有如此全面而精确的技术知识,总经理不禁大加赞叹。而且他还发现,史密斯的服务态度细心而热情,总能给客户一种振奋激昂的感觉,这使得总经理对史密斯非常满意。
年底,技术开发部经理的职位有空缺,总经理找到了史密斯,问他是否愿意到技术开发部工作,史密斯表示非常乐意。几天后,史密斯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了调换工作部门的通知书,顺利进入了公司的核心部门。此后,史密斯一直都非常努力,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渐渐脱颖而出,成了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跨越。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是一种功力,是一种成功的习惯。只有做好了小事,才可以成就大事。
二、忽视细节,难获成功
注重细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日常工作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有一家新建的大型饭店在报纸上打出招聘广告,需要招收30名员工。因为待遇优厚,报名者非常多。经过两天紧张的初试、面试后,人事部从数百名应聘者中筛选出了39名年轻人。可是饭店只要30名员工,而酒店两个星期后就要开业,酒店主管必须尽快选出30人,培训两星期后上岗。主管把这39个人都召集过来,一一谈话,最终的结果依然让主管很为难,凭良心说,这些年轻人的条件都很优秀,多出的9名真不知道应该去掉谁。
后来,主管想再加试一次,就对大家说:“为了庆祝饭店开业,今天我和经理就代表饭店请大家吃顿饭。”
39个人分成两桌坐在一个包间里,主管领头坐一桌,经理领头坐另一桌。第一道菜上来了,是芙蓉鲫鱼,两条诱人的鲫鱼铺满了整个盘子。有的人舔了舔嘴唇,但是并没有下筷子,大家都显得有些拘谨。主管和经理就带头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主管还亲切地对大家说:“不要那么紧张,都随便一点,以后我们每天都要在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就是一家人了,不要客气。”
主管这样一发话,气氛顿时就活跃起来,大家拿起筷子,开始吃鱼。有人夹鱼背,有人夹鱼头,有人夹鱼尾。有的人一次夹一大块直接全部放进嘴里,有的人则只夹一小块。两条鱼很快就吃完了。
第二道菜又上来了,是清炖小黄鱼。鱼的确很小,二十几条才装满了一盘。有的人上来就夹了一条大的,吃得很快,鱼肉还没有吃干净就连鱼带刺吐了出来,接着又开始挑大的夹,有的人只夹小的,吃得慢而仔细,把鱼肉吃净再吐出鱼刺和鱼头。
接下来的菜有各种炒菜、凉拌菜以及紫菜汤、玉米羹等,大家各取所好,有的温文儒雅,只吃自己眼前、邻近的菜,有的人则毫不客气,伸长手用力夹别人跟前的菜;有的兼顾全席,桌上的菜每样都吃一些,有的则是挑挑拣拣,只夹自己喜欢的菜吃,不喜欢的一筷子都不动;有的人吃饭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失礼,有的人喝汤“滋滋滋”,甚至有“噜噜”的吸声;有的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都不剩,有的把饭粒掉得满桌都是。这一切,都被主管和经理尽收眼底。
第二天,主管把用人名单公布给了大家。有一位落选者很是不服气,向主管发问:“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你又没有进行加试,凭什么选人呢?”
“怎么没有进行加试?昨天晚上我请大家吃饭时,对你们每个人都一一测试了。我选人的原则非常简单:那些在餐桌上先吃鱼头鱼尾、肯吃小鱼、不挑挑拣拣、不掉饭粒、知道兼顾别人的人,我相信他们会成为饭店的好员工。”
那些落选者想起自己昨天晚上在饭桌上的表现,不禁都有些发窘,但有人马上为自己辩解:“这都是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怎么能用它来检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呢?”
主管看着他,反问道:“这些细节加起来不就是整体状态,不就是人生吗?试想,一个在饭桌上只顾自己的人,在工作中又怎么会想到别人呢?”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总是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但就是这些小细节决定了全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如果总是忽视细节问题,那么成功也会渐渐远离你。
小李是一个工作非常出色的小伙子,但平时总是马马虎虎,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一个月内,他至少有五次迟到,还经常在开会的时候玩手机、开小差,老板看在他能力出众、工作出色的份儿上,一般也不多说什么。
有一次,老板让他整理客户资料,并与他约好第二天早上到一个客户那里去签合同。那天老板还特意叮嘱小李一定要早一点来上班,不要迟到。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小李还是迟到了近半个小时。老板要等小李手中的资料,干着急却只能在公司等着。最终当小李和他的老板一起驱车到达客户那儿的时候,已经比约定时间迟到了将近一刻钟,客户已经离开了办公室,去参加另外一个会议了。
因为小李的迟到,公司丢掉了一笔大生意,造成了不少损失,老板一怒之下,将小李辞退了。
其实平时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注意细节,经常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做私事、开会玩手机的人,其中不乏像小李一样能力出众的人,但是这些人往往最终就是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而屡屡受挫,难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小马今年刚毕业,为找工作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有一天早上,因为要前去参加一个外贸公司的面试,小马比往常早起并打扮得干净利索地出门了。在公车上,他还一直盯着自己整齐干净的衬衫,感觉非常满意,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但是当走到外贸公司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啊”地叫了一声,竟然一直没有发现太旧的皮鞋与自己的这一身穿着很不般配,而且鞋跟已经磨得不成样子了。这可怎么办?回家换鞋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进去了。小马一直在心中暗暗祈祷主考官不要注意他的鞋子。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一览无佘的办公室中,小马的一双脚根本就无处可藏。有些心神不宁地回答完问题之后,主考官微笑着告诉小马:“小伙子,下次先买一双干净舒服的鞋子再去面试吧。”
由于没有注意皮鞋的问题,小马在面试时情绪受到了影响,就这样错过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可见,细节问题真的很重要。
如果医生疏忽了细节,病人可能会因此而丧命;如果律师疏忽了细节,无罪之人可能会因此而蒙冤……注意细节,是负责与谨慎的表现,是成功的积累。忽视细节,将难获成功!
三、见微知著,细节之处见真章
有这样一个史例:一天,箕子去觐见纣王,偶然看到纣王的生活出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这个小细节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是箕子见了之后却是大惊失色,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细节令箕子如此担忧呢?原来箕子看到纣王用了一双象牙筷子。也许有人会说,使用象牙筷的确是很奢侈的,但是纣王作为一国之君用这样一双筷子不也很正常吗?哪个帝王不是披金戴玉的啊,箕子又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原因就在于纣王在早期是非常朴素的。
后来,果如箕子所料,纣王“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非常昏庸残暴。
纣王仅仅是换了一双象牙筷,箕子便能从这细小的变化中看到潜在的问题,实在是令人惊叹。我们常说“见微知著”,的确,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从细节之处见真章。
飞机渐渐降落在东京国际机场,某知名汽车生产公司的总工程师中村踌躇满志地走下了舷梯,他此行有着一个重大任务。随着汽车业日趋成熟,中村所在的公司扩大了与一家生产高档轿车公司的合作。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与对方谈判,为他们提供轿车以及附件。如果谈得顺利,公司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村虽然只有36岁,却已是闻名全国的汽车专家,对方显得非常慎重,派出了年轻有为、处事谨慎的副总裁兼技术部科长石川前来迎接。豪华气派的迎宾车就停在机场大厅外面。中村办完通关手续,走出机场大厅,来到举着欢迎他的小牌子的石川一行人面前。寒暄几句后,石川亲自为中村打开车门,请他入座。
中村刚坐下,就随手“砰”地关上了车门,声音极响,石川甚至看见整个车身都微微地颤动了一下。石川不禁愣了一下:“是旅途过于劳累使中村先生情绪不好,还是复杂繁多的通关手续让他有些厌烦呢?他可是株式会社的贵客,一定要小心周到地接待才行。”
一路上,石川一行十分热情友好,甚至到了殷勤的程度。迎宾车停在了株式会社大厦前面的停车坪里,石川快速地下车,小跑着从车后绕过去,要为中村打开车门。但是中村已经自己打开车门下车,并随手“砰”地关上了车门。这一次,比在机场上车的时候关得还要响,似乎用力还要重得多。石川又愣了一下,不禁产生了疑惑。
石川公司所安排的洽谈前的考察十分紧张,董事长兼总裁田中先生还亲自接见了中村,这令中村感到非常满意。正式会谈安排在第三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石川极尽地主之谊,全程陪同中村参观了公司的生产基地,还游览了东京的名胜古迹和繁华街景。中村显得非常开心,很有兴致,可是回到下榻的酒店,他下车关上车门时又是重重的“砰”地一下。
石川不禁皱起了眉头,沉吟了片刻,他边向中村鞠躬,边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敝社的安排您还满意吗?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敝人的接待是不是有什么不周呢?如果有,还望先生多多包涵,并希望先生能够明确地指出来。”中村显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微笑着说道:“石川先生很细心,把所有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我很满意,谢谢。”说这话时,中村满脸的真诚,石川却显得若有所思。
第三天——洽谈的时间到了,接中村的车就停在株式会社的大楼前,中村下车之后,又是一个重重的关门声。石川蹙起了眉头,暗暗地咬了咬牙,暗中向属下吩咐了几句,丢下中村,径直向董事长办公室走去。中村不禁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石川的属下非常客气地将他带到了休息室,鞠躬说道:“实在很抱歉,石川科长说有一件很紧急的事情要与董事长谈,请您稍等片刻。”
董事长办公室里,石川语气严肃地对田中说:“董事长先生,我建议您立即取消与这家公司的合作谈判!至少应该推迟。”
田中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我们原定的洽谈时间就要到了,这样随意取消谈判,会让我们丢掉诚信吧?再说了,我们也没有推迟或取消谈判的正当理由啊!”石川依然很严肃地说:“我对这家公司缺乏足够的信心,看来前不久我们株式会社对该公司的考察是走了过场。”田中一直很赏识这个精干务实的年轻人,听他这么说,便面色凝重地问道:“你是怎么得知的?”石川回答道:“在这几天,我一直陪着中村先生。我发现他每次关车门都要用很大的力气,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情绪不好在发脾气呢,后来我才发现,这是他的一个习惯,说明他一直都是这样重重地关车门。他是这家知名汽车公司的高层人员,公司为他配备的肯定是公司里生产的好车。他这个重重关上车门的习惯,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形成的。这是因为他们所生产的轿车车门用上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不容易关牢,所以才要重重地关上。试想,他们公司的好车尚且如此,一般的车辆又能好到哪里呢?我们把轿车和附件给他们生产,成本也许会降低很多,但是这不等于在自毁形象,砸掉我们辛辛苦苦所树立起来的品牌吗?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还请董事长三思啊!”
一个关车门的小动作,可谓微不足道,很少有人会注意它,但恰恰就是这样的小细节,被石川抓到了。而后石川通过进一步的细致分析,揭示出了这一习惯性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帮助公司避免了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以石川为榜样,见微知著,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并能主动地去思索、分析细节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熊先生在某著名电子公司工作。有一次,他被委派到外省寻找合作伙伴。经人介绍,他与某公司的杨总首次见面。熊先生被引进杨总办公室外面的会客厅,办公室的门并没有关上,熊先生看见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后面打电话。他穿着一套深蓝色、人造纤维的西服,一条花亮的领带露在他V领毛衣的外面,鼻孔里的黑毛就像疯狂生长的草丛,杂乱而张狂地伸出鼻孔,看过之后让人顿生厌恶之心。再看他张口讲话时,一口又黑又黄的牙齿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他在电话里大声地训斥着对方,然后,毫不客气地重重地将话筒摔在了机子上。
“天啊!这就是一个公司的老总?”熊先生心中不免失望之极,但还是微笑着走进了办公室。杨总与熊先生象征性地握了握手,他冰凉凉、黏糊糊、软弱无力的手掌落在熊先生的手掌中时,熊先生心中的失望不免又增加了一分:“冷酷的、拒人千里之外的、毫无责任感的死鱼式的握手。”
而后杨总邀请熊先生共进午餐,陪同的还有熊先生的那位身材略胖的同事以及杨总的助理。就餐时话题无意间提到了饮食与肥胖的关系,杨总旁若无人地指责胖人没有节制地饮食,还缺乏运动。熊先生的胖同事低下了头,沉默不语。熊先生举起酒杯,将话题转移开来:“真是好酒,越喝越有味道,我们来干一杯。”大家都顺着喝完了杯中的酒,但是杨总却又一次拾起了肥胖的话题,毫不客气地评论说胖人之所以胖根本原因就在于懒惰。
最终,他们之间没有达成合作意愿。熊先生在谈到这段经历时说:“杨总或许真的很有头脑、很有能力,但是他也留给我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恶劣印象。那张冷漠的脸,大声呵斥的音调,那双死鱼般的手,餐桌上毫不避讳的谈论,就是这些细节,让我无法想象与这种人合作会有怎样的结果!我在想,他连这些最基本的礼仪细节都处理不好,即使能力再强、再有头脑,又怎能完美地工作呢?”
正是形象中的细节,让杨总给熊先生留下了极其糟糕的印象,从而导致合作失败。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细节就是我们的名片,它对于我们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细节创造价值,细节之处见真章!
四、关注细节,用心做事
细节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责任。在工作中,小细节上的差错也可影响到整个流程或全局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细节,用责任之心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安今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家电企业的市场部上班,上班不到两个月,他的办公桌上的文件就已经堆得像一座小山了。这天下午老板找他要一份材料,他一份一份地扒拉文件,找了半天才找出来。当他把材料送到老板办公室时,老板早就让市场部经理调了一份电子文档而且已经看完了。尽管老板言语上没有批评小安,但是小安明显感觉到了老板的不快。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办公桌,不注意整理办公桌上的文件、合同等。试想,办公桌上杂乱地堆着那么多东西,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用到的时候也会浪费时间、影响心情,降低工作效率。很多人工作失误的原因就是文件、合同等的胡乱堆放。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对于工作中所需的文件、合同等资料,都应该妥善保存,做到心中有数。改变随意的习惯,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有一家玩具厂的仓库新招了两名货物管理人员小陆和小徐。他们一同上班时,经理就曾告诉他们:“各类玩具的陈列一定要认认真真,注意分门别类地堆放整齐,绝不能忽略细节问题。”对于经理的指导,小陆认真地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将种类繁多的玩具陈列得井然有序,一眼望过去非常整齐;而小徐则把经理的话当作了“耳边风”,每次货物进库,他都是随意堆放,常常漏洞百出,忽略了许多细节,弄得仓库里总是乱糟糟的。
结果,每次提货时,小陆拿着清单,很快就找到了商家所要的玩具,一件也不缺,并将玩具整整齐齐地放在车上。而小徐呢,每次提货时都在仓库中来来回回,东奔西跑,累得满头大汗,却有很多种类的玩具找不到,而且还常常碰坏不少玩具。没过多久,小陆就被提升为仓库副主管,小徐则被炒了鱿鱼。
工作中的细节无处不在,一个人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业绩的大小在很多时候都取决于这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细节。努力关注、改善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做好工作。
一家大型的服装企业要招聘一名采购主管。招聘信息刚公布两天,公司便收到了上千封简历,可谓高手云集,精英辈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有三个人进入了最后的面试。这三个人在专业知识与经验上不相上下,难分高低,不过论起“出身”,当中一名是某知名大学毕业的学生,一名毕业于管理学院,还有一名则是一家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很多人看来,这场应聘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结果一公布,大家都不禁愕然,留下的是那个民办高校的毕业生。
原来在最后一场面试中,总经理亲自主持,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为:假如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4999个特用信封,每个信封8分钱,你需要从公司拿多少钱?
半分钟后,第一名应聘者自信满满地对总经理说需要425元。总经理问他:“你是怎么计算出这个数字的?”“4999,就当是采购5000个信封,每个8分钱,大概需要400元,其他杂费差不多需要25元!”这名应聘者口齿伶俐,思路清晰,但是总经理却对他的解释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420元。对此,他解释道:“大约5000个信封,需要400元,另外还需要20元的杂费。”总经理对他的答案同样没有给出任何评价。
总经理将目光转向第三名应聘者时,见到他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的答案是422.42元。总经理问道:“你能解释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
“当然可以,”这名应聘者微笑着回答道,“每个信封是8分钱,4999个一共需要399.92元。从公司到那家工厂,来回车票是14元,午餐费5元。从工厂到汽车站有一里半路,请一辆三轮车搬信封,需用3.5元。399.92元加上14元,加上5元,加上3.5元,最后需要的总费用是422.42元。”
总经理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今天到此为止,明天你们等最终结果。”
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购主管,精打细算是必需的,不能有半点含糊,不能用大概、差不多、大约等词语敷衍。我们可以想象,将所浪费的每一分钱进行累加之后,将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从细节上节约每一分钱,有效控制公司的成本,这是采购主管的分内之事。在最后一次面试中,只有第三名应聘者关注到了细节,用心计算出了所需花费的成本,因此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
不仅是采购工作,需要关注细节,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其他工作也是如此,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将自己的责任心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
杜先生在一家实力非常雄厚的工程公司当部门经理,他是一个做事非常用心、很注重细节的人,就是因为这个优点,当初他才能够顺利地进入这家公司。小杜在大四的时候来到这家公司实习,与他一起来实习的还有同班的几个同学。由于公司实力很强,在业内很具名望,还没进来实习之前就有人向小杜透露:想通过实习做跳板进入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公司给他们实习机会只不过是想要利用廉价劳动力而已。
正式进入公司实习的第一天,经理就向实习的同学介绍了部门成员以及各同学的分工。由于留下来的机会很渺茫,所以很多同学就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能偷懒就偷懒,绝不多做一点活儿。对于经理交代下来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他们也是应付了事,许多细节上都有纰漏,经理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再有什么重要任务也不分配给他们了。
小杜则与他们完全相反,总是能够主动做事,跟着同事跑工地、银行,监理、交单、报验,即使在大热天乘公共汽车去,在工地上如烈火烤炙一般也毫无怨言。他努力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小杜认为,多做一件事,多完成一项任务,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交单过程,也可以让自己更快地去熟悉工作流程,对以后的工作是极其有益的。即使出了一些差错,请示带自己的师傅或其他同事后,现场改正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公司里有一个老工程师老詹,老詹性格有些怪异,不喜欢与同事打闹成一片,其他实习的同学都跟着其他同事喊他“老詹”,只有小杜一直很尊敬地称他“詹老师”。有好几次,老詹接客户的国际长途,小杜就默默地坐在一边倾听,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则恰到好处地给老詹拿一份文件,递一支笔,或续上水,或记录一些相关的数据。就是这些在旁人看来并无特别之处的细节,既给老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表现出新人对于前辈的尊重。老詹因此对小杜的表现非常满意,给他的实习成绩是优秀,并向公司上层极力举荐小杜,而带小杜的老师也对小杜赞不绝口,夸他工作认真、用心,一丝不苟。因为细节,小杜把几乎零几率的工作机会紧紧地握在了自己手中。
关注细节,用心做事,才会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使自己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在事业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五、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不要忽视细节,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这一条定律已经被奉为职场上的金玉良言。总结一下,你是否有着良好的工作习惯?不闲聊,不干私活、私事,不无故缺勤,不随意请假,不说同事的闲话,不带亲友到公司,节约使用公司资源……
1.不闲聊
很多人对于上班闲聊这样的“小事”很不以为然,其实对员工来说,上班时聊天闲扯,会极大地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工作进度。因此,把工作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事务上,是保持高效的基本条件。
2.不做私活、私事
利用上班时间做私活、处理私事,不仅会影响现有工作的完成进度,同时这也是一种有悖于职业道德的行为,应该坚决杜绝。
3.不无故缺勤
很多员工都认为缺勤不过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无非就是自己少工作一天,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其实不然,就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会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任何一位老板看来,一个出勤率高的员工要比一个经常缺勤的员工更负责、更忠诚、更用心地工作。
4.不随意请假
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的一分子,都是部门中的一员,如果你经常请假,无疑会影响到工作进度。即使你自认为自己的工作效率很高,请假一天、两天甚至三天都不会影响到工作的完成,那你也不能随意请假。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是合作完成的,你的随意请假会给其他同事带来不便。所以,请假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任何一名负责任的员工都不会将请假当作儿戏。
5.不说同事的坏话
办公室关系是非常复杂、微妙、敏感的。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几个员工边吃工作餐,边声情并茂地描述着某位同事的缺点,有的一脸不屑,有的眼中满是鄙视,还有的一个劲儿随声附和:“就是,这个人实在是太迂腐、太讨厌了,真该让他走人!”
在很多情况下,也许你并不想说任何同事的坏话,而当大家都在批判某个人时,为了使自己显得合群,你也跟着说这名同事的坏话。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样的坏话极容易被添油加醋地传到同事耳朵里,之后是否会有一场骂战,或者同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而说你的坏话甚至搞背后动作打击报复你……就不得而知了。
某电子公司销售部的老梁被提升为副经理,这不禁引起了大家不小的骚动。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处、工作了几年的同事忽然升迁了高位,对每个同事来说都是一个刺激与震动。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工作业绩不分高下,暗中竞争、较劲的同事更是见不得老梁成为自己的上司,心中不免泛起了酸水。那几个同事就在背后嘀咕开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工作能力还不如我呢!”“就是,凭什么给他升职啊?不公平!”“他平时做事效率那么低,真是想不通为什么他能做到副经理的位子!”一千个不服气、一万个嫉妒,就这样从同事的口中喷泻而出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老梁批判了个一无是处。
小朱是刚分配到销售部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热火朝天”,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不少老梁的坏话,如工作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A,背后说老梁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就把大家说老梁坏话的事告诉了老梁。
老梁心想:老同事对我不满,说我的缺点我可以理解,发发牢骚也无所谓,你小朱刚毕业,什么都不懂,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老梁对小朱很冷淡,处处看他不顺眼。小朱大学刚毕业,本是施展才华、提升能力的关键时刻,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老梁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乱议论人、说人坏话的牺牲品。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同事在自己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此时,切忌跟着别人去说坏话、传播闲言碎语,最好是以微笑示之,或巧妙地转移话题。一个真正的智者,无论是在哪种场合对同事发表议论,他都会注意细节,尽量避免在背后嚼别人的“舌头”,从不会让自己卷入是非之中,从而保持同事间的良好关系。
6.不带亲友到公司
公司是供大家工作的地方,带亲友到公司,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有的人带朋友过来,偏巧朋友好奇心重,到公司后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都想碰一碰;有的人是带小孩来公司,这样更容易影响工作甚至造成事故。
有些公司有明文规定,禁止带工作以外的人进入公司;有的公司虽无明文规定,但是也不宜带亲友到公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小丁毕业之后到某外贸公司做了经理助理,此间他和同专业的一个师妹小杨谈起了恋爱,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于是小丁就让小杨没课时也跟着自己来上班,让她坐在自己旁边,他还解释说:“只要一看见她,我的心情就很好,心情好了工作效率自然也高。”这样,办公室成了他们约会的地方。工作不忙的时候,他们就在一旁嘀嘀咕咕,说说笑笑,不时大家还能听到他们哈哈大笑的声音。
同事们碍于情面,都不和小丁计较,尤其他是经理面前的大红人,工作表现一直很不错。直到有一次经理单独找小丁谈话,要他工作的时候专心点,不要随意带外人到办公室,这时小丁才意识到这么一件小事会在同事中产生很坏的影响,给领导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不会带与工作无关的人到办公场所,不会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以保持良好的办公环境。
7.节约使用公司资源
节约使用公司资源,受益的不仅是公司,还有员工本人。首先,为公司节省成本,就是在为公司间接创造利润,如此一来,“大河有水小河满”,员工的工资、待遇自然也会提高;其次,节俭的习惯会显示出你的细心、忠诚、责任,为你的形象大大加分,领导不晋升这样的员工,又该晋升谁呢?
胡小莲出生于一个贫困山区,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大学毕业,并进入一家国际知名的贸易公司工作。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胡小莲依然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非常勤奋努力,而且从小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她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刚进入公司时,同事们都把她看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她从来不用大家都习惯用的一次性餐盒、筷子、纸杯等,而是自备餐盒、筷子和水杯;她从来都是在用过一面的纸上写字、计算和打印资料,还不时提醒同事也要节约用纸;当大家出去吃饭时,她会主动关掉空调,将自己的电脑待机,并提醒同事最好也将电脑待机……
刚开始,同事们对她的举动都很不理解,觉得她小气、抠门儿、爱多管闲事。大家都觉得公司实力雄厚,在这些小细节上节省能为公司做多大贡献呢?更何况公司领导也没有在这方面要求过。尽管同事们的态度都很冷淡,但是胡小莲依然坚持如此。半年之后,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所在的部门办公作风已经大大改变:一开始她那些看起来怪异的另类行为,现在成了每位同事主动去做的事情。
当然,胡小莲的这些举动也被不动声色的领导全看在了眼里。一年之后,她由一名普通职员升为了办公室秘书。
任何伟大的事业、辉煌的成就都是由点点滴滴的小细节积聚而成的。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细节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和成就,只有切实注意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功之路才会更加通畅!
六、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
很多时候,事业的成功源于专门去发现细节,将细节做到位。对细节的把握与处理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对事业的执著程度。放弃细节,就等于扔掉了成功;将细节做到位,也就掌握了成功的关键。
康·尼·希尔顿——希尔顿饭店创始人、世界酒店业大亨,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并要求员工注意细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的人。某公司业务经理格林先生曾经入住希尔顿饭店,第二日早上起来,一打开门,走廊尽头站着的女服务员走过来,微笑着向他问候:“早上好,格林先生。”格林先生认为在酒店服务员向客人问好很正常,但是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服务员怎么知道他的名字,于是便问:“你怎么知道我叫格林呢?”服务员依然微笑着回答说:“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背入住客人的名字,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地记住每个房间中客人的姓名。”听服务员这样说,格林感到非常震惊。
原来,希尔顿饭店要求各楼层的服务员要时刻记住自己所服务的每个房间中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当格林先生从五楼坐电梯下到一楼,电梯门一开,有一个服务员站在那里,冲他微笑道:“早上好,格林先生!”格林更觉惊讶:“你怎么知道我下来了?”“先生,上面的服务员有打电话,说您下来了。”
吃早餐时,服务员送来了一盘点心。格林问:“点心中间红色的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后退一步做了回答。格林又问:“旁边那个黑黑的东西又是什么?”服务员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做了回答。为什么她每次都后退一步才回答呢?原来是为了避免她的唾沫落到客人的食物里。
这些小细节都是发自内心的体贴与真诚,服务员将这些看起来很小的细节做得非常到位,因此使每一位入住的客人印象深刻,从而造就了希尔顿全球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
每一项工作都是由一个个的小细节构成的,将细节做到位,不仅体现出一种责任感,更积聚了伟大的成功。
小张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经理助理,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这一天,正巧在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客户打来了电话。小张耐着性子等待对方讲完了一番长长的问话,而后简单回答了几句,急于处理手中工作的她没等客户说“再见”,就“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
那边的客户不禁愣住了,继而非常生气:“干什么啊?这么急,摔电话给谁看呢?”
后来这个客户与小张所在公司的经理一起聊天时,谈到了小张很没有礼貌挂掉电话的事,她的上司好像受到了侮辱一般,回来立刻就把小张训了一顿。
在如今的工作中,电话沟通再平常不过了。对于使用电话的一些礼节,我们应该知道并多加注意。在电话中,态度恳切地倾听、言语得体地回答,不仅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体现了你的良好态度、修养与责任,这对于提高客户对你的认可、信任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日常工作中礼仪细节的注意是非常有必要的,谨言慎行才是明智的职场应对之道。
老马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有一次,经理要他陪同去外地一家公司洽谈业务。老马不禁受宠若惊,一改平日里的休闲着装,新买了一套皮尔·卡丹西装,想通过出众的“包装”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与客户见面时,客户看到穿着不同凡响的老马,眼前为之一亮,紧紧握住老马的手,激动地说道:“早闻大名,经理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老马的穿着不同凡响,客户误把他当作了经理,把一身朴素打扮的老板当成了下属,晾在了一边。直到谈判快结束需要签字时,对方才知道另一位才是“主角”。结果,不仅业务没有谈成,还在行业中被传为笑话。后来,老板就对老马“另眼相待”了,有业务外出时再也不让他陪同,就这样,一个勤恳努力的人被老板冷落了。
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将我们引上成功之路,也完全能断送掉宝贵的机遇。在职场中,工作中的细节不仅关乎知识、能力、技术,还有与上司、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息息相关。就像在案例中,老马作为一个下属,在陪同老板外出谈判时不注意细节,衣着比老板更好更体面,从而让老板大失面子,还闹出了笑话,发展机会又怎么会光顾他呢?
留心观察,细心琢磨,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能将工作任务执行得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