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几个较为显著的发展阶段,通过梳理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了解中小企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浙江省中小企业具有以下五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阶段转变
“块状经济”是浙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特色组织形式,浙江依托“块状经济”支撑当地产业和区域发展,形成了浙江中小企业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然而,浙江的“块状经济”多数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面临“低小散”、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考验和要求,浙江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机制,以示范区试点工作为龙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战略规划、开展试点示范、构建服务平台、强化智力支撑等重要举措,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这是浙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浙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二、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阶段转变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逐渐已经由短缺经济进入到了物质过剩阶段,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阶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促使浙江中小企业必须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国内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再具有国际竞争力,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人们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发注重精神追求和生活享受。从企业自身发展看,产品质量是浙江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获得顾客忠诚和长期发展的根本。
三、从国内经营向国际化经营阶段转变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民营经济大省,不少中小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或国内经营完成了初始的资本积累,尤其是纺织、电气、化工等相对优势产业,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实力显著提高,具备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和能力,已经到了由产品输出、国际经营、国际投资向跨国公司、跨国集团迈进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本土化适应能力。近年来,中国政府设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这些都为浙江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四、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阶段转变
工业时代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当前,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浙江中小企业将进入到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阶段转变,这种阶段转变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80、90后成为消费的主体,他们追求个性,敢于挑战,思想独立,个性化需求已经凸显,并将成为一股巨大的消费力量;二是大数据提供定制化前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让厂商和消费者可以方便、直接、快速地互动,消费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即时将需求信息传递给生产厂商,无数的消费者需求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汇集和分析,为小批量定制化提供了可靠的前提。三是“互联网+”工业制造让柔性生产成为可能,德国的工业4.0引领了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使得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以互联网为商业媒介,由消费者驱动的C2B商业模式,在我国快速发展,倒逼生产制造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具备更强的柔性化能力,并推动整个产业在响应速度、思考方式上逐步适应快速多变的需求。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以中小微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为主,与欧美大型制造业企业相比,其天然就具备柔性化的集体产能,可以保持与市场需求几乎同比例的扩张、收缩,可以较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五、从跟进模仿到自主创新阶段转变
一直以来,浙江中小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搭便车”现象,这既有企业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创新资源按条块分割、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体制原因。现阶段,浙江不少中小企业在单项产品领域已经处于行业领军地位,已经没有跟进模仿的对象,依靠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是新时期浙江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关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等措施,有望使技术创新替代劳动力、资本投入成为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浙江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将更加活跃。