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校史(2008─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本科教育与教学

2008年以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阳明学院运行机制,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试点“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自主招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大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人才培养方面的多项突破。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改革

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既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大学生,不仅是国家一直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全国各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心环节。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有着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传统。自1986年建校以来,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00年,学校全面启动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初步构建起一套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有:(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拓宽口径、发展个性、注重创新、适应需求”为基本特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以及专业方向模块组成的有机联系、逐层递进的课程结构;(2)实行按学科类别或按学院招生、分流培养的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权利,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通过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跨学院、跨专业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和选择课程修读方式,以增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能力。

2006年,中央和省、市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的要求。2006年9月,学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地方高校的若干意见》(宁大党〔2006〕50号),明确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宁波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工作主线,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年,学校明确提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随后又做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决策。

2007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浙教高教〔2007〕33号),贯彻宁波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校党委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见,学校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宁大政〔2007〕16号),对全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提出明确又系统的实施意见。

2008年,为构建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展了以下工作:(1)成立面向一年级学生的阳明学院,进一步落实“学科大类招生、学科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2)修订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流程,将基于“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3)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一个面向学生自主选择、适应社会需求、利于教学资源优化并具有宁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始全面付诸实施。

2009年,学校不断完善阳明学院运行机制,制定了实施首批学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顺利完成首届学生专业分流;实行一年级学生“试听课制度”,通过进一步扩大学生选择权,倒逼各学院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机制逐步形成;启动学科大类及课程研究工作,组织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启动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和人文素质提高计划,启动“大学生学习预警系统”,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运行机制,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和项目管理。其中的一些举措,通过出台《宁波大学学生选课细则》(宁大政〔2009〕85号)、《宁波大学学生转学科大类和专业分流实施办法(试行)》(宁大政〔2009〕86号)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

2010年,是学校深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年,深化工作主要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展开。这一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使命,要求高等教育要从规模发展转到质量提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7月中旬,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我校,在充分肯定学校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希望宁波大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院校。

是年9月,在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大会暨2010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聂秋华校长做了题为《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才选择创造更好的条件》的报告。

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学校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教学改革工作,肯定改革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标志性教学成果取得突破、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还指出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存在着教师在本职工作中重科研、轻教学,教学建设工作中重立项、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中重引进、轻培养,教学研究方面重上课、轻教研等“四重四轻”现象。报告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设想,强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坚持“师生为本”的理念,在“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把育人的主导权交给教师”。同时强调,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合格道德水准、良好沟通能力、科学思辨方法、合理知识结构和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报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完成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任务,关键在于抓落实,围绕目标和思路,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团队建设,为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建立稳固的基层学术组织;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支撑;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的成才选择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四是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五是加强保障制度建设,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更好的条件。

此次会议对于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的方向,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不断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平台+模块”课程结构的重构与实施

2007年,随着宁波大学《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制定和出台,一套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形。为进一步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2007年下半年,根据创新人才培养对知识交叉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学校启动了2007版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五部分构成(见表2-1)。较之旧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大亮点是优化了各专业教育平台及其方向模块设置,创设了通识教育平台(原称“公共基础平台”),并新增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表2-1 2007版宁波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1.通识教育平台的创新

根据2007年《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中有关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创新设置“通识教育平台”,学校制定出台《宁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暂行办法》(宁大政〔2007〕117号)。暂行办法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体系及其设置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

(1)培养目标。旨在实现我校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健全人格的目的,使学生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获得必要的能力训练,具备创新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置原则。在改造整合既有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各大学科门类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须体现基础性与广博性的统一,通过内容整合、重组,形成由浅入深、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在普及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开设专题研究型和经典选读型的课程;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同时深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通识教育课程不断线,课程四年贯通。

(3)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所必需的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相关的课程。整个课程结构体系由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构成。按照学科特点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参照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我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大体分为五大板块:一是人文科学板块,包括历史、语言、哲学、文学、艺术、中外文化等方面的课程;二是社会科学板块,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军事、体育、卫生、心理健康、经济、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三是自然科学板块,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课程;四是工程技术板块,涉及机电产品、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安全、房屋建设、海洋工程等工科类课程;五是综合板块。除自然科学、综合两个板块仅含选修课程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板块均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见表2-2)。

表2-2 2007版宁波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一览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模式基本继承原公共基础平台课程,而选修课程则为新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分为导论型、经典著作选读(导读)型、专题研究型、方法经验与技能型、其他型等。导论型课程着眼于相关内容的概述,涉及的知识点广而宽;经典著作选读(导读)型课程重点就各学科的中外名著进行导读、讲解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专题研究型课程结合教师的有关科学研究,就某一特定问题做专题介绍;方法经验与技能型课程着眼于有关科学方法、思维方法、操作技能以及相关工作经验的传授与掌握。

此外,对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修读要求、通识选修课程的申报和评审等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2.学科大类平台的创设

为了贯彻“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一教育理念,200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特设“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以学科相近、基础融通为原则,将全校68个专业中的58个专业纳入大类分类,大体分为经济与管理、法政文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海洋生物工程、外语、建筑规划、艺术、医学等9个学科大类。根据2007年《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中有关学科大类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各个学科大类设计本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各学科大类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本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实际,以利于学生形成广博的学科大类知识为原则。课程分大类必修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两类。关于课程设置以及学分分配等情况,以法政文史大类为例。法政文史学科大类包括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思想政治等2个学科性学院的5个本科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共计12门课程、27学分,选修共计8门课程、6学分(见表2-3)。在课程设置原则、必选修课程以及学分分配等方面,其他8个学科大类与此大体一致。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创设是贯彻落实基于“平台+模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优化了“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而且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的实现。

2008—2015年,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总体格局不变,只是根据社会需要做局部的调整和优化。在大类设置上,2010年大类扩展为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外语类、基础教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生物与化学类、艺术类、建筑规划类、医学类、航海类、体育类等12个;2015年再次调整为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法政类、人文与传媒类、土木建设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数理科学类、材料化学类、海洋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师范类(文科)、师范类(理科)等13个。在通识教育平台上,2015年,学校总结多年来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情况,将通识选修课分为通识核心课程与通识一般课程两类。其中核心课程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或者选自既往通识选修课,或者另外增设。学校通过投入经费,对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确保其教学质量。

表2-3 2007版宁波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法政文史大类平台课程设置一览

3.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

2007年,根据《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高校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学校决定在全日制在校生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将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社团、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梳理规划,总结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科研创新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技竞赛计划、人文素质提高计划、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五个方面,基本原则要求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有一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全过程的训练,保证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为学生个性发展与成才创设条件、搭建平台。由此构建起由学校、学院、学生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真正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学校还明确规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是第一课堂活动,因而被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体系中,成为毕业学分认定的一部分,即每个学生在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必须获得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4个必修学分方能毕业。不仅如此,学校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训练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大学生竞赛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实施细则》、《宁波大学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流程》等近20个有关文件、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保证该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学校以“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全面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一项重大教学改革举措,是我校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该计划是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计划列入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同时成为宁波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大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08年,为落实“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优势,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学校率先在省属高校中重构与实施大类培养模式。

宁波大学大类培养模式,是指基于学生自主选择基础上的按大类招生并按大类培养的模式。其培养路径包括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三个环节和步骤: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在阳明学院学习相关大类的课程,第一学期末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转大类;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志愿+考核”的原则,在招生大类所属的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进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专业学习;第五学期末,学生根据本人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任意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见图2-1)。

图2-1 宁波大学大类培养模式

1.大类招生及“三位一体”招生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学校把相同或相近的各个专业按学科归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成一个学科大类。学校招生时,考生不是按专业,而是按大类填报志愿。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从2008年起,宁波大学率先在省属高校中实施大类招生,按学科招生为主,将全校16个学科性学院的58个专业整合成经济与管理、法政文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海洋生物工程、外语、建筑规划、艺术、医学等9个学科大类,其中外语类、医学类等大类由一个学院整合而成,同时,又实施了包括文科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的“阳明班”的招生。

随着大类招生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宁波大学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2月,学校又开始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2012年2月,经浙江省考试院批准,宁波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等12所省属本科院校启动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专门制定了《宁波大学2012年深化完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宁大政〔2012〕16号)。当年,我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总计划数为90名,其中文科30名、理科60名。此后,招生计划数不断增加:2013年为120人,2014年为150人,2015年为150人。报考条件也不断优化,如2014年增加了”科技创新类”,即高中阶段以第一作者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含)以上;或在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中获三等奖(含)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须为第一发明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成为学校大类招生的一个补充。

201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和《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为加快适应2017年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吸引优质生源,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研究型创新人才,结合我校现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对2015—2016年本科招生方式进行优化,对培养模式进行适度调整,探索与规划2017年后的招生与培养机制,学校又出台了《宁波大学关于深化招生改革与大类培养的实施意见》(宁大政〔2015〕2号)。其主要内容有四:一是保持本科招生规模,调整优化招生结构;二是坚持大类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创新人才;三是增强学科关联性,调整招生专业类别;四是提高生源与培养质量,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

2.以阳明学院为载体的大类培养

2008年,宁波大学在实施大类招生的同时,积极构建以阳明学院为载体的大类培养实施方案,制定了《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工作方案》(宁大政〔2008〕64号)。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原为成立于2007年12月的宁波大学基础学院,2008年4月更名为阳明学院,属学校二级管理性学院。阳明学院以学校提出的“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一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开展学习指导、探索选择机制、营造成长氛围,为学生拓宽学科基础、增进知识交叉、理性选择专业、科学规划人生提供平台,努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规划,为学校加强教学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机制。

阳明学院的主要职责为:一是专门负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二是专门负责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负责大类课程的建设;三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理性选择专业;四是制定专业分流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五是负责面向创新创业的荣誉性班级——阳明创新班的培养管理工作。

“阳明班”是宁波大学为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培养需求,从2010年起设置的由优秀本科生组成的荣誉班级,旨在培养基础宽厚、富有研究分析能力和选择判断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阳明班学生从招生的大类或专业的优秀学生中选拔产生,其培养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培养方案;(2)自主确认专业,学生可在招生大类中自主确认修读专业;(3)在校学习期间全程实行导师制,选派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导师,对学生的学业规划、课程学习、科研创新、学科竞赛等进行指导;(4)实施素质提升计划,开展科研训练、视野拓展、考研促进、修养提高、社会研习等第二课堂活动,提升综合素质;(5)支持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学生享有国内外名校第二校园交换的机会,并给予最高3万元的经费资助;(6)在小班化教学、奖学金评定、科研创新、研究生免推等方面享有学校的特殊政策。

阳明学院的成立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成效。2008年,我校生源质量有明显提高,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再创历史新高。从2008年9月首批3000余名大学新生进入阳明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大类培养,到2015年,学院已顺利完成8个年级约2.4万名学生的大类培养,其中2008—2011级约1.2万名学生已本科毕业;2010级、2011级的104名阳明班学生已顺利毕业。学生在学科竞赛、学术创新、考研等方面成绩突出。

3.学生转学科大类与专业分流

转学科大类与专业分流,是宁波大学大类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行使“成才选择权”的重要环节。为了有序地开展转学科大类和专业分流,学校专门制定了《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学生专业分流与转学科大类实施细则(试行)》(宁大政〔2008〕98号),以指导第一学期末申请转大类和第二学期末的自主选择专业工作。

细则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确定转学科大类和专业分流的四大原则:一是志愿优先、择优分流。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当学生选择数超过学校规定的计划,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确定。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开展专业展示等活动,尽可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特长等出发进行自主选择。三是高效利用、合理分配。在教学资源可控的基础上,各学科大类转入或转出的人数一般不超过该大类该年度招生数的15%;专业分流时,学生可以在学科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若分流学生人数少于10人的专业则暂不开设。四是公开、公平、公正。学生转学科大类和专业分流的全过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结果公示,接受监督。

(2)明确转学科大类的条件和程序。其中关于转学科大类的条件,学生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者,可以在同批次招生的学科大类之间提出转学科大类的申请:条件一,对拟转入学科大类内的某个专业有一定特长(需提供佐证材料),并经所属学科大类专家组考核,成绩合格;条件二,第一学期学习总成绩积分点在学科大类内前15% 的优秀学生;条件三,学生因专业志向或身体原因(需有学校指定医院的证明材料),经学院认定不能在本学科大类继续学习,但尚能在同批次其他学科大类学习的,一般按照该生入学当年生源情况,以“就冷不就热”的原则审批。

(3)明确专业分流计划的制定和工作程序。各学科性学院根据所属专业的人才需求、招生计划以及师资、设备等教学条件,结合近三年的专业学生数,提出分流的专业及其学生数,报送阳明学院。阳明学院根据各学科性学院所报专业及其学生数、每年各专业学生数的变化情况、各学科大类及其所属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各专业的师资与设备条件,再结合预选专业信息、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考研率、就业率)等情况,编制专业分流计划,提出各专业分流的建议数,报送教务处。

专业分流的工作程序是组织学生在所属学科大类内填报一个预选专业,由此获得学生预选专业信息;公布经学校专业分流委员会审定的各专业分流计划;阳明学院发布各专业办学情况,向学生解读专业分流政策、分流计划等,组织各学科性学院各专业向阳明学院学生就专业、专业方向以及就业等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学生在所属学科大类内填报专业分流志愿,志愿填报截止日之后,任何人不得更改;阳明学院根据专业分流计划、学生志愿情况及学生的总积分点情况,按照志愿优先、择优分流的原则以及专业志愿级差法进行专业分流,确定初步分流名单;经阳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核后,对学生的专业分流计划进行公示,公示期内,学生对专业分流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向学院教管办提出查询,学院将视其情况予以合理处理;阳明学院将专业分流结果报学校教务处和专业分流委员会审批同意;最后,学生持《专业分流报到通知书》到相应的学科性学院报到,学生的档案材料由阳明学院全部移交到相应的学科性学院。

宁波大学大类培养模式,是学校“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贯彻落实。经2008—2015年八年时间的实践,日臻完善,改革工作和成效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充分肯定。2014年,由院长方志梅教授主持、阳明学院团队承担的“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机制的改革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教学建设与教学成果获奖

2008年以来,学校着力加强教学建设,努力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四大建设项目,打造教学精品,为学生的成才选择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的教学内涵和品质得到显著丰富和提升。

(一)专业建设

自三校合并后的近十年间,我校共新增30多个本科专业,截至2007年,全校共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10个、省重点建设专业4个、市重点专业16个、校重点专业22个,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综合性、区域化和特色化的专业结构体系,综合性大学的专业内涵更加丰富。2008年,学校根据《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三点规划意见:一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二是大力培育特色专业,三是积极推进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见表2-4)。2008—2015年,宁波大学的专业建设主要围绕上述三项工作展开。

表2-4 2008年宁波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一览

注:※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市重点专业;△校重点专业;◆引导性本科专业;●2008年新增设本科专业。

另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科学技术学院。

1.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2008年以来,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实际,结合地方主要产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学生选择专业分流的实际情况,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旧专业、撤销不适应社会的专业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在历年专业调整中,以2011年成绩最为显著。由于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加大了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一是学校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二是随着阳明学院分流机制的推进,一定程度上对专业调整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三是浙江省、宁波市大力推进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急需涉海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学校积极调整专业,在制订《海洋行动发展计划》,成立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积极构建“宁波市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同时,设立“专业结构调整专项”,加快涉海专业的建设及其专业方向模块改造。当年,新增新闻学、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专业,撤销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应用物理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5个专业。不仅如此,学校还着手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地方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的基本原则。在进一步建设好原有涉海类国家特色专业和省重点专业的同时,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药学”等7个新专业的建设,推动“工程力学”等6个专业的改造,加快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海洋基础科学人才、海洋新兴产业人才、海洋经济与文化人才、海洋海域管理人才等。

2008—2015年,根据学校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有序地展开专业新增、撤销以及改造工作。共计撤销专业13个、新增专业17个、改造专业7个,专业建设成就显著(见表2-5)。具体情况为:

2008年,新增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音乐学等3个专业。

2009年,新增预防医学专业,改造广告学专业为美术学专业。

2010年,撤销英语(小学教育)专业,新增预防医学专业。

2011年,撤销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应用物理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等5个专业,新增新闻学、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5个专业。

2013年,撤销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3个专业,新增车辆工程、金融工程、海洋药学等3个专业。另,改造微电子学专业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造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造城市规划专业为城乡规划专业,改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改造工业设计为工业设计、产品设计2个专业,改造艺术设计为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3个专业。这样,又新增3个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75个。

2014年,撤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新增物联网工程专业。另,撤销一直办学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财务会计教育、文秘教育3个专业。这样,专业重新调整为72个。

表2-5 2008—2015年宁波大学专业调整与结构优化统计

因学校逐渐确立了新增一个专业必须撤销一个专业的建设原则,截至2015年年底,学校本科专业总数为72个,在数量上仅较2008年增加1个,但专业结构体系得到了明显优化,不仅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而且为2017年新高考制度改革作好了准备。

2.重点培育特色专业

2008年以来,学校在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致力于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实力,提升专业水平。2009年,临床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小学教育、生物技术等5个专业增列为省重点专业,加上已有的10个,全校省重点专业数量达到15个;2012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体育教育、小学教育、航海技术、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产养殖学、临床医学等1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优势专业。

重点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培育特色,逐步形成若干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品牌或特色专业。2008年以来,我校共新增各级各类特色专业24个(见表2-6)。

表2-6 2008—2015年宁波大学新增各级特色专业一览(单位:个)

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体育教育,加上此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养殖学等2个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数量达到6个。

新增省级新兴特色专业7个: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海洋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新增市级特色专业1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物理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物流管理、会计学、通信工程、应用心理学、日语、工业工程、旅游管理。

此外,水产养殖学、体育教育、临床医学、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获批市级品牌专业。201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法学等2个专业新增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水产养殖学专业新增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

截至2015年,学校有各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83个(见表2-7)。

表2-7 2015年宁波大学各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一览

3.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始终以服务宁波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立校之本。2006年以来,学校积极参与宁波市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建设,包括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型重点专业,通过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使学校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更具地方特色。

2008年,在继续推进机电模具、经管经贸、IT产业和文化服务等4个宁波市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又积极参与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学校获批高端贸易与金融专业群、面向国际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专业群、创新服务型电子信息专业群、航运与港口物流专业群等4个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获批文化创意专业群培育项目1个。2010年,学校文化创意专业群成为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二)课程建设

2008年以来,学校确立了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培育教学精品的发展目标,在全面了解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通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数年间,学校先后进行了2010版、2012版、2014版、2015版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校重点围绕探究式课程、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展开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资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力支撑。

1.重点推进探究式课程建设

所谓探究式教学,也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2008年,学校启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究式课程教学改革由此提上日程。2009年,学校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以此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当年2月,学校启动探究式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第一批共计13门,其中6门纳入探究式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下半年,学校又启动第二批试点课程20门。2010年,学校经教学大讨论后,继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探究型试点课程”和“探究式示范课程”,致力于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2011年,学校制定出台了《宁波大学探究式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宁大政〔2010〕19号),对探究式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管理办法、保障机制等做了全面的规定与规范。是年,学校新增探究式试点课程70门,新增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20门,并首次评出5门探究式示范课程。2012年,学校新增探究式试点课程66门,17门课程被列为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8门全部通过验收,其中2门课程通过验收后被列为我校通识核心课程。2013年,学校新增探究式试点课程64门、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16门、探究式示范课程14门。2014年,学校新增探究式试点课程25门、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11门、探究式示范课程14门。2015年,学校新增探究式示范课程14门。

2009—2015年,宁波大学探究式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全校共投入建设经费300多万元,建设试点课程287门、示范建设课程78门、示范课程55门(见表2-8),基本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计划建设300门探究式试点课程和50门探究式示范课程”的建设任务。

表2-8 2009—2015年宁波大学探究式课程建设一览(单位:门)

2.积极培育精品课程

2008年以来,在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引领下,学校采取措施,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主要举措有:(1)要求各专业将本专业核心课程尽可能地纳入国家、省、市精品课程和学校示范课程的建设范围;(2)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为其中一些课程脱颖而出成为精品课程创造条件;(3)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为冲击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4)积极组织申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以推动精品课程建设。2011年以来,宁波市启动“智慧产业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建设项目,学校积极参与,在六个批次中共计获得42项(见表2-9)。

表2-9 2011—2014年宁波大学参与宁波市“智慧产业基地核心引导课程”建设项目一览

2008—2015年,学校在组织申报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或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新增18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精品课程培育项目、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或相当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见表2-10)。

3.加大网络课程建设的力度

加快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的升级改造,努力实现基于网络的“E-Learning”、“M-Learning”等自助式、引领式在线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手段。2008年,全校共开设网络课程551门,注册教师739人,注册学生17739人,平台总访问量达2592805人次,日均访问量2000人次以上。到2013年9月,全校有1000多门课程在新老网络课堂建设平台注册并建设。网络课堂拓展了师生的教学空间,增进了师生间的联系,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2013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对在宁波的各高校推荐的网络课程进行了评审,我校《经济生活中的法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25门课程入围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首批高校网络课程。

表2-10 2008—2015年宁波大学高级别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一览

2015年,宁波高校慕课联盟成立大会在宁波大学举行。高校慕课联盟计划在未来五年中,建设200门优质的本地化慕课课程,引进500门优秀的慕课课程,建设1000门校本慕课课程,并向国内外慕课联盟或平台输送精品慕课课程。首批50门慕课形态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高校网络课程启动建设,我校《沟通智慧》、《音乐与健康》等9门课程入选。同年,为推动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的建设,方便阳明学院一年级新生了解专业,我校60多个专业的《专业导论》网络视频课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年,医学院尹维刚主持的《人体骨与关节解剖学》课程,新增为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在线课程及课程团队建设项目。

(三)教材建设

围绕“十二五”时期“建设一批高级别精品教材”的目标要求,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编写出一批教学改革力度大、课程体系结构更能反映最新学科内容和先进教育理念、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贡献度更大、更能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1.校级教材建设项目

2008年以来,学校设立校级教材建设项目和出版资助基金,积极推动全校的教材建设。2012年,我校教师主编及参与出版教材共46本,其中32本为校教材建设项目,10本教材获得校优秀教材奖励;2013年,36项校教材建设项目出版结题;2015年,由我校教师主编并出版的教材为32本。大量校级教材项目的立项,为更高级别教材的立项以及教材奖项的获得创造了条件。2009年,吴建依主编的教材《行政程序违法的司法裁判》,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李采姣的服装造型设计、时尚化妆设计、形象装饰设计获宁波市高校特色教材建设项目。

2.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2008—2015年,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省重点教材项目的申报,成就显著,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成功立项24项(见表2-11)。

表2-11 2009—2010年宁波大学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一览

3.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2008—2015年,全校新增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1项,分别为2008年2项、2012年3项、2014年6项(见表2-12)。

表2-12 2008—2015年宁波大学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一览

(四)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仅在于理论课程建设的加强,更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建设,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8年以来,学校着力构建专业实践能力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提高实验和实践实习教学水平,采取了诸多措施:第一,争取教育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财政的项目支持,改善实验室装备条件,增加实验教学日常运行经费的投入和各专业实验耗材补贴;第二,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引导教师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第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习环节的管理,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1.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2007年以来,随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实验课程大为增加,加强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迫在眉睫。自2008年开始,学校加大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力度,不仅教学实验室的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提升了学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一批专业实验室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5年,学校新增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立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共计51项,获得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项目建设经费5950万元,宁波地方配套建设经费3780万元,加上学校自筹经费2949.87万元,共计12679.87万元(见表2-13)。

表2-13 2008—2015年宁波大学新增国家、省级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一览

续表

续表

续表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学生实践教学以及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质量,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至2008年,全校已建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4个,其中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10个、校级基地3个(见表2-14);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10个,其中仅2008年在建项目就达7项(见表2-15)。

2008年以来,学校结合国家卓越人才计划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构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力度。在2008—2015年这八年间,除校级基地外,新增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立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共计7项,获得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项目建设经费730万元,宁波地方配套建设经费150万元,加上学校自筹经费100万元,共计980万元(见表2-16)。

表2-14 2008年宁波大学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一览

表2-15 2008年宁波大学在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一览

表2-16 2008—2015年宁波大学新立项高级别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一览

(五)教学与教育科研项目成果获奖情况

1.教学成果奖

2008年以来,随着我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相关优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学校积极实施百万教学奖励计划,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奖项。通过悉心打造和积极争取,学校在标志性教学成果的获取上取得了突破。

2009年,学校获各级教学成果奖项19项。在市级教学奖项上,聂秋华负责的“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5项参评成果,获得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省级奖项上,叶飞帆负责的“引进国外优质本科教学资源的嫁接理论与实践”等5项参评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家级奖项上,聂秋华负责的“面向学生选择、适应社会需求、推动教学资源优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贾让成负责的“构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责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项参评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以来,学校加快“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为了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学校加大了“宁波大学优秀教育软件”、“宁波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评奖活动的力度,先后增设“宁波大学教学成果奖”、“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突出业绩奖”、“宁波大学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奖”等奖项,努力提高学校高级别教学成果奖申报与评审中的竞争力。

2014年,我校在教学奖项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在省级教学成果奖项上,冯志敏负责的“依托地方特色学科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方志梅负责的“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机制的改革实践”、乐传永负责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3项参评成果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邱妘负责的“国际化执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李学兰负责的“宁波大学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项参评成果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上,乐传永负责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方志梅负责的“基于学生自主选择的大类培养机制的改革实践”2项成果分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2008—2015年,学校共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10项、宁波市教学成果奖36项(见表2-17)。

表2-17 2008—2015年宁波大学获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含教学团队)一览

2.教研项目与获奖

随着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和不断深化,学校每年立项资助数十个校级教研项目,鼓励教师就教育理论、国家教改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要求教师以校级教研课题为基础,进一步申报高级别教研项目。2008年以来,我校教师成功申报省级教研项目39项,获得省市级教研成果奖项45项(见表2-18)。

表2-18 2008—2015年宁波大学省级教育研究项目与成果获奖统计

三、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2008年以来,经过不断调整和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构建起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从横向上看,形成了由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系统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了教学管理各方面工作的有效运作;从纵向上看,形成了“学校—学院—学系”三级教学管理体制,三级教学管理机构有机配合,保证了各项教学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本科教学管理体系由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系统组成。

决策系统由宁波大学招生委员会、专业设置委员会、本科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四个校级专业委员会组成,就全校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学位等重要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研讨、审议和决策。

执行系统为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在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以及四个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教学教务管理工作。

监督系统为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督导全校的本科教育和相关决策咨询,直接对校长负责。其主要工作职责是:(1)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2)对专业、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提出建议;(3)对学校的教风、学风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和监督评估;(4)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5)深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和评议督促;(6)广泛收集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沟通信息反馈渠道,提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7)对各类教学评奖、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从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方面给予建议性评价;(8)检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规章制度等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9)对学校办学条件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10)定期撰写调研报告和督导信息,为学校提供决策参考。

(二)日常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常规教学管理、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管理、创新与规范教学管理、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教研项目与教研教学奖管理等五个方面。

1.常规教学管理

我校的常规教学管理,除招生、学籍管理外,还包括专业分流的管理。

(1)招生工作

学校的招生工作,主要由教务处招生办公室在校招生委员会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各学科性学院配合。2008—2015年,学校省内外生源质量逐年攀升(见表2-19),省内招生投档线基本高出省控线10分以上,文理第一志愿率均达到95% 以上。

(2)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籍信息核对和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学位注册等。以2015年为例,按教育部要求,在高校学生信息网上完成2015级6000多名本专科新生的学籍注册,16000多名在校学生的学生学籍信息核对和学年注册,2015届6900余名毕业生的学历注册和学位注册。

表2-19 2008—2015年宁波大学新生录取情况一览(单位:人)

注:2015年数据不包括科技学院。

(3)专业分流

学校专业分流工作主要由阳明学院负责实施。以2009年的专业分流为例,当年组织实施2008级所有9个按学科大类培养的学生共计2697名(除已确定专业的国防生、新疆生、特色班等学生外),全校共有15个学院的59个专业可供学生选择,其中92.18% 的学生进入第一志愿的专业,33个专业的实际分流人数达到分流计划的90% 以上,2个专业因分流人数少于10人而未能成班。

2.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管理由教务处教学运行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1)课程的开设

课程开设是教学运行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2008年以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课程开设管理工作日益繁杂。以2011年为例,当年全校开课教师1344人,共开设课程6696门次,其中必修课4304门次、选修课2296门次、辅修课96门次,教师平均开设课程4.98门次。选课学生数为18997人次,选课总门次为272807,必修课总门次为166401,选修课总门次为106406,生均选课为14.36门次,生均选修课数为5.60门次(见表2-20)。另,启动“新生研讨课”申报工作,共有12位教授申报开设。

表2-20 2009—2015年宁波大学课程开设情况一览

(2)实践教学管理

我校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习(教育见习)、毕业实习(教育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论文)三种形式。2012年以来,我校实习课程门数逐年增多,参加的班级以及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以2012年度为例,当年,全校共开设实习课程138门,其中上半年33门、小学期83门、下半年22门;实习班级424个,其中上半年110个、小学期254个、下半年60个;实习学生共达12665人次,其中上半年参与实习课程的本科生为3570人次、小学期为7385人次、下半年为1710人次(见表2-21)。

表2-21 2012—2015年宁波大学课程实习情况一览

(3)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时间跨度长,管理任务重。为了强化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科学管理,学校启动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为各项数据的深入分析创造了条件。以2015年为例,当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总数4889项。选题方面,结合教师科研的有3536项,占72.33%;结合生产实际的有575项,占11.76%;结合实验的有83项,占1.70%;属于有实际背景的专题研究382项,占7.81%;无实际背景的专题研究313项,占6.40%。课题类型方面,学术论文3805项,占77.83%;调查报告37项,占0.76%;工程设计774项,占15.83%;实验70项,占1.43%;理论计算5项,占0.10%;其他198项,占4.05%。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优秀的377项,占7.71%;良好的2156项,占44.10%。指导教师方面,指导教师总数为878名,其中149名指导教师具有正高职称,329名指导教师具有副高职称,385名指导教师属于中级职称,平均指导数为5.57(见表2-22)。

表2-22 2012—2015年宁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统计

3.创新与规范教学管理

(1)创新教学管理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教学服务,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以2009年为例,当年就实施了五项创新教学管理的举措:①为了保证新管理模式下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前实施2008级学生学科大类课程的结课考核,并采取了分步骤多次选课的方式,基本解决了一年级与高年级学生选课的对接问题。②为了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在为一年级开设的8门大学英语类和大学数学类课程中,开展了“试听课制度”。通过两周多的试听和重新选课,使部分学生获得了重新选择任课教师的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权。③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进程,开发了“学生学习预警”软件,通过校园网面向所有普通全日制学生建立了学习预警查询系统,并于2009年6月全面试运行。④为了强化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科学管理,开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开发工作。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共享功能,加强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管理,对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进行了维护、更新和升级。

(2)规范教学管理

2008年以来,为了推动和规范本科教学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由教务管理部门起草,专业委员会讨论和学校审定,先后制定出台了80个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管理文件(见表2-23)。

表2-23 2008—2014年宁波大学本科教育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文件目录一览

续表

续表

续表

4.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是学校响应国家“本科教学工程”而实施的一项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

自2008年以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各专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积极组织和协调专业的新增、改造和撤销工作;制定校级院级重点专业、优质课程、试题库建设管理办法;组织校级重点专业、优质课程的申报、审批、验收评审以及上级部门立项专业、课程等项目的建设工作;推动学校教材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立项、管理、评估、考核等工作。

2008—2015年,随着“本科教学工程”的持续推进,学校教务处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申报、建设以及结题等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管理,成效显著:

(1)专业建设管理方面。八年间,学校新增专业13个、撤销专业13个、改造专业7个、新增各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24个、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务处全面承担相关管理任务,推动了学校专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2)课程建设管理方面。八年间,学校建设探究式试点课程287门、示范建设课程78门、示范课程55门,基本完成《宁波大学探究式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学校“十二五”规划中“建设300门探究式试点课程和50门探究式示范课程”的任务;完成新增42门宁波市“智慧产业基地核心引导课程”、18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精品课程培育项目、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或相当于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的建设和结题管理任务;完成25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首批高校网络课程的管理任务。

(3)教材建设管理方面。八年间,学校共计完成200多项校级教材建设项目、24项新增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11项新增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结题等管理任务。

(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方面。八年间,学校完成51项新增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立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结题等方面的管理任务。

(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方面。八年间,学校完成7项新增财政部、省财政厅或教育厅立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结题等方面的管理任务。

5.教研项目与教研教学奖管理

2008年以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各类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检查、验收评审组织等工作,组织各级教学奖项的申报、推荐与评审管理工作。

八年间,取得的管理工作绩效有:(1)在教研项目和获奖管理方面,完成39项省教研项目申报、建设、结题以及45项省、市教研成果奖的申报与管理任务;(2)在教学奖管理方面,主要完成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0项省教学成果奖、36项宁波市教学成果奖的组织申报与管理工作。

(三)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

宁波大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五”期间,学校提出并着手建立由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和教学咨询与评估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2005年,学校开始实施“百万教学奖励计划”,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师教学业绩奖励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第二阶段是“十一五”期间,学校在改革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基础上,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提出并实施“教学质量责任体系”。第三阶段是“十二五”期间,在稳步推进教育质量建设工程的同时,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基层学术组织,切实加强教学保障制度建设,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以来,学校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上采取了以下五项举措。

一是规范教学管理制度。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出台了80项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管理文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简化管理环节,减轻教师负担;加强教务和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稳定和优化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行。

二是重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2008年以来,学校将加强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校、院两级督导工作体系,同时推进学生信息员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与信息化水平。

三是健全学院教学评价与考核机制。2008年以来,学校建立学院党政一把手教学质量责任制,确保对教学的精力和经费投入;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将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院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常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建立基层学术组织的基础上,落实专业、课程群负责人制度;将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的考核作为学院教学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实行“学生人数+开课数量+考核成绩”的学院教学经费分配办法,切实提高学院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2011年,学校在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上,又建立教学副院长例会制度和对学院教务管理工作实行考核的制度,从学校整体层面上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

四是改革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改革与建设业绩、教学效果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将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团队的教学建设和改革业绩、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作为学院教学质量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教学团队和学院的资源获取直接挂钩。通过考核,全方位调动学校各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积极性。

五是完善“百万教学奖励计划”。学校“百万教学奖励计划”于2005年启动,旨在通过奖励在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学团队,引导和培育一批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典范,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008年以来,学校进一步完善该奖励计划,相继出台了《宁波大学优秀教育软件评定与奖励办法》(宁大政〔2010〕74号)、《宁波大学教学成果奖评定与奖励办法》(宁大政〔2010〕194号)、《宁波大学“教学创新奖”评定与奖励办法》(宁大政〔2012〕37号)、《宁波大学人才培养突出业绩奖评定与奖励办法》(宁大政〔2012〕38号),从制度上保障其实施取得理想效果。

四、科研竞赛与就业考研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同时以创新创业促进学生就业,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就业率(签约率)与考研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学科竞赛

2008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及指导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学校相继出台了《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宁大政〔2008〕50号)、《宁波大学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宁大政〔2010〕152号)、《宁波大学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宁大政〔2010〕214号)、《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办法》(宁大政〔2010〕215号)、《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宁大政〔2010〕216号)、《宁波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宁大政〔2012〕67号)、《宁波大学学生科研创新业绩认定管理办法》(宁大政〔2012〕78号)、《宁波大学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宁大政〔2014〕86号)等系列文件,以调动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008—2011年,我校学生先后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近20个省学科竞赛项目,共获得287个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117项、三等奖127项(见表2-24)。无论是高等级奖项还是奖项数,均呈增长之势,一等奖从2008年的7项增至2011年的19项,奖项数从2008年的53项增至2011年的91项。在竞赛中,我校学子在“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竞赛项目连创佳绩,成为我校优势项目。如在“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36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项;在“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61个奖项,其中一等奖8项;在2011年度的“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中,我校学子获得特等奖1项。

表2-24 2008—2011年宁波大学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省级)一览(单位:项)

注: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2011年特等奖1项。

在国家级学科竞赛方面,2008—2011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等10余项学科竞赛,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1项,奖项总数达33项(见表2-25)。尤其是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我校学生于2010年、2011年连续获得特等奖的殊荣。

表2-25 2008—2011年宁波大学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一览(单位:项)

注:

1.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2008年亚洲哈尔滨赛区铜牌、亚洲北京赛区铜牌、亚洲合肥赛区铜牌。

2.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2009年优秀奖4项。

3.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2010年特等奖2项,2011年特等奖1项。

2012—2015年,我校学生学科竞赛呈现出新的局面:一是参赛的组织工作更加积极周密。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荣获2012年“高校优秀组织奖”、2013年“优胜杯”。二是管理更加规范。如将学科竞赛分为A类和B类两种类型,针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制定出台《宁波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宁大政〔2012〕67号)。三是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的参赛热情高涨。参赛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每年参加的赛事都在30项以上。四是获奖数量更多、级别更高。如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实现了浙江赛区数学专业类一等奖零的突破,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总成绩并列全国高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在2012—2015年省级A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30多个学科竞赛,分别获特等奖8项、一等奖137项、二等奖273项、三等奖369项,共计787项(见表2-26)。其中以“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四项赛事的成绩最为骄人,共计获奖296项,其中特等奖7项、一等奖69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20项。

表2-26 2012—2015年宁波大学A类学科竞赛获奖(省级)一览(单位:项)

续表

注:

1.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2014年特等奖4项,2015年特等奖3项。

2.浙江省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2015年特等奖1项。

在2012—2015年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10多个学科竞赛项目,分别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19项,共计85项(见表2-27)。尤其是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总成绩并列全国高校第一的优异成绩。

在2012—2015年省级B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等4个学科竞赛项目,分别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95项、二等奖341项、三等奖574项,共计1011项(见表2-28)。

在2012—2015年国家级B类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等10多个学科竞赛,分别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4项,共计71项(见表2-28)。

表2-27 2012—2015年宁波大学A类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一览(单位:项)

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2012年高校优秀组织奖,2013年“优胜杯”,2015年特等奖1项。

表2-28 2012—2015年宁波大学学生B类学科竞赛获奖一览(单位:项)

注:

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4年Honorable Mentio 1项,2015年Honorable Mentio 2项。2.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2015年特等奖1项。

3.浙江省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2015年特等奖1项。

总之,2008—2015年,我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无论是奖项总数还是一等奖以上的高等级奖项,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2-29),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稳步提高。

表2-29 2008—2015年宁波大学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总表(单位:项)

(二)就业考研

自2008年以来,学校本专科毕业就业率稳步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 以上(见表2-30),尤其是2011年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 以上。以2014年为例,当年我校2010级毕业本专科学生共计4125名,其中本科毕业生3916名、专科毕业生147名,另有结业学生53名、肄业学生9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8.52%。在2011年、2012年的全省省属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我校位居第二。

表2-30 2008—2015年宁波大学学生毕业就业情况一览

注:“本专科毕业生总人数”指在校一本、二本和“2+2”就读的毕业学生总数,不包括科技学院和校外教学点学生数以及结业(肄业)学生数。

在学生考研方面,自2008年以来,我校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总体比较稳定。考研录取率除2008年外,其他年度都稳定在44% 左右,2010年创新高,达到52.41%(见表2-31)。

表2-31 2008—2015年宁波大学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统计

注:

1.报考率是指报考人数/本科毕业生数。

2.录取人数包括保送硕士生、国外硕士留学生的录取人数。

3.录取率是指录取人数/报考人数。

(三)优秀毕业生

优秀毕业生分省级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两个层次。评选流程为:校级优秀毕业生人数大体按各学院的学生人数确定,经各学院评议推荐,学校审定;然后从中确定省级优秀毕业生人选,经学校推荐、省教育厅批准,最终评出省级优秀毕业生。2008年以来,历届校级、省级优秀毕业生人数总体稳定(见表2-32)。

表2-32 2008—2015年宁波大学优秀毕业生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